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与海

日光与海

悲伤浆水面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江鹤顾晏辰 更新时间:2025-10-07 12:19

《日光与海》这书还算可以,悲伤浆水面描述故事情节还行,江鹤顾晏辰不失品德的描写令人心生向往,主要讲的是:“师傅,您怎么来了?”江鹤一边走过去开门,一边担忧地看了一眼顾晏辰。门外站着的,果然是他的师傅,江明远。老人看起来有些疲……

最新章节(日光与海第3章)

全部目录
  • 接下来的几天,江鹤的生活彻底偏离了原本平静的轨道。

    他暂时放下了昭明斋其他的修复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这只神秘瓷碗的研究中。顾晏辰没有再来催促他,但每天都会派人送来各种与明代瓷器、特别是成化、弘治年间瓷器相关的资料,包括考古报告、学术论文,甚至是一些坊间流传的、未经证实的古玩笔记。

    齐老也偶尔会打来电话,旁敲侧击地询问进展,但对那只碗的来历和符号,始终闭口不谈。

    江鹤几乎住在了工作室里。白天,他对着那只被严密保护起来的瓷碗,反复观察、测量、记录。他用各种光源,从不同角度照射,试图找出更多的细节。他用显微镜观察釉面的微观结构,分析胎土的成分。他还尝试了各种传统的拓印技法,想要完美地复制那个玄鸟标记,但都因为标记实在太过微小和特殊而失败。

    晚上,他会翻阅顾晏辰送来的那些资料。大部分内容枯燥乏味,但偶尔也能找到一些零星的线索。比如,成化年间,景德镇官窑的确出现过一批带有特殊暗记的瓷器,据说是为了某个特殊的宫廷订单,或者是为了某种秘而不宣的用途。但这些记载都语焉不详,无法与眼前的碗联系起来。

    更让江鹤在意的是,他发现这只碗的釉料成分,与师傅曾经修复过的一批据传来自“宫廷秘藏”的瓷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那种独特的、略带一丝暖意的青白色调,是市面上常见的仿品所不具备的。

    难道,这只碗真的和师傅的某些过去有关?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藤蔓一样疯狂滋长。

    师父在他十二岁那年收养了他,一个在文物局家属院长大的孤儿。师傅待他如亲人,倾囊相授修复技艺,但也总是告诫他,有些事情,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师傅晚年,身体一直不太好,精神也时而恍惚,似乎在担惊受怕着什么。江鹤曾经无意中看到过师傅藏在柜子深处的几个笔记本,上面记载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文字,与他从没见过的窑口和器物有关。他问过师傅,师傅只是含糊其辞,让他不要乱看。

    如今想来,师傅的那些奇怪举动,会不会就和这只碗,和那个神秘的玄鸟标记有关?

    江鹤的心情越来越沉重。他隐隐感觉到,自己可能正在接近一个巨大的旋涡中心。

    这天傍晚,江鹤终于在显微镜下捕捉到了一个惊人的细节。在碗底玄鸟标记的尾部,一个极其微小的转折处,他发现了一道几乎无法察觉的划痕。这道划痕非常新,与碗本身的老旧感格格不入。更奇怪的是,划痕的边缘,似乎残留着一些微量的、特殊的树脂成分。

    这是什么?

    江鹤立刻将自己的发现拍下照片,发给了师傅的一个老朋友——京市考古研究所的资深研究员周教授。周教授是看着江鹤长大的,也是少数知道他和师傅关系的人。

    很快,周教授的电话就打了过来,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小鹤!你拍的那个照片是真的吗?那个划痕,还有残留物?”

    “周叔,您见过类似的?”

    “岂止是见过!”周教授的声音有些颤抖,“很多年前,我参与过一批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其中有一件类似的明代瓷器,上面就有这种特殊的划痕和残留物!当时我们请了国外的材料专家分析,那种树脂,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几十年前才被研发出来的特种粘合剂,通常用于……修复某些极其精密的仪器,或者……某些特殊的装置。”

    江鹤的心跳加速:“特殊的装置?”

    “我们当时怀疑,那件瓷器可能被改装过,里面藏了什么东西。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没能打开检查。后来那件瓷器几经辗转,下落不明了。”周教授叹了口气,“小鹤,你手里的这只碗,很可能……非同小可。你一定要小心!”

    挂了电话,江鹤拿着手机,站在夕阳的余晖中,久久没有动弹。非同小可?里面藏了东西?

    他再次看向工作台上那只静静躺着的青瓷碗。它看起来如此普通,却又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和危险。

    就在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了。顾晏辰走了进来。

    他似乎刚应酬回来,身上带着淡淡的酒气,但眼神依旧清醒锐利。他看到江鹤失魂落魄的样子,以及桌上摊开的照片和资料,微微皱了皱眉。

    “怎么了?”

    江鹤抬起头,看着顾晏辰,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将自己和周教授的通话内容告诉了他。

    顾晏辰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眼神却越来越深沉。等江鹤说完,他才缓缓开口:“所以,你觉得这只碗里,可能藏着东西?”

    “我不能确定,但周叔的推测……”江鹤有些不确定。

    “如果里面真的藏着东西,那这只碗的价值,可就不仅仅是古董了。”顾晏辰的语气变得有些莫测,“甚至,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

    江鹤的心猛地一沉。他不怕死,但他怕连累师父,怕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与过去有关的线索,再次中断。

    “那你……打算怎么办?”江鹤问道。

    顾晏辰走到他身边,目光落在那只碗上。“既然找到了疑点,就必须查清楚。”他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我会想办法,安全地把碗打开。”

    “打开?”江鹤吃了一惊,“这……这太冒险了!万一……”

    “没有万一。”顾晏辰打断他,语气坚定,“有些秘密,既然已经开始显露,就不能再被掩盖。”他看着江鹤,眼神复杂,“江鹤,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相信我,我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而且……”他顿了顿,“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的帮助?”

    “对。”顾晏辰点头,“打开它,需要极其精细的操作。我查过了,以你现在的技术,是最适合的人选。而且,你对这只碗的了解,也比任何人都深。”

    江鹤看着顾晏辰,心里五味杂陈。他一方面对这个男人深不可测的背景和手段感到不安,另一方面,却又被他话语中的自信和担当所吸引。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确实渴望知道真相。

    “……我需要做什么准备?”良久,江鹤听到自己问道。

    顾晏辰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放心,我会准备好所有需要的设备和材料。明天晚上,我们开始。”

    第二天晚上,昭明斋的工作室里灯火通明。

    顾晏辰果然带来了专业的设备——高倍显微镜、微型激光切割器、真空环境操作箱,甚至还有一台便携式的X光扫描仪。这些东西,江鹤只在文献资料里见过。

    “这些……”江鹤看着工作台上如同科幻电影道具般的仪器,有些咋舌。

    “必要的准备。”顾晏辰言简意赅,“X光扫描可以先探明碗内部的情况,确定是否有异物,以及大致的位置和性质。然后在真空环境下进行切割和开启,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本身。”

    江鹤点了点头,开始配合顾晏辰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他们将瓷碗放入真空箱中,连接好各种管线。顾晏辰熟练地操作着仪器,而江鹤则在一旁,用放大镜和X光片,仔细观察着碗体的内部结构。

    随着X光机的启动,屏幕上逐渐浮现出瓷碗内部的影像。碗壁很厚,似乎是中空的。而在碗底,靠近那个玄鸟标记的位置,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不规则的、细长的阴影。

    “有东西!”江鹤低呼一声。

    顾晏辰凑近屏幕,仔细辨认。“形状……像是一个圆柱体。体积不大。”他看向江鹤,“能判断出大概是什么吗?”

    江鹤摇了摇头:“看形状,不像是常见的机关或者暗格。材质……X光的穿透力有限,看不太清。但边缘似乎有些不规则。”

    “不管是什么,都必须取出来。”顾晏辰的语气很坚决。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进行了极其精密的操作。顾晏辰操控着微型激光切割器,在真空环境下,沿着X光片显示的阴影边缘,极其缓慢地切割着碗底的釉面和胎体。江鹤则在一旁,用放大镜实时观察,用特制的工具辅助固定,防止切割过程中产生过大的震动损伤器物。

    空气仿佛凝固了。工作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声,以及两人专注的呼吸声。江鹤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微微出汗。他从未进行过如此精密和高风险的修复操作。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