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朝醒来,我从世家千金变成了跳楼自杀的高三学子。看着满桌天书般的试卷,
我淡定拈起毛笔——理科不行,文科还能输?我浅笑不语,正准备深藏功与名,
却接到一封北大特招通知书。“同学,你的古文功底,震撼了整个文学院。
”正文第1章:惊鸿“林薇,你给我站起来!”语文老师陈老师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在死寂的高三(一)班教室里炸开。所有同学的目光,
“唰”地一下聚焦在角落那个一直低着头的女生身上。有同情,有好奇,
更多的是习以为常的轻蔑。班花李雪和同桌交换了一个嘲讽的眼神,
用不高不低、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的声音说:“跳楼没摔死,脑子估计真摔坏了,还敢作弊?
”沈清辞,或者说,现在是林薇了,缓缓抬起头。额角还贴着纱布,隐隐作痛,
但这痛楚远不及她刚醒来时,接收这具身体记忆的万分之一。
学业压力、父母期望、同学的冷眼……最后是从高楼坠落的失重感。那个叫林薇的女孩死了。
而她,大靖朝礼部侍郎嫡女沈清辞,却在这样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借尸还魂。
陈老师将一张试卷拍在讲台上,手指点着其中一道题:“《项羽本纪》这段,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这句话,全班只有一个人,不仅翻译精准,
赏析深刻,还他妈的模仿太史公的笔法写了段评语!”他深吸一口气,
目光复杂地看向林薇:“林薇,你告诉我,这段‘太史公曰’,真是你写的?
”教室里响起窃窃私语。“肯定是抄的呗,她以前文言文就没及格过。”“字迹都不一样了,
装神弄鬼。”林薇站起身,动作间带着一种不属于这个年龄少女的沉稳和仪态。
她无视那些目光,看向讲台,声音清晰,带着一丝自然的古韵:“回老师,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学生只是……心有所感。”“心有所感?”陈老师气笑了,拿起那张答题卡,
走到她面前,指着上面风骨嶙峋、力透纸背的字迹,“你这‘心有所感’,
感出了连高考阅卷组组长都未必写得出的史论笔法!这字,没有十年功夫,练不出来!
你告诉我,怎么个心有所感法?”林薇平静地迎上他的目光:“项王兵败垓下,非战之罪,
乃时运不济,性格使然。其不过江东,非畏死,乃重颜面胜于性命,
是谓士可杀不可辱之古风。学生只是揣摩其心境,略作感慨。”一番话,不卑不亢,
有理有据。全班鸦雀无声。连李雪都愣住了,这真是那个说话都不敢大声的林薇?
陈老师死死盯着她,看了足足半分钟,忽然将答题卡重重拍在她桌上:“好!
好一个‘心有所感’!林薇,这次模拟考,你的文言文阅读,满分!全班唯一!
”他转向全班,声音沉痛:“你们一个个自诩尖子生,看看!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功底!
这不是靠刷题能刷出来的!”下课铃适时响起,打破了凝固的气氛。陈老师前脚刚走,
李雪就带着几个跟班围了上来,假笑着:“哟,林薇,跳了次楼,还真脱胎换骨了?
连字都写得人模狗样了?从哪个古籍辅导书上抄的,分享分享呗?
”林薇(沈清辞)默默收拾书本,懒得理会。这种小女子的争风吃醋,在她看来幼稚可笑。
“我跟你说话呢!”李雪被她无视的态度激怒,伸手就去推她的肩膀。林薇脚步微错,
看似不经意,却让李雪推了个空,差点摔倒,狼狈地扶住桌子。“你!”李雪涨红了脸。
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插了进来:“李雪,适可而止。”是学霸顾言。他戴着细边眼镜,
气质清峻,是年级公认的学神。他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张从林薇书本里飘落的草稿纸。纸上,
用普通的签字笔,却画着精致的几何图形,旁边用清秀中带着锋芒的小楷标注着一些符号,
仔细看,竟像是某种古老的演算方式。顾言眼中闪过极大的困惑,他将草稿纸递还给林薇,
目光在她脸上停留片刻:“你的字……很特别。”林薇接过纸,淡淡点头:“多谢。
”便径直离开了教室。顾言看着她的背影,眉头微蹙。这个林薇,
和以前那个总是低着头、存在感稀薄的女孩,判若两人。还有那笔字,
那纸上透着古怪却又隐含逻辑的演算……怎么回事?第2章:暗潮接下来的几天,
林薇(沈清辞)充分体验了这个名为“学校”的场所的怪异。英语课如同听天书,
那些扭曲的符号她一个不识。数学课上,老师讲的公式定理更是如同符咒。
当被叫起来回答一个简单的化学元素读音时,她根据字形,
谨慎地念道:“克、米、斯、特、里?”教室里爆发出哄堂大笑。李雪笑得最大声:“林薇,
你古文抄多了,连英文都不会念了?那是Chemistry!化学!
”林薇面色平静地坐下。羞耻?并没有。她一个熟读四书五经的大家闺秀,
不懂这异邦文字有何可耻?只是,这具身体原主残留的窘迫感和周围刺耳的笑声,
让她微微蹙眉。课间,她想去接水,却差点被一个匆匆跑过的男生撞倒。混乱中,
她感到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眼前闪过一些模糊的画面:昏暗的空教室,
一个模糊的身影将一本厚厚的笔记塞进“她”(原主林薇)的书包,
耳边是一个压低的、充满恶意的声音:“……你就该带着这个秘密消失……”头痛欲裂。
沈清辞扶住墙壁,脸色发白。“你没事吧?”顾言不知何时出现在旁边,
递上一瓶未开封的水。林薇接过水,低声道谢。那记忆碎片如此真实,
带着原主深刻的恐惧和绝望。自杀?恐怕没那么简单。她开始留意李雪和她的跟班。
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她故意坐在离她们不远的长椅上假寐,
听到零碎的话语:“……那笔记……幸好处理掉了……”“……还以为她死了就一了百了,
没想到……”“……不能让她出风头……”沈清辞心中冷笑。果然有鬼。
她回到林薇那个杂乱的小房间,仔细翻找。在书架最底层,一堆废弃试卷下面,
她发现了一本硬壳笔记本。笔记本的封面被撕毁过,又被人用透明胶带仔细地粘好。
翻开里面,是原主林薇娟秀的字迹,记录着详细的物理竞赛笔记和心得。
但中间有几页被粗暴地撕掉了,而在笔记的空白处,
却出现了另一种略显潦草、明显属于他人的字迹,写着一些恶毒的诅咒和嘲讽的话。
就在这时,班主任走进教室,宣布了市级“古文之星”大赛的消息,名额只有一个,
奖励丰厚,且对高考自主招生有极大助力。语文老师陈老师立刻说:“我推荐林薇同学参加。
她的古文功底,大家有目共睹。”“我反对!”李雪立刻站起来,“老师,
林薇同学刚刚……经历了一些事,状态不稳定。而且,
我们怎么知道她上次考试不是侥幸或者……用了其他手段?我建议,
应该在班里进行一次公开的选拔,公平竞争!”她的话引得不少人附和。
陈老师有些为难地看向林薇:“林薇,你的意思呢?”沈清辞缓缓站起身,目光扫过李雪,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学生愿意接受考核。
”第3章:锋芒公开选拔定在周五下午的班会课。几乎全班同学都留下来看热闹。
黑板上写着“古文之星选拔赛”几个大字。陈老师主持,李雪和林薇作为竞争者。
李雪显然有备而来,先是流利地背诵了一篇长长的《滕王阁序》,赢得一片掌声。
接着是典故解读,她也说得头头是道。轮到林薇了。她走到教室中央,姿态优雅,
仿佛不是在进行一场考核,而是在出席一场诗会。“请以‘明月’为题,进行飞花令。
”陈老师说。李雪抢先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林薇淡然接道:“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几句之后,常见的诗句渐渐被说完。
李雪开始有些卡壳:“月……月落乌啼霜满天……”林薇几乎不假思索:“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李雪额头见汗,越来越吃力。林薇却依旧气定神闲,诗句信手拈来,
不仅接得流畅,偶尔还会点评一句诗的意境或是背后典故,听得同学们目瞪口呆。“够了!
”李雪突然打断,脸色难看,“光是背诗有什么用?有本事自己作一首!”教室里安静下来。
现场作诗?这难度太大了。陈老师也觉得李雪有些过分了:“李雪,这……”“可以。
”林薇淡淡开口。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和初升的月影,略一沉吟,
清声吟道:“残阳泣血堕西楼,孤月衔悲上柳梢。莫道幽魂无寄处,清风犹送旧时谣。
”诗句带着一种不符合她年龄的苍凉和幽怨,瞬间镇住了全场。
那“幽魂”、“旧时谣”的字眼,更是让知悉林薇跳楼事件的同学背后泛起寒意。
李雪脸色煞白,指着她:“你……你抄袭!你以前根本不会这些!
还有那本笔记……你抄袭我的竞赛思路的事,还没完呢!”沈清辞等的就是这句话。她转身,
目光锐利地看向李雪:“笔记?李雪同学,我从未提及任何笔记,你为何如此笃定,
我‘抄袭’之事,与一本笔记有关?”李雪猛地噎住,眼神慌乱:“我……我猜的!
大家都这么说!”“大家?”林薇步步紧逼,“大家是谁?为何我本人都不清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