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的心动

碰撞的心动

沐粢染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林粢汤云舒 更新时间:2025-10-09 17:03

作者“沐粢染”精心编写完成的短篇言情故事,《碰撞的心动》是这本书的名字,这部新作品最近火爆上线了,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主人公:林粢汤云舒,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非常精彩,小说简介:她的指尖划过图纸上一条关键的应力曲线,眉头微微蹙起,沉浸在一个完全由线条、数据和逻辑构成的世界里。周遭偶尔响起的翻书声、……

最新章节(碰撞的心动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 意外的碰撞午后的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玻璃窗,被切割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

    懒洋洋地洒落在长桌上。空气里弥漫着旧书页特有的微涩香气,

    以及一种大学校园里常见的、静谧到几乎凝滞的专注感。

    林粢(zī)就缩在靠窗角落的那个固定位置,仿佛是整个安静空间里最沉静的一部分。

    她微微低着头,长发在脑后松松地挽了一个髻,几缕不听话的发丝垂落,

    随着她的呼吸轻轻扫过线条柔和的脸颊。她的全部心神都集中在面前摊开的大幅图纸上,

    那上面是用精细工笔绘制的方程式赛车底盘结构草图,

    旁边散落着几本厚厚的机械原理和空气动力学专著,还有一本写满了复杂演算过程的笔记本。

    她的指尖划过图纸上一条关键的应力曲线,眉头微微蹙起,

    沉浸在一个完全由线条、数据和逻辑构成的世界里。周遭偶尔响起的翻书声、脚步声,

    甚至远处情侣间压低嗓音的窃窃私语,都无法穿透她周身那层无形的屏障。对她而言,

    这里比喧闹的宿舍或人头攒动的教室要自在得多。与这片区域的安静形成鲜明对比的,

    是图书馆入口处一阵突如其来的轻微骚动。汤云舒几乎是风一样卷进来的。他身材高挑,

    穿着简单的白色运动T恤和灰色运动长裤,却硬是穿出了几分清爽夺目的感觉。

    额前的碎发被汗濡湿了些许,贴在光洁的额头上,显然是刚结束一场激烈的运动。

    他脸上带着惯常的、极具感染力的明亮笑容,一边快步走着,

    一边还在跟身旁的同学低声讨论着即将到来的校际篮球赛事宜,手机夹在肩头和脸颊之间,

    似乎还在通话中。“行了,场地的事就这么定了,我跟学生会那边再确认一下时间……对,

    没问题,放心吧……”他语速很快,声音压低了却依然带着一种阳光般的活力,

    与图书馆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引得附近几个学生抬头望向他。汤云舒对此似乎早已习惯,

    他熟练地对着手机那头的人交代完毕,又拍了拍同伴的肩膀,目光快速扫过阅览区,

    像是在寻找什么人或者空位。他的出现,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悄然打破了这一角的沉寂。林粢对这一切毫无所觉。

    她正试图解决一个关于悬挂系统几何结构的难题,全部的思维都聚焦在笔尖。

    她需要去期刊区查阅一份最新的工程材料学报,也许那上面有她需要的灵感。她站起身,

    小心地整理了一下桌面上那些珍贵的图纸和资料,将它们叠放得还算整齐,然后抱在胸前,

    转身朝期刊区的方向走去。她低着头,视线还停留在最上面那张图纸的某个细节上,

    步伐谨慎而缓慢。就在此时,汤云舒结束了短暂的通话,收起手机,视线终于从远处收回,

    转身准备走向另一侧的阅览区。他动作有些急,并没注意到侧后方正低头走来的身影。

    “砰——”一声闷响,伴随着纸张哗啦啦散落的清脆声音,骤然打破了图书馆的宁静。

    林粢只觉得一股不小的力道撞在自己的肩侧,怀里的图纸和书本瞬间脱手,

    天女散花般飞落一地。她自己也踉跄了一下,幸好扶住了旁边的书架才稳住身形。

    撞到她的汤云舒也吓了一跳,连忙转过身:“哎呀!对不起对不起!我没注意后面有人,

    你没事吧?”他的道歉脱口而出,流畅而迅速,带着他惯有的社交式礼貌。

    林粢的心脏因为这突如其来的撞击而急促地跳动着,

    但更让她心头一紧的是她散落一地的“宝贝”。

    那些她耗费了无数心血绘制的草图、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

    此刻正毫无章法地铺陈在冰冷的地板上,甚至有几张被路过人的脚不小心踩到了边缘。

    她顾不上回应对方的道歉,甚至没来得及抬头看清撞她的人是谁,立刻就蹲下身,

    手忙脚乱地去捡拾那些图纸,脸上写满了焦急和心疼。她的指尖甚至有些微微发颤。

    汤云舒见状,也立刻蹲下来帮忙收拾,嘴里还在不停地说着:“实在不好意思,

    我走得太急了,没看路。我来帮你……”他动作很快,三两下就拢起好几张纸,

    试图将它们叠在一起。然而,当他随手拿起一张较大的草图时,动作不由得顿了一下。

    纸上那些精细复杂的机械结构和密密麻麻的标注,

    与他平时接触到的商业计划书或活动策划案截然不同,透着一股冷峻而专业的气息,

    让他有些意外。“谢谢,不用了,我自己可以。”林粢的声音响起,很轻,

    却带着一种明显的疏离和拒绝。她终于抬起头,看了汤云舒一眼。

    那是一张清秀却略显苍白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很大,

    眼神里此刻清晰地映着不满和一丝慌乱,像只受惊后强装镇定的小鹿。

    她快速地从汤云舒手中抽回那张图纸,仿佛那是什么不容他人触碰的珍宝,

    然后继续低头专注于收拾地上的残局,刻意回避了进一步的交流。

    汤云舒伸出的手僵在了半空。他第一次被人如此干脆利落地拒绝帮助,

    而且对方甚至没有接受他道歉的意思。他这才真正看清眼前的女孩,

    不是他认识的任何一个学院的活跃分子,看起来安静得近乎孤僻。

    他注意到她对待那些图纸的小心翼翼,与对待他的礼貌性道歉的漠然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摸了摸鼻子,心里掠过一丝罕见的尴尬,但更多的是一种莫名其妙。

    他自认道歉得很及时也很诚恳,至于这么冷淡吗?周围已经有几个同学投来好奇的目光。

    汤云舒,学生会主席,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何时这么狼狈地被一个女生晾在一边过?

    “真的非常抱歉,”汤云舒再次开口,语气加重了些真诚度,试图打破这僵局,

    “需要我帮你拿到座位上去吗?或者……”“真的不用了。”林粢打断他,声音依旧很轻,

    但语气坚定了几分。她已经将所有散落的纸张和书本都收拢抱回怀里,站起身,

    再次看了汤云舒一眼,那眼神平静无波,甚至带着一点被打扰后的不悦,

    “请你下次走路小心一点。”说完,她不再给汤云舒任何回应的机会,

    抱着她那一堆至关重要的资料,转身朝着原本的目标期刊区走去,背影瘦削而倔强。

    汤云舒站在原地,看着女孩迅速远去的背影,心里那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更浓了。他张了张嘴,

    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得,看来是被彻底讨厌了。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

    仿佛还能感觉到刚才那张图纸上冰冷的线条触感。他摇了摇头,决定把这段小插曲抛诸脑后。

    一个有点奇怪的女生而已,他还有一堆事情要忙。而另一边,林粢走到期刊区的书架深处,

    确认那个冒失的家伙没有跟上来,才微微松了口气。她靠在高大的书架上,

    仔细地检查着怀里的图纸,发现有一张的边角被踩出了一个明显的折痕,还沾了点灰尘。

    她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抚平那个折痕,心里涌起一阵委屈和懊恼。那个男生,她认得他。

    汤云舒,学校里无人不知的名字。总是众星捧月,身边围绕着热闹和光环。果然,

    和他表现出来的那样,风风火火,从不会认真注意周围,

    也不会真心在意撞散了别人多么重要的东西。他的道歉,

    听起来就像是一种无需走心的条件反射。她轻轻哼了一声,把图纸抱得更紧了些。

    但愿以后不会再有什么交集。整理好心情,林粢重新投入到查阅资料的过程中。

    当她抱着几本期刊返回座位时,注意到入口处的布告栏前围了不少人,

    似乎都在看新张贴的通知。她本不想凑热闹,但路过时,

    目光不经意地扫过了那张最显眼的海报。“第十届校园科技创意大赛——点燃智慧,

    创造未来”几个大字格外醒目。下面列出了参赛要求和丰厚的奖项设置。

    林粢的脚步微微一顿。大赛主题里,

    特别提到了鼓励“交通运输工具的创新设计与模型实现”。她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自己怀里的图纸上。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如果她能设计并**出一辆微缩的方程式赛车模型,

    验证她的那些理论构思……她的眼中闪过一抹极少出现的光彩,

    那是遇到极度渴望之事时才会有的亮光。但仅仅一瞬,那光芒又黯淡了下去。

    大赛要求以团队形式报名,最少两人,最多五人。而她,林粢,从来都是独来独往。

    她默默地看了一眼海报右下角的主办方——校学生会。那个汤云舒,好像是学生会主席吧?

    一丝复杂的情绪掠过心头。她抿了抿唇,收回目光,抱着自己的东西,

    低着头快步穿过了那群兴奋讨论着大赛的人群,回到了那个只属于她的安静角落。

    窗外的阳光依然明媚,但那个意外的碰撞,和那张突如其来的大赛海报,

    像两颗悄然投入湖心的石子,已经在林粢平静无波的生活里,荡开了微不可察的涟漪。

    而汤云舒,在离开图书馆后,很快就把那个撞了他一鼻子灰的古怪女孩忘在了脑后。

    他正在为学生会即将主导协办的这次科技创意大赛忙得不可开交,

    刚才去图书馆也是为了找一位教授咨询事宜。对他来说,

    这不过是忙碌校园生活中的一个小到可以忽略的插曲。他并不知道,命运安排的方程式,

    已经写下了第一个看似不和谐的符号。

    第二章:被迫组队校园科技创意大赛的报名通知像一阵风,迅速刮遍了校园的每个角落。

    公告栏、校园网首页、甚至食堂的滚动屏幕上,都在热烈地宣传着这项年度盛事。

    丰厚的奖金、综测加分、以及可能得到的知名企业实习机会,都像诱人的鱼饵,

    吸引着各路人马摩拳擦掌。汤云舒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作为学生会主席,

    他是这次大赛的主要组织者之一。

    开会、协调场地、联系评委、审核初步报名名单……事情多得堆成山。

    他穿梭于行政楼和学生会办公室之间,脸上依旧挂着那副招牌式的阳光笑容,

    应对各方游刃有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压力不小。这次大赛学校领导很重视,

    要求必须办出水平,拿出有影响力的作品。然而,看了初步提交的报名项目计划书,

    汤云舒的眉头却悄悄皱了起来。创意不少,但大多停留在概念阶段,

    要么天马行空缺乏可行性,要么就是技术含量偏低,难以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他需要一个能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

    一个硬核的、有技术壁垒的、能体现学校工科实力的项目。但他自己是工商管理专业的,

    对具体的技术实现,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需要一个技术合伙人。

    一个真正懂行、能搞定核心难题的搭档。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盘旋了好几天,

    但他接触的人里,要么是和他一样的文科或商科生,

    要么就是技术水平还停留在课本阶段的普通工科生,离他想要的“大牛”级别相去甚远。

    “云舒,还在为大赛项目发愁?”学生会副主席看他对着报名表唉声叹气,凑过来问。

    “是啊,”汤云舒揉了揉眉心,“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技术灵魂万里挑一啊。

    ”副主席笑了:“跟你推荐个人?工程学院的林粢,听说过没?”林粢?

    汤云舒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一时却没想起来。“谁?没怎么听说过。”“正常,

    她特别低调,简直是学院里的隐形人。但她专业课成绩常年第一,

    尤其是机械设计和动力学方面,听说厉害得不得了。好几个教授都把她当宝贝疙瘩,

    说是多少年没遇过的天才苗子。”副主席压低声音,“就是性格有点……嗯,孤僻,

    不太合群。不过你要是能拉她入伙,技术这块绝对稳了。

    ”林粢……图书馆……散落一地的图纸……那个拒绝他帮忙、眼神疏离的女生!

    汤云舒一下子想起来了,心里顿时五味杂陈。怎么会是她?

    他脑海里浮现出那张精细得令人惊叹的赛车草图,

    以及女孩当时护着图纸像护着幼崽般的警惕眼神。她的技术能力,他倒是管中窥豹,

    可见一斑。但那个性格……合作?汤云舒下意识地觉得这事儿不靠谱。

    那姑娘看起来就很难沟通的样子。但副主席的话又让他心动不已。教授们认证的天才,

    专业第一,还有那惊鸿一瞥的设计图……或许,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他叹了口气,

    决定暂时放下个人观感,为了大赛项目,去碰碰运气。“好吧,我试试。她在哪儿常待?

    总不会还是图书馆吧?”“实验室。工程楼A栋307,她好像有个固定工位。”与此同时,

    工程楼A栋307实验室里,林粢正对着一台电脑屏幕,眉头紧锁。

    她面前运行着复杂的仿真软件,一条代表赛车过弯时悬架受力情况的曲线剧烈地波动着,

    远远超出了安全阈值。又失败了。她泄气地向后靠在椅背上,摘下眼镜,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她构思中的那个高效能悬架系统,在模拟中却问题百出。

    她已经熬了两个通宵,尝试了各种参数调整,却始终无法突破瓶颈。

    挫败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难道她的想法真的太过理想化,缺乏实践基础?

    她不由得又想起了那张大赛海报。如果能有机会真正动手**一个模型,

    在实践中测试和调整……这个念头一旦生根,就疯狂地生长起来,几乎成了她的执念。

    可是团队……她环顾了一下实验室。虽然是公共实验室,但此刻人并不多,

    几个同学各自围着自己的项目小组低声讨论着,气氛热烈而融洽。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的她,

    她也从未尝试融入任何一个小团体。孤独感在这一刻变得格外清晰。她有能力独立完成设计,

    但大赛规定像一堵墙,把她拦在了外面。她是不是该放弃了?“林粢?”一个略带熟悉,

    又有些迟疑的男声在实验室门口响起。林粢下意识地抬头望过去,逆着光,

    看到一个高挑的身影站在门口,正试探性地叫着她的名字。当那人走近几步,

    面容清晰起来时,林粢的心脏莫名咯噔了一下。怎么是他?汤云舒?他来干什么?

    汤云舒也是做足了心理建设才踏进实验室的。一进门,

    他就被各种仪器、零件和电脑屏幕上闪烁的复杂模型晃花了眼。

    他好不容易才在角落里找到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她似乎比在图书馆时更瘦了些,

    脸色有些苍白,眼神里带着专注被打断后的茫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像只受惊的林间小鹿。他尽量让自己的笑容看起来更真诚、更无害一点,

    走到她的工位旁:“你好,林粢同学?还记得我吗?前几天在图书馆,不小心撞到了你,

    真的很抱歉。”他决定旧事重提,先把态度摆端正。林粢点了点头,没说话,

    只是用眼神询问他的来意。她实在想不出这位风云人物来找她能有什么事。

    汤云舒被她看得有点不自在,轻咳一声,决定开门见山:“是这样,我是校学生会的汤云舒,

    这次科技创意大赛的组织者之一。我听说你在机械设计方面特别厉害,所以想冒昧地问一下,

    你有没有兴趣参加这次大赛?”林粢的眼睛微微睁大了一下,闪过一丝意外,

    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她沉默了几秒,才轻声回答:“我看了通知。需要组队。”“对,

    需要组队。”汤云舒立刻接过话头,这是他来的主要目的,

    “所以我想……或许我们可以组队?你负责技术核心部分,

    我负责项目策划、资源协调、对外展示和拉赞助这些。强强联合,你觉得怎么样?

    ”和他组队?林粢的第一反应是排斥。和这个看起来就和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他懂技术吗?

    到时候会不会指手画脚?而且,和他在一起,

    肯定会吸引很多不必要的关注……她几乎能想象到那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她几乎是下意识地就要摇头拒绝。“林粢啊,原来你在这儿。”又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是林粢的导师,机械工程系的李教授。他笑眯眯地走过来,先是看到了林粢,

    然后又注意到了旁边的汤云舒,“咦?汤同学也在?正好正好。”李教授显然认识汤云舒,

    对他点了点头,然后转向林粢,语气带着鼓励:“林粢,科技大赛的事考虑得怎么样了?

    你的那个方程式赛车的构思,我跟几个评委老师私下提过,他们都觉得非常有潜力,

    就是担心你一个人能否完成全部工作以及最后的答辩展示。”林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却被李教授接下来的话打断了。“我刚才在门口好像听到汤同学想邀请你组队?

    ”李教授眼睛一亮,抚掌笑道,“这个组合好啊!

    汤同学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出了名的强,正好弥补你的短板。林粢,

    你技术方面我绝对放心,但这是个团队比赛,你也需要锻炼一下与人协作的能力,

    这对你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他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个难得的机会。汤同学,

    林粢在专业技术上绝对是顶尖的,你们合作,拿奖的希望非常大!”汤云舒心里一喜,

    没想到峰回路转,来了位神助攻。他赶紧表态:“李教授您放心,

    我一定会做好辅助和支持工作,以林粢同学的技术为核心!”林粢彻底愣住了。

    她看着兴致勃勃的导师,又看了看一脸诚恳(在她看来或许是算计)的汤云舒,

    拒绝的话堵在喉咙口,怎么也说不出来。导师的话说得很明白,她需要团队合作经验,

    否则项目再好也可能因为展示不力而夭折。而眼下,

    似乎没有比汤云舒更“合适”的组队人选了——至少导师是这么认为的。

    她感到一种被裹挟的无奈。内心剧烈地挣扎着,一边是对项目的极度渴望,

    一边是对合作、尤其是和汤云舒合作的抗拒。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钟,

    实验室里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声。最后,她几乎是咬着嘴唇,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

    声音低得像蚊子哼:“……好吧。”汤云舒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笑容瞬间变得无比灿烂:“太好了!那我们就算正式组队了!合作愉快,林粢同学!

    ”他下意识地想伸出手去握手,但看到林粢迅速后退半步并低下头的样子,

    又尴尬地把手缩了回来。李教授满意地点点头:“好好好,你们年轻人多交流,好好干!

    林粢,放开手脚,有什么需要支持的也可以跟我说。”他又鼓励了两句,便背着手离开了。

    实验室里又只剩下他们两人,气氛一时间有些凝滞。“那……”汤云舒试图打破尴尬,

    “我们什么时候讨论一下项目具体思路?你看你什么时候方便?”林粢避开他的目光,

    重新坐回电脑前,盯着屏幕上那条失败的曲线,低声道:“我现在有个技术问题还没解决。

    等……等我弄完这个再说吧。联系方式……我待会儿发短信给你。

    ”她显然并不想立刻开始热烈的讨论。汤云舒识趣地点头:“行,那你先忙,不打扰你了。

    我等你的消息。”他保持着风度,转身离开了实验室。走到实验室外,

    汤云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合作算是达成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感觉未来的合作之路,

    可能会比组织十场大型活动还要艰难。那个林粢,简直像一块捂不热的冰。而实验室里,

    林粢看着汤云舒消失的背影,心里乱成一团麻。她拿出手机,极其缓慢地、几乎是磨蹭地,

    找到了刚才汤云舒强行报给她存入的手机号,犹豫了半天,

    最终还是只发过去一条极简到不能再简的信息:“林粢。”然后就把手机扔到一边,

    对着屏幕上的难题发愣。被迫组成的队伍,心怀各异的两人。项目的号角尚未正式吹响,

    隔阂与疑虑已经悄然滋生。他们的合作,真的能顺利吗?林粢对此充满了怀疑。

    而汤云舒的乐观里,也第一次掺进了一丝不确定。

    第三章:隐藏的才华约定的第一次团队会议地点,定在了工程楼一间空闲的小会议室。

    汤云舒提前了十分钟到达,手里拿着新买的笔记本和笔,显得颇为正式。

    他习惯性地提前规划,甚至在脑海里预演了几种开场白,试图打破预计中的冰冷气氛。

    对于这次合作,他虽然觉得挑战巨大,但向来不服输的性子让他决定认真对待。

    林粢几乎是踩着点到的。她抱着一台厚重的笔记本电脑和一个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文件夹,

    悄无声息地推门进来,依旧穿着简单甚至有些朴素的衣服,脸上没什么表情。“你来了。

    ”汤云舒立刻起身,努力让语气显得热情自然,“坐吧,这里环境还行,比较安静。

    ”林粢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刻意保持了一个安全距离。

    她打开电脑,视线落在屏幕上,似乎不太愿意进行不必要的眼神交流。

    汤云舒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决定直接切入正题:“那我们开始?关于大赛的项目,

    你有什么初步的想法吗?或者我们需要先brainstorm一下?”他用了英文词,

    说完又觉得可能不太合适,对方会不会觉得他在卖弄?林粢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然后默默地从那个旧文件夹里取出几张打印好的纸,推到他面前。

    “这是我初步构思的一个方案,”她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什么情绪,

    “基于小型电动方程式赛车的轻量化与能量回收效率优化模型的设计与**。”标题很长,

    很专业,透着一股硬核的气息。汤云舒接过那几页纸,只看了开头几行的项目名称和摘要,

    心里就微微一动。

    摘要清晰地阐述了项目目标:设计并**一个比例缩小的电动方程式赛车动态模型,

    重点通过创新结构设计和控制算法,实现车身的极致轻量化,并高效回收制动能量,

    提升续驶里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而且紧扣“交通运输工具创新”的大赛主题,

    技术切入点也非常具体和前沿。他收敛了笑容,神情变得认真起来,继续往下看。

    键技术(包括某种复合材料的应用、一种新型再生制动系统的构想等)、以及预期的创新点。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