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宅绣花声

古宅绣花声

佚名 著
  • 类别:言情 状态:已完结 主角:婉娘林晚秋 更新时间:2025-08-19 16:06

《古宅绣花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古代言情小说,讲述了婉娘林晚秋在佚名的笔下经历的惊险之旅。婉娘林晚秋是个普通人,但他被卷入了一个神秘组织的阴谋中。他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开谜团并拯救世界。

最新章节(古宅绣花声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旧绣林晚秋第一次见到那幅绣品,是在奶奶的樟木箱底。

    那天是奶奶的七十八岁生日,老人突然说要整理旧物,让她帮忙把阁楼角落的木箱搬下来。

    箱子上了铜锁,锁孔里积满了灰,奶奶用钥匙拧了半天,才“咔哒”一声打开。

    一股混合着樟脑和陈旧绸缎的气味涌出来,像是打开了一段尘封的时光。

    箱子里铺着褪色的蓝印花布,下面压着几件老式旗袍,领口袖口绣着精致的缠枝莲。最底下,

    裹着一幅用宣纸包着的绣品。林晚秋轻轻展开,深褐色的缎面上,

    一片朦胧的竹林在月光下舒展,竹叶的脉络用银灰丝线勾勒,风过叶动的姿态栩栩如生。

    竹林深处,一个女子的半张侧脸隐在光影里,鬓边簪着支白玉簪,衣袂被风掀起一角,

    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见线头,连衣料褶皱里的阴影都用深浅不一的丝线绣了出来。

    “这是你太姥姥留下的,”奶奶坐在藤椅上,手指轻轻抚摸着绣品边缘,“她叫苏婉娘,

    当年是镇上最有名的绣娘。”林晚秋学的是美术史,对传统刺绣颇有研究。

    她能看出这绣品用的是“盘金绣”技法,金线藏在丝线底下,

    让图案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细微的光泽变化。可当她的指尖触到女子衣袖时,

    一阵凉意顺着指尖爬上来,像是摸到了深秋未化的积雪。“太姥姥……是怎么走的?

    ”她注意到奶奶的声音有些发颤。“民国二十六年,绣楼着了场大火,

    ”奶奶的眼神飘向窗外的老槐树,“火灭了之后,什么都没剩下,

    就找到这半幅没绣完的‘月下竹林’。”那天晚上,林晚秋把绣品铺在书桌上,

    打算用相机拍下来存档。台灯暖黄的光洒在缎面上,她调焦时忽然发现,

    绣布上女子的眼睛似乎眨了一下。明明是用墨色丝线绣的瞳仁,此刻竟像含着水汽,

    幽幽地望着镜头。她吓了一跳,相机差点摔在地上。再定睛细看,绣品还是那幅绣品,

    女子的侧脸恬静依旧,仿佛刚才的瞬间只是光线造成的错觉。深夜十二点,

    窗外的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响。林晚秋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总觉得有什么声音在耳边萦绕。起初以为是风声,

    后来那声音越来越清晰——是“嗒、嗒、嗒”的声响,像是有人用绣花针轻轻敲击绸缎。

    她壮着胆子打开台灯,声音突然停了。书桌方向却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

    那幅“月下竹林”不知何时从相框里滑了出来,平摊在桌面上。

    月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绣布上,林晚秋忽然发现,竹林深处的青石板路上,

    多了一串细小的脚印。脚印用银灰色丝线绣成,针脚新鲜得发亮,和陈旧的缎面格格不入,

    像是有人刚刚光着脚从那里走过。第二章绣楼残影第二天一早,

    林晚秋带着绣品去了巷尾的“老张裁缝铺”。张婆婆做了一辈子针线活,见过不少老绣品。

    她戴上老花镜,捧着绣品看了足足半个钟头,突然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留魂绣’啊!

    你太姥姥的手艺,当年在十里八乡都是数一数二的。”张婆婆今年八十八岁,

    小时候见过苏婉娘。她说婉娘是苏州人,跟着逃难的父母来到镇上,

    十八岁那年开了家“婉绣阁”。她的绣品活灵活现,尤其是人物,

    眉眼间总带着股说不出的灵气,有人说她的针能“绣魂”,把人的精气神都绣进布帛里。

    “可惜了,那么好的姑娘,”张婆婆叹了口气,“二十五岁那年定了亲,

    男方是镇上的教书先生周景明,温文尔雅的。谁知道成亲前三天,绣楼就失火了。

    ”林晚秋追问:“好好的怎么会失火?”“说是走水,可谁信啊!”张婆婆压低声音,

    往四周看了看,“周先生有个表妹叫李兰,也喜欢他,明里暗里跟婉娘过不去。

    婉娘出事前一天,还有人看见李兰在绣楼附近鬼鬼祟祟的。”林晚秋的心沉了下去。

    她想起昨晚的脚印,难道太姥姥的魂魄真的留在了绣品里?回到家,她把绣品锁进了衣柜。

    可当天夜里,她就做了个清晰的噩梦。梦里她站在一座雕花木楼前,

    朱红的大门上挂着“婉绣阁”的牌匾,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嗒嗒”的绣花声。她推开门,

    看见一个穿月白旗袍的女子背对着她坐在窗前,手里的绣花针在布上穿梭,

    乌黑的长发垂在肩上,正是绣品里的婉娘。“你来了。”婉娘的声音很轻,像风吹过绸缎。

    林晚秋想说话,喉咙却像被堵住,发不出一点声音。婉娘缓缓转过身,脸上没有五官,

    只有一片空白的缎面,上面用鲜红的丝线绣着两个字:“救我”。她尖叫着惊醒,

    冷汗把睡衣都湿透了。衣柜的锁不知何时被打开了,那幅绣品正平放在床头柜上,

    竹林深处的脚印又多了几串,一直延伸到绣布边缘,像是要从布上走下来。

    第三章绣花针痕接下来的几天,怪事越来越频繁。林晚秋总在半夜听见绣花声,

    有时在客厅,有时在阳台,甚至在她耳边响起,“嗒嗒”声密集得像下雨。

    她买了桃木挂件挂在门上,又在床头放了剪刀,可一点用都没有,反而夜里的声音更清晰了。

    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自己的指尖开始出现细小的针孔。起初只有一两个,后来越来越多,

    密密麻麻地分布在指腹和指节上,像是被绣花针扎过,一碰就隐隐作痛。奶奶看见后,

    急得直掉眼泪:“是婉娘找来了,她一定有冤屈没处说啊!”奶奶翻出一个铁皮饼干盒,

    里面装着几张泛黄的老照片。其中一张是苏婉娘的单人照,黑白照片里的女子穿着高领旗袍,

    眉眼温婉,手里拿着一幅卷起来的绣品,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她的眼睛很亮,像含着水光,

    和绣品上的女子一模一样。“这是婉娘唯一的照片,”奶奶用手帕擦着照片,

    “她出事前一天,还送了我一幅‘并蒂莲’,说等她成亲时,让我她她当伴娘。

    ”林晚秋盯着照片,忽然发现婉娘的旗袍袖口有个不起眼的墨点,形状像颗米粒。

    她急忙找出那幅“月下竹林”,果然在婉娘的衣袖上发现了同样的墨点,位置丝毫不差,

    像是故意绣上去的标记。当晚,绣花声再次响起时,林晚秋不再害怕。她把绣品铺在桌上,

    对着空气说:“太姥姥,你是不是有话要告诉我?如果有冤屈,你就告诉我,我帮你。

    ”绣花声停了。月光透过窗户照在绣布上,缎面突然泛起一层淡淡的红光。

    竹林里的竹叶开始微微晃动,像是真的有风穿林而过。婉娘的身影慢慢清晰起来,

    这次她的脸上有了五官,正是照片里的模样,只是眼眶通红,像是在哭。“帮我找到那根针,

    ”婉娘的声音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害我的那根针……藏在……”话音未落,

    绣品突然冒出一缕黑烟,婉娘的身影扭曲起来,像是被什么东西拉扯。她痛苦地挣扎着,

    最后化作一缕青烟钻进布中。衣柜门“砰”地一声关上,锁自动扣上了。林晚秋愣在原地,

    心脏“砰砰”直跳。她明白,婉娘是被什么东西困住了,而那根针,就是解开谜团的关键。

    第四章灰烬里的线索林晚秋决定去当年绣楼的旧址看看。奶奶说绣楼在巷尾的老槐树下,

    后来烧成了一片空地,这些年镇上盖新房,那块地就成了堆放杂物的角落。

    她按照奶奶说的位置找过去,果然在巷尾发现一片荒地。几堵断墙立在杂草里,

    墙根处还残留着烧焦的木头渣和碎砖块。林晚秋蹲在地上仔细翻找,

    手指被碎石划破也没察觉。阳光照在地上,杂草的影子在她脚边晃动,

    像是有无数只手在拉扯她的裤脚。突然,指尖触到一个硬硬的东西。她扒开泥土,

    发现是一枚生锈的铜制发簪,簪头刻着朵梅花,花瓣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但能看出工艺很精致。这枚发簪,和照片里苏婉娘插在鬓边的那支一模一样。

    林晚秋把发簪擦干净,发现簪子的缝隙里卡着几缕黑色的丝线,像是被火烧过。

    她小心翼翼地把丝线抽出来,竟从里面掉出一根细小的钢针。针身很细,已经有些弯曲,

    针尖却依然锋利,针尾刻着一个模糊的“兰”字。“兰?”林晚秋心里一动,

    想起张婆婆说的李兰。她拿着发簪和钢针回到家,把它们放在绣品旁边。当晚,她刚躺下,

    就听见一阵清晰的脚步声,从客厅一直走到卧室门口。脚步声很轻,像是光着脚踩在地板上。

    林晚秋打开灯,看见那幅绣品正悬浮在半空中,缎面舒展开来,竹林里的红光越来越亮。

    婉娘的身影从绣布中走了出来,这次她不再模糊,穿着月白旗袍,手里拿着那根钢针,

    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落在地上变成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就是这根针,”婉娘指着钢针,

    声音里充满了怨恨,“李兰嫉妒我和景明哥的婚事,趁我在绣嫁妆时,

    偷偷在我的丝线里藏了这根针。那根针上涂了煤油,她故意撞了我一下,针尖扎进绸缎,

    火星点燃了煤油……”婉娘的声音越来越激动,绣品上的竹林开始剧烈晃动,竹叶纷纷飘落,

    露出后面一片燃烧的火海。林晚秋仿佛能闻到烧焦的味道,看到火光中婉娘绝望的眼神。

    “我被困在火里时,手里还攥着这根针,”婉娘的眼泪滴在钢针上,

    “我的魂魄就跟着针和绣品留了下来,日夜被火烧的痛苦折磨,

    求告无门……”林晚秋这才明白,那些夜半的绣花声,其实是婉娘在诉说痛苦;指尖的针孔,

    是她在传递求救的信号。“李兰后来怎么样了?”林晚秋问。

    婉娘的眼神变得冰冷:“她顶替了我的位置,嫁给了景明哥。可她心里有鬼,

    不到三年就疯了,整天说看见我拿着绣花针找她,最后在一个雨夜掉进河里淹死了。

    ”冤屈说清的瞬间,婉娘身上的红光渐渐散去。她看着林晚秋,眼神变得温和:“谢谢你,

    孩子,终于有人肯听我说了。”她的身影慢慢变得透明,化作点点光尘,融进绣品里。

    那幅“月下竹林”瞬间变得鲜活起来,竹叶上的露珠闪着光,

    婉娘的身影在竹林深处回眸一笑,然后慢慢消失,只留下一片宁静的月色。

    第五章未尽的绣程第二天一早,林晚秋发现绣品上的竹林恢复了平静,

    那些新增的脚印和红光都不见了。缎面泛着温润的光泽,像是被岁月好好滋养过,

    摸上去不再冰冷,反而带着一丝暖意。她指尖的针孔也消失了,像是从未出现过。

    奶奶看到绣品,长长地舒了口气:“婉娘这是安息了,她终于可以放下了。

    ”奶奶把那根钢针和发簪用红布包好,埋在了巷尾的老槐树下。“让她回到原来的地方,

    也算落叶归根了。”埋完后,奶奶对着槐树拜了三拜,眼眶红红的。林晚秋把绣品装裱起来,

    挂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阳光洒在缎面上,竹林里仿佛有风吹过,竹叶轻轻晃动,

    发出细碎的声响。有时她会盯着绣品发呆,总觉得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