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国师

女国师

星河共影 著

《女国师》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古代言情小说,由作家星河共影倾情打造。故事主角豫王李薄渊小云的命运与爱情、友情和复仇纠结在一起,引发了无尽的戏剧性和紧张感。本书以其惊人的情节转折和逼真的人物形象而脱颖而出。回家的时候,老道不知去哪儿了。我和小云做完饭,留了一碗给他。深夜月高,老道却仍不见踪影。小云睡了,我便坐在阶前等他。老道……。

最新章节(女国师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我被捡回家的第二天,养父母就把我打晕要换给邻居家易子而食。我趁他们不注意偷跑出门,

    半路撞上一个牛鼻子老道。他说我根骨清奇,非要收我为徒。

    从此我过上了跟他到处“欺蒙拐骗”的日子。可他却被皇亲宗室所杀,死不瞑目。多年后,

    正巧天降灾祸,我看着官府**国师的告示,直接揭了榜。周围人都说我发癔症了,

    非要拉我走。我甩开他们的手,说:“谁说的不许有女国师?”1我从小便是个孤儿。

    在乞丐群里混迹到十岁,讨饭的时候被几个“好心人”送到了六养堂。爹的,

    六养堂虽说有个屋顶可以避雨,但吃的还不如我在街上讨的呢。我看着碗里的野菜拌粗面糊,

    难以下咽。突然怀念起我在北园街当乞丐的日子。那里住的都是达官显贵,

    好多时候还能有一个半个的白馒头吃呢。我觉得有点惆怅。我在这住了十几天,

    总算决定要逃跑的那天,有人来领养我了。面前的夫妻,一身粗布麻衣,面黄肌瘦,

    打着补丁的布鞋看起来连脚趾都包不住了。偏偏六养堂的管事还一直在我面前说他们的好话。

    我木着一张脸,一言不发。这看起来不是比我还惨吗?我去了怕是连野菜糊糊都吃不上。

    似乎是看我无动于衷,那妇人颤颤巍巍从兜里掏出了半个窝窝头,急忙塞在我手里。

    我看了看手里干硬的窝窝头,笑了。不过是被气笑的。世人皆苦的年代,自家都吃不饱饭,

    居然还有人上赶着来领养孩子,一看就知道不安好心。我眼睛冷冷扫过眼前这对假笑夫妻,

    已经有了打算。反正是要跑的,跟着他们出去,还算名正言顺。我也扯出一个假笑来。“爹,

    娘,你们真的要领养我吗?”“我太开心了!”那对夫妻听我这么说,喜出望外,

    高兴的连连点头。跟着他们回家,不出我所料,这家果然是穷得家徒四壁。

    一张破烂不堪的桌子旁,坐着一个干瘦的男孩,大概与我差不多年纪。

    他一双瘦得凹陷的眼直勾勾地盯着我,显得警惕又嫌恶。我环顾四周,

    养父母忙着将我安顿在屋子的一个角落。他们眉宇间不复之前的紧张,说话语气也放松下来。

    “孩子,我们家虽然穷,但是你放心,绝不会亏待你。”我看着他们虚伪的笑容,

    隐隐觉得不安。很快,我的预感就应验了。2第二日傍晚,我才堪堪吃完最后一口窝窝头,

    突然脖颈处传来剧痛。我迷糊间看见养父母狰狞的脸,手里拿着一根柴棒,

    居高临下地看着我逐渐昏迷。可惜他们似乎毫无打晕人的经验,他们背着我走到半路,

    我就已经醒了过来。养父背着我,养母在旁,面色严肃。“这丫头实在太谨慎,

    等会儿送到老李家,一定要小心。”养父喘着粗气,哼哧道:“哼,一个小蹄子而已,

    要不是家里实在走投无路了,哪里会抓个她来交换。”“说实话,

    老李家那个看起来比我们这个小多了,肉少换了不划算啊!”养父还在抱怨,

    养母却沉下声音:“得了吧,能换就不错了,难不成要拿铁柱去换啊,我儿子,我才舍不得。

    ”呵,原来如此,舍不得自家儿子,就从六养堂领养一个孩子来易子而食,打得一手好算盘。

    我闭着眼睛假装还睡着,等终于到了老李家,养父狠狠把我往地下一摔,

    朝着老李笑道:“这是俺家的侄女,虽然瘦一些,但身体好的很。

    ”老李转头牵出来一个更加瘦小的小女孩,瑟缩着站在一边。我半阖着眼睛,

    看着养父母欢天喜地的牵着小女孩走了,我才开始观察起李家。一样的穷,一样的家徒四壁。

    过了一会儿,从里间突然窜出一个小男孩,缩头缩脑地问老李:“爹,妹妹被送走了?

    ”老李满意地打量着我,点头:“是啊,二牛,你可得谢谢**呢,如果不是她,

    咱们咋能吃上肉。”那叫二牛的男孩,听他爹这么说,脸上也显现出得意的神色。

    “一个丫头片子而已,爹,为咱们家做点事,应该的。”我恶心得几欲反胃,

    面容被头发遮住时,我猛得睁开了眼。趁老李转身准备烧水,我翻身而起,夺门而出。

    老李很快反应过来,脏手才刚刚触及我的衣襟,我一个转身,抬起腿狠狠朝他的裆下踹去。

    “老泼皮!”“死不要脸!”我还抽空朝他做了个鬼脸,然后撒丫子就跑。他在我身后哀嚎,

    边嚎边叫:“来人呐!……跑了!”老李的儿子也追了出来,可他根本追不上我,

    相反还跑得气喘吁吁。开玩笑,我这几年乞丐是白当的吗?若是比逃跑,

    十个他加起来都比不上我。3一连跑了十里路,确定他们已经追不上来,

    我终于可以喘口气了。我又准备回去北园街讨饭,走到半路,

    突然又想起那个被拉走的小女孩。她的眼神怯生生的,

    却因为亲生父母要将她换给别人家吃肉,显出一脸的绝望和哀痛。“呸!

    ”想起两户人家的嘴脸,我又啐了一口。年节艰难,可儿子便可以坐享其成,

    吃着女儿家换来的人肉,多讽刺?我骂骂咧咧的,牙咬了又咬,又往养父母家走去。

    到的时候,天色已经全黑了。我远远地躲在一棵大树后,伸头望里面的情况。幸好,

    远远看去,小女孩只是还被绑着,养父蹲在一旁,正在磨着一把菜刀。直到这个时候,

    小女孩才哭出了声。磨菜刀的声音,简直就是催命符。我牙齿咬得咯咯响,

    可苦于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救她。“小丫头,干啥呢?”我被吓了一跳,

    跳起来看见身后站着一个牛鼻子老道。一身破烂衣衫,毛发乱蓬,但是一双眼睛却闪闪发亮。

    我没理他,转身。他叫我,我不理。他拍我,我不理。直到他叹气:“唉,原来是个聋哑人。

    ”我冷笑。“不,只是懒得理你而已。”“……”他脸上的表情看起来有点扭曲。

    但是他顺着我的目光,看到了被绑着的小女孩。“唉,造孽啊,乱杀生,迟早遭报应。

    ”我瞥他一眼,“你知道他们要干嘛?”他捋了捋胡子,叹道:“农人无粮可吃,

    不就是要吃人吗?”我抱着手斜眼看他。还没等我有所反应,他就施施然走了过去。“施主,

    杀孽太重,要遭报应啊!”他一脸沉痛地劝养父。“施主,没粮吃,可以吃野菜野果嘛。

    ”“再不济抓只野猪来吃。”养父:“……”“施主……”他没接上第四句,

    因为养父母忍无可忍,已经把他打了。等着他被他们打出门,养父母再回去,

    发现小女孩也不见了,只剩下地上的一堆绳子。我拉着小女孩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趁着夜色,

    我们躲进树林里,总算是安全了。4“呵呵,小丫头,手脚挺麻利。”我去!我鬼叫一声,

    发现牛鼻子老道就在我们身后站着。“你是人吗?”我吓得心脏砰砰跳,由衷地发出疑问。

    他又摸了摸本来就乱的头发,笑道:“嘿嘿,我跟着你们跑来着。”这下轮到我无语了。

    牛鼻子老道一路上非要跟着我们,然后一直问我一个问题:“丫头,我看你根骨清奇,

    愿不愿意做我徒弟?”我冷着脸,说“不愿意”说了一百零八次。

    这下连小云都有点不耐烦了。小云,就是我救回来的女孩。她原来的名字叫丑丫。太难听,

    所以我给她取了个名字叫小云。云那么白,飘得那么高,不比丑丫好多了?

    牛鼻子老道看起来不像个道士,加上一路上我发现他根本就是靠坑蒙拐骗为生,

    更懒得理他了。我对他改观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途径一个县城,

    听说有个富绅家的小妾老是做噩梦,怀疑是鬼附身,请了好多道士都没用。

    牛鼻子老道应邀而去。出来的时候,富绅三拜四请,还塞了好大一兜银子给他。

    我和小云都看呆了。在我的追问下,他捋着胡子笑道:“我一进去,

    就看出来那小妾心里有鬼。”“她害死了大夫人的女儿,害怕事情暴露被问责,

    才天天说自己被鬼缠上了。”我疑惑,“你怎么知道她害死了大夫人的女儿?

    ”他哈哈大笑两声,神秘的朝我眨眨眼,“害死别人的人,身上怨气冲天呐!

    ”正当我终于感觉他有两把刷子的时候,他又说话了。“所以我威胁那小妾说,

    如果不跟富绅说自己已经好了,我就直接捅破这个秘密。”他得意地晃晃脑袋,

    向我展示手里的银子。“不义之财,得来全不费工夫!”好嘛,又是歪门邪道。

    5牛鼻子老道拿了钱,先是给我和小云置办了两件衣服,然后带我们去酒楼好好吃了一顿。

    出门时,他摸着肚皮,喟叹:“吃饱睡好,逍遥似神仙!”走了好大一段路,途径贫民窟,

    他端详着几个穷人抱着哭泣的孩子乞讨很久,又拿出了那兜银子。一点一点,

    给在场的穷人都分了个遍。直到一分不剩。我不理解,问他:“你都不给自己留点盘缠吗?

    ”他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给他们,比给我强,人嘛,

    至少得吃饱饭吧!”我牵着小云,回头看看那群喜极而泣的穷人,又看看身边的小云。

    小云瘦瘦的小脸上,也带着极为满足的笑容。她跟我说:“爷爷是个好人。”“姐姐,

    你也是个好人。”我愣了愣,好像明白了什么。

    所以在牛鼻子老道再一次摇晃着脑袋问我要不要当他徒弟时,我点头,轻笑:“行呗,

    跟你做个好人。”他吓得差点咬了舌头,抓着自己乱得像蓬草的头发,

    欢喜的绕着地里跑了几圈。从此,我和小云就跟着他过上了游历四方,坑蒙拐骗的日子。

    6说实话,老道确实有点本事,但是不多。我们被打出来的次数占大多数。

    饿肚子的时候也很多。有钱的时候,就会选择先去大吃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钱都给穷人。

    走了很多地方,我才发现,穷人多如牛毛。

    甚至易子而食、买卖妇人孩子、烹食老人这些事情在穷人里成了心照不宣。越往京城走,

    越是让人心惊。穷人们缩在一处,眼神呆滞,瘦骨嶙峋,时不时还要被官府敲打一番。

    哭喊哀泣声日夜不停。而酒楼里的豪富却日夜笙歌,一掷千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老道仍然还是“劫富济贫”,可他却越来越沉默。一次,

    我们目睹一个走投无路的穷妇人因为偷了富人的两个馒头被活活打死。

    那穷妇人口鼻里都是血,却还是伸着手,要把手里的馒头递给身边的孩子。孩子哭声震天。

    可无一人敢出头。我手指攥得很紧,已经踏出了一步,却被老道紧紧抓住了。混乱中,

    他压低声音里的颤抖,“丫头,别去…我们救不了她。”是啊,救不了。我茫然地环顾四周,

    每个人的脸上有恐惧,有愤慨,可片刻后,都归于默然。因为我们都是穷人。是穷人,

    就该饿死、冷死、被打死!凭什么?难道我们不算是人?我呆愣的站在原地,

    第一次觉得心痛得厉害。富人狂笑着离开,人群散尽。老道沉沉叹着气,

    走到近前为那妇人诵了一段经。最后用我们为数不多的银钱,安葬了那穷妇人。孩子太小,

    没办法跟着我们四处奔波,只得送到当地的义庄,走的时候,

    我又忍不住回头看了看那个孩子。他哭泣着,手里还捏着母亲塞给他的馒头。

    我不禁陷入沉思。他以后又该怎么活呢?7那天晚上,我们三个人都整夜难眠。

    我们寄身破庙,借着面前火堆发出的光,老道掏出一面镜子来。黄铜面,长时间的磨损,

    显得斑驳不清。他将只有巴掌大的镜子塞在我手里,郑重道:“丫头,

    这是我祖上传下来的镜子,传说是面照妖镜,需得天命之人才能窥得其中奥秘。

    ”“你既认了我做师父,那这面镜子,便传给你。”我沉默。我又不是天命之人,给我作甚?

    我没说话,抬头,看见老道乱蓬蓬的头发里,已经半数斑白。恍然,我们已经游历四年之久。

    再过半年,我便要满十五岁了。“老道,你今年几岁了?”我蹲在火堆旁,用棍子戳木柴。

    他闻言想了想,又笑。“嗨,如今在外漂泊多年,我的年岁,也记不清了。

    ”“约摸……约摸……六七十了吧?”他装傻充愣。我也不愿意再深究,躺下翻了个身,

    只留他一人在火堆旁独坐。我闭上眼,恍惚间记起自己的身世。我一开始并不是孤儿的。

    大约三四岁,我被亲生父母卖给一户人家做童养媳。其实就是从小养大的奴婢。

    我受尽了责打屈辱,去了不到一年,便被当时的另一个丫鬟偷偷带走。半路,家丁追过来了。

    她将我藏在废弃的稻草下,只身一人束手就擒。她那天的痛苦哀嚎,顺着街子飘了很远。

    等黑夜到来,我才从稻草堆里爬出来。当时的我浑浑噩噩,只想着要回家,东躲**,

    近一个月才找到家里。才发现我的父母兄弟几个,早就饿死在荒年中。用我换来的银钱,

    终究未能救他们的命。从此,我成了乞丐。老乞丐们都说,我命硬,心更硬。又说,

    心硬好啊,心硬才有饭吃。迷糊里,感受到老道叹气,轻轻给我盖上衣衫。我又缩得紧了些。

    8我的生辰到了,十五岁,及笄礼。对如今的我来说实在笑话。既无父无母,谁替我挽簪,

    谁替我换衣,谁又替我戒辞呢?我照常领着小云去替富人们浆洗衣服,换取一些微薄的银钱。

    回家的时候,老道不知去哪儿了。我和小云做完饭,留了一碗给他。深夜月高,

    老道却仍不见踪影。小云睡了,我便坐在阶前等他。老道回来了,跌跌撞撞,一身酒气,

    看见我,他咧开嘴,叫我:“丫头。”我猛地站起来,冷声问:“去哪儿了?

    ”“还有心思喝酒?”“你不是个穷道士吗?也随人家染了一身臭毛病。

    ”我连珠炮一样冲他怼了几句,怒气冲冲转身,却听见他抬高声音又喊了我一声:“丫头!

    ”“干嘛!”我扭头,他却不知从哪掏出一个盒子,献宝似地递上一根簪子。素银簪,

    上面雕了一朵海棠花,没有多余的装饰,却在黑夜里闪得耀眼。我站住了脚,

    看向一如往常笑嘻嘻的老道。“丫头,今天开始就是大姑娘了。”“及笄礼,

    咋能没有簪子呢?”我心里似乎有点什么异样,酸酸的,暖暖的,熏得我只想哭。“哪来的?

    ”老道没回答我,只是上前,仔细地替我挽起头发,将簪子**我的头发里。他眯着眼,

    满意地点头。说了一句:“丫头,好好的。”后来我才知道,

    那天他给富绅家跳了几个时辰的祝祷舞,被人家用酒泼了满身,陪着笑换来了那根簪子。

章节在线阅读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