大明皇子监狱偷听讲课,求我当国师

大明皇子监狱偷听讲课,求我当国师

永乐无霜 著
  • 类别:重生 状态:连载中 主角:余闲朱棣 更新时间:2025-06-27 21:12

看过永乐无霜在《大明皇子监狱偷听讲课,求我当国师》会让你重新认识穿越重生类型的小说,主角为余闲朱棣小说描述的是:然后就问起来:“你们皆是大明的镇国重臣,真要给老四选先生,也该从你们之中挑。”“只是这位小余先生言之凿凿,朕不得不重视。……

最新章节(第1章)

全部目录
  • “胡说!”

    朱元璋顿时脸色涨得通红,抬脚就想踢。

    “老大你别拦咱,余闲想教坏我儿,他休想得逞。”

    面对朱标的极力劝阻,朱元璋的火气越压越盛。

    “爹!”

    情急之下,朱标脱口而出,顺便把朱元璋思绪带了回来。

    “再听听,老四不是小孩子了,这点雕虫小技能识破的。”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大口大口喘着气,决定考察老四的表现。

    ...

    牢房内。

    余闲隔着墙壁,面对这个心怀大梦的有志少爷,想了想,决定说实话。

    虽然一个大牢底层的将死之人所言,肯定没几个人会听进去。

    “以大明君主的才干,收复大部分失地也就一两代君王的事情。”

    “收复之后呢?”余闲轻飘飘的说道。

    没等对面回答,余闲又道:

    “蒙元为何灭国,一是为政者不仁,二是连年的天灾。”

    “朝廷面对前车之鉴,可曾有应对策略?”

    朱棣眉头微锁,并未对余闲的话感到石破天惊。

    “您想说,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我们要与天道斗?”

    “诚然,国祚延续千秋万代,是我辈的真心希望。”

    “可即便有朝一日不能,相信也可与周朝比一比肩。”

    朱棣昂着头,双眼里,是抹不去未涉世间的稚气与光芒。

    周朝存世七百多年,已经算是长命王朝。

    朱家人能有这番野望,也是人之常情。

    余闲无可指摘,神情忽然冷下来。

    “就这?”

    “王朝兴衰,与百姓吃穿紧紧相连,任何一朝的覆灭,都与天灾密不可分。”

    “听你侃侃而谈,应该记得‘千里无鸡鸣’的景象吧。”

    朱棣想到那一幕就揪心,他虽年纪小,但早早随父亲征,见过各个地方的底层。

    于是回复道:“那是自然。”

    余闲继续说:

    “促使前元灭亡的天灾,便是旱灾、蝗灾、大寒接连袭击。”

    “灾害所经之地,庄稼无存,田地荒废,更有掘墓食尸者以求活命。”

    “你没感觉,这些年天大寒时日越发早么?”

    “百姓吃饱饭穿暖衣,才几年光景,大明可曾有储备,度过可能的天灾?”

    “只顾着与**斗,就把真正的敌人给忘了!”

    听到这里,朱棣也是感慨万分,要是有吃不尽的粮食就好了。

    听说南方有些地区的稻谷可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

    朱棣希望稻谷长得再大一点,再高一点;最好呢,能在稻谷下乘凉。

    到那时候,别说喂饱百姓,行军粮草也不用愁了。

    朱棣胸有成竹地说:

    “学生懂了,想要江山稳固,全凭三样东西。”

    “有粮,有地,有人!”

    余闲似笑非笑,“那是老三样了。”

    朱棣疑惑地说:“还有别的三样?”

    他挺起胸膛,打算开始论一番。

    但余闲完全不给机会,直接戳破了中原朝廷变更的弊病。

    受制于时代背景,要想让对方看到时代局限,等于要他编造出从未见过、听过、感受过的东西。

    “好,就算你有粮,有地,有人,能打破天灾的循环?”

    “眼光放长远一点,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有这三样的何止朱家。”

    朱棣诧异的问:“还有比**更能霍霍的族民?”

    余闲看对面就像看一个孩子。

    “连稚子都知道,野草生生不息!”

    “这片土地上,打来打去都是这些人。”

    “打跑了**,又有新的游牧雄主起来。”

    “你杀不尽外族人,就永远都会有对手。”

    “你踏平草原又如何?只要看不住所有人照样会有新势力崛起!”

    “千年前,**也不过是一支小部。”

    这次终于把朱棣说沉默了。

    现实确实如此!

    “千百年后的事,吾辈无力干涉。”

    片刻后,朱棣只能承认寿命有限。

    “错了!”

    “这一代人,才是最能把握转机的一代。”

    “否则,这一代人,将是断送勃发机会,垮掉的一代!”

    余闲想到后来饱受欺凌的百年耻辱,一时心情萧瑟。

    “我朝要看大洋彼岸,那会有傲视世间的新兴力量。”

    “甚至,我族将走下神坛,巨龙倾覆!”

    “有朝一日,牢友若能出去,当以此为抓手!”

    朱棣:“......”

    垮掉的一代,是在说他吗???

    他已立志为汉室失地奋斗终生,难道这样还不够!

    另一边。

    朱元璋父子俩身子石化,诧异地说不出话。

    “一顿乱猜,余闲用什么预测天灾爆发?”

    一个才不满二十的黄毛小子,在这儿一本正经的推测天象,它保真吗?

    话虽如此,但今年入球以来,各地确实寒气骤增。

    朱元璋下意识反驳,但他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有着敏锐的感知度。

    任何异样天象,对来年收成都有难以估量的致命打击。

    可真正让他眼前一黑的,当属“与天斗”一说。

    如果外面真有强族,那他们与**一味地斗,会不会给了外族反超的可乘之机!

    “父皇小心!”

    眼看朱元璋一个趔撅,朱标赶忙站在身后,确保朱元璋即便倒下,也倒在他身上。

    “咱没事——”

    不管大洋外有何等牛鬼蛇神,即便比**更善战,他老朱也有信心斗一斗。

    拥据人、地、钱,外加战略和善用将帅,就没有打不赢的仗!

    朱标看父亲失态,连忙道:

    “身子要紧,小人谗言不可信。”

    “再怎么说,也不合理,大洋彼岸,有这么强的国度?”

    “东瀛?还是南洋等岛地?这些藩属国上贡叩拜都来不及,绝无能越过大明。”

    “儿臣这就将两人牢房拆开......”

    “慢着!”

    朱元璋压低声音,抓住老大的肩膀,手上用了三成力。

    “此人或许有点东西,别急着换。”

    “可是......”

    朱标还想反驳,感觉肩膀突然吃痛。

    “别说了,去找笔墨纸砚来,把一字一句都写下。”

    尽管朱标有些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认,此人的确是专业的。

    否则也不能对大明情况如数家珍,要知道圣贤书可不教这些。

    就在这边兴趣大涨时,朱棣声音升高:

    “您是说,东瀛会反?”

    “既如此,不如现在就去屠了他!”

手机上阅读

Scan me!

请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