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军工天才,镇压一切

四合院:军工天才,镇压一切

孤云致远 著

孤云致远为我们带来了一部精彩的短篇言情小说《四合院:军工天才,镇压一切》,主角姜晨伊万诺万诺夫的故事跌宕起伏,让人捧腹大笑又落泪。这本小说以其机智幽默的对白和扣人心弦的情节吸引了无数读者。模块会自动计算出最优的齿轮比,模拟出最合理的力学结构,甚至能推演出新设计方案的使用寿命和故障率。……。

最新章节(四合院:军工天才,镇压一切第19章)

全部目录
  • 姜晨看着李主任递过来的牛皮纸档案袋,心里大概有了数。

    这两个月,组织上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绝不仅仅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

    他脑子里的东西,才是关键。

    现在,该是揭晓谜底的时候了。

    他伸出手,接过了档案袋。

    入手沉甸甸的,不只是纸张的重量,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李主任看着他,语气郑重地开口:“姜晨同志,考虑到你的身体刚刚恢复,不适合进行高强度的科研工作。”

    “组织上研究决定,先给你安排一个相对清闲的岗位,让你好好休养一段时间。”

    “打开看看吧。”

    姜晨没有犹豫,撕开了封条,从里面拿出几份文件。

    第一份,是一张崭新的身份证明。

    上面清晰地印着他的照片、姓名、年龄。

    而在“工作单位”那一栏,赫然写着五个大字——红星轧钢厂。

    红星轧钢厂?

    姜晨心里一动。

    这可是京城乃至全国都数一数二的大型国企,是工业战线的排头兵。

    把他安排到这里,用意不言而喻。

    他接着看下去。

    在“职务”一栏,写着两个字——总工。

    总工程师!

    姜晨的呼吸停顿了一下。

    他虽然猜到组织会重用他,但也没想到,一上来就是这么高的位置。

    总工程师,在一家上万人的大型轧钢厂里,那是什么概念?

    技术上的一把手,绝对的核心领导层!

    地位之高,仅在厂长和书记之下。

    姜晨抬头看向李主任,这不是客气,是实话实说:“这……是不是太高了?”

    他今年才二十出头,虽然脑子里有货,但这个年纪,这个资历,直接空降当总工,恐怕难以服众。

    “不高。”

    李主任的回答斩钉截铁。

    “这是组织上经过反复研究,和几位专家多次沟通后,一致做出的决定。”

    他看着姜晨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你的能力,配得上这个位置。”

    “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技术员,而是一个能够引领整个工厂,乃至整个国家工业技术实现跨越式突破的领军人!”

    “这个总工的位置,就是给你提供的一个平台。”

    “你需要人,我给你调!”

    “你需要设备,我给你批!”

    “你需要政策,我给你争取!”

    “直接打我办公室的保密电话,国家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你。”

    李主任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们只有一个要求。”

    “用你脑子里的知识,让我们的钢铁工业,在最短的时间内,追上、并且超越那些所谓的工业强国!”

    姜晨的心,被这番话彻底点燃了。

    他握紧了手里的身份证明,纸张的边缘几乎要嵌进肉里。

    他沉声回答,这六个字,重若千钧。

    “保证完成任务!”

    李主任欣慰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笑容:“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他指了指档案袋里的其他文件:“看看其他的。”

    姜晨压下心头的激动,继续看下去。

    第二份文件,是一张介绍信和轧钢厂的任命红头文件。

    “兹任命姜建国同志,为红星轧钢厂总工程师,即日生效。”

    底下盖着鲜红的、带着五角星的印章。

    李主任解释道:“考虑到你的情况特殊,对外的身份,就用姜建国这个名字。”

    “你的档案,我们会做特殊处理。只说明你是有突出贡献专家,受国家秘密委派回国效力,履历部分会做模糊化处理。”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你。北极熊那边虽然暂时放弃了,但难保他们不会贼心不死。”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你开展工作。一个全新的身份,可以隔绝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姜晨明白这个道理。

    “姜晨”这个名字,在莫城,已经和“天才”、“国宝”这些词汇绑在了一起。

    用这个名字,太过招摇。

    隐姓埋名,低调做事。

    他心里默念了一句,这正合他意。

    他继续看下去。

    第三份,则是一串钥匙、一沓崭新的钞票和各种票据,以及一份……房契?

    他拿起来一看,顿时愣住了。

    房契上写的地址,是南锣鼓巷附近的一个四合院。

    产权人,是他的名字。

    最关键的是,房契上盖着的,是房管局的鲜红大印。

    这不是分配的宿舍,这是……私产?

    “这……”

    姜晨彻底懵了。

    1961年啊,这可是京城的四合院,而且是带独立产权的。

    这手笔也太大了吧!

    李主任解释道:“这是组织上考虑到你情况特殊,需要一个绝对安静和私密的独立环境,专门给你特批的。”

    “而且那个地方,离红星轧钢厂不远,你上下班也方便。”

    “最重要的是,那是个大杂院,人员构成复杂,邻里关系也……比较热闹。住在那里,符合你高材生的身份,不容易引人怀疑。”

    “我们的人已经提前去打点过了,房子是前些年一个成分不好的富商留下来的,后来充了公,一直空着,里面家具什么的都齐全,你拎包就能住。”

    姜晨点了点头。

    四合院。

    这个词,让他脑子里浮现出了一些模糊的印象。

    不过他没多想,对于一个急需融入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有个安身立命之所,比什么都重要。

    “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可以直接跟我提。你的工资待遇,也是按照最高标准技术1级来的,每个月322块,另外还有各种票据补贴。”

    每个月322块!

    姜晨又吃了一惊。

    现在厂里最高级别的八级钳工,一个月工资也才99块。

    他这个工资,直接顶天了。

    身份、地位、房子……还有这沉甸甸的票子。

    姜晨看着档案袋里那一沓厚厚的、崭新挺括的“大团结”,粗略一数,怕是得有五百块。

    这在当时,可是一笔普通工人好几年的工资,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旁边,还有一叠更厚的票据。

    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布票、肉票、油票、糖票……甚至连买自行车、手表才用得上的工业券都有好几张,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几乎涵盖了生活所需的一切。

    组织上为了让他安心搞事业,扫清他所有的后顾之忧,几乎把能给的,都给到了极致。

    姜晨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这些钱和票,是组织上给你的安家费和生活补助。”李主任解释道。

    姜晨深吸一口气,将所有文件和钥匙都小心地收回档案袋。

    “李主任,谢谢组织。”

    “不用谢我们,这是你应得的。”

    李主任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神里充满了期许和信任。

    姜晨重重地点了下头。

    李主任的表情严肃了起来。

    “你的档案,已经列为国家最高机密。”

    “从今天起,你在莫城做的那些事,说的那些话,除了我和几位老总,不会有第六个人知道。”

    “我给你的任务只有一个。”

    “保护好自己,然后,放手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这番话,掷地有声。

    姜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这是国家把未来压在了他的身上。

    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他不能辜负。

    “我明白了,李主任。”

    “行了,东西也交给你了。那你今天就收拾一下,明天我派车送你过去。”李主任站起身,“对外,我就是你的一个远房长辈,以后没什么大事,我不会再公开露面了。”

    李主任走后,病房里又恢复了安静。

    姜晨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情却久久不能平复。

    穿越至今,将近半年时间。

    从莫城的留学生宿舍,到301的特护病房,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现在,他终于要走出这象牙塔,真正地踏入这个六十年代的龙国社会了。

    红星轧钢厂,南锣鼓巷四合院……

    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他闭上眼,意识沉入脑海深处的灰色空间。

    那100立方米的空间里,静静地悬浮着无数的资料和图纸,像一片浩瀚的星海。

    米格-21的优化方案、T-54坦克的强化设计、615型潜艇的改进工艺……

    这些,都是他带给这个国家,最宝贵的礼物。

    而他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式,将这些礼物,一样一样地,亲手送到祖国的手中。

    “就从红星轧钢厂开始吧。”

    姜晨睁开眼,眼神坚定。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