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她反了

将军她反了

谪风辞 著

《将军她反了》描绘了太上皇裴玉衡永安伯的一段异世界冒险之旅。他身世神秘,被认为是命运的守护者。谪风辞巧妙地刻画了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动机,小说中充满了紧张、悬疑和奇幻元素。精彩的情节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探索那些隐藏在黑暗背后的秘密,呜呜呜……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我们一路被人追杀,幸好遇见太上皇,得太上皇爷爷相救,……。

最新章节(将军她反了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今年可谓多事之秋。早些时候平定西南叛乱的裴大将军,在西北边陲大败匈奴再度得胜归来。

    人还未到京都,却接到皇帝传来的诏敕,说是永安伯府一夜之间惨遭灭门,

    只余他裴玉衡一根独苗。问人怎么死的?传诏之人只说是走水,火势太大来不及扑救。

    裴玉衡自然不愿相信。脱离部下,一路风驰电掣,十天的行程硬生生砍去一半。

    裴玉衡赶到京都,回了一趟永安伯府。马上到宫中觐见述职,

    皇帝对着蓬头垢面的裴玉衡叹息,声称祸害伯府的主谋皆已伏诛。那主谋便是靖安侯府世子,

    谢灵均。听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例举谢家罪证,昌盛二百多年的世家大族被连根拔起。

    捎带手的还殃及不少谢家的门生、姻亲、部下。

    因贪腐、结党营私、卖官鬻爵各种名目获罪的人家不少,其中不乏清贵人家。

    裴玉衡仰天大笑:谢家?谢家!太可笑了!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他们说是谢家害了我伯府。

    外祖,当年你主动放弃执掌西南边陲,可想过会有今日?太监呵斥裴玉衡莫要殿前失仪。

    裴玉衡置若罔闻。他想起舅舅谢灵均要他潜心笃志辅佐帝王的谆谆教导,大笑不止,

    状若癫狂。随着奉远军进京,西北大胜的消息在京都传扬开来。奉远军进京这天,

    宫中传出风声,回来复命的裴大将军受了**,伤心过度,这就么疯了。陛下虽不忍心,

    但为了保西北战局稳定,保边陲百姓生活安宁,只好收回将军印信,另使人驻守边陲。

    京都处处都有裴玉衡的传闻。听闻又打了一场漂亮仗的裴大将军得了失心疯,

    京中百姓都唏嘘不已。尤其待字闺中的姑娘们,想着京中十个探花郎不及一个裴将军的传言,

    不免觉着可惜。有说他旧疾复发去了的,有说他疯癫走失了的,什么传言都有。

    而因殿前失仪被质疑不适合再领军作战的裴玉衡,如今闲赋在家,悠哉的很。

    伯府被烧得只余校场西北角一间青砖小瓦房。裴玉衡也不嫌弃,给自己打了张床板,

    就这么安置了下来。为了堵那些御史大夫的嘴,皇帝派工部的人来修缮伯府。

    却总有那么几个,隔三差五走错路,不小心到校场的。来都来了,

    裴玉衡也不想让他们白费脚力,干脆让他们在校场造个亭子。天热了好乘凉。

    几人回去叫苦不迭,可也不敢在上峰面前坦白监看的事没办成。就这么畏畏缩缩把活干完了。

    夜深人静,伯府校场瓦房里传来几声似老鼠的吱吱叫声。裴玉衡心如擂鼓,

    赶忙在伯府四周查探一番,连房顶也没放过。这才敢回来应上“吱吱”两声。

    桌脚下的泥土被掀开,这竟是个没了把手的水井盖子,只在盖子上涂满泥土作伪装。“父亲,

    太好了,真的见着您我才能放下心。回京那日,我见瓦房里您的匕首好端端地放在桌上,

    我便知您一定还活着。”“你外祖他……无妄之灾啊。还有你祖父祖母皆葬身火海。

    ”永安伯戎马一生,此时也不免红了眼眶。“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日我与你母亲发现你祖父祖母院中走水已为时已晚。府中之人救了东边,西边走水,

    救了南边,北边又走水。这时,我们才确信有歹人在作祟。”永安伯握紧了拳头,

    显然是恨极。“可瞧见行凶之人?”“不曾。火势太大,延绵不绝。我们慌忙收拾些细软,

    从密道逃出。一路上不敢停歇只顾着埋头赶路。

    到了莱阳才听说我们被害反倒成了你祖父一家的罪证。慌忙赶回,却还是晚了。

    好不容易到京郊,又听闻你发了疯,印信也被收了去。我们只好躲藏在京郊按兵不动。

    ”“父亲不必自苦。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裴谢两家功高盖主,必有一劫。

    ”“狗皇帝,过河拆桥,真是昏君。想我裴谢两家赤胆忠心,辅佐几代帝王,怎地到他跟前,

    就得计较功高盖主?”“父亲,低声,皇帝时常派人来探查,我们还需小心些。母亲,

    三妹、二弟可还好?”“自打你外祖出事,她就没缓过神。因牵挂着你,才强打起精神。

    你且放心,照顾好自己。你母亲有我们照看。若狗皇帝知晓我们几个还活着,

    怕是得杀人灭口。为保平安,切记不可暴露地道痕迹。”“父亲,

    躲躲藏藏、不见天日不是什么好日子。时日久了也有损寿数。

    我会设法让你们堂堂正正地回来,待我音讯。”她看向大内,目眦欲裂:“您给母亲带句话,

    靖安侯府灭门之仇,我时刻谨记不敢忘,必有报仇雪恨的一天。”“好,不急于一时,

    万事小心为上。”当晚,裴玉衡边刻外祖一家牌位边对着来人说:“家中一切可好?

    ”来人一身黑衣,隐没在夜色中:“一切都好。多谢伯府照看,

    将军的大恩大德属下铭记于心。将军如有用得着的地方,属下万死不辞。

    ”“我已不是你们的将军。我托大,你可喊我一声兄长。用不着你万死不辞,

    先去帮我打探个消息。附耳过来。”“是,将军,两日打听不到消息,甘受军法处置。

    ”“谁让你立军令状了?顾威你是榆木脑袋吗?对着个白身立军令状有用?”“将军,

    属下这就去。”顾威逃也似的走了。将军待手下将士极好,就是爱唠叨。顾威一走,

    底下又传来鼠叫声。一个小人探头探脑地冒出来。裴玉衡叹了口气,给她搭把手:“父亲呢?

    ”小人也学着叹气:“唉,父亲估摸很快就追过来了。我能不能多待一会儿?”“不能。

    ”“就待一晚~”“裴玉晓~!”“好吧,好吧,那我等会儿就跟父亲回去。”“你可想过,

    只有你二哥一人,能保护好母亲吗?”“都怪二哥武艺不精。”京郊,

    正准备睡下的裴玉晏打了好几个喷嚏。疑心身为新科武探花的自己着凉,

    又给自己加盖了一张毯子。裴玉衡定定地望着妹妹:“可有信心替我保护好母亲?”“自然。

    我们裴家的女儿就没有孬的!”“好样的。”永安伯府养孩子只看孩子喜好,

    妹妹裴玉晓同他简直如出一辙。不孬的裴玉晓被永安伯抓了回去,好一顿打。几人态度一致,

    没人替她求情。十日后,永安伯几人被人一路追杀至江南省江宁府。

    几人狼狈逃窜至江宁府上元县城门口,遭城门守卫驱赶。正遇贵人出行。

    不得已拦了贵人车驾。“大胆!哪个不要命的敢冲撞贵人?”出声之人受到惊吓,

    声音格外尖锐。见侍卫亮剑,永安伯连忙应声:“在下永安伯裴青云。

    我永安伯府一家一路上遭贼人追杀,流离失所。不知是哪位贵人,可否搭救一二?待到京中,

    自当禀明陛下,必有重谢。”“哦?永安伯?上前来。”贵人声如洪钟,

    沉稳中还带有一丝兴味。其他几人被挡在后面,忧心忡忡地看着永安伯离贵人越来越近。

    “真是你,裴青云啊,裴青云啊,戎马一生还连累妻儿被人追杀,越活越回去了。”“陛下,

    是你吗?陛下~老臣委屈啊~”蓬头垢面的永安伯伏地哀嚎,涕泗横流。“好了,

    多大年纪了还让人看笑话。福安,扶他起来。”“是,老爷。”“听到没有,

    出门在外喊我老爷。”“是,老爷。求老爷给小的一家老小做主啊。

    我永安伯府让人放火烧没了,老父亲老母亲也叫人葬身火海。我们一路叫人追杀,

    求老爷千万救下小的一家啊。呜呜呜……”说着又跪了下去。不过四十有余的岁数,

    却似个饱经风霜的老头,哭天抢地,实在叫人不忍心多看。围观的百姓都看不下去了,

    议论纷纷。一门伯府竟叫人加害至如此境地。这歹人实在猖狂。“行了。福安,

    带上他们几个一同回小潘楼。”裴玉晓立刻上前扶起她爹。她爹手臂上好几处伤,

    再多沾上些泥土,这两条手臂怕是得废。太上皇毕竟是个人精,没点代价怎敢试着诓他。

    “慢着,哪个敢带这几人走?给我拦下。”几个黑衣人冲过来,不管不顾地就要伤人。

    被惊到的城门守卫和侍卫立刻持剑挡在车驾前。福安大吼:“几位好大的胆子啊!

    敢在县城守卫前伤人。就不怕知县大人定罪吗?”“知县?哈哈哈。你们几个听到没有,

    他说知县。哈哈哈哈,好大的官威啊。”几人好似听到天大的笑话,捧腹大笑,猖狂极了。

    其中一个黑衣人开口:“京都靖安侯府听过没有?”“怎地,你们是靖安侯府的?

    ”福安眼中一道精光闪过。“那倒不是,我们是谢家的,靖安侯府也是我们谢家的。

    ”“胡说,我外祖父怎可能害我?你们这群坏人,害我们一家,还想害我外祖父。

    傻子才会上当。”裴玉晓气得眼睛都红了。领头的那人从怀中掏出一枚玉玦。

    谢灵瑶跟疯了似的大喊:“你手上的玉玦哪来的?你们把我父亲怎样了?

    你们这群丧尽天良的畜生,不得好死。”说完,人便昏了过去。

    裴玉晏连忙扶住自己昏死过去的母亲。好险!差点让人摔在地上。那人居然大笑:“哈哈哈,

    前几日打的都是些小厮。小啰喽不值一提。今日运气不错,老子还没打,先气死个当家主母。

    ”裴青云闻言,立时便要冲过去拼命,被身边的福安死死地拦住。贵人面色不愉,

    下令:“还愣着干吗?拿下这群狂徒。”“头,咋办?碰上硬茬了,还打吗?”“打打打,

    你打,这老多人还打个屁!”说罢,几人竟逃了。身法极快。那为首的还留下话来:“记住,

    谢府饶不了你们。”侍卫首领行至贵人跟前,低声道:“老爷,依属下看,

    那些贼人的身法应出自岭南顾家的青莲诀。”“你可瞧仔细了?”“不会有错。

    小的少时和京都户部侍郎家的顾大少切磋过。他曾声称这是他们岭南顾家一族的独门绝技。

    ”“退下吧。”一群人带着几个“乞丐”浩浩汤汤地回到上元县最大的酒楼,小潘楼。

    永安伯几人被带走,洗得白白净净的,又送回到贵人面前。永安伯跪下身来,

    一看身旁几人还傻乎乎地站着,赶紧呵斥道:“快跪下。”几人连忙跪下。裴玉晓有些好奇,

    便问:“父亲,这位伯伯和你差不多的年纪,比你的官位还大吗?

    ”福安哎呦一声:“裴姑娘,可不敢冒犯龙颜。”“陛下恕罪,小女无状,童言无忌,

    童言无忌……”永安伯连忙道罪。“无妨,裴小姑娘,可猜到吾是哪个?

    ”“宫里有一位陛下,您也是陛下。您比陛下年长一些些,您是太上皇爷爷!”“哈哈哈,

    太上皇爷爷是不是比你父亲要大一些啊?”太上皇喜笑颜开。“臣女失言,

    请太上皇爷爷责罚。”“你说朕和你父亲一般年纪,这是夸朕呢。哪能罚你?

    朕不罚你还得赏你。说说,想要什么?”“臣女想请个大夫给父亲治伤。”“换一个,

    待会儿会有大夫过来给他治伤。”“臣女想见大哥了。太上皇爷爷能让我见到大哥吗?

    ”“也是念家的可怜孩子。”太上皇想到了自己远在北境的小儿子楚怀远。

    楚怀远时常写信给他和他大兄。信中说是想家了,想回来看看自己的父亲和大哥。

    他也几次想把人叫来身边享天伦之乐。他大兄也就是如今的皇帝楚明远,

    总是以北境离不得人为由拒绝。先君臣后父子。再怎么不近人情也是一国之君,不好再管。

    他摇摇头,不再自寻烦恼。“太上皇爷爷也认识我大哥吗?我大哥经常离家很远,

    但他会写书信回来。有的时候一个月两三封信,有的时候几个月才来一封信。每次,

    我娘拿到信都要哭。”太上皇思绪渐远,他还记得小儿子刚去北境的时候,

    写信回来说是每次收到父皇的信都会哭。

    那孩子说自己想起父皇希望他做一个稳重的封疆大吏,他就慢慢地越来越勇敢,再也不哭了。

    太上皇招手让其他人都退了下去。身边只余福安。裴玉晓还在絮絮叨叨地说着。

    太上皇满脑子都是那个被丢在北境的小儿子。那么小的孩子,当时多大年纪来着,

    就比裴玉晓大几岁,好像才十一二岁,就离开了自己的父母亲人,

    在冰冷荒芜的地方一待就是十多年。这么一想,自己心中的确有愧啊。“一开始我不明白,

    收到哥哥的信明明是很开心的事,娘为什么要哭。后来长大了,

    才懂原来每一封信都代表着哥哥的平安。没收到信的那几个月,我娘总是做噩梦,

    都是我陪她一起睡的。上个月哥哥写信说马上就要回来。娘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怀远上次写信寄来是什么时候?应该是上元节。算算时间,也有小半年了,

    也不知他过得好不好?太上皇蓦地格外想念这孩子:自己一把老骨头了,

    也不知还有多少时日。这么多年,那孩子,会不会埋怨自己这个做父皇的?“玉晓,

    你娘亲常常念着你大哥,你和你二哥不会觉得你娘亲偏心吗?

    ”裴玉晓心里很是鄙夷:现在才觉得自己偏心吗?嘴上却说:“不会啊。大哥是大将军。

    当大将军又危险又辛苦,大哥为了边疆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拿命在和敌人拼杀。

    不仅娘亲要多关心大哥。我们所有人都要多关心大哥。大哥在外保家卫国,

    我就在内保护小家,不让大哥担心。在娘亲眼里,我和大哥一样重要。”太上皇一言不发,

    让人把裴玉晓带下去。又让福安上前,交代了些什么,神色十分凝重。在小潘楼休整了一日。

    整个车队便一路北上往京都去。车队离京郊近了。有斥候来报,

    陛下在京都大梁门亲自迎接太上皇圣驾。裴玉晓瞧见车驾上的太上皇神色并没有变化。

    不知等会儿他们一家在皇帝面前出现是何场面,再如何聪慧到底也才八岁,

    心中不免有些忐忑。直到接驾的队伍在眼中逐渐清晰,裴玉晓一眼便看到皇帝身后的裴玉衡,

    这才放下心来。顾不上许多,便向裴玉衡飞奔过去。裴玉衡瞧见她,一个纵身便跃了过来。

    “妹妹,真的是你吗?我这是在做梦吗?”她差点没接住戏:“大哥,

    呜呜呜……我差点就见不到你了。我们一路被人追杀,幸好遇见太上皇,得太上皇爷爷相救,

    我们一家才能回来。”“我们一家?你是说父亲、母亲,祖父祖母,还有二弟,

    大家都还活着?!!!”“我们家遭歹人放火,那日祖父祖母已不幸葬身火海。大哥,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