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帝御天龙

佛帝御天龙

鸡蛋羹还好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吐蕃萧峰 更新时间:2025-09-06 17:57

短篇言情小说《佛帝御天龙》,是作者“鸡蛋羹还好”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吐蕃萧峰。故事情节紧凑,引人入胜,读后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六年后,天龙寺,牟尼堂。檀香缭绕,庄严肃穆。本因、本观、本相、本参四位高僧分坐四方蒲团之上,枯荣大师则背对众人,面壁枯坐……

最新章节(佛帝御天龙第3章)

全部目录
  • 枯荣大师那句如同谶语般的低语,在牟尼堂内萦绕不去,也在我心底投下了一道长长的影子。西边?吐蕃。那个盘踞高原、与大理纠缠百年,时而寇边劫掠,时而假意和亲的庞然大物。

    回到镇南王府,我并未沉溺于六脉神剑大成的喜悦。天龙寺的剑气冲霄,终究是瞒不住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大理国都羊苴咩城,继而向整个南诏故地蔓延。朝堂之上,原本因我年幼而对我继承大统有所疑虑的声音,瞬间被惊叹与敬畏所取代。市井坊间,“佛陀转世”、“剑神临凡”的传说开始悄然流传。

    然而,真正的风暴,果然来自西方。

    天龙寺论剑后仅仅三个月,一骑浑身浴血的吐蕃塘报驿卒,带着凄厉的号角声,撞开了大理国都的城门!

    “急报——!吐蕃大论(宰相)噶尔·东赞亲率铁骑五万,悍然撕毁和约,攻破我西南重镇剑川!守将高升泰将军浴血殉国!吐蕃前锋……前锋已逼近澜沧江!”驿卒嘶吼着,将染血的塘报高举过头顶,随即力竭坠马。

    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悲愤、惊惶、怒骂、无措……种种情绪在满朝文武脸上交织。高升泰乃大理宿将,国之柱石,他的阵亡如同晴天霹雳。澜沧江一过,吐蕃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国都!

    “陛下!吐蕃欺人太甚!臣请即刻发兵,御敌于国门之外!”一位须发皆张的老将军出列,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发兵?谈何容易!”立刻有文臣反驳,“高将军殉国,精锐折损,仓促间能集结多少兵马?且吐蕃蓄谋已久,兵锋正盛,澜沧江天险……能否守住尚未可知!”

    “难道就坐视吐蕃铁蹄践踏我河山不成?”武将们群情激奋。

    “当务之急是稳住防线!可遣使议和,哪怕……哪怕暂时割让些土地,以图后计……”有人低声提议,立刻引来一片怒视。

    争吵声浪几乎要掀翻大殿的穹顶。龙椅上,保定帝段正明眉头紧锁,面沉如水。他并非庸主,深知此刻决策关乎国运。主战?兵力捉襟见肘,胜算渺茫。主和?无异于饮鸩止渴,更会动摇国本。

    就在这纷乱如麻、几乎令人窒息的时刻,一个清朗而沉稳的声音清晰地穿透了所有的喧嚣:

    “陛下,臣侄段誉,愿领兵西征,拒敌于澜沧江西岸!”

    刹那间,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所有的目光,惊疑、审视、难以置信,齐刷刷地聚焦在殿前那个身着素白世子蟒袍的少年身上。他才十四岁!身形虽已开始拔高,但脸庞依旧带着少年的青涩轮廓。可那双眼睛,却深邃得如同古井寒潭,没有半分少年人的浮躁,只有磐石般的沉静和一种令人心折的……自信?

    “誉儿!”刀白凤失声惊呼,脸色瞬间煞白。镇南王段正淳也猛地看向我,眼中充满了震惊与忧虑。

    “世子殿下!”一位老臣忍不住出列,“军国大事,非同儿戏!吐蕃铁骑凶悍,岂是……”

    “高升泰将军忠勇殉国,剑川军民血染疆场,”我打断他,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此仇不报,国威何存?大理何安?吐蕃撕毁和约,侵我疆土,屠我子民,此乃不义之战!我大理上承天命,下抚黎庶,岂能畏战言和?”

    我上前一步,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最终落在龙椅上的段正明身上,一字一句道:“臣侄虽年幼,幸得佛祖庇佑,于天龙寺略有所悟。六脉神剑,非为逞一人之勇,乃为护一国安宁!臣侄愿立军令状,若不能拒敌于澜沧江西,收复剑川,甘当军法!”

    “六脉神剑”四个字,如同有千钧之重,瞬间压下了所有质疑的声音。朝堂之上,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想起了三个月前天龙寺那冲霄的剑气,想起了关于“剑神”的传说。

    段正明死死地盯着我,这位一向宽厚的帝王眼中,此刻闪烁着无比锐利的光芒。他看到了我眼中那份超越年龄的决绝与担当,也看到了满朝文武因这“六脉神剑”之名而燃起的、近乎盲目的希望之火。

    良久,段正明深吸一口气,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响彻大殿:

    “准奏!即日起,册封镇南王世子段誉为征西大元帅!节制西南诸路兵马,赐天子剑,临机专断之权!举国之力,御敌卫国!”

    “陛下圣明!”武将们如同打了鸡血,轰然应诺,看向我的目光充满了狂热。文臣们面面相觑,最终也只能俯首。

    一场以国运为注的豪赌,就此落定。

    澜沧江西岸,铁壁关。

    这座扼守水陆要冲的雄关,此刻正承受着吐蕃大军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关墙之下,黑压压的吐蕃士兵如同汹涌的怒潮,扛着简陋的云梯,在震耳欲聋的号角和战鼓声中,悍不畏死地向上攀爬。箭矢如飞蝗般从城头倾泻而下,滚木礌石带着沉闷的呼啸砸落,带起一片片凄厉的惨叫和血肉横飞。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硝烟味和汗水的酸臭。

    关城之上,大理守军早已疲惫不堪,甲胄破损,脸上沾满血污与烟尘,眼中是拼死一搏的赤红。守关主将朱丹臣,这位段正淳的心腹家臣,此刻左臂缠着渗血的绷带,声音嘶哑地指挥着防御,眼中是深重的忧虑。剑川失陷得太快,援军迟迟未至,铁壁关的陷落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将军!看!东边!”一名眼尖的校尉指着关后蜿蜒的山道,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朱丹臣猛地回头。

    只见东方的山道上,烟尘大起!一支军容严整、杀气腾腾的骑兵队伍,正以惊人的速度奔腾而来!当先一杆玄色大纛迎风猎猎,上面赫然绣着一个斗大的金色“段”字!

    大纛之下,一匹通体雪白、神骏非凡的照夜玉狮子马昂首长嘶。马背上,一位银甲白袍的少年将军端坐如山。他身量尚未完全长成,银甲在高原炽烈的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头盔下的面容俊秀非凡,却无半分稚气,唯有一片冰封般的沉静。那双深邃的眼眸,如同寒星,越过纷乱的战场,遥遥锁定了关城下那杆最为显赫、绣着雪狮图腾的吐蕃主帅大纛。

    “是世子殿下!援军到了!援军到了!”关城上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濒临崩溃的士气如同烈火浇油,轰然暴涨!

    “开城门!迎大帅!”朱丹臣激动得声音发颤,嘶声力竭地大吼。

    沉重的铁壁关城门在绞盘刺耳的咯吱声中,缓缓开启一道缝隙。我猛地一夹马腹,照夜玉狮子化作一道银色闪电,率先冲出!身后,以“渔樵耕读”四大护卫为锋矢,三千精挑细选、装备精良的大理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流,紧随其后,带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悍然撞入混乱的吐蕃攻城大军侧翼!

    “杀——!”

    震天的喊杀声汇成一股毁灭性的音浪。大理铁骑如同烧红的尖刀切入凝固的牛油,瞬间将吐蕃攻城部队的侧翼搅得天翻地覆!长矛突刺,马刀劈砍,铁蹄践踏!猝不及防的吐蕃士兵成片倒下,阵型大乱。

    “稳住!弓箭手!拦住那支骑兵!”吐蕃中军,大论噶尔·东赞又惊又怒。他身披华丽的锁子甲,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上,看着那支突然出现、势如破竹的大理骑兵,尤其是那杆刺眼的“段”字大纛和银甲少年,一股不祥的预感攫住了他。

    然而,迟了!

    就在大理铁骑成功搅乱敌阵,将吐蕃人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去的刹那,我已策马冲至距离吐蕃中军大纛不足百步之处!

    目光锁定噶尔·东赞那张因惊怒而扭曲的脸。体内,北冥真气如同蛰伏的火山,在经脉中奔涌咆哮,发出唯有我能感知的轰鸣。六脉神剑的剑意在识海中急速凝聚、压缩、升华!

    我猛地抬起右手,五指箕张,对着那杆代表着吐蕃最高统帅权威的雪狮大纛,对着大纛下那个身披华丽锁子甲的身影,凌空虚点!

    “嗤——!”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只有五道尖锐到极致、仿佛能刺穿耳膜的破空厉啸骤然撕裂战场喧嚣!

    五道无形剑气,自拇指少商、食指商阳、中指中冲、无名指关冲、小指少冲勃然迸射!它们颜色各异,性质不同——少商剑气雄浑如重锤,商阳剑气灵巧刁钻,中冲剑气大开大阖,关冲剑气古朴滞重,少冲剑气迅疾如电!五道剑气并非分散,而是瞬间交织、融合,形成一道难以言喻、足以扭曲光线的恐怖能量洪流!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那道无形无质却蕴含毁灭力量的剑气洪流,无视了空间的距离,瞬间跨越百步!

    “咔嚓!”

    一声令人牙酸的脆响!碗口粗、包裹着厚厚牦牛皮和华丽锦缎的坚硬旗杆,如同被无形的神兵利器从中斩过,齐刷刷断为两截!那面象征吐蕃王庭威严的雪狮大纛,连同沉重的鎏金旗顶,轰然坠落!

    这仅仅是开始!

    恐怖的剑气余势未衰,如同死神的镰刀,精准无比地掠过噶尔·东赞的脖颈!

    这位吐蕃大论,权倾朝野的枭雄,脸上的惊怒瞬间凝固,眼中只剩下无边的恐惧和难以置信。他下意识地抬手想要捂住脖子,却只摸到了一片温热黏腻的液体。

    下一刻,他那颗戴着华丽头盔的头颅,在无数吐蕃士兵惊恐欲绝的目光注视下,与身体彻底分离,高高飞起!断颈处,鲜血如同喷泉般激射数尺!

    噶尔·东赞无头的尸身,在黑色战马上摇晃了一下,颓然栽落尘埃。

    死寂!

    绝对的死寂笼罩了整个战场!

    无论是疯狂攻城的吐蕃士兵,还是浴血死守的大理将士,抑或是正在奋勇冲杀的大理铁骑,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目光呆滞地望向中军那杆倒塌的帅旗,望向滚落尘埃的头颅,望向那匹失去主人、茫然悲鸣的黑色战马。

    “大……大论死了!”

    “帅旗倒了!大论被杀了!”

    “神罚!是神罚啊!”

    短暂的死寂之后,是吐蕃大军如同雪崩般的彻底崩溃!惊恐的尖叫、绝望的哭喊瞬间取代了战鼓和号角。主帅被斩,帅旗被毁,这突如其来的恐怖打击,彻底碾碎了吐蕃士兵的斗志。他们丢下武器,像无头苍蝇一样四散奔逃,互相践踏,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大帅神威!”

    “杀!杀光吐蕃狗!”

    关城之上,朱丹臣第一个反应过来,激动得须发皆张,嘶声力竭地狂吼。大理守军和冲入敌阵的铁骑,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怒吼,士气狂飙至顶点,如同猛虎下山般扑向溃散的敌军!

    兵败如山倒。失去了统一指挥的吐蕃五万大军,在铁壁关下变成了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和溃逃。夕阳如血,将澜沧江染成一片赤红,江面上漂浮着无数尸体和残破的军械。

    大理镇南王世子段誉,十四岁初临战阵,一剑斩帅夺旗,于铁壁关下力挽狂澜,大破吐蕃五万铁骑!消息如同最猛烈的飓风,席卷高原,也震撼了整个天下。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