烬雪双生契

烬雪双生契

秦卿卿 著

在秦卿卿的小说《烬雪双生契》中,沈知微萧玦魏庸是一个普通人,但他注定要成为改变世界的英雄。被选中保护一个古老的神秘遗物,沈知微萧玦魏庸踏上了一场充满奇幻和冒险的旅程。他将面对邪恶势力的追逐和自己内心的挣扎,同时也发现了自己隐藏的力量和使命。眼神里带着探究。沈知微连忙低下头,装作不认识:“小人阿微,来给侯爷抄书。”他没再说话,只是指了指桌上的宣纸:“抄吧,《孙……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充满惊喜和感动的世界。

最新章节(烬雪双生契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雪夜遇狼大靖,元启二十三年,冬。鹅毛大雪连下了三日,

    将整座京城裹成一片素白。城郊的破庙早已被风雪压塌了半角,

    沈知微蜷缩在唯一完好的神龛下,身上那件洗得发白的旧棉袄根本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

    她怀里揣着半块冻硬的麦饼,是今日在城门口给大户人家扫雪换来的。饼渣硌得牙龈生疼,

    可她不敢浪费,一点点用冻僵的手指掰下来,混着雪水咽进肚里。三年前,

    她还是御史中丞沈敬之的嫡女,住在京城最繁华的朱雀大街,锦衣玉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可一场“通敌叛国”的罪名,让沈家满门抄斩。父亲临刑前的**“吾女知微,活下去,

    辨是非”,是她苟延残喘至今的唯一支柱。她化名“阿微”,像条丧家之犬,

    在京城的阴沟里挣扎。白天扮作哑女乞讨,夜里就躲在破庙或废宅,靠着零星打探到的消息,

    拼凑着当年的真相——所有线索,都指向权倾朝野的丞相魏庸。

    “嗷呜——”凄厉的狼嚎突然划破夜空,沈知微浑身一僵。她曾在城郊见过饿狼,

    那绿幽幽的眼睛,能让最凶悍的泼皮都吓破胆。脚步声越来越近,

    带着沉重的喘息和金属碰撞的脆响。沈知微下意识地往神龛深处缩,

    却在抬头时撞进一双燃着怒火的眼眸。男人穿着玄色锦袍,外面罩着一件沾满雪渍的貂裘,

    腰间佩剑的穗子被血浸透,凝成暗红的冰碴。他显然受了伤,左手死死按着右肩,

    指缝间不断有鲜血渗出,在雪地上拖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更让她心悸的是他的眼神——那是一种濒临绝境的狠戾,像困在陷阱里的孤狼,

    随时会扑上来撕碎靠近的一切。“躲什么?”男人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火折子,有吗?”沈知微攥紧了藏在袖中的火石,

    那是她唯一的防身之物。她不敢说话,怕暴露女子身份引来祸端,只能颤抖着摇头。

    男人冷笑一声,靠着断墙滑坐下来,闭上眼喘息。他肩上的伤口还在渗血,脸色苍白如纸,

    嘴唇却抿成一道锋利的线,透着股宁死不屈的硬气。狼嚎声更近了,仿佛就在庙门外。

    沈知微看到男人的手缓缓搭上剑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知道,以他现在的状态,

    根本挡不住饿狼。鬼使神差地,她摸出怀里的火石和干燥的艾草,跪在男人面前,

    笨拙地打火。火星一次次熄灭,她急得鼻尖冒汗,直到第三簇火苗终于舔上艾草,

    微弱的光瞬间驱散了些许寒意。男人睁开眼,黑沉沉的目光落在她冻得通红的手上。

    那双手很瘦,指关节突出,掌心布满冻疮和裂口,却在护着火苗时显得异常坚定。“你是谁?

    ”他问,语气缓和了些。沈知微依旧不敢开口,只是低下头,用树枝拨了拨火堆。

    她怕自己的声音泄露身份——当年沈家满门抄斩的布告上,清清楚楚写着“罪臣之女沈知微,

    年十六,形貌特征……”男人似乎看穿了她的戒备,没再追问,

    只是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瓷瓶,倒出一粒黑色药丸吞了下去。药味很苦,飘到沈知微鼻尖时,

    她猛地抬头——那是玄参丸,专治刀剑外伤,寻常人家根本买不起,

    只有……军中或权贵才有。庙门突然被撞开,一头瘦骨嶙峋的饿狼闯了进来,

    绿眼死死盯着火堆旁的两人。沈知微吓得尖叫出声,下意识地躲到男人身后。“闭嘴。

    ”男人低喝一声,猛地拔剑。剑光在雪夜里划出一道冷弧,伴随着狼的哀嚎,血溅在雪地上,

    红得刺眼。他杀了狼,却也耗尽了力气,踉跄着靠回墙,咳嗽起来,每一声都带着血腥味。

    沈知微看着他肩上崩裂的伤口,咬了咬牙,

    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那是她攒了半个月钱买的金疮药,本想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她小心翼翼地递过去,指尖刚碰到他的衣袖,就被他猛地攥住。男人的手很冷,

    力气却大得惊人,几乎要捏碎她的骨头。“你到底是谁?”他逼近一步,

    鼻尖几乎碰到她的额头,眼神锐利如刀,“一个乞丐,怎么会有金疮药?

    ”沈知微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死死咬着唇,不肯发出一点声音。她知道,

    一旦暴露身份,别说复仇,连今晚都活不过去。男人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松开手,

    将金疮药夺了过去,自己笨拙地往肩上倒。药粉碰到伤口,他闷哼一声,额上渗出冷汗,

    却始终没再看她一眼。火堆渐渐旺了,暖意包裹过来。沈知微缩在角落,

    看着男人靠在墙上闭目养神的侧脸。他的轮廓很深,眉骨高挺,下颌线绷得很紧,

    即使在虚弱时,也透着股生人勿近的气场。她猜不出他的身份,只知道他很危险,

    像一把出鞘的刀,随时可能伤人。可不知为何,看着他苍白的脸,

    她竟生出一丝莫名的怜悯——他和她一样,都在这寒夜里挣扎求生。天快亮时,

    男人突然站起身。雪已经停了,晨光透过破庙的窟窿照进来,在他身上镀上一层金边。

    “这个给你。”他丢下一锭银子,转身就要走。沈知微捡起银子,那重量压得她手心发烫。

    她看着男人踉跄的背影,鬼使神差地抓起地上的狼皮,追了出去:“等一下!”男人回头,

    眼神带着疑惑。她把狼皮递过去,声音因为太久没说话而有些沙哑:“裹上吧,

    伤……会冻坏的。”这是她第一次在他面前开口,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他耳中。

    男人愣住了,目光落在她冻得发紫的唇上,又看了看那张三两句话就暴露女儿身的脸,

    忽然笑了。那笑容很淡,却像冰雪初融,在他冷硬的脸上漾开一丝暖意:“你叫什么?

    ”沈知微的心猛地一跳,攥紧了狼皮:“我……我叫阿微。”“阿微。”他重复了一遍,

    像是要把这个名字刻在心里,“记住了,我叫萧玦。”说完,他接过狼皮,

    转身消失在晨光里。玄色的身影踏过积雪,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很快被新的落雪覆盖,

    仿佛从未出现过。沈知微握着那锭银子站在原地,手心的温度烫得惊人。

    萧玦……这个名字像一颗石子,在她沉寂了三年的心湖里,漾开了一圈圈涟漪。她不知道,

    这场雪夜的相遇,会是她命运的转折点。那个叫萧玦的男人,会成为她复仇路上的荆棘,

    也会是她冰冷生命里,唯一的光。第二章侯府深几许萧玦这个名字,

    沈知微在三日后的茶楼里再次听到。她扮作送水的小厮,端着铜壶经过雅间时,

    听到里面的富商在闲聊——“听说了吗?靖北侯萧玦回来了!”“就是那个三年前打了胜仗,

    却被诬陷通敌,差点掉了脑袋的萧侯爷?”“可不是!当年他带的五千亲兵,

    在雁门关全军覆没,就他一个人活着回来,回来就被魏丞相参了一本,

    说他故意牺牲部下……”“嘘!小声点!魏丞相的人还在外面呢!”“怕什么?

    现在不一样了,陛下病重,太子和二皇子争储,萧侯爷手里握着当年魏丞相通敌的证据,

    听说这次回来,就是要翻案的!”沈知微端着铜壶的手猛地一颤,热水溅在手腕上,

    烫得她钻心疼。靖北侯萧玦……原来他是萧玦。三年前雁门关之战,

    父亲沈敬之曾上奏弹劾魏庸克扣军粮,导致前线溃败,可奏折递上去没多久,

    沈家就被冠以“通敌”罪名满门抄斩。她一直以为这两件事是分开的,现在想来,

    或许……沈家的冤案,和萧玦的雁门关之败,根本就是魏庸一手策划的!

    如果萧玦手里真的有魏庸通敌的证据,那是不是意味着,她可以借助他的力量,为沈家翻案?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沈知微压了下去。萧玦是侯爷,她是罪臣之女,两人云泥之别。

    更何况,传闻中萧玦性情暴戾,杀过自己的亲兵,是个连皇帝都忌惮的“活阎王”,

    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帮她?可……雪夜里他接过狼皮时的眼神,又不像传闻中那般凶狠。

    沈知微的心像被猫爪挠着,犹豫不定。她攥紧了袖中的那锭银子,

    忽然想起父亲**上的“辨是非”——若连靠近真相的勇气都没有,何谈复仇?三日后,

    靖北侯府招侍女的消息传遍京城。沈知微剪掉了及腰的长发,换上一身灰布男装,

    混在应聘的人群里,走进了那座朱门高墙的侯府。侯府很大,大得像一座迷宫。假山流水,

    亭台楼阁,处处透着精致,却也处处透着冷清。侍卫们个个面无表情,侍女们走路都踮着脚,

    仿佛怕惊扰了什么。轮到沈知微时,管事嬷嬷上下打量着她:“叫什么?多大了?会做什么?

    ”“小人阿微,十七,会……会烧火做饭,也会认字。”她压低了声音,

    刻意模仿男子的粗嗓。嬷嬷显然没把她放在眼里,挥挥手:“去后厨劈柴吧,手脚麻利点,

    若是偷懒,仔细你的皮!”沈知微松了口气,跟着一个老仆往后厨走。路过花园时,

    她瞥见一道玄色身影坐在湖心亭里,背对着她,正对着棋盘发呆。即使只是一个背影,

    她也一眼认出——是萧玦。他似乎清减了些,肩上的伤应该还没好,坐得笔直,

    却能看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那就是侯爷。”老仆压低声音,语气里带着敬畏,

    “别乱看,侯爷脾气不好,前几日有个小厮不小心打碎了他的茶杯,被拖出去打了三十大板,

    现在还躺着呢。”沈知微点点头,心里却泛起一丝异样。

    她想起雪夜里他忍着剧痛给自己上药的样子,那样的人,

    真的会因为一个茶杯动这么大的火吗?后厨的活很累,劈柴、挑水、烧火,样样都要干。

    沈知微自幼娇生惯养,哪里做过这些粗活?第一天下来,手上就磨出了好几个水泡,

    肩膀也酸得抬不起来。夜里躺在通铺的床板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侯府太大,

    魏庸的人肯定不少,她一个后厨的小厮,根本没机会靠近萧玦,更别说找证据了。

    就在她快要放弃时,机会来了。第五日傍晚,她正在劈柴,忽然听到管事喊:“谁会写字?

    侯爷要抄录一份兵书,书房的小厮病倒了,快去个人!”沈知微的心猛地一跳,

    立刻举手:“我会!”管事愣了一下,上下打量她:“你?一个劈柴的小厮,会写字?

    ”“小人……小人小时候跟着先生学过几天。”她撒谎道。管事半信半疑,

    却也没更好的人选,挥挥手:“去吧,机灵点,抄错一个字,仔细你的皮!

    ”沈知微跟着引路的侍女穿过回廊,走进萧玦的书房。书房很大,四面墙都是书架,

    摆满了兵书和史书,空气中弥漫着墨香和淡淡的药味。萧玦坐在书桌后,正在看一份卷宗。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是沈知微时,明显愣了一下。“是你?”他放下卷宗,

    眼神里带着探究。沈知微连忙低下头,装作不认识:“小人阿微,来给侯爷抄书。

    ”他没再说话,只是指了指桌上的宣纸:“抄吧,《孙子兵法》,抄到‘地形篇’为止。

    ”“是。”沈知微走到书桌前,拿起狼毫笔。她的手还在抖——不是因为怕,而是因为激动。

    这是她离真相最近的一次。她深吸一口气,蘸了墨,开始抄写。笔尖划过宣纸,

    发出沙沙的声响。她的字是父亲亲手教的,簪花小楷,娟秀却不失风骨,

    此刻刻意写得粗硬些,却还是藏不住底子。萧玦的目光落在她的字上,

    又看了看她握笔的姿势——食指和中指间有常年练字留下的薄茧,绝不是一个小厮该有的。

    “你不是小厮。”他突然开口,声音平静无波。沈知微的笔顿了一下,墨滴落在宣纸上,

    晕开一个小黑点。她强作镇定:“侯爷说笑了,小人就是个小厮。”“你的手。

    ”他指了指她的手腕,“昨天劈柴磨的水泡,今天就消了?”沈知微的心沉了下去。她忘了,

    自己手上的水泡是用金疮药涂过的,好得快,根本瞒不过细心的人。她放下笔,缓缓抬起头,

    迎上萧玦探究的目光:“侯爷想知道什么?”“你是谁?”他身子前倾,手肘撑在桌上,

    “为什么要进侯府?”沈知微看着他肩上隐约渗出血迹的衣料,想起雪夜里他孤独的背影,

    忽然下定了决心。她扯掉头上的束发带,散落的青丝披在肩上,露出一张清秀却倔强的脸。

    “罪臣之女,沈知微。”她一字一顿地说,声音带着压抑了三年的颤抖,“家父沈敬之,

    三年前被魏庸诬陷通敌,满门抄斩。我进侯府,是想找证据,翻案。”萧玦的瞳孔猛地收缩,

    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笑了。那笑容里有震惊,有了然,还有一丝……同病相怜。

    “沈御史的女儿。”他说,“难怪你的字,有他的风骨。”沈知微愣住了:“侯爷认识家父?

    ”“何止认识。”萧玦的眼神暗了下去,“当年雁门关之战,沈御史是唯一敢为我说话的人。

    他的奏折递上去第二天,就被魏庸扣上了‘通敌’的罪名。

    ”原来如此……沈知微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三年了,

    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说起父亲的好,第一次知道,父亲的死,和他自己的正义有关。“侯爷,

    ”她擦掉眼泪,眼神变得坚定,“你手里有魏庸通敌的证据,对吗?

    ”萧玦看着她通红的眼眶,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是。但还不够。魏庸在朝中经营多年,

    党羽众多,没有铁证,动不了他。”“我可以帮你。”沈知微立刻说,

    “我知道父亲当年把一些证据藏在了……”“不必。”萧玦打断她,

    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你一个女子,不该卷进这些腥风血雨里。”“我不是女子,

    我是沈敬之的女儿。”沈知微挺直脊背,“复仇,是我的责任。”萧玦看着她倔强的样子,

    忽然想起雪夜里她护着火堆的手,想起她递过来的狼皮,想起她此刻眼中不灭的光。

    那是一种他已经失去了三年的东西——希望。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

    居高临下地看着她:“想帮我可以,但要听我的。从今天起,你不再是阿微,

    是我侯府的侍女,知微。”“知微……”她重复着这个名字,像是在确认自己的身份。“对,

    知微。”他说,“知晓真相,明辨是非。”那一刻,沈知微看着萧玦深邃的眼眸,忽然觉得,

    这座冰冷的侯府,或许不再是牢笼。而眼前这个背负着同样伤痛的男人,

    或许真的能成为她的盟友。只是她不知道,盟友的界限,在往后的日子里,

    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他的温柔,他的脆弱,会像藤蔓一样,缠绕住她的心脏,

    让她在复仇的路上,第一次生出了犹豫。第三章月下疗伤成为萧玦的贴身侍女后,

    沈知微的日子变得忙碌起来。她要伺候他的起居,研墨铺纸,端茶送水,

    还要时刻提防府里魏庸的眼线。萧玦待她不算亲近,却也不算苛刻,

    有时会让她读兵书给他听,有时会问她一些关于沈敬之的旧事。“家父常说,

    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也慢不得。”沈知微一边磨墨,一边说,“他还说,

    魏庸看似温和,实则野心极大,迟早会祸乱朝纲。”萧玦正在看一份舆图,

    闻言抬了抬眼:“你父亲看得准。可惜,忠言逆耳。”沈知微的心揪了一下:“侯爷,

    当年雁门关……到底发生了什么?”萧玦的笔顿了一下,墨滴落在舆图上,晕开一小片。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五千亲兵,都是跟着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那天夜里,

    魏庸的人给敌军报了信,说我们的粮草在西侧山谷。我带着三百人去护粮草,

    结果中了埋伏……等我杀回去时,主营已经被屠了,一个活口都没留。”他的声音很平静,

    却听得沈知微浑身发冷。“他们的尸体堆了三层,手里还攥着武器,

    眼睛都没闭上……”他的手开始发抖,指节泛白,“我抱着副将的尸体,守了三天三夜,

    直到敌军退去。我欠他们的……”说到最后,他的声音哽咽了,猛地一拳砸在桌上,

    砚台都被震翻了。沈知微吓了一跳,连忙上前:“侯爷!”他抬起头,眼神里布满了血丝,

    像一头失控的野兽:“你出去!”“侯爷,你冷静点!”沈知微没退,反而拿起帕子,

    想帮他擦去溅在脸上的墨汁。“别碰我!”他猛地挥开她的手,力道之大,让她踉跄着后退,

    撞在书架上,额头磕出一个红印。萧玦看着她额上的红印,眼神瞬间清醒了些,

    带着一丝懊恼:“对不住。”沈知微摇了摇头,捡起地上的砚台:“侯爷,我知道你难受。

    但逝者已矣,你现在能做的,就是为他们报仇,让他们瞑目。”他看着她,

    眼神复杂:“你不怕我?”“不怕。”沈知微直视着他的眼睛,“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你和我一样,都是被魏庸害的。”萧玦的喉结动了动,没再说话,只是重新拿起笔,

    却怎么也写不下去了。那一夜,沈知微在窗外守了很久。她听到书房里传来翻东西的声音,

    还有压抑的咳嗽声。直到三更天,里面才安静下来。她端着一碗热参汤进去时,

    看到萧玦趴在桌上睡着了,眉头紧锁,

    嘴里还喃喃着:“别杀他们……冲我来……”他又做噩梦了。沈知微放轻脚步,走到他身边,

    想给他披件衣服。刚伸出手,就被他猛地抓住手腕,拖进怀里。“别跑!

    ”他的声音带着梦呓的凶狠,手臂死死箍着她的腰,“说!谁让你报信的?!

    ”沈知微吓得浑身僵硬,后背抵着他滚烫的胸膛,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急促的心跳。

    他的呼吸带着浓重的酒气和药味,喷在她的颈窝,烫得她心慌意乱。“侯爷,是我,知微。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