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我的手机里监视我

谁在我的手机里监视我

温赜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小薇周铭 更新时间:2025-10-29 15:26

新鲜出炉的短篇言情小说《谁在我的手机里监视我》近期备受关注,很多网友在品鉴过后对作者“温赜”的文笔赞不绝口,文里主人公小薇周铭的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精妙绝伦的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但开头和结尾都有多余的小弯钩。S?什么意思?姓氏首字母?地名的缩写?某种标志?我的社交圈里,姓氏带S的……同事有两个,朋……

最新章节(谁在我的手机里监视我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11沙发缝里的秘密我在沙发缝里找到一部从没见过的黑色手机。

    解锁后发现只有一个聊天软件,置顶联系人的头像竟是我自己。我颤抖着点开对话记录,

    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我从未拍过的生活照片:睡觉、洗漱、甚至更私密的瞬间。最可怕的是,

    最后一条信息刚刚弹出:“回头看。”---沙发缝很深,我整条胳膊都探了进去,

    指尖在蒙尘的布套边缘碰到一个冰凉的硬块。抠出来,是一部我从没见过的黑色手机。

    心猛地一沉。家里就我一个人,这东西是哪来的?它通体哑光,像块黑色的鹅卵石,

    没有任何牌子。我鬼使神差地按下侧键,屏幕竟亮了,没有密码,直接滑进了主界面。

    空荡荡的屏幕上,只有一个绿色的聊天软件。点开,联系人列表里只有一个置顶的账号。

    那头像——是我自己。一张我在阳台浇花的照片,角度别扭,明显是**的。

    我根本不记得有过这张照片。汗毛立起来了。指尖发凉,点开对话框。没有文字,只有图片,

    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我在卧室睡觉,被子只盖到腰。上周三凌晨两点。我在卫生间刷牙,

    满嘴泡沫。昨天清晨。我刚出浴室,头发还滴着水,只围着浴巾。前天晚上。

    ……一张张翻下去,冷汗瞬间湿透了衬衫。照片里的我,在各种私密的时刻,

    被藏在角落里的镜头无声地记录着。胃里一阵翻滚,恶心得想吐。谁拍的?

    这手机怎么进来的?那个人……是不是还没走?恐惧像冰水,从头顶浇下来。我猛地抬头,

    视线扫过窗帘厚重的褶皱,电视柜旁的阴影,半开的储物间门缝……一片死寂,

    只有我粗重的呼吸声。就在这时,屏幕又是一亮。一条新信息来自那个“我”:「回头看。」

    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头顶,全身的血液似乎都冻住了。回头看?看哪里?

    我正背对着客厅的落地窗,身后只有沙发、墙壁,和墙上那幅普通的麦田油画。

    我僵硬地扭过脖子,死死盯着那幅画。画框,麦田,

    右下角那个平时根本不会注意的签名……等等——那个签名!我像被烫到一样,扑到画前,

    手指颤抖着摸向画框背面。在积灰的边缘,我摸到了一小块用胶带粘着的、硬邦邦的凸起。

    用力一扯。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黑色摄像头,连着一块变形的双面胶,掉在我手心。

    它的镜头,正对着我刚才坐的位置。大脑一片空白。真的……一直有只眼睛在看着我。

    22无孔不入的窥视我像疯了一样在家里翻找。灯罩内部,书架顶层,

    空调出风口……半小时后,我瘫坐在地,面前摆着另外三个同样型号的摄像头。客厅,餐厅,

    书房,卫生间。只有卧室幸免。一种无孔不入的窥视感,几乎让我窒息。这两年,

    我活在一个巨大的鱼缸里。这手机的主人,就是那个窥视者。他为什么要把罪证留在这里?

    还放在这么容易发现的沙发缝里?是疏忽?还是……故意让我找到的?我强迫自己冷静,

    重新拿起那部黑手机。它像块定制的砖头,除了那个诡异的聊天软件,什么也干不了。

    我盯着那些**照片,试图找出破绽。最早的一张,是我上个月出差回来在门口换鞋。

    这些摄像头,至少装了一个月。谁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进来?有钥匙的人?我冲门口检查门锁,

    没有撬痕。备用钥匙在鞋柜抽屉里,好好地躺着。熟人?同事,朋友,邻居……谁有嫌疑?

    记忆里一些细微的不安感浮现出来:三个月前锁孔被胶水堵过;一个半月前,

    总觉得家里的笔、牛奶被动过……那个窥视者,可能像幽灵一样,在我上班时,甚至深夜,

    自由出入我的家。报警?证据不足,只会打草惊蛇。我得自己把他揪出来。

    我研究那部黑手机,注意到“我”的头像旁,有个极小的灰色V形标记。我试探着发了个“?

    ”,没有回应。就在我犹豫时,新信息来了:「别费劲找了,卧室没有。」他知道!

    他知道我找到了四个摄像头,知道我在怀疑卧室!我猛地抬头,家里空无一人。

    他在哪儿看的?难道……我的目光,缓缓落在自己一直握着的智能手机上。

    我立刻检查应用权限,呼吸几乎停止——几个系统自带和常用的软件,

    天气、笔记、购物APP,不知何时,都被授权了后台调用相机和麦克风的权限!

    我根本不记得开过!所以,他不止通过物理摄像头监视我。我自己的手机,

    才是他无处不在的眼睛。我关掉所有非必要权限,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然后,

    直接在那部黑手机上输入:“你想干什么?”几分钟后,回复来了。没有文字,

    只有一张图片。停车场,光线昏暗。我的女友小薇,正拉开车门。拍摄时间,

    昨天下午她下班时。他在跟踪小薇!恐惧瞬间被愤怒取代。动我可以,动小薇,不行!

    「你到底想干什么?!」我吼道。回复很快:「玩个游戏。」「找到我。或者……」

    「她会是下一个。」下面又是一张小薇家楼下的**照。「什么游戏?」我强迫自己冷静。

    「给你线索。限时找到我。」「否则,你知道后果。」第一张“线索”图片发了过来。

    那是我书房书桌的桌面,纹理我很熟悉。上面放着一个扭曲的、银色的金属物体,

    像被强行掰弯的手机支架,形态怪异。「你只有24小时。」「现在开始。」

    屏幕上弹出巨大的鲜红倒计时。

    23:59:5923:59:58……33小时倒计时24小时。

    找到这个偷窥的变态。否则小薇会有危险。没有时间害怕,没有时间犹豫。我深吸一口气,

    大脑飞速运转。这块木头,九成是我书房的书桌。我立刻冲进书房,打开所有的灯,

    俯身仔细检查桌面。深色的木质,带有这种独特波浪纹路的……没错,就是这张桌子。那么,

    那个扭曲的银色金属物,曾经放在这个桌面上。现在不见了。

    我回忆着这两天在书桌前的活动。昨天我在这里加班到很晚,

    桌面上除了笔记本电脑、笔筒、几本书和文件,没有别的东西。今天早上出门前,

    我也收拾过桌面。那个金属物,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又被谁拿走了?我蹲下身,

    检查书桌下方的地面,甚至把垃圾桶里的东西全部倒出来仔细翻找。没有类似的金属物。

    它可能被那个窥视者拿走了,或者……还藏在这个家里的某个角落?我回到客厅,

    重新审视那四个被找出来的摄像头。它们被安装的位置,是否也隐含了某种信息?

    客厅吊灯(覆盖客厅和餐厅区域),书架词典内(覆盖书房主要区域),

    卫生间顶灯(覆盖卫生间),沙发后的装饰画(覆盖沙发休息区)。覆盖很全面,

    但似乎……缺少了对玄关和卧室门口的监控?是没装,还是装了没找到?那个俯拍我的角度,

    来自我的手机,说明对方能实时控制我的手机摄像头。那么,其他的线索呢?

    我再次拿起那部黑色手机,仔细研究那张“线索”图片。除了桌子和扭曲金属物,

    没有其他背景。拍摄的角度,是垂直向下,像是把东西放在桌上直接拍的。这照片,

    是用这部黑色手机拍的?还是用别的设备?如果是用这部手机拍的,

    那说明这部手机曾经被放在我的书桌上,拍下了这个东西。可这部手机是在沙发缝里找到的。

    是拍完之后,才被塞进沙发缝的?那个扭曲的金属物,是关键。

    我尝试用自己手机的搜索引擎,描述这个形状:“扭曲的、银色的、金属丝、弯折”。

    搜索结果大多是一些抽象艺术品或者无关的工业零件。不对。我换了个思路。

    这会不会是某个日常用品被破坏后的形态?比如……一个衣服架子?一个钥匙扣?一段电线?

    都有可能,又都无法确定。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焦虑感像潮水般上涨。我坐回书桌前,

    盯着那张线索图片,试图在记忆中寻找类似的物件。银色的,金属的,

    可能比较有韧性……忽然,一个模糊的印象闪过脑海。大概……是上周还是上上周,

    我好像在家里什么地方见过一小段银色的、比较粗的电线?或者是什么装饰品上的金属丝?

    记不清了,当时根本没在意。现在想来,那会不会就是图片里的东西?它当时在哪里来着?

    好像是……在卫生间洗手池的台面上?还是卧室的床头柜附近?记忆像蒙上了雾,

    怎么也抓不清晰。我起身,再次搜查卫生间和卧室,重点关注洗手台、柜子表面和床头柜。

    一无所获。难道已经被清理掉了?我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第一个线索就如此艰难。就在这时,

    那部黑色手机又响了。不是信息提示音,而是一种尖锐的、类似闹铃的声音。我拿起来一看,

    计时窗口:23:47:1123:47:1023:47:09……鲜红的数字不断跳动,

    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他/她在用这种方式给我施加压力。必须加快速度。

    我盯着图片里那个扭曲的金属物,忽然想到另一个可能性。这东西的形状如此怪异,

    会不会是故意弯折成某种有意义的形态?比如……一个字母?或者一个符号?

    我仔细辨认那个弯折的弧度。它大致呈一个不规则的“S”形,

    但开头和结尾都有多余的小弯钩。S?什么意思?姓氏首字母?地名的缩写?某种标志?

    我的社交圈里,姓氏带S的……同事有两个,朋友好像没有,邻居……楼下的情侣姓沈,

    对门老夫妻姓孙,楼上的那个单身男人,好像……姓陈?不,不对,

    有一次在电梯里看到快递,他好像叫……沈……什么?还是孙什么?记不清了。

    平时根本没注意。难道是他?楼上的邻居?或者楼下的?这个“S”太模糊了,指向性不强。

    而且,这仅仅是我的猜测。万一它不是字母呢?倒计时在无情地跳动。我决定换个方向。

    既然这个金属物可能曾经出现在我的书桌上,那么,拍下这张照片的时间点就很重要。

    如果能确定拍照时间,或许能通过回忆当时的情况,想起些什么。

    我查看黑色手机上这张线索图片的详细信息。长按图片,

    选择“详细信息”……选项是灰色的,无法点击。这部手机屏蔽了大部分功能。

    没办法获取EXIF信息。该死!**在书桌旁,感到一阵疲惫和绝望。对手在暗处,

    掌握着我所有的动向,而我对他/她一无所知,像一只在迷宫里乱撞的老鼠。

    等等——我的动向?他/她通过我的手机监视我。那么,我是否可以利用这一点?

    44电梯惊魂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计划,在我脑海中逐渐成形。

    既然他/她能看到我,听到我。那么,我是否可以……表演给他/她看?

    我可以假装找到了关键线索,假装推理出了他/她的身份,甚至假装准备采取行动。

    通过观察他/她的反应,来获取真正的信息!这很冒险,就像在走钢丝。一旦被识破,

    可能会激怒对方,导致他/直接对小薇不利。但坐以待毙,同样是死路。必须赌一把。

    我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表情,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像是有了重大发现。

    我拿起自己的手机——假设它仍在被监听——用一种带着压抑的兴奋和一丝笃定的语气,

    假装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某个看不见的人听:“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那个金属丝……是‘沈’?楼下的沈明?”我故意说出了楼下那个年轻男性的名字,

    观察黑色手机的反应。没有新信息。我继续表演,走到书房门口,对着空气,

    仿佛在梳理思路:“上个月物业检修水管,沈明是物业公司的工程部的吧?

    他是不是来过我家?对,他来过!他有机会安装摄像头!”“还有那个锁孔被堵的事情,

    那之后没多久,他就搬来了……时间对得上!”我一边说,一边留意着四周的动静,

    以及那部黑色手机。屏幕依旧暗着,没有回复。难道猜错了?还是他/她看穿了我的表演?

    我决定再加点码。我拿起自己的手机,假装要打电话,声音提高:“喂?是派出所吗?

    我怀疑我的邻居沈明……”话音未落,那部黑色手机突然尖锐地响了起来!不是信息,

    是来电**!屏幕上闪烁着一个号码——未知号码。他打来了!我的心跳骤然加速,

    几乎要从喉咙里蹦出来。接,还是不接?犹豫只有一秒。我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放到耳边。

    电话那头,一片死寂。没有任何声音,连呼吸声都听不到。但我能感觉到,那边有人。

    我们就这样隔着无线电波,沉默地对峙着。几秒钟后,就在我几乎要忍不住开口的时候,

    听筒里传来一个声音。

    一个经过明显电子处理、失真严重、听不出男女的机械合成音:“方向错了。”“代价。

    ”咔哒。电话挂断了。方向错了?代价?什么代价?我还没反应过来,

    我自己的手机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屏幕上显示——是小薇的来电。

    一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攫住了我。我颤抖着接起电话。“阿成!你没事吧?

    ”小薇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惊恐,“刚才……刚才有个骑摩托车的人,

    突然从旁边冲过来,抢了我的包!还……还猛地推了我一把,我摔了一跤,

    手肘擦破了……他抢了包就跑了!吓死我了!”我的脑袋“嗡”的一声,像被重锤砸中。

    代价……这就是他说的“代价”!因为我故意误导,把嫌疑引向沈明,

    所以他/她立刻给了警告,对小薇实施了抢劫和推搡!他/她不是在开玩笑。

    他/她真的能做到!而且反应如此之快!“你……你人没事吧?除了手肘,

    还有没有伤到哪里?”我急声问,声音都在发颤。“没……没有,

    就是吓坏了……那个包里有我刚取的现金,还有证件……”“人没事就好,

    人没事就好……报警了吗?”“报了,警察刚做完笔录走了……阿成,

    我怎么觉得这么邪门啊,那抢匪好像就是冲着我来的一样……”我握着手机,浑身冰凉。

    不是好像,他就是冲着你去!是因为我!是因为我的自作聪明!“小薇,你听我说,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语气严肃,“你最近……不,就现在,你立刻请假,

    去找个安全的地方待着,酒店也好,朋友家也好,暂时别回自己家。等我联系你。

    ”“为什么?到底出什么事了?”“你别问那么多,照我说的做!立刻,马上!

    ”我几乎是在吼了。小薇被我的语气吓住了,沉默了一下,带着鼻音说:“……好,

    我知道了。你……你小心点。”挂了电话,我颓然地靠在墙上,冷汗已经浸透了衬衫。

    太可怕了。这个对手,不仅隐藏得深,而且拥有快速行动的能力,

    能精准地找到小薇并实施袭击。他可能不是一个人,可能有同伙。他就在这座城市里。甚至,

    可能离我并不远。我看向那部黑色手机。屏幕上的倒计时还在跳动:23:11:03。

    他说的“方向错了”,意味着沈明不是目标。那么,正确的方向在哪里?那个扭曲的金属物,

    不是指向姓氏。那它到底是什么?我再次点开那张线索图片,死死地盯着。深色木质桌面,

    扭曲的银色金属。这一次,我注意到了之前忽略的一个细节。

    在金属物扭曲的一个弯折点内侧,似乎沾染了一点点……暗红色的痕迹?像是铁锈,

    又像是……干涸的血迹?我放大图片,仔细看。确实有一点不明显的暗红色。血迹?

    我家里怎么会有带血迹的金属物?我自己的血?什么时候?我最近没有受伤。

    难道是……一个更惊悚的联想冲进脑海。大概一个多月前,小区里发生过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住在隔壁单元的一个独居老人,在家门口被人袭击了,后脑被钝器敲了一下,

    丢失了少量财物。当时闹得人心惶惶,警察也来调查过,但一直没破案。老人描述,

    袭击者是从背后动手,他没看清脸,只隐约记得对方个子不高,动作很利索。

    当时大家都以为是流窜作案。难道……那个金属物,是凶器?上面沾着的,是那个老人的血?

    这个窥视我的变态,和那个袭击老人的,是同一个人?他把凶器的一部分,

    曾经放在我的书桌上,还拍了下来,作为给我的“线索”?这太疯狂了!如果真是这样,

    那这个游戏的危险程度,远超我的想象。我面对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偷窥狂,

    而是一个可能实施过暴力犯罪的危险分子!他/她把这个作为线索给我,是什么意思?挑衅?

    还是暗示他/她和那个案子有关?我需要确认。

    我立刻在网上搜索当时那起袭击案的新闻报道。很快找到了,内容很简略,

    只说了时间、地点、事件,没有提到凶器具体是什么,只说是“钝器”。

    我尝试联系当时处理案件的派出所,但考虑到我没有任何证据,仅凭一张模糊的图片和猜测,

    警方恐怕不会受理,反而可能再次打草惊蛇。这条路也走不通。但“血迹”这个发现,

    让线索的重量完全不同了。这不再只是一个变态的恶作剧。

    我的目光再次落回图片中的金属物。如果它是凶器,那它原本会是什么?一段金属棍?

    一个工具的一部分?它的粗细,大概比筷子略细,银色,有韧性……忽然,

    一个常见的物品闪过脑海——手机支架!那种可以弯折的、蛇骨状的手机支架!

    很多都是银色的金属材质!如果强行把它扭弯,折断,确实可能形成图片里那种扭曲的形状!

    而且,手机支架很常见,几乎人手一个,不容易引起注意。

    我立刻在自己的家里寻找手机支架。我自己的那个,是黑色的,好好地放在床头柜上。

    没有银色的。那个窥视者,用一个可能作为凶器的、扭曲的银色手机支架,

    作为第一个线索给我。他想表达什么?“手机”?“支架”?

    还是这个行为本身——“扭曲”?以及,那个可能的血迹,指向了隔壁单元的袭击案。

    线索开始交织,但依旧混乱。倒计时在继续:22:38:15。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我却感觉在原地踏步。55储物柜之谜就在我绞尽脑汁的时候,

    黑色手机又收到了一条新信息。还是那个“我”发来的。第二张线索图片。点开图片,

    我愣住了。图片内容不再是物品,而是一张打印出来的A4纸,上面印着几行字。

    纸张被放在……看起来像是某种粗糙的水泥地面上。纸上打印着:「它曾聆听寂静,

    映照真实。」「如今身陷囹圄,见证终局。」「寻找编号:7C。」像是一首蹩脚的诗,

    或者一个谜语。它?聆听寂静?映照真实?身陷囹圄?见证终局?这是什么?

    某种物品的拟人化描述?编号7C?这又是什么地方?我仔细看那张A4纸摆放的环境。

    粗糙的、灰黑色的水泥地面,旁边似乎有一小片干枯的落叶,背景是模糊的黑暗,

    看不到更多细节。像是在某个户外,或者废弃建筑的地面上。“它”指的是什么?

    这个“它”被囚禁了(身陷囹圄),会在哪里见证终局?编号7C,像是一个储物柜的编号,

    或者停车位?牢房号?谜语一样的线索,比第一个更加晦涩。这个窥视者,不仅在监视我,

    还在享受这种用谜题折磨我的过程。我反复咀嚼那两句话。“聆听寂静,映照真实”。

    什么东西能聆听寂静?能映照真实?耳机?镜子?还是……摄像头?麦克风?“身陷囹圄,

    见证终局”。被关起来了,会看到最终的结局。结合起来,一个被关起来的,

    能“聆听”和“映照”的东西?难道指的是……那部黑色手机本身?它现在在我手里,

    像被关起来一样,而它会见证我和小薇的“终局”?不对,感觉不对。编号7C呢?或者,

    是指那些被我发现并拆下来的摄像头?它们现在堆在客厅地板上,失去了作用,

    算是“身陷囹圄”?但编号呢?那些摄像头上没有任何编号。我检查了一下那四个摄像头,

    确实没有找到“7C”之类的标记。这个“它”,可能另有所指。而找到“它”的地点,

    提示是那个粗糙的水泥地面,有落叶,像户外。我走到窗边,撩开窗帘一角,看向楼下。

    小区路面是柏油的,人行道是地砖。不符合。小区后面的那个废弃的自行车棚?

    地面是水泥的,常年堆积落叶。有可能。还有哪里?编号7C。如果是指储物柜,

    我们小区每栋楼楼下有一排邮政快递柜,编号是数字,没有字母。

    附近超市的储物柜是纯数字。公司楼下的健身房储物柜,

    好像是字母加数字的编号……范围太广了。我需要结合第一个线索来考虑。第一个线索,

    一个可能作为凶器的、扭曲的银色手机支架,可能沾染了隔壁单元老人的血迹。第二个线索,

    一个谜语,指向一个被囚禁的、能聆听和映照的“它”,位置在某个户外的水泥地,

    编号7C。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那个袭击案发生在隔壁单元楼道。

    楼道地面是水泥的吗?我记得好像是铺了地砖的。我努力回忆。

    隔壁单元的格局和我们单元一样。一楼入口楼道铺了地砖,但通往地下室的楼梯,

    或者楼顶天台,可能是水泥地?楼顶天台!我们这栋楼的楼顶天台,地面就是粗糙的水泥的,

    而且经常有落叶被风吹上去!平时很少有人去,门一般是锁着的,

    但我知道那个锁很容易弄开,很多小孩偷偷跑上去玩。

    编号7C……天台上有什么东西是带编号的?水电房?通风管道?好像没有明确的编号。

    或者,不是我们这栋楼?是那个袭击案发生的隔壁单元的天台?各种可能性在脑海里碰撞,

    混乱不堪。我决定,先去我们这栋楼的天台看一看。这是目前最直接的猜测。

    我拿起那部黑色手机,想了想,又放下。带上它,等于带了一个定位器和通讯器,

    随时向对方报告我的位置。不能带。我把它塞回沙发缝里藏好。然后,

    我带上自己的手机、钥匙,以及——为了防身——将一把水果刀揣进外套口袋。深吸一口气,

    我打开家门,走了出去。楼道里安静得可怕。声控灯随着我的脚步声亮起,投下昏黄的光晕。

    我快步走向电梯厅,按下上行键。电梯从一楼缓缓上升。

    数字不断变化:1……2……3……我的心跳也跟着加速。“叮”的一声,

    电梯门在我面前打开。里面空无一人。我走进去,按下顶楼的按钮。电梯门缓缓合上,

    开始上升。狭小的空间里,只有电梯运行的微弱噪音。我盯着不断变化的楼层数字,

    手心因为紧张而冒汗。就在电梯经过10楼,继续向上时,突然,猛地顿了一下!然后,

    灯“啪”地熄灭了!电梯骤然停止运行,卡在了半空中!一片漆黑。死一样的寂静。

    只有手机屏幕发出的微弱光芒,照亮我惊恐失措的脸。是巧合?还是……他做的?

    电梯猛地一顿,黑暗吞噬了一切。惯性让我向前踉跄,手肘重重撞在冰冷的轿厢内壁上,

    一阵闷痛。心脏在胸腔里发了疯似的狂跳,几乎要撞碎肋骨蹦出来。不是巧合。

    绝不可能是巧合。他知道我出来了。他知道我要去天台。他甚至能控制这部电梯?

    冰冷的恐惧像黏液一样糊住了口鼻,呼吸变得困难。我背靠住轿厢壁,徒劳地瞪大双眼,

    试图在浓墨般的黑暗里捕捉到一丝轮廓。只有我自己粗重、压抑的喘息声在狭小空间里回荡。

    手机!对,手机!我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手机,解锁,手电筒的光柱瞬间刺破黑暗,

    在狭小的轿厢内慌乱扫射。四壁光滑,头顶的通风口栅栏投下稀疏的格子阴影,

    报警按钮和通话按钮的图标在光线中显得格外醒目。按报警按钮?通话按钮?

    物业监控室能听到吗?他们会相信电梯故障是人为的吗?

    还是……这根本就是他/她计划的一部分?把我困在这里,像瓮中之鳖?不行,

    不能坐以待毙。我扑到控制面板前,用力拍打报警按钮。刺耳的**响了一阵,

    对面传来一个略显不耐烦的中年男声,夹杂着电流的杂音:“喂?怎么回事?”“电梯坏了!

    卡住了!灯也灭了!我在里面!”我语速极快,声音因为紧张而嘶哑。“几号楼几单元?

    具体卡在几层之间?”对方的声音严肃了些。“7号楼1单元!刚才从10楼上来的,

    现在不知道具**置!快点!里面很闷!”我强调,感觉空气确实在变得稀薄浑浊。

    “知道了,别慌,我们马上通知维修人员,保持通话……”“等等!”我急忙喊道,

    “能不能先想办法把门弄开一条缝?透透气!”我迫切需要确认外面的情况,也需要空气。

    “我们试试从外面撬一下,你别乱动,离门远点!”对方交代完,通话暂时中断,

    只留下令人焦灼的电流嘶嘶声。我依言后退两步,背紧紧贴着冰冷的轿厢后壁,

    手电光死死盯住那两扇紧闭的金属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进眼睛里,又涩又痛。“嘎吱——”外面传来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

    紧接着,那两扇厚重的电梯门,被某种工具从中间硬生生撬开了一道狭窄的缝隙!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