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四十年假少爷,真少爷上门那天,我狂喜乱舞

当了四十年假少爷,真少爷上门那天,我狂喜乱舞

赖大神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沈磊陈默 更新时间:2025-10-24 23:59

书名叫做《当了四十年假少爷,真少爷上门那天,我狂喜乱舞》的短篇言情小说是难得一见的优质佳作,沈磊陈默两位主人公之间的互动非常有爱,作者“赖大神”创作的精彩剧情值得一看,简述:至于沈家那泼天的富贵和能憋死人的规矩?谁爱要谁要去吧!我,陈默,现在要去拥抱我的扳手和人间烟火了。6城东,“老陈修车铺…………

最新章节(当了四十年假少爷,真少爷上门那天,我狂喜乱舞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1我叫陈默,在豪门沈家当了四十年的“沈默”。这四十年,

    我活得像个被设定好程序的精密仪器。早上六点起床,不是自然醒,是生物钟的精准报时。

    六点半陪我那便宜爹沈鸿轩看全球股市行情,

    七点整用三十二件纯银餐具吃一份精确计算过卡路里的早餐。笑不能露齿,

    那是轻浮;走不能带风,那是毛躁;握手的力度、酒杯的高度、甚至打高尔夫时挥杆的角度,

    都有沈家祖传的规矩标尺。我熬啊,熬啊,终于从一个眉目清朗的少年,

    熬成了一个眼角有了细纹、发际线开始微妙后退的四十岁“精英”男人。直到今天,

    我终于等来了我的解放日。2客厅里,一个和我年纪相仿,但皮肤黝黑,身材精壮,

    手上带着明显劳碌痕迹的男人局促不安地站着。他就是沈家流落在外多年的亲生儿子,沈磊。

    而我,是四十年前在医院里被抱错的,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儿子。我那便宜爹沈鸿轩,

    此刻正襟危坐,脸上是董事会决议重大投资时才有的肃穆。我那便宜妈周雅茹,

    用一方丝质手帕轻轻按着眼角,但完美的妆容一丝没乱,显然没掉一滴真眼泪。

    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沈磊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审视、不甘,

    还有一丝难以掩饰的、即将夺回一切的快意。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无非就是鸠占鹊巢的假少爷不甘心让位,用尽手段打压坚韧真少爷,

    最后被无情揭穿、扫地出门的经典戏码。我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3在他们开口上演苦情戏或者审判戏之前,我“噌”地一下站起来,

    动作快得带起了一阵小风——这在我过去的四十年里是绝对不允许的。我冲上二楼书房。

    三分钟后,我拿着一个早已准备好的文件袋和一个简单的行李箱,“咚咚咚”地跑下楼,

    脚步轻快得几乎要跳起来。

    在所有人震惊、疑惑、甚至带着点“他是不是受**疯了”的目光中,我一把冲到沈磊面前,

    用力握住他那只粗糙、布满茧子却充满力量的手,眼含热泪,

    声音因为巨大的喜悦而微微颤抖:“兄弟!我的亲兄弟!你可算回来了!

    ”沈磊被我这突如其来的热情搞得浑身一僵,下意识想抽回手,

    眼神里全是警惕:“你……你什么意思?”“我能有什么意思?

    我当然是把这沈家继承人的重担,这泼天的富贵,原封不动地还给你啊!”我声情并茂,

    说得比拿到奥斯卡还激动,“兄弟,你不知道,我替你扛这担子扛得有多辛苦!这家,

    真不是一般人待的!”我指着墙上价值不菲的古董挂钟:“看见没?晚上十点准时宵禁,

    超时一分钟,管家就会用‘关爱’的眼神注视你半小时!

    ”我又指着酒柜里那些标着天价的洋酒:“看见没?那些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在特定场合,

    以特定角度,陪特定人物‘鉴赏’的!想痛饮一杯?不如去做梦!

    ”我再指向我那便宜爹:“还有爸……哦不,沈董!

    每周五晚上雷打不动的‘家族精神传承’课,从曾祖父白手起家讲到未来十年战略布局,

    不准走神,不准质疑,必须表现出受益匪浅的样子!”沈磊愣住了,张着嘴,半天没合上。

    我那便宜爹沈鸿轩的脸,从严肃变成了铁青。我那便宜妈周雅茹的手帕也忘了按眼角了,

    只是呆呆地看着我。4我趁热打铁,从文件袋里掏出一沓资料:“喏,

    这是沈氏集团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草案,我熬夜做的,算是交接班礼物。

    ”“这是各大股东和合作商的喜好与禁忌清单,背熟了能少踩很多雷。”“还有这个,

    高尔夫球俱乐部的VIP卡,马术俱乐部的年费会员卡,瑞士银行保险柜的钥匙……都给你!

    从今天起,你就是真正的沈默,不,你是沈磊,是沈家唯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我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塞进还在发懵的沈磊怀里,然后拍了拍他的肩膀,

    语气沉重中带着无比的真诚:“兄弟,保重!这豪门阔少,真不是人当的!

    规矩多得能出百科全书,你……慢慢学,慢慢熬!”说完,我拉起行李箱的拉杆,

    转身就朝大门走去,脚步轻快得像要飞起来。“陈默!你去哪儿!

    ”身后传来沈鸿轩带着怒气的低吼。我停下脚步,回头,

    露出了四十年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咧开八颗牙齿的灿烂笑容:“我回我亲生父母家!

    听说他们在城东开了一家小小的修车铺,我这就去帮忙拧螺丝!再见!不,最好是再也不见!

    ”5走出那栋压抑了四十年的豪华别墅,外面阳光正好,空气清新。

    我深深吸了一口自由的空气,感觉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手机响了,

    是我那刚刚相认不久的亲生母亲发来的语音,声音带着市井的温暖和嘈杂:“小默啊,

    晚上回来吃饭不?妈给你炖了排骨,你爸今天活不多,正好教你认认扳手!”我按下语音键,

    声音是前所未有的轻快和响亮:“妈,我这就回来!以后,天天都回来吃!”关掉手机,

    我大步向前,第一次感觉脚下的路,是如此的真实而充满希望。

    至于沈家那泼天的富贵和能憋死人的规矩?谁爱要谁要去吧!我,陈默,

    现在要去拥抱我的扳手和人间烟火了。6城东,“老陈修车铺”的招牌经过多年的风雨,

    字迹有些斑驳。我拖着行李箱站在门口,

    看着那个穿着沾满油污工装、正麻利地给一辆电动车补胎的中年男人——我的亲生父亲,

    **。他抬头看见我,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有些拘谨却无比真实的笑容,

    用袖子擦了擦额角的汗:“小默?真、真回来啦?快,快进来!外面灰大。

    ”没有管家审视的目光,没有必须遵守的礼仪,只有空气中弥漫的机油和橡胶的味道,

    真实而刺鼻,却让我莫名安心。“爸。”我喊了一声,这个称呼在嘴里滚了四十年,

    今天才终于落到了实处。我脱下那件昂贵但束缚的羊绒西装外套,随手搭在旁边的旧椅子上,

    “有什么我能帮忙的?”**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刚回来,歇着!这里脏得很,

    别弄脏了你的好衣服。”我看着他那双和沈磊一样粗糙、甚至更显沧桑的手,心里一酸。

    这就是我的根,平凡,却充满了生命力。“没事,我学。”我挽起衬衫袖子,

    露出同样因为长期健身而结实的手臂,“以后,这里就是我的家了。”7与此同时,

    沈家别墅。沈磊坐在那张能容纳二十人的长条形餐桌主位上,浑身不自在。

    面前摆着鎏金边的骨瓷餐盘,里面是米其林三星主厨精心烹饪的、摆盘如艺术品的法式鹅肝。

    他拿起沉甸甸的纯银刀叉,感觉比拿农具还费劲。试图模仿记忆中陈默那种优雅的姿势,

    却把盘子划拉得吱呀作响。管家垂手站在一旁,面无表情,

    但眼神里细微的变化让沈磊如坐针毡。“磊少爷,”管家适时开口,声音平稳无波,

    “按照规矩,咀嚼时不能发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能。另外,您的餐巾应该平铺在腿上。

    ”沈磊手一抖,叉子差点掉地上。晚上,他躺在那个大得可以打滚的豪华卧室床上,

    床垫柔软得像云朵,但他翻来覆去睡不着。太安静了,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他想念城中村那个嘈杂但充满烟火气的家,想念隔壁夫妻的吵架声,想念楼下烧烤摊的香味。

    他拿起手机,想给以前的工友发个信息,

    却发现手机在进入这个房间时就被要求放在了特定的屏蔽柜里,理由是“保障休息质量,

    避免辐射”。沈磊瞪着天花板上华丽的水晶吊灯,第一次对“泼天的富贵”产生了一丝怀疑。

    8我在修车铺的第二天,就闹了笑话。亲生母亲李秀娟让我帮忙换个汽车电瓶。

    我凭着过去在沈家偶尔翻阅机械杂志的理论知识,以及强大的自信,上手就干。

    结果正负极接反,只听“嘭”的一声闷响,电瓶冒出一股青烟,直接报废。李秀娟吓了一跳,

    赶紧跑过来:“哎哟我的祖宗!你没电着吧?”她看着我被熏黑一块的衬衫袖口,

    心疼得直跺脚,“这衣服很贵吧?糟蹋了糟蹋了!”我看着她焦急又心疼的样子,

    却忍不住笑了:“妈,没事,衣服坏了再买。知识没学到家,是我的问题。

    ”这种犯了错可以被包容,甚至可以自嘲的感觉,在沈家是绝不可能的。在那里,

    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被放大为“有失体统”。**走过来,没责怪我,只是蹲下来,

    拿起工具,一边拆解那个报废的电瓶,

    一边用最朴实的语言给我讲解原理和正负极的判断方法。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户照进来,

    落在他的背影和那些冰冷的工具上,

    构成了一幅比我过去四十年看过的所有名画都更动人的画面。9一周后,沈氏集团总部。

    沈鸿轩带着沈磊参加一个重要的董事会议。会议内容是讨论收购一家新兴科技公司。

    沈磊听着那些复杂的财务模型、市场分析和法律条款,感觉像是在听天书。他试图发表意见,

    说的是他熟悉的领域——“他们那个核心技术,

    是不是就跟我们以前在工地用的那个新型搅拌机一样,

    核心是那个传动轴……”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压抑的窃笑。几位董事交换着意味深长的眼神。

    沈鸿轩脸色难看地打断他:“沈磊,不懂就不要乱说。”沈磊的脸瞬间涨红,

    讷讷地坐了回去。他感觉到一种比体力劳动更深的疲惫。在这里,

    他引以为傲的力气和经验毫无用处,他像个闯入精密仪器的野蛮人,格格不入。

    他想起了陈默离开时那如释重负的笑容和那句“保重”。当时他觉得是嘲讽,

    现在品出点别的味道来了。10一个月后,我已经能熟练地帮父亲打下手,

    换个轮胎、补个漆面不在话下。手上磨出了新的茧子,皮肤也晒黑了些,但眼神越来越亮,

    胃口也前所未有地好。李秀娟变着法子给我做好吃的,说我以前在那边肯定没吃过一顿饱饭。

    晚上,我们一家三口挤在修车铺后面不大的起居室里,看着那台老旧的电视机,吃着水果,

    聊着家长里短。水果盘里的水果,我可以随便拿,吃到撑都没人管。这天,

    我正钻在车底检查底盘,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尾数很华丽,属于沈家的风格。

    我犹豫了一下,接了。电话那头是沈磊,他的声音听起来异常疲惫,

    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陈默……你……你当初留下的那个,

    ‘股东喜好与禁忌清单’……还能再发我一份详细的吗?”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

    “那个张董事,喜欢雪茄,我……我今天送了他一盒最好的普洱茶。”我愣了一下,

    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面有多尴尬。我从车底滑出来,靠在轮胎上,擦了擦手上的油污。

    “清单我可以发你。”我说,语气平静,“但是沈磊,有些东西,

    不是靠一张清单就能解决的。”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我知道,我那“泼天的富贵”,

    此刻正化作沉重的枷锁,牢牢地套在了这位真少爷的身上。而我,闻着空气中熟悉的机油味,

    听着父亲敲打钣金的叮当声,只觉得无比踏实。我的新生活,才刚刚开始。属于陈默的生活。

    11日子在扳手与机油的交响中飞快流逝。我不仅学会了基础的维修,

    更在拆卸一个个零部件、观察一辆辆不同车况的汽车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

    沈家四十年的“精英教育”并非全无用处,至少让我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我注意到,来父亲修车铺的很多客人,开的都是有些年头的旧车。

    他们常常在维修费用超过车辆残值时陷入两难——修,不划算;不修,没车用。而另一边,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