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京的故事

王念京的故事

厚叶 著
  • 类别:言情 状态:连载中 主角:王念京李晨 更新时间:2025-08-02 14:25

《王念京的故事》是厚叶创作的一部现代言情小说。故事围绕着王念京李晨展开,揭示了他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不可思议的冒险经历。这部小说既扣人心弦又充满惊喜,令读者难以忘怀。王念京慌忙摇头,却在低头时碰到了手边的水杯。水顺着桌沿往下淌,在图书馆的实木桌面……。

最新章节(王念京的故事第19章)

全部目录
  • 检索台前的阿姨教她用电脑查文献。当石墨烯三个字出现在屏幕上时,跳出来的文献条目多得像夏夜的星星。王念京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英文标题,忽然觉得高中时引以为傲的英语词汇量,此刻就像沙滩上的沙堡,一阵浪来就塌得无影无踪。

    姑娘,要帮忙吗?阿姨递来一杯温水,纸杯上印着的清北图书馆字样已经有些模糊,刚开始都这样,慢慢就懂了。

    她抱着一摞文献坐在靠窗的位置。阳光落在摊开的书页上,把那些弯弯曲曲的分子式照得透亮。王念京用红笔在单层石墨烯制备方法下面画了线,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忽然听见邻座传来翻书的声响。

    抬头时,正撞见一个男生的目光。他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固体物理》,书签从书页间探出来,上面印着钱学森力学班的字样。

    需要查参考文献吗?男生忽然开口,声音干净得像雨后的天空,他就是林栋这是后话。

    王念京慌忙摇头,却在低头时碰到了手边的水杯。水顺着桌沿往下淌,在图书馆的实木桌面上洇出深色的痕迹。她手忙脚乱地抽出纸巾去擦,却听见男生已经起身去叫管理员了。

    那天傍晚,王念京抱着没看完的文献走出图书馆时,夕阳正把西操的跑道染成蜜糖色。一群穿着运动服的学生从身边跑过,脚步声整齐得像节拍器。她忽然想起高中操场的塑胶跑道,那时总觉得四百米的距离长得没有尽头,而此刻站在这偌大的校园里,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才好。

    实验室的门禁卡是林溪帮她领的。蓝色的卡片上印着她的照片,像素不高,让她的眼睛显得比平时大了些。第一次刷卡进门时,感应器发出嘀的轻响,王念京吓得后退半步,看着自动门缓缓滑开,露出里面排列整齐的实验台,忽然觉得自己像闯进了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指导老师李教授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说话时总带着笑意。他递给王念京一副白色手套,指尖触碰到橡胶质地的瞬间,她忽然想起小时候偷戴妈妈手套的情景。

    别紧张,李教授笑着帮她调整手套的松紧,石墨烯这东西,看着娇气,其实很坚韧。就像你们这些新生,看着怯生生的,骨子里都藏着一股韧劲。

    王念京跟着他走到实验台前,看着那些闪烁着冷光的仪器,忽然不知道该把双手放在哪里。通风橱里的烧杯冒着细小的气泡,发出咕嘟咕嘟的轻响,像某种神秘的呼吸。

    李教授拿起镊子夹起一片透明的薄膜,那薄膜薄得几乎看不见,却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蓝光。这就是石墨烯薄膜,他的声音里带着赞叹,用胶带从石墨上一点点粘下来的,就像从书页里揭下一张薄薄的纸。

    王念京凑过去看,忽然发现那薄膜上印着自己的影子,小小的,模糊的,像个还没睡醒的梦。她想起高三那年在杂志上看到的话:石墨烯是二十一世纪最有潜力的材料,它能让手机屏幕薄如蝉翼,让电池容量翻几番,甚至能用来**太空电梯的缆绳。那时她觉得这些话像天方夜谭,而此刻,这神奇的材料就躺在眼前的培养皿里,触手可及。

    第一堂实验课,王念京把烧杯摔在了地上。玻璃碎裂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格外刺耳,溶液溅在白色的实验服上,洇出深色的斑点。她僵在原地,看着李教授蹲下身收拾碎片,忽然觉得眼眶发烫。没事,教授的声音依旧温和,我第一次做实验时,把酒精灯打翻在记录本上,烧了个大洞。

    王念京看着他手指上淡淡的疤痕,忽然想起父亲总爱说的话,做活就像做人,得有耐心,还得不怕犯错。那时她不懂,此刻看着地上的玻璃碎片,忽然明白了些什么——就像这石墨烯,要在无数次剥离中才能得到完美的单层,而她自己,大概也要摔碎无数个烧杯,才能真正读懂那些方程式里藏着的秘密。

    傍晚的实验室格外安静,只有离心机转动的嗡鸣在空气里流淌。王念京趴在实验台上,看着显微镜下的石墨烯结构,忽然觉得那些碳原子的排列像极了校园里的小路,纵横交错,却总能通向某个未知的地方。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是爸爸发来的微信:京京,食堂的饭还合胃口吗?

    她指尖在屏幕上敲敲打打,删删改改,最后只发了个笑脸。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路灯次第亮起,把树影拉得老长。王念京合上记录本,忽然发现自己今天竟看懂了三篇文献,虽然还有很多术语要查字典,但那些弯弯曲曲的分子式,似乎不再像昨天那样陌生了。

    走出实验楼时,晚风带着桂花香扑面而来。操场上传来欢呼声,大概是哪个系的篮球赛正在进行。王念京沿着林荫道慢慢往前走,忽然看见一对老夫妇坐在长椅上,老爷爷正指着天文馆的方向说着什么,老奶奶的白发在路灯下泛着银光。她想起开学典礼上校长说的话,这所学校最珍贵的不是那些古老的建筑,而是一代代人传下来的好奇心。

    路过图书馆时,她习惯性地走了进去。管理员阿姨笑着递给她一块刚烤好的饼干,黄油的香气在舌尖化开时,王念京忽然觉得,那些曾经让她望而生畏的文献,那些让她手足无措的实验仪器,此刻都变得亲切起来。就像这校园里的一草一木,初看时觉得陌生,相处久了,竟也能品出些温柔的滋味。

    回到宿舍时,林溪还在对着电脑屏幕忙碌。王念京把今天的实验记录摊在桌上,忽然发现自己画的石墨烯结构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个小小的笑脸。

    她看着那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忽然想起白天在显微镜里看到的景象——那些碳原子安静地排列着,构成了这个世界上最薄却也最坚韧的材料。而她自己,就像这些碳原子中的一个,在这座百年学府里,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窗外的月光爬上书桌,照亮了摊开的笔记本。王念京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今天学到的新单词:Graphene。

    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和着远处传来的琴声,在寂静的夜里轻轻流淌。她忽然明白,所谓成长,大概就是从懵懂到知晓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揭开,总会有流泪的时候,但最后闻到的,一定是沁人心脾的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