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

小说家 著
  • 类别:言情 状态:已完结 主角:盈秋文锦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5

《常记溪亭日暮》这篇小说是小说家的饕餮盛宴,很喜欢,很好看。主角为盈秋文锦,讲述了:她甚至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诗文流传到外头,皆是一片赞扬。都是才女,不似周小鸾心高气傲,元山君打一开始就热络……

最新章节(第1章)

全部目录
  • **问的那段话,我一个字都答不出。

    千百年来,不都是女子离家出嫁,从某人的女儿,变成某家的媳妇。

    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从此活在夫君家,死了也入夫君的族谱。

    不过也不尽然,像我这样人微言轻的陪房,生不出儿子,也是没资格入老爷的族谱的。

    荒坟一座,连我出生的故乡,我也回不去。

    那一刻,我好像在**的疑问中想到了什么,可不及我细想,路过的闺塾师听到了**大逆不道的话,便隔着门厉声训斥了她。

    **被罚抄那些规劝女子的书,足足抄到了出嫁,也没抄完。

    赶往洛川郡的路上,**的手中还攥着本《内则》。

    从南到北,从林木繁茂到百草枯黄,她始终没撒手。

    我不知道,她攥着那本书,一路上心里在想什么。

    她只是在临下马车前,突然地问我:「盈秋,你恨不恨我?」

    我一怔,没忍住仰头望了望她。

    丫鬟不可直视主子,那是我头一次仔仔细细看了看**的眼睛。

    元家没有貌丑的姑娘,江南岸水软风和,我家**杏眼桃腮,肤白如凝脂。

    她生得真好,若一辈子都在元家,我猜她定能长寿。

    哪会在出嫁后短短几年,就熬到油尽灯枯。

    **问我这话时,我蓦地想到,进府这刻,她与我一般大,都刚满十五岁。

    我和她连来月事的日子都差不多,长辈们总说,女儿家在此之后就该知书达理、端庄老成、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大人。

    所以后来看到孙芙,我会生了恻隐之心。

    她恐怕还没来月事,或者才来不久。

    这世道给女子天真烂漫的时光本来就少,她还提前了这许多,来吞下生活的毒针。

    而**之所以会问我恨不恨她,是因为她也早早料到了后来的苦难。

    据闻,**会来给这个和她爹差不多大的权贵做侧室,是她小时候极为敬重的山君姐姐的主意。

    元山君的夫君升了官,四下里来巴结的人,都在自荐自家娇养的千金**做侧室。

    再有才能的女子,嫁作人妇之后,好像都会怕一句「人老珠黄」。

    所以元山君宁可进府的新人是自己家族中的堂姐妹,总是知根知底、同在一条船上的。

    于是她向夫君引荐了自家的堂妹,姐妹齐心共侍一夫,谁不赞一句贤妻良母、家风优良。

    可这个贤妻并不知道,自己的堂妹一点儿没有沾了光的想法。

    她一路北行,一路怅惘,甚至对贴身丫鬟都起了愧疚之意。

    所以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回她:「**说的什么话,怎么就恨了?当年若不是**执意买了我,我早被我爹拿去以命抵债了。」

    马车上,**穷追不舍:「你临行前还在为我二哥绣一件披风,我看到了的,你别想瞒我。」

    彼时,我望了望灰蒙蒙的天,仿佛一霎之间,雨就织成了烟幕。

    江北真冷啊,吹凉了人原本炽热的心。

    我送那件披风给二公子时,也是相似的阴雨天。

    只是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我低下了头,扶**的手加大了力道:「我的命是**续的,要是任凭**一个人远嫁,配个不知心、不体贴的丫鬟,我该寝食难安一辈子了。」

    **因此将我俩的厄运,全都怪在了大夫人元山君的头上。

    争宠争到将妹妹送到姐夫的榻上,当真是失心疯了。

    可我瞧着,元山君倒没有一点疯病。

    她甚至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诗文流传到外头,皆是一片赞扬。

    都是才女,不似周小鸾心高气傲,元山君打一开始就热络体贴,半分错也不出。

    直到我们听说,她曾经死了个儿子。

    **大惊,于私下里问我:「盈秋,她是不是要我替她生儿子来的?

    「她到时候不会卸磨杀驴吧?」

    我只是没想到,元山君的谋划,远不止于此。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