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列车的秘密

幽灵列车的秘密

北方小咬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陈默小婷 更新时间:2025-08-27 18:29

最新小说《幽灵列车的秘密》,主角是陈默小婷,由北方小咬创作。这本小说整体结构设计精巧,心理描写细腻到位,逻辑感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痛快淋漓。非常值得推荐!"电话那头,王涛的声音明显紧张起来,"老陈,你从哪听说这个车次的?""昨晚我亲眼看到了。"陈默直接说,"它经过城西老站,……

最新章节(幽灵列车的秘密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雨滴敲打着窗户,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玻璃上急切地叩击。陈默坐在办公桌前,

    盯着电脑屏幕上那封没有署名的邮件。邮件只有短短几行字:"K1857次列车,

    每晚23:45经过城西老站,从未停靠。十五年了,没人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如果你想知道真相,明晚去那里等着。——一个知情者"陈默的手指在键盘上悬停了片刻。

    作为一名调查记者,他收到过不少匿名爆料,但这一条却莫名让他后颈的汗毛竖了起来。

    他打开搜索引擎,输入"K1857次列车",结果寥寥无几。

    只有几条陈年论坛帖子提到过这个车次,内容大同小异——有人在深夜看到过这列火车,

    但官方时刻表上从未记载。"又在看什么离奇案件?"同事李明从隔间探出头来,

    手里端着杯冒着热气的咖啡。陈默迅速最小化了邮件窗口。"没什么,

    一个读者来信说看到过幽灵船,老一套。"李明耸耸肩走开了。陈默重新打开邮件,

    盯着那几行字看了许久。他知道城西老站,那是个已经废弃多年的小站,铁轨还在,

    但早已不再使用。如果真有一列火车会在深夜经过那里,为什么官方没有任何记录?下班后,

    陈默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市图书馆。档案馆的老张是他多年的线人,

    对各种陈年旧事如数家珍。"K1857?"老张推了推老花镜,

    "这车次听着耳熟...等等。"他转身走向一排布满灰尘的档案柜,

    熟练地抽出一本厚厚的册子。"十五年前...对了,就是这个。"他翻开册子,

    指向一则剪报。陈默凑近看去,是一则关于铁路事故的报道,日期是2007年5月17日。

    "K1857次列车在城西段脱轨,造成137人死亡,

    是本市历史上最严重的铁路事故之一。"老张的声音低沉下来,"奇怪的是,

    事故原因一直没有查明。官方报告说是铁轨老化,但当时那批铁轨才更换不到两年。

    "陈默仔细阅读着剪报,一张黑白照片上,扭曲的列车车厢像被巨人揉捏过的玩具。

    "为什么我从来没听说过这起事故?""事故发生后,消息被压得很死。"老张左右看了看,

    压低声音,"有人说车上载了什么不该载的东西,也有人说列车长是故意...总之,

    这事蹊跷得很。"陈默借走了相关资料,整晚都在研究。事故发生在深夜23:50左右,

    正是邮件中提到的时间。更诡异的是,所有遇难者的尸体都不翼而飞,

    现场只留下大量血迹和散落的个人物品。官方解释是爆炸导致尸体粉碎,

    但没有任何残骸被发现。第二天晚上23:30,陈默站在城西老站的破旧站台上。

    雨水早已停歇,但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站台顶棚早已坍塌,

    月光透过缝隙斑驳地洒在长满青苔的地面上。他的相机和三脚架已经架好,红外线模式开启,

    准备捕捉任何异常现象。手表指针指向23:44时,陈默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

    铁轨开始微微震动,远处传来低沉的轰鸣声。那不是现代高铁的呼啸,

    而是老式蒸汽机车特有的、带着节奏感的"咔嚓"声。"不可能..."陈默喃喃自语,

    眼睛死死盯着铁轨尽头。声音越来越近,然后,他看到了——两束昏黄的灯光刺破黑暗,

    一列老式绿皮火车正朝站台驶来。陈默的血液仿佛凝固了。那列火车看起来崭新得不可思议,

    与周围破败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车身上清晰地印着"K1857"的字样。随着列车接近,

    陈默看到车窗内有人影晃动,但所有窗帘都拉得严严实实,只有偶尔闪过的模糊轮廓。

    他本能地举起相机,连续按下快门。列车没有减速的意思,以平稳的速度穿过站台。

    就在车头经过的瞬间,陈默看到驾驶室里有一个高大的身影,似乎转过头来,直视着他。

    即使隔着玻璃和距离,陈默也能感受到那道目光中的...警告?短短十几秒后,

    列车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阵冰冷的风和若有若无的煤烟味。陈默站在原地,

    双腿像生了根。他的相机显示刚才拍摄的照片全部是一片漆黑,没有任何列车的影像。

    回到家,陈默彻夜难眠。第二天一早,他联系了铁路局的老同学王涛。"K1857?

    "电话那头,王涛的声音明显紧张起来,"老陈,你从哪听说这个车次的?

    ""昨晚我亲眼看到了。"陈默直接说,"它经过城西老站,但没有停靠。

    官方记录说这列车十五年前就失事了,但它昨晚看起来崭新如初。"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

    "听着,这事你别再查了。"王涛终于开口,声音压得极低,"那不是给活人坐的火车。

    ""什么意思?""十五年前那场事故...不只是脱轨那么简单。列车长林耀东是我师傅,

    事故前一天他接到一个电话,之后整个人都不对劲。他告诉我,如果第二天他没来上班,

    就去他家床底下找一个铁盒子。"王涛的声音开始发抖,"事故发生后我去过他家,

    铁盒子不见了,门锁有被撬过的痕迹。""盒子里有什么?""我不知道,

    但林师傅死前三天交给我一封信,说如果他出事了,就等十五年后再打开。

    今年正好是第十五年。"王涛深吸一口气,

    "信里只有一个地址和时间——就是昨晚的城西老站。"陈默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

    "你是说,林耀东预知了自己的死亡?""不止如此。"王涛的声音几乎成了耳语,

    "信里还说,如果K1857再次出现,就意味着真相即将浮出水面。老陈,

    这事牵扯的人不简单,你最好——"电话突然中断了。陈默回拨过去,

    只听到"您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的提示音。接下来几天,陈默继续深入调查。

    他发现事故发生后不久,几位参与调查的官员相继调离或提前退休。更奇怪的是,

    遇难者家属大多接受了高额赔偿并签署了保密协议,很少有人公开谈论此事。第三天晚上,

    陈默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是一本发黄的日记本,扉页上写着"林耀东"三个字。

    日记最后一页的日期正是事故当天:"他们威胁要伤害我的家人,除非我照他们说的做。

    我不知道那节车厢里装的是什么,但绝不是普通货物。

    今晚我必须做出选择——是保全自己的家人,还是车上那一百多条无辜的生命?上帝啊,

    请指引我..."日记到此戛然而止。陈默翻到背面,

    发现用透明胶带粘着一张老照片:年轻的林耀东站在一列火车旁微笑,

    身后是几个穿制服的人。其中一个人的脸被墨水涂黑了,

    但陈默注意到他手腕上有一块形状独特的表——那种表他在某位现任高官的公开照片上见过。

    当晚,陈默决定再去一次城西老站。23:40,他站在同样的位置,心跳如鼓。

    23:44,熟悉的震动再次传来。K1857次列车如约而至,但这一次,

    有几扇车窗的窗帘是拉开的。陈默惊恐地看到,

    车窗内的乘客保持着各种死亡瞬间的姿势——有的扭曲着身体,有的用手护住头部,

    还有的满脸是血。他们全都睁着眼睛,目光空洞地望着前方,仿佛被困在永恒的死亡瞬间中。

    突然,一个小女孩的脸贴在了车窗上。与其他乘客不同,她似乎看到了站台上的陈默,

    缓缓抬起手,在雾气朦胧的玻璃上写下一个字:"救"。列车驶过后,陈默瘫坐在地上,

    浑身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个远比想象中可怕的谜团——这列火车不仅承载着死者的亡魂,

    更隐藏着一个足以让某些人不惜杀人灭口的秘密。接下来的调查中,陈默发现自己被跟踪了。

    他的公寓被人翻过,电脑里的资料被删除。一天深夜,他在回家的巷子里遭到袭击,

    幸亏反应快才逃过一劫。袭击者没有拿走他的钱包,只抢走了装有林耀东日记的公文包。

    一切迹象表明,有人非常不希望十五年前的真相被揭露。而随着调查深入,

    陈默渐渐拼凑出一个可怕的猜测:K1857次列车上可能载有某种非法运输的危险物品,

    而列车长林耀东被胁迫配合这次运输。在最后关头,林耀东可能做出了某种选择,

    导致了列车失事...陈默把车停在路边,熄火后没有立即下车。

    他盯着后视镜看了足足一分钟,确认那辆灰色轿车没有跟上来后,才松了口气。

    三天前的那次袭击后,他变得异常警惕。手机震动起来,是王涛的妻子李梅。"陈记者,

    你能来医院一趟吗?王涛醒了。"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

    "但他情况很不好...医生说...说可能是中毒。"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外,

    李梅红肿的眼睛下是深深的青黑色。她告诉陈默,

    王涛在电话中断后不久就昏迷在家中被发现,医生诊断为某种罕见的神经毒素中毒。

    "他昏迷前一直念叨着你的名字和'K1857'。"李梅递给陈默一个小U盘,

    "这是他让我转交给你的,说只有你能看懂里面的内容。"U盘里只有一个音频文件。

    陈默戴上耳机,按下播放键。王涛虚弱而急促的声音传来:"老陈,如果我出事,

    说明他们已经发现我在调查了。林师傅日记里提到的那节特殊车厢,编号是B-17。

    事故后,这节车厢神秘消失了。我查过记录,B-17原本是邮政车,

    但事故当晚被临时改装...里面装的东西需要恒温控制...听着,去城南废车场找老赵,

    他知道些什么...小心那个戴金表的人..."录音到此戛然而止,末尾有几声杂音,

    像是有人突然闯入的动静。第二天一早,陈默驱车前往城南废车场。

    这是一个堆放报废火车车厢的巨大场地,锈蚀的车厢像巨兽的骨架般排列着。

    看门的老头指了指最里面的一排车厢:"老赵?他在B区修他那宝贝车厢呢,十几年了,

    跟中了邪似的。"陈默在场地最偏僻的角落找到了老赵——一个六十多岁、右腿残疾的老人,

    正对着一节锈迹斑斑的车厢敲敲打打。看清那节车厢编号"B-17"时,

    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又是来问那件事的吧?"老赵头也不抬,"十五年啦,你是第七个。

    "陈默出示了记者证,老赵只是冷笑:"证件?当年那些人证件更齐全,结果呢?

    "他指了指自己的瘸腿,"这就是多嘴的下场。"经过长时间交谈和一笔可观的"咨询费",

    老赵终于松口:"那天晚上我值班,接到通知要给B-17加装特殊温控设备。

    来的人穿着铁路制服,但根本不是我们的人。

    我偷听到他们说什么'样本'、'零下七十度'..."老赵的声音低了下来:"凌晨两点,

    他们装完东西离开后,我好奇地溜进去看...里面根本不是邮件,

    而是十几个银白色的金属箱,上面印着生物危险标志。我正想靠近看,

    突然被人从后面打晕了。醒来时已经在医院,腿废了,B-17也不见了。""后来呢?

    事故是怎么回事?""事故?"老赵的眼中闪过一丝恐惧,

    "那不是事故...K1857开出前,我看到林车长被人押着上了驾驶室。

    列车开出半小时后,我接到他最后一个电话,只说了一句'他们要把整列车都灭口',

    然后就...爆炸声。"陈默背脊发凉:"你是说,有人故意制造了脱轨事故?

    为了销毁B-17里的东西?"老赵没有直接回答,

    而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这些年我一直在找B-17,

    三年前终于在这废车场最角落找到了它。里面的东西早没了,

    但我发现了这个..."他指向车厢地板上一块松动的钢板,"下面有个暗格,

    里面藏着林车长留下的东西。拿去吧,我老了,没力气追究了。"暗格里是一个防水袋,

    里面装着一部老式手机和一个小笔记本。手机早已没电,

    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林耀东最后几天的发现:"5月14日:发现B-17调度单异常,

    上报后被约谈。5月15日:有人威胁要伤害小婷,除非我配合。

    5月16日:偷听到'金表'说'宁可错杀一百,

    不能放过一个'...5月17日:决定在途中紧急制动,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