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男友嫌我胖丢人,如今脂肪肝跪求我当教练

前男友嫌我胖丢人,如今脂肪肝跪求我当教练

照禾听松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陈哲林薇 更新时间:2025-10-15 13:07

在照禾听松的笔下,陈哲林薇成为了一名被注定要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他面对着一个陌生而危险的世界,需要勇气和智慧来战胜邪恶势力。这部短篇言情小说融合了冒险、奇幻和爱情元素,带给读者无尽的惊喜和感动,每晚九点半准时上床。曾经辗转反侧全是陈哲的嘲讽,现在身体累了,沾枕头就能睡着。第三天,我去理发店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理……将让你欲罢不能,引发内心的深思。

最新章节(前男友嫌我胖丢人,如今脂肪肝跪求我当教练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1章“分手吧,你太胖了,我丢不起这个人。”陈哲把咖啡杯重重一蹾。褐色的液体溅出,

    烫在我的手背上。比灼痛更刺骨的,是他接下来的话。他点开手机,推到我面前。

    屏幕里是个穿吊带裙的女孩,腰细得像能一手掐断,锁骨分明,笑容明媚。“小雅,

    我新女朋友。100斤,体脂18%。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爬层楼梯都喘,

    还好意思天天吃炸鸡?”我的嘴唇开始发抖。咖啡馆的冷气很足,我的后背却沁出一层汗。

    “林薇,别怪我狠心。”他放软了声音,眼神却像冰,“是你自己不争气。劝你多少次了?

    动一动,少吃点。你呢?阳奉阴违。你这辈子,就这样了。”邻座传来一声嗤笑。

    是他公司新来的实习生,上周他还夸她“身材绝了”。“你看你坐在这儿,

    ”他指着我的腹部,“肚子堆成游泳圈了。这件T恤,领口都让你撑变了形。带你出去,

    我朋友都怀疑我审美出了问题。”我低头。这件白色T恤,是我衣柜里最宽松的一件。

    “到此为止吧。”他起身,扔下两张钞票,“咖啡我请。以后别联系了,我嫌丢人。

    ”他转身走向门口。那个叫小雅的女孩正好推门进来,两人自然地搂住腰。临走,

    她回头瞥我一眼,轻飘飘丢下一句:“听说你连三个深蹲都做不了?难怪。

    ”咖啡馆里落针可闻。所有目光都像针一样扎在我身上。我僵在原地,手里那杯焦糖玛奇朵,

    早已凉透。——而就在三天前,他还搂着我说:“薇薇,我都是为你好。”我叫林薇,

    26岁,身高165,体重120斤。体检报告显示,我很健康。但在陈哲眼里,我的身体,

    是一张不合格的审美考卷。第2章分手第三天,情绪彻底崩盘。

    我吞下两份炸鸡、一桶冰淇淋,灌了三罐可乐。胃胀到快要裂开,眼泪混着甜腻的糖浆,

    又咸又苦。第二天照镜子,脸肿得像发面馒头。我狠狠掐着自己胳膊上的软肉:“活该!

    没用的东西!”我删光了外卖软件,把零食扫进垃圾桶,发誓要滴水不进。第一天,只喝水,

    头晕手抖。第二天,半根黄瓜,胃里像有火在烧。第三天,一碗清水面下肚,我冲进厕所,

    习惯性地想抠喉咙。可看着镜子里那个面色惨白、眼窝深陷的陌生女人,我停住了。

    这不是重生,是自毁。我瘫坐在冰冷的地砖上,浑身发冷。那一刻,我明白了:再这样下去,

    我会死。妈妈打来电话痛骂:“为了个男人,你要作贱自己到什么时候?”我不敢出门,

    害怕椅子发出的声响,害怕别人看我吃饭的眼神。连体重秤都不敢站,

    却每天魔怔地捏着腰间的赘肉,越捏越心慌。深夜,

    我翻出陈哲曾经给我拍的照片——照片里我穿着宽松卫衣,他搂着我,笑容灿烂。

    如今我才看懂,那笑容底下,全是冰冷的算计和嫌弃。我撕碎了照片,冲进马桶。

    水流旋涡带走了碎片,却带不走他烙在我脑子里的话:“你这辈子,就这样了。

    ”我关掉所有的灯,蜷缩在床上。黑暗中,我连自己都厌恶。算了,胖就胖吧。反正没人要,

    活着就行。第3章妈妈看我瘦得脱了相,硬把我拖到了小区对面的社区健身房。

    “你再不出门就废了!去动动,就算走走路也行!”我套着宽大的旧T恤,缩在角落,

    恨不得把自己藏进墙壁里。健身房不大,人很少。我站在跑步机前,连开关都找不到。

    “第一次来?”一个利落的女声响起。她三十出头,短发,手臂肌肉线条流畅,

    穿着运动背心,腹肌分明,整个人散发着蓬勃的力量感。她是这里的教练,苏姐。

    我没敢抬头,声音细若蚊蚋:“我……就随便看看。”她没多问,

    递来一张体测表:“填一下基本情况,身高体重,饮食睡眠习惯。

    ”我犹豫着写下“120斤”。她扫了一眼,眉头微蹙:“最近在节食?脸色这么差。

    ”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砸下来。她没有安慰,

    语气平静却有力:“节食减掉的是肌肉和水分,代谢会垮掉,以后你喝凉水都长胖。

    ”我愣住了。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这些。那天,她没让我碰任何器械。

    我们坐在休息区的小凳子上,她看着我的眼睛,说:“我以前最胖的时候,一百五十多斤。

    被人叫‘坦克’,相亲对象当着我的面说,‘你这身材,生孩子都难’。

    ”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别人的故事。“后来我才明白,身体是自己的宫殿,

    不是别人的展览柜。你的价值,体重秤说了不算。”我猛地抬起头。她的目光沉稳,

    没有怜悯,没有说教,只有一种洞穿一切的透彻。“想改变,就跟我用对的方法。

    别再虐待自己了。”我攥紧了那张体测表,掌心全是汗。可心里某个冻结的角落,

    仿佛被这沉稳的目光,敲开了一丝缝隙。第4章第二天清晨,我按照苏姐给的清单,

    买了鸡胸肉、西兰花、糙米和鸡蛋。曾经厨房是我的禁地,如今我学着蒸煮煎炒,

    油只用喷壶轻轻两下。饿了就啃一小把坚果,馋甜食便咬一口黄瓜。

    苏姐说:“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关键是吃对。”我戒掉了熬夜刷手机的习惯,

    每晚九点半准时上床。曾经辗转反侧全是陈哲的嘲讽,现在身体累了,沾枕头就能睡着。

    第三天,我去理发店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理发师确认:“确定剪这么短?”我点头。

    用头发遮脸的日子,该结束了。回家后,我清空了衣柜。那些塞不进去的S码裙子,

    勒出痕迹的紧身T恤,标签都没拆的,挂上二手平台;穿旧了的,打包捐掉。最后,

    只剩下几件干净舒适的运动服,被我叠得整整齐齐,放回柜子最上层。第四天,

    训练正式开始。苏姐没让我跑五公里,也没让我做一百个卷腹。她从最基础的靠墙静蹲教起。

    十个一组,做三组。做完时,我的腿抖得像秋风中的落叶,但我没有喊停。第五天,

    我站在镜前。脸没小,腰没细,但眼神不一样了。我不再躲闪,而是直视着镜中的自己,

    清晰地说:“林薇,这次不为任何人,只为你自己。”第5章我扔掉了体重秤。

    苏姐说:“看围度,看状态,看你今天比昨天多做了几个俯卧撑。

    ”我下载了饮食记录APP,每天拍照打卡。苏姐每周调整计划:周一练腿,周三练背,

    周五练核心。蛋白质不够,她让我加个鸡蛋;睡眠不足,她直接命令:“今晚十点前,

    必须上床。”两周后,我能不扶椅子,完成五个标准深蹲了。一个月后,爬六楼到家,

    呼吸依旧平稳。那天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第一次穿上了黑色的运动背心。

    腹部仍有柔软的弧度,但我的肩膀打开了,手臂勾勒出隐约的线条。我没有哭,也没有狂喜,

    只是抬手,轻轻摸了摸自己微热的胳膊——这是我的身体。我要用它去生活,去奔跑,

    而不是摧毁它。从今天起,我,不再逃避。第6章坚持三个月后,体重在112斤纹丝不动。

    我焦虑得失眠,偷偷把饭量减半,结果在一次训练中眼前发黑,差点从跑步机上栽下去。

    苏姐知道后,直接火了:“谁让你又节食?平台期是身体在适应,不是你胡来的借口!

    ”她重新调整了我的饮食,甚至增加了碳水,要求我喝更多水。可心里的恐慌,

    像野草般滋生。前同事小敏发来微信:“你真要当健身疯子啊?太瘦了也不好看的。

    ”我选择了已读不回。更糟糕的是,我在社交平台发的训练视频下,出现了刺眼的评论。

    有人嘲讽我的身材,有人拿出我过去的照片对比,讥讽我“变化太假”。我关闭了评论区,

    手指冰凉。就在此时,健身房来了个新学员,小雨。她和我差不多高,微胖,沉默寡言。

    她看我练深蹲,小声问:“可以一起吗?”我们渐渐熟悉。她从不打听我的过去,

    只会说:“你动作真标准,教教我。”每次我累到想放弃,她就默默递过水:“再坚持两个,

    我陪你。”真正的考验,来自朋友圈。那天我刚练完背,肌肉酸胀,

    刷手机时看到了陈哲的动态——他和小雅在海边的合照。她穿着比基尼,他搂着她的纤腰,

    配文:“遇见对的人,连阳光都格外温柔。”底下点赞无数,有人评论:“嫂子这身材,

    绝了!”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小雅的腰细得不真实,陈哲的笑容意气风发。我知道,

    这是炫耀,也是对我无声的宣判:看,我离开了你,拥有了更好的。我的手指悬在评论框上,

    最终,却退出朋友圈,打开了训练计划,将明天的训练时长增加了十分钟。

    小雨发来消息:“晚上还练吗?”我回复:“练。”她回了一个紧握的拳头表情。

    我系紧运动鞋带,推门走入夜色。风很大,但我没有回头。第7章一年半后,

    我拿到了国家认证的健身教练资格证。苏姐把我引荐到她朋友经营的高端工作室,

    我成为了正式教练。如今我穿着运动背心穿梭在器械间,手臂线条流畅,腰腹紧实,

    步履生风。老学员们常说:“林教练,你整个人在发光。”只有我自己知道,心底最深处,

    仍有一小块未曾融化的冰封。那天,工作室群里转发了一条关于“肥胖与脂肪肝”的新闻。

    我手指一滑,猛然想起了陈哲——他嗜好油炸食品,常年熬夜,体检报告恐怕早已亮起红灯。

    这个念头让我心跳漏了一拍,迅速锁屏手机。我在害怕。不是怕他嘲笑如今的我,

    而是怕那个在咖啡馆里卑微到尘埃里的林薇,会借尸还魂。

    哪怕如今我能轻松完成二十个标准俯卧撑,能条理清晰地讲授营养学课程,

    可“你永远减不了肥”这句话,依旧能让我的胃部条件反射般痉挛。

    有一次为新学员做体态评估,她紧张得身体僵硬。我安慰她:“别怕,在这里,

    没有人会评判你。”话一出口,我自己都怔住了——原来我心底,依旧害怕被评判。

    苏姐看穿了我。训练结束后,她递给我一瓶水:“你技术过硬,但眼神里还有东西没放下。

    在怕什么?”我沉默。她拍了拍我的肩膀:“他早就不配让你害怕了。

    你早就不是他口中的那个你了。”我懂。可理智上的明白,难以瞬间抚平情感上的褶皱。

    我甚至不敢点开他的朋友圈,怕看到他和小雅的婚讯,怕他过得比我好,

    更怕他过得不好——那会让我心软。上周,工作室接到一个新客户预约,信息栏只留了电话。

    前台小妹念出那串数字时,我手一抖,水杯险些落地。那串号码,我刻骨铭心——是陈哲的。

    三年了,他没换。“这个客户,我不接。”我几乎是脱口而出。苏姐皱眉:“理由?

    ”“我……状态不好。”她审视我几秒,没有强逼,只是说:“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你躲他,就证明你还在他的阴影里。”那晚,我对着镜子练习微笑,练习说“你好,

    我是林薇教练”。练了二十遍,声音依旧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我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

    可我,似乎还没有准备好。第8章“林教练,新客户到了,在3号区等你。

    ”前台小妹低声说。我手中的训练计划夹板险些滑落。“他说他姓陈。”我深吸一口气,

    将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穿上教练外套,走向3号训练区。他背对着我,坐在长凳上玩手机。

    三年不见,他胖了一圈,目测至少三十斤,肚子将T恤撑得紧绷,后颈堆出褶皱,面色黯淡。

    听到脚步声,他回过头——眼神从漫不经心到极度震惊,嘴巴微张,半晌没能合拢。

    “林……林薇?!”“你好,陈先生。”我站定,语气平稳无波,“我是你的健身教练,

    林薇。”他猛地站起,脸色涨红:“怎么是你?你们搞错了吧!我预约的是专业教练!

    ”“我就是专业的。”我将平板电脑递到他面前,“这是你的体检报告摘要:中度脂肪肝,

    血压150/95,体脂率38%。医生建议你在三个月内减重15斤,

    否则心血管疾病风险会显著增加。”他一把抓过平板,手指因用力而微微颤抖:“不可能!

    我就是最近应酬多,长了点肉……”“你目前的体重是186斤。”我直接打断他的辩解,

    “你当年嘲笑我爬楼梯会喘,现在你自己呢?三层楼就上气不接下气,对吗?”他噎住了,

    眼神闪烁,不敢与我对视。“坐下。”我指向长凳,“今天进行基础体能测试。

    深蹲、平板支撑、心肺功能。”他磨蹭着坐下,

    低声抱怨:“早知道是你们这家……”“不来?”我轻笑一声,

    “你已经被三家健身房婉拒了。因为他们不敢接手你这样高风险的客户。我们接,

    是因为我们具备相应的医疗合作资质和专业知识。”他彻底愣住,抬头看着我。

    我迎着他的目光,字句清晰:“陈哲,从现在起,我是你的教练。不是你的前女友,

    更不是你口中那个‘没用的废物’。在训练期间,你必须无条件听从我的指令。如果做不到,

    现在就可以离开。”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声音也没发出。我知道,他无处可去。

    他的身体,早已替他做出了选择。第9章陈哲没有离开。他坐在那里,双手紧攥着裤缝,

    眼神游移,但终究没有站起来。“脱掉外套,站上体脂仪。

    ”我的语气如同对待任何一位新学员。他磨蹭着照做。机器发出滴滴声,

    屏幕显示:肌肉量低,内脏脂肪等级高,基础代谢远低于同龄水平。他的脸色更加难看。

    “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比当年的我危险得多。”我陈述事实,“我来这里,

    不是为了清算旧账。我是来救你的命。”他猛地抬头,嘴唇翕动,想要反驳,

    可目光落在我手中那份详尽到克数和分钟的训练计划上时,他沉默了。第一周训练,

    他试图偷懒。深蹲只做五个就嚷嚷膝盖疼。

    我直接调出他体检报告中的肝功能指标:“你的脂肪肝已经在影响代谢了。现在不练,

    三个月后等着你的就是住院通知单。”他咬紧牙关,又完成了五个。第二周,

    他抱怨饮食过于清淡。我拿出手机,点开他朋友圈里那张和小雅在火锅店的合照,

    配文是“偶尔放纵”。我平静地问:“她会陪你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药瓶吗?”他脸色一白,

    再没吭声。第三周,他开始准时打卡。动作依旧笨拙,但至少不再找借口。一次训练结束,

    他擦着满头大汗,迟疑地问:“你……真的不恨我吗?

    ”我递给他一瓶电解质水:“恨你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我现在只关心,

    你是否完成了今天的训练目标。”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觉到,心底那块压了三年的巨石,

    悄然松动,滚落。我不是靠辱骂或羞辱他来找回场子的。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