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首映礼的红毯比程以清预想的还要热闹。闪光灯如暴雨般倾泻而下,
粉丝的尖叫声几乎要刺破耳膜。程以清保持着完美的微笑,向两侧的媒体和观众挥手致意,
每一步都精准地停在摄影师要求的位置。"程老师,看这边!""左边,左边再来一张!
""能谈谈这次和靳氏影业合作的感受吗?"最后一个问题让程以清的笑容僵了一瞬,
但他很快调整回来:"《归途》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感谢靳氏影业的支持。
"官方而客套的回答,不透露任何私人情感。一个月过去了,
自从那晚在车里靳远之解释一切后,他们再没有私下交谈过。程以清刻意保持着距离,
专注于电影宣传和其他工作。靳远之似乎理解他的需要,没有强求见面,
只是偶尔发来简短的问候短信,内容克制而有分寸。走过红毯尽头,
程以清在背景板前签名时,余光瞥见靳远之正站在不远处与几位外国买家交谈。
他今天穿了一身剪裁完美的黑色西装,领带是低调的深蓝色,整个人散发着内敛的精英气质。
似乎是感应到了程以清的视线,靳远之突然转头看向他。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短暂相接,
程以清迅速别过脸,将签名笔还给工作人员,快步走进影院。首映礼进行得很顺利。
电影结束后,全场响起长达十分钟的掌声。程以清的表演获得了高度评价,
多位影评人在社交媒体上预测这将是他冲击金狮奖的作品。庆功宴上,
投资方、导演和主演们举杯相庆,气氛热烈而融洽。"程老师,您对明年的金狮奖有信心吗?
"一位记者挤到他身边问道。程以清礼貌地微笑:"奖项不是演员追求的目标,
观众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听说靳总为了这部电影推掉了好几个大项目,
亲自盯后期**,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程以清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酒杯:"靳总对电影的热爱和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他四两拨千斤地回答,然后借口去洗手间,逃离了记者的追问。
洗手间的镜子映出一张疲惫的脸。程以清打开水龙头,用冷水拍了拍脸颊。这一个月来,
他每晚都会想起靳远之在车里说的那些话——关于被迫离开,关于放弃继承权,
关于五年来从未停止的爱。理智上他知道应该相信靳远之,但情感上,那道伤痕太深,
深到不敢再次敞开怀抱。回到宴会厅,程以清发现靳远之已经离开了。不知为何,
这个发现让他胸口泛起一阵莫名的失落。"靳总去上海开会了,"小杨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
小声说道,"他让我转告你,电影宣传期间有任何需要都可以直接联系他。"程以清点点头,
没有多说什么。首映礼后的几天,程以清难得有了短暂的休假。他决定好好整理一下公寓,
这几个月忙于拍摄,家里已经乱得不像话。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程以清坐在地板上,
面前堆满了需要分类的文件和杂物。他从书架最底层拖出一个纸箱,
里面装的是几年前的一些旧物。打开箱子,一股淡淡的灰尘味扑面而来。
最上面是一些早期的剧本和获奖证书,下面压着几本大学时代的笔记本。程以清随手翻看着,
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那些青涩的笔记和涂鸦,记录着他和靳远之一起上课的日子,
靳远之总喜欢在他笔记本边缘画小漫画逗他笑。翻到箱底时,
一个牛皮纸信封引起了程以清的注意。信封上没有署名,只是简单地写着日期——五年前,
靳远之离开的那个月份。心跳突然加速,程以清小心翼翼地打开信封。
里面是一叠剪报和打印的资料,全部与他有关——从他早期的小角色报道,
到第一次获得提名的新闻,再到后来每一部作品的评论和访谈,按时间顺序整齐排列。
最后是一张折叠的信纸,已经有些泛黄。程以清的手指微微发抖,展开信纸。
上面是靳远之熟悉的笔迹,日期是五年前他们分手后的第三个月。
「以清:这已经是我写给你的第十二封信了,之前的都没有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