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在“远航资本”实习的第三个月,
第一次直面苏清晏的“铁律”——周五下午六点提交的方案,
周六早上八点就收到了红笔批注的反馈,邮件标题只有三个字:“重写,周一早八点前。
”他盯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红圈,指尖攥着鼠标发紧。实习生宿舍的空调坏了,
七月的热气裹着汗味贴在皮肤上,和方案里被划掉的“用户增长模型”一样,让他觉得挫败。
同组的前辈路过他工位时拍了拍他的肩:“别慌,苏总对谁都这样,
我去年有个方案改了七版,最后还是她带着我通宵弄完的。”林舟没说话,
点开苏清晏的批注。第2页“用户画像维度单一”,第5页“竞品数据滞后两周”,
最后一页最狠,红笔直接划穿了结论部分,写着“逻辑链断裂,重新梳理商业闭环”。
他翻出原始数据表格,
发现竞品分析里确实漏了“星途科技”上周发布的新版本数据——那天他帮行政搬物资,
加班到凌晨两点,不小心把这份数据落在了打印店。周日凌晨三点,
林舟终于把修改后的方案发到苏清晏的邮箱。他趴在桌上想歇五分钟,却被手机震动惊醒,
是苏清晏的微信:“来公司,30楼会议室,带齐所有原始数据。”打车到公司楼下时,
天刚蒙蒙亮。30楼的走廊没开主灯,只有会议室的灯亮着,光从门缝里漏出来,
在地板上投出细长的光带。林舟推开门,看见苏清晏坐在长桌主位,面前摆着他的方案,
手边放着一杯没动过的美式咖啡,黑色西装外套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的白色衬衫,
领口沾了点咖啡渍——显然她也没休息。“坐。”苏清晏抬头,眼里带着红血丝,
却没半点疲惫的松散,“第3页第8行,用户留存率的计算周期,
你为什么选7天而不是30天?”林舟攥紧手里的数据册,
声音有点发紧:“因为……行业普遍用7天留存做短期评估,而且我们这个项目是试点,
短期数据更有参考性。”“但甲方要的是长期合作,他们需要看到90天的留存趋势。
”苏清晏把方案推到他面前,指尖在“7天”两个字上敲了敲,“你只看到了行业惯例,
没看到甲方的核心需求。做资本分析,不能只盯着数据,要盯着数据背后的人。
”她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开始画商业闭环图。
笔尖划过白板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
黑色的线条从“用户获取”到“变现路径”,逻辑清晰得像教科书。林舟看着她的侧影,
晨光从落地窗照进来,给她的头发镀了层浅金,突然觉得,
这位传说中“没感情的工作机器”,好像也没那么可怕。“还有这里。”苏清晏回头,
指了指方案里的竞品分析,“星途的新版本增加了AI推荐功能,你只写了功能描述,
没分析它对用户时长的提升——他们的后台数据显示,
这个功能让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增加了40分钟,这才是甲方最在意的威胁点。
”林舟突然想起,昨天修改方案时,他确实看到过这份数据,
却觉得“和核心逻辑无关”没加进去。他低头道歉:“对不起苏总,
我下次会更注意……”“没有下次。”苏清晏打断他,语气却没那么冷了,
“实习生犯错可以理解,但我要的是‘一次就对’的意识。你现在漏的是一个数据,
以后可能漏的就是一个亿的投资机会。”她顿了顿,把自己的咖啡推过来,“喝了吧,
提提神,我们把90天留存的模型重新做出来。”那杯美式咖啡已经凉了,
林舟喝的时候却觉得暖。他和苏清晏对着电脑屏幕,从凌晨四点忙到早上七点,
终于把方案里的漏洞全补上。离开会议室时,苏清晏突然说:“你很认真,就是太急了。
慢慢来,把每个细节抠透,比赶十个方案都有用。”林舟攥着修改好的方案,
站在电梯口看着苏清晏的背影,突然觉得,
这次加班好像不只是改方案——他第一次看到了苏清晏冷硬外壳下的样子,认真、严谨,
还有点藏在细节里的温柔。转正那天,林舟收到了苏清晏的邮件,除了转正通知,
还有一份“项目跟进清单”,里面列着接下来要负责的三个小项目,
每个项目后面都写着“重点关注数据:用户LTV”“需提前对接部门:市场部、技术部”。
他拿着清单去找苏清晏,想确认几个细节,却在办公室门口听见她和投资部主管的争吵。
“这个项目风险太高,用户基数还没起来就想融资,根本不符合我们的投资逻辑!
”苏清晏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些,带着点不易察觉的激动。“但星途科技已经在和他们谈了!
我们不投,就被竞争对手抢了!”主管的声音也很冲。林舟犹豫着要不要敲门,
门却突然开了。苏清晏看见他,脸上的怒气瞬间压下去,恢复了平时的冷静:“有事?
”“我……我想确认下清单里的项目对接时间。”林舟把清单递过去,
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比想象中凉。苏清晏接过清单,飞快地扫了一眼,
在“用户LTV”旁边写了个“参考案例:2023年A轮项目”,
然后递回来:“对接时间找我助理,有问题随时找我,别像上次一样,数据错了都不敢说。
”林舟接过清单,看着她眼底的红血丝,突然想起前辈说的——苏清晏创业时,
为了抢一个项目,连续三天没睡觉,最后在谈判桌上晕了过去。他走出办公室,
心里突然有点疼——原来所有人都只看到她的“霸道”,没看到她背后扛着的压力。
接下来的日子,林舟开始跟着苏清晏跑项目。第一次去甲方公司谈判,
他紧张得把资料册都拿反了,苏清晏却不动声色地帮他换了过来,
还在谈判间隙悄悄对他说:“别慌,你准备的用户数据很全,比甲方自己的还细,
他们会认可的。”果然,当林舟把用户LTV的测算过程和对比数据摆出来时,
甲方负责人的眼神明显亮了。谈判结束后,苏清晏在车里对他说:“你看,认真准备的东西,
别人总能看到。”那天她没让司机送,自己开的车,林舟坐在副驾,
看见她在等红灯时揉了揉太阳穴,才发现她的手腕上贴着块止痛贴——后来他才知道,
苏清晏有严重的颈椎病,是创业时落下的病根。九月的一个周五,公司接到紧急任务,
要在周一前拿出“星途科技竞品分析报告”。苏清晏把任务交给了林舟,
还特意加了句:“这个报告很重要,关系到我们接下来的投资方向,有需要随时叫我。
”林舟通宵了两天,把星途近三年的融资数据、用户增长曲线、产品迭代路径全梳理了一遍,
还找了五个行业报告做支撑。周日晚上十点,他把报告发给苏清晏,以为能喘口气,
却收到她的微信:“来公司,30楼,报告里有个数据对不上。”林舟赶到公司时,
苏清晏正对着电脑屏幕,面前摆着厚厚的原始数据册。
她指了指报告里的“用户付费转化率”:“你这里写的是15%,但我查了星途的公开财报,
Q2的实际转化率是12.7%,为什么差这么多?”林舟心里一慌,
赶紧翻出自己的数据来源——是他从一个行业论坛上下载的报告,
没注意到报告的发布时间是Q1。他脸瞬间红了:“对不起苏总,我……我没核对最新财报。
”“现在去核对。”苏清晏把星途的财报推到他面前,“我陪你一起。
”那天他们加班到凌晨五点。林舟对着财报逐行核对数据,苏清晏帮他整理分析逻辑。
凌晨三点时,林舟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一声,苏清晏突然起身:“你等会儿,我去茶水间。
”十分钟后,她端着两碗泡面回来,是林舟喜欢的红烧牛肉味,
还加了个荷包蛋:“公司食堂没开门,只能吃这个了,别嫌弃。”林舟接过泡面,
热气熏得眼睛有点酸。他想起自己刚实习时,因为不会用数据分析工具,在茶水间偷偷哭,
是苏清晏的助理给了他一本《数据分析实战》,说“苏总让给的,
她当年也是这么学的”;想起上次他感冒发烧,苏清晏让助理给他带了感冒药,
还特意叮嘱“是中成药,不影响加班”;想起每次他提交方案,苏清晏都会用红笔圈出优点,
再指出不足,从不会只说“重写”。“苏总,”林舟突然开口,声音有点哑,
“您为什么对我这么好?”苏清晏正在拆泡面调料包的手顿了一下,抬起头看他,
眼里带着点笑意:“因为你像我刚创业时的样子,认真、执着,还带着点不服输的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