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渐起,邺城的繁华渐渐被抛在身后。童渊与赵云并肩而行,踏上官道。
夏日的余热尚未散尽,但晨露已带了几分凉意,草木也染上了微黄。“师父,
前方就是黄河渡口了。”赵云抬手指向远处,河面宽阔,浊浪翻滚,几艘渡船正缓缓靠岸。
童渊呵呵点头:“黄河涝季已过,此时渡河倒是正是时候。”两人闲谈只见来到渡口,
船家见是一老一少两位武人,虽衣着朴素,但气度不凡,便热情招呼:“客官可是要渡河?
这会儿风平浪静,正好行船。”童渊拱手道谢,与赵云登上渡船。船家解开缆绳,竹篙一点,
木船便缓缓离岸,顺流而下。赵云立于船头,秋风拂面,发丝微扬。她望着浩荡的河面,
心中思绪万千。自离开甄府后,她与童渊一路南下,虽未多言,
但心中始终记挂着那位聪慧却困于礼教的甄宓。呃……当然还有那个奇异的大耳朵少女。
虽说只是一面之缘,但她总觉得那少女与她似乎有什么不解之缘。“芸儿,想什么呢?
”童渊的声音忽然打断了她的思绪。赵云回神,微微一笑:“师父,我在想,这天下虽大,
可真正能随心所欲的人,又有几个?”童渊闻言一愣,
心想这臭丫头又在想什么什么玄妙奥秘,可还是捋须笑道:“世人皆被俗务所缚,
能得自在者,不过寥寥。你既已看透,便该明白,修行之路,亦是挣脱枷锁之路。
”赵云若有所思,点头应下。渡船行至河心,忽有风浪涌来,木船微微摇晃。船家稳住船身,
笑道:“客官莫慌,这黄河虽湍急,但老夫行船多年,早已习惯了。”童渊淡然道:“无妨,
继续前行便是。”两人此时,
尚且不晓得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发生了什么……………………起初,
只是在甄府附近的茶肆酒坊中,有仆役、商贾窃窃私语。赵云对甄俨介绍童渊时,一时疏忽,
竟忘记了隐瞒,将童渊叫做了自己的师傅。当时,在场众人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甄家虽未刻意宣扬,但甄俨还是对几位亲近的友人提了一嘴:“童大师又收了个不错的徒弟,
年纪轻轻,见识不凡。”这话一出,犹如石子投入湖面,涟漪渐起。本身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童渊在江湖上虽颇有名气,但终究是一介散人,可这消息从甄家嘴里说出来,那便不一样了。
甄家在河北一带颇有威望,与当地士族、豪强多有往来。不出三日,
邺城、邯郸等地的世家子弟便纷纷打听:“究竟是何方少年,竟能得童枪神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