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在便利店冰柜前第2次拿起那瓶冰镇可乐时,指尖突然传来一阵电流般的酥麻。
触感很轻,像被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金属勺碰了一下,她没在意,拧开瓶盖仰头灌了一大口,
可乐里的气泡在舌尖炸开,带着恰到好处的甜意滑过喉咙,正舒服地喟叹时,
收银台方向突然响起“恭喜您中得10元现金奖”的电子提示音。她循声看过去,
穿格子衫的男生正拿着一张刮开的彩票笑,收银员正弯腰给他找零。唐音收回目光,
走到货架前随手抽了张20元面值的彩票,捏在手里走向收银台。付完钱转身要走时,
脚下不知被什么绊了一下,身体瞬间失去平衡,眼看就要撞在玻璃柜台上,
她下意识地闭上眼,可预期的疼痛没传来,耳边又响起了收银员找零的声音,
手里还攥着那张没开封的彩票,而冰柜就在三步之外。“?”唐音皱眉低头看地面,
瓷砖干净得能映出天花板的灯影,没有能够绊倒她的东西。她摸了摸喉咙,
刚才喝下的可乐带来的冰凉感也没了,连口腔里残留的甜味都淡得像错觉。
唐音的心跳突然漏了一拍。她拿起彩票直接刮开,没有中奖。然后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在心里默念“回到刚才”。再睁眼时,
手里的彩票果然变回了边缘还带着塑封褶皱的未刮开状态。不是幻觉。
她好像拥有了游戏里才有的“读档”能力。这个认知让唐音的手开始发抖。她靠在冰柜上,
指尖冰凉,脑子里乱糟糟的,先是想到小时候没追上的公交车,中学时写错的那道数学大题,
大学毕业时没敢说出口的告白,还有昨天房东说要涨五百房租时,
自己只能陪着笑说“再商量商量”的窘迫。可这些念头只闪了一秒,
就被收银台那声“恭喜中奖”覆盖了,如果能无限读档,那岂不是能中到彩票的最高奖?
唐音攥着彩票的手心全是汗,她走到便利店外的长椅上坐下,
借着路灯的光刮开第一个数字区。指甲划过涂层,露出“07”两个数字,
她对照着彩票上的中奖号码看了看,没对上;她立刻闭眼,在心里默念“读档”,再睁眼时,
彩票上的涂层又恢复了原样,连刚才指甲刮过的痕迹都没有。第二次,她刮出了“12”,
还是没中;读档,第三次“19”,没中;第四次“23”,
没中……她就像个不知疲倦的机器人,重复着“刮开-核对-读档”的动作,
手指被涂层磨得发疼,终于在第23次读档后,刮出了和中奖号码完全匹配的“36”,
可兑换金额那一栏,只印着“50元”。“不够。”唐音把50元的彩票塞进包里,
又起身走进便利店。这次她没选20元的,
而是拿了张最高奖100万的“顶呱刮”——红色的票面印着金色的“恭喜发财”,
摸起来比普通彩票厚一些。她坐在长椅上,这次更熟悉,直接刮100万元的数字。
记不清自己读档了多少次,只知道每次睁开眼,眼前的场景都和第一次坐下时一模一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唐音的手指终于在彩票上刮出了一串红色的数字,紧接着,
“恭喜您中得一等奖1000000元”的字样,像烧红的烙铁一样,烫进了她的眼睛里。
拿着那张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彩票,唐音的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她蹲在长椅旁,
肩膀不住地发抖,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激动。她不是什么天之骄女,普通本科毕业,
在一家小公司做行政,每个月工资4500元,扣掉房租2000元,再去掉吃饭、交通,
剩下的钱连买件新衣服都要犹豫半天。昨天房东说要涨租到2500元时,
她对着手机银行里只剩3000元的余额,失眠到凌晨三点。100万,对现在的她来说,
不是数字,是能让她摆脱困境的救命钱,
是能让远在老家的父母不用再凌晨四点起床卖菜的底气。第二天一早,
唐音特意穿了件连帽衫,戴了口罩和墨镜,打车去了彩票中心。走进大厅时,
她的心脏一直在狂跳,手里的彩票被攥得皱巴巴的。工作人员核验彩票时,
她紧张得不敢呼吸,生怕下一秒有人告诉她“这是假的”。直到工作人员笑着说“恭喜您,
奖金扣税后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转到您的银行卡上”,她才真正松了口气。走出彩票中心,
阳光照在脸上,她掏出手机刷新银行APP,虽然还没到账,但她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串数字。
有了钱,唐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辞职。她没像小说里那样潇洒地甩辞职信,
而是提前一周提交了辞职申请,安安稳稳地交接完工作。离开公司那天,
她抱着纸箱走出写字楼,回头看了一眼那间她待了两年的格子间。以前觉得压抑的地方,
现在看来竟有些可笑。她掏出手机,把那个每天催她改报表的领导拉黑,然后打车去了商场。
她先去买了件新衣服,一件她之前在橱窗里看了无数次的米色风衣,
以前觉得1200元太贵,现在毫不犹豫地付了钱。然后又去了护肤品专柜,
把之前舍不得买的面霜、精华都买了一套。提着大包小包走出商场时,她突然觉得,
原来不用为钱发愁的感觉,这么好。接下来是买房。
唐音不想再住那个没有阳台、冬天漏风的出租屋,她在网上看了十多个楼盘,
最后选中了市中心一套带阳台的两居室,采光好,交通便利,楼下就是菜市场和超市。
当房产证上写着“唐音”两个字的那一刻,她站在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
终于有了“家”的实感。解决了住的问题,唐音开始思考怎么让钱生钱。她对股票一窍不通,
便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看金融书籍——《股票作手回忆录》《穷查理宝典》《小狗钱钱》,
遇到不懂的术语就记在笔记本上,回家查资料。准备了一个月后,
她选了一支看似前景不错的科技股,先投了10万元试水。第一天收盘,股票跌了5%。
唐音没慌,立刻读档回到早上开盘前,换了另一支医疗股。没想到这支跌得更狠,直接跌停。
她连着读档了28次,换了28支股票,不是跌就是涨幅微薄,最高的一次也只涨了2%。
“看来光靠运气不行。”唐音坐在电脑前,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她意识到,
读档只能让她避免已经发生的错误,却不能让她凭空获得知识。于是她改变策略,
不再盲目选股,而是利用读档“预知”行情——每天早上9点30分开盘后,她先不买股票,
而是坐在电脑前观察半小时,记下涨幅最高的几支股票,然后读档回到9点30分,
立刻买入这些股票,下午3点收盘后再卖出。这个方法果然奏效。第一天,
她买的三支股票平均涨了8%,赚了3万;第二天,涨了10%,赚了5万;一个月后,
她的10万本金变成了50万。但唐音很快发现了问题:短期操作虽然收益快,
但每天重复“观察-读档-买入-卖出”的流程,让她觉得像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而且她知道,短期操作风险大,一旦遇到股市暴跌,很容易亏得血本无归。
她开始把目光投向长期投资。
她打开财经网站查看哪些行业发展迅猛——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
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股价都在上涨中。她立刻重仓买入这些公司的股票。
唐音看到新闻说“城东片区将规划大型商业综合体”,她马上在城东买了两套三居室,
半年后转手卖出,净赚了200万。短短两年时间,
唐音的资产从100万变成了5000万。她不再是那个为房租发愁的普通女孩,
而是业内小有名气的投资人。有人向她请教投资秘诀,她总是笑着说“运气好”,
没人知道她拥有读档的秘密。解决了资金的问题,唐音又想起了父母。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亲在工厂里当了一辈子维修工,母亲在菜市场卖菜,
两个人一辈子省吃俭用,落下了不少病根——父亲有腰椎间盘突出,
每次疼起来都直不起腰;母亲有风湿,一到阴雨天就腿疼。以前唐音没钱,
只能在电话里让他们多注意身体,每次寄钱回家,父母都说“我们有钱,你自己留着花”。
现在她有能力了,便把父母接到了身边。她带父母去了最好的医院做体检,
请了最好的医生给他们调理身体。父亲的腰椎间盘突出需要做手术,
唐音毫不犹豫地选了最好的医生,住最好的病房。手术后,父亲能挺直腰杆走路了,
笑着说:“以前总觉得做手术贵,没想到现在这么轻松。”母亲的风湿也得到了控制,
唐音给她买了**椅,每天让她**半小时。看着父母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唐音心里充满了满足感,原来,能用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是这么幸福的事。
财富带来了底气,也让唐音有机会弥补过去的遗憾。
她想起高中时最好的朋友苏晴——苏晴是个很有天赋的女孩,画画特别好,
高中时就拿过全国美术比赛的奖。高考时,苏晴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学服装设计,
可因为家里穷,父母让她放弃学业,回家嫁了个开小工厂的男人。唐音还记得,
苏晴哭着给她打电话说“我不能去北京了”时,她心里有多难受。
唐音通过高中同学找到了苏晴的联系方式,给她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