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离婚那天,我成了笑话民政局三楼的离婚登记室里,空调风带着一股消毒水的冷意,
吹得我后颈发僵。林意坐在我对面的金属椅子上,
米白色连衣裙的裙摆被她无意识地攥出褶皱,可指尖夹着的黑色水笔,
却稳得像在签署一份无关紧要的商业合同。“沈砚”两个字落在离婚协议上时,
笔尖甚至没停顿过。我盯着那两个熟悉又陌生的字,忽然想起三年前她签结婚誓词时,
还会偷偷抬头冲我笑,睫毛像小扇子似的晃。可现在,她连“要不要再想想”都没问,
只是把协议推过来时,指尖不小心碰到我的手,又像触到烫铁似的迅速收回。“沈砚,
以后别再联系了。”她的声音很轻,却像冰锥扎在我心上。登记室的玻璃窗外面,
一对新人正举着红本本拍照,新娘笑靥如花,
新郎忙着帮她整理头纱——那曾是我无数次幻想过的场景,现在却成了刺向我的刀子。
我还没从怔愣中缓过神,登记室的门就被“砰”地推开。林母踩着银色高跟鞋走进来,
鞋跟敲在瓷砖地上,发出“噔噔噔”的声响,像在给我的狼狈伴奏。
她扫了眼我身上那件洗得领口发毛的浅蓝衬衫,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讥讽,
从包里掏出纸巾擦了擦手,仿佛我是什么脏东西。“总算离了,”她走到林意身边,
把女儿的连衣裙抚平,语气里满是嫌弃,“我们家意意当初真是瞎了眼,
跟你这种没房没车、连岳父生日都只送得起水果篮的窝囊废耗了三年。”我张了张嘴,
喉结滚动了两下——上次林父生日,我通宵三天,用檀木刻了个带他名字的茶盘,
手被刻刀划了三道口子,可林母连门都没让我进,说“地摊上十块钱三个的玩意儿,
也好意思拿来丢人”。可这话到了嘴边,却被林意的眼神堵了回去。她看着我,
眼底没有半分心疼,只有一种“你果然只会找借口”的失望,像一层薄冰,
把我最后一点辩解的勇气冻住了。走出民政局大门时,天突然下起了小雨。
细密的雨丝打在脸上,凉得刺骨,我却没带伞——早上出门时,
林意说“民政局离得近,不用带”,我当时还傻傻地觉得她贴心,现在才明白,
她只是不想多跟我待哪怕一分钟。我抱着那份折得整整齐齐的离婚协议,沿着人行道慢慢走。
路边的便利店播放着欢快的流行歌,
玻璃门上贴着“第二杯半价”的海报;一对情侣共撑一把伞,男生把女生护在怀里,
小心翼翼地避开积水——这些平常的画面,此刻却像针一样扎进我的眼睛。
我想起三年来的日子:每天下班绕两站路去她公司楼下等她,
她却让我在街角的便利店门口躲着,说“我同事看到不好”;她妈说我工资低,
我就偷偷去做**,帮人写代码到凌晨三点,手指冻得发僵,
只为了给她买一支她提过一次的名牌口红,
结果她转头就跟闺蜜说“他也就这点能耐了”;就连我爸急性阑尾炎住院,
我跟她商量能不能先借点手术费,她都皱着眉翻手机,说“你爸那点退休金不够吗?
别影响我下个月去三亚的旅行”。原来从始至终,我在她眼里,
都只是个“没用的附属品”。回到出租屋时,雨已经停了。这间不到二十平米的小屋,
墙上还挂着我们的结婚照——照片里的我穿着不合身的西装,笑得一脸傻气,
林意靠在我身边,笑容却有些勉强。我搬来凳子,把照片摘下来,
相框的玻璃边缘割了我的手指,渗出一点血珠,我却没觉得疼。“哗啦”一声,
照片被我扔进垃圾桶,里面还躺着我昨天没吃完的泡面。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屏幕亮起,
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没有署名,只有一行字:【检测到宿主处于自我价值崩塌状态,
是否愿意启动“理性进阶计划”?】我盯着短信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悬着。
垃圾桶里的照片露出来一角,林意的脸还在笑,可我却觉得陌生。反正都已经跌到谷底了,
还能更糟吗?我深吸一口气,点下了“是”。第二章:系统上线,
我开始变了短信发送成功的瞬间,我的脑海里突然响起一道清冷的电子音,
没有任何情绪起伏,像在播报天气预报:【理性进阶系统已激活,宿主:沈砚。
当前状态:情绪主导型人格,自我价值认知偏差。第一步任务:脱离情绪支配,
重建自我价值——分析过去三年婚姻中,林意提出离婚的核心心理动机。】我愣了一下,
下意识地摸了摸耳朵,以为是幻听。可那电子音又响了起来,
这次还伴随着一道淡蓝色的光屏,浮现在我眼前,
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数据:【林意个人信息:30岁,外企市场部高管,年薪42万,
成长环境:母亲为家庭主妇,父亲为国企中层,
长期接受“婚姻需匹配社会地位”的教育……】光屏上的字清晰得不像幻觉,
我坐在沙发上,按照系统的提示,试着冷静下来回忆过去的日子。以前我总觉得,
林意是因为我穷、没本事才离开我,可现在看着光屏上的数据,
心里却慢慢浮出一个更残酷的答案。
意提出离婚的核心动机拆解——1.对宿主经济能力的不满:宿主当前年薪18万,
低于林意社交圈平均水平(45万),
长期的贬低式洗脑:林母平均每周对林意进行3.2次“沈砚没前途”的负面暗示,
象(占比35%);3.自身对“优越感”的追求:林意同事均为“精英配偶”,
其曾在私下抱怨“跟沈砚出门没面子”,不愿被贴上“下嫁”标签(占比25%)。
注:宿主需明确,对方的离开并非完全因你“没用”,而是其自身认知与价值观的问题。
】系统的分析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这段婚姻的本质。我突然想起有一次,
我熬夜做的技术方案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兴奋地跟她分享,说“说不定能涨工资”,
她却正在敷面膜,头也没抬地打断我:“你那破技术能挣多少钱?我同事老公开的公司,
上个月又换了新车。”原来从那时起,她就已经把“钱”和“本事”画了等号,
而我,只是她衡量“本事”的一个失败案例。**在沙发上,看着光屏上闪烁的数据,
突然觉得眼眶发热,却没有眼泪——大概是难过到极致,连哭都哭不出来了。
【系统提示:重建自我价值的关键,是找到自身的核心优势。宿主为某985工科硕士,
曾独立完成3个企业技术项目优化,降低成本平均达28%,
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技术攻坚能力,建议从专业领域切入,重新规划职业路径。
】光屏上弹出我以前做过的项目案例,连我自己都快忘了的细节,
系统都记得清清楚楚:2020年帮一家制造企业优化生产系统,
让效率提升了35%;2021年做的数据分析模型,
帮客户减少了40%的库存积压……原来我不是“没用”,只是以前为了迁就林意,
放弃了去大厂做技术的机会,选择了一份离家近但薪资低的工作,
把自己活成了她眼里的“窝囊废”。我打开落满灰尘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时,
映出我憔悴的脸。我开始整理自己的项目案例,
投了几家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前我总觉得自己不行,怕面试失败,
可现在有系统的理性分析做支撑,我突然有了底气。我的技术能力,从来都不差。
接下来的几天,我每天都泡在技术论坛和学习视频里,桌上的咖啡杯换了一个又一个,
窗外的天从亮到黑,我却没觉得累。只是偶尔看到手机里林意的朋友圈(还没来得及删),
她发了张跟闺蜜喝下午茶的照片,配文“终于解脱了”,我的心还是会抽痛一下。
【系统提示:宿主,情绪波动会影响决策效率。林意的离开是既定事实,过度沉溺于过去,
只会阻碍自我成长。建议进行“情绪转移”——可通过运动或技术练习,分散注意力。
】我关掉朋友圈,穿上很久没穿的运动鞋,下楼绕着小区跑了五公里。汗水浸湿了衣服,
累得气喘吁吁,可心里的堵得慌的感觉却轻了很多。我坐在小区的长椅上,看着天上的星星,
突然明白:我不能再做那个“跪着求爱”的沈砚了,我要站起来,为自己活一次。
第三章:旧爱如梦,新仇似火半个月后,
我收到了一家名为“创科未来”的科技公司的面试邀请,岗位是技术主管。面试那天,
我特意去商场买了一身深灰色西装,虽然不贵,但剪裁合身,穿在身上,
镜子里的男人终于不再是以前那个畏畏缩缩的样子——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下巴也抬得更直了。面试室里,面试官拿着我的项目案例,频频点头:“沈先生,
你这个生产系统优化方案,思路很新颖,我们公司正好在做类似的项目。
”我从容地跟他分析方案的细节,从技术难点到落地效果,条理清晰,
连我自己都惊讶于这份镇定——放在以前,我早就紧张得说不出话了。
“我们希望你能尽快入职,薪资方面,按照你的能力,给你年薪40万,怎么样?
”面试官笑着说。我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谢谢,我没问题。”走出面试室时,
阳光透过玻璃洒在我身上,暖得像重生。入职后的第一个月,
我就牵头优化了公司的核心项目——一个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
以前这个系统总出bug,客户投诉不断,我带领团队加班加点,重构了核心代码,
还加入了新的数据分析模块。项目上线那天,客户负责人特意打来电话,
语气激动:“沈主管,你们这个系统太好用了,比以前效率高了不止一倍!
”领导在例会上当众表扬了我,还给我发了一笔奖金。同事们也对我刮目相看,
以前总爱排挤新人的老技术,现在也会主动跟我讨论问题。我把奖金寄给我爸,打电话时,
他在那头笑得很开心:“儿子,你现在出息了,爸放心了。”这天,我正在改代码,
手机突然响了,是大学同学张伟打来的。“沈砚,好久没聚了,这周末我组个局,
顺便给林意庆祝升职,你也来呗?”张伟的语气很热情,
可我却犹豫了——我跟林意已经离婚了,再见面会不会很尴尬?“沈砚,
都过去这么久了,别总躲着,”张伟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劝我说,“去看看也好,
让她知道你现在过得不错,别总觉得你还是以前那个软柿子。”我想了想,是啊,
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沈砚了,为什么要躲着?我深吸一口气,答应了。
升职宴定在一家高档酒店的宴会厅,水晶灯璀璨夺目,背景音乐是舒缓的钢琴曲。
我到的时候,里面已经很热闹了,穿着光鲜的人们端着酒杯,谈笑风生。
林意穿着一身酒红色礼服,站在人群中间,脖子上戴着一条闪亮的项链,接受着大家的祝福,
看起来风光无限。她看到我时,手里的香槟杯顿了一下,酒液晃出一点,溅在礼服上。
她快步走过来,语气有些不自然:“沈砚?你怎么来了?”“张伟邀请我来的,恭喜你升职。
”我笑着说,语气平静,没有丝毫波澜——光屏上显示,她的情绪波动值是65%,
大概是没想到我会来,更没想到我会变得这么不一样。这时,林母也走了过来,
她的目光在我身上扫了一圈,从西装到皮鞋,最后落在我的手表上(一块平价的电子表),
撇了撇嘴:“哟,这不是沈砚吗?怎么,现在找到工作了?
不会还是以前那种没前途的小公司吧?”周围的人都看了过来,
眼神里带着好奇和看热闹的意味。以前的我遇到这种情况,早就脸红耳赤说不出话了,
可现在,我只是淡淡地看着林母,光屏上弹出她的性格分析:【林母,58岁,虚荣心强,
爱面子,可通过“专业成就”压制其优越感。】“阿姨,我现在在创科未来做技术主管,
”我语气平稳,“上个月刚帮公司优化了核心项目,为客户节省了近百万成本,至于前途,
我想我比三年前,应该好很多了。”林母的脸色僵了一下,像被人噎住了似的,
半天说不出话。林意拉了拉她妈的胳膊,示意她别说了,
然后对我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挺好的,你能过得好就好。”我没再跟她们说话,
转身走向自助餐区,想拿点东西垫垫肚子。刚走到拐角,就听到一阵争执声。
一个穿着黑色职业装的女人正跟一个中年男人争执,女人的头发有些乱,手里攥着一份方案,
指节泛白;男人则一脸不耐烦,领带松了一半,看起来很暴躁。“顾总,
这合作方案我已经改了三次了,你要是再不满意,那这合作就别谈了!”男人的声音很大,
引来不少人的侧目。女人皱着眉,语气却很坚定:“王总,不是我不满意,
而是方案里有几个数据漏洞,要是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后期会出大问题的,
我们不能拿客户的利益开玩笑。”“什么数据漏洞?我看你就是故意找茬!”男人说完,
就要转身走,手里的文件甩得哗哗响。
【系统提示:检测到顾晴(创科未来市场部总监)正面临合作危机。对方王总,性格急躁,
注重“面子”,方案中的数据漏洞确实存在(用户转化率计算错误,
成本预算偏差15%),但他不愿承认,怕丢面子。
建议宿主从“维护其面子”的角度切入,指出漏洞的同时,给其台阶下。
】我犹豫了一下——顾晴是市场部的老大,我跟她没打过交道,贸然上前会不会不好?
可看着她焦急的样子,我还是走了过去,对王总说:“王总,您好,
我是创科未来的技术主管沈砚。”王总愣了一下,上下打量我:“你是谁?
跟这事有什么关系?”“我刚才无意间听到您和顾总的对话,”我笑了笑,拿出手机,
打开方案的电子版,“其实顾总不是故意找茬,只是这个方案里的几个数据,
确实需要再调整一下。不过您放心,我可以帮您在不改变整体框架的前提下,
把漏洞补上——比如这里的用户转化率,用加权算法会更准确,还有成本预算,
加上浮动系数就能避免超支,这样既不会影响方案的完整性,也能保证后期的执行效果,
您看怎么样?”王总凑过来看了看手机屏幕,眉头慢慢舒展开:“哦?你能补?
这样调整的话,确实不影响整体思路。”“当然,我现在就能改,十分钟就能弄好。
”我说。顾晴感激地看了我一眼,小声说:“谢谢你,沈砚。”“不用客气,都是同事。
”我笑了笑。林意站在不远处,看着我和顾晴说话,
光屏上显示她的情绪波动值升到了80%,后悔概率也从30%涨到了50%。
我没在意,因为我知道,从今天起,我和她的人生,已经彻底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第四章:觉醒的男人最可怕因为帮顾晴化解了合作危机,我和她渐渐熟悉起来。
她是个很厉害的女人,市场敏感度极高,谈客户时总能抓住对方的需求,而且为人爽快,
不像有些高管那样摆架子。有天午休,她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递过来一杯咖啡:“沈砚,
我看了你做的几个项目,技术能力很强,而且很有想法。”她顿了顿,
从抽屉里拿出一份商业计划书,“我手里有几个不错的客户资源,还有一笔启动资金,
想做一个专注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公司,我觉得我们可以一起创业,你负责技术研发,
我负责市场推广,肯定有市场。”我看着计划书,
心跳有些加速——创业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风险太大了,我手里的积蓄不多,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系统提示:创业风险评估已生成——1.市场需求: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
尤其是中小微企业,
30%(有利);2.核心资源:宿主具备技术核心优势(过往项目成功率100%),
)与资金支持(启动资金200万)(有利);3.风险点:初期客户获取难度较大,
需制定精准的推广策略(可通过顾晴的人脉资源缓解);4.综合成功概率:65%,
建议启动创业计划。】有了系统的分析,我心里有了底。我抬起头,看着顾晴:“好,
我跟你干!”我们一起注册了公司,取名“砚晴科技”——取了我和她名字里的一个字。
公司选址在一个创业园区,租了一间不到五十平米的办公室,刷了白墙,
摆了几张二手办公桌,就算是正式开业了。员工加上我们俩,一共才5个人。
创业初期真的很难,我们每天都忙到凌晨。有一次,我们接了一个大客户的单子,
对方要求一周内完成系统搭建。我带着技术团队连续熬了三个通宵,
困了就趴在桌上睡一会儿,醒了就接着改代码。办公室的咖啡喝光了,
就喝自来水;外卖吃腻了,就泡方便面。有天凌晨两点,我正在调试系统,
顾晴端着一碗热乎的馄饨走过来:“沈砚,先吃点东西吧,别熬坏了身体。”我接过馄饨,
热气模糊了眼镜,心里暖暖的——这是离婚后,第一次有人这么关心我。终于,
在截止日期前,我们完成了系统搭建。客户验收那天,负责人操作完系统,
激动地握着我的手:“沈总,你们这个系统太贴合我们的需求了,
比之前找的几家大公司做的还好!”第一笔大额订单到手,我们在办公室里欢呼起来,
有人甚至哭了——那是激动的眼泪,是努力得到回报的眼泪。随着一个个项目的成功,
公司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也越来越多。不到半年,我们就搬了更大的办公室,
员工从最初的5个人,增加到了30多个人。有媒体记者来采访我,
写了一篇题为《从“窝囊废”到“草根技术大佬”,沈砚的逆袭之路》的报道。
报道里详细写了我离婚后创业的经历,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了我的变化。
我把报道发给我爸,他给我打了个电话,声音有些哽咽:“儿子,爸为你骄傲。
以前是爸没本事,没给你太多支持,让你受委屈了。”“爸,别说这些了,我现在挺好的。
”我眼眶有些发红,以前我总觉得自己对不起我爸,现在终于能让他扬眉吐气了。这天,
我在公司楼下的咖啡店买咖啡,刚转身,就撞到了一个人。“对不起,对不起!
”我连忙道歉,抬头一看,却是林意。她穿着一身职业装,手里拿着一份文件,
看起来比以前憔悴了些。她看到我,愣了一下,然后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沈砚,
好久不见,我看了关于你的报道,你现在真厉害。”“谢谢,只是运气好而已。
”我淡淡地说,光屏上显示她的情绪波动值是70%,后悔概率50%。她看着我,
眼神里带着一丝复杂,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文件边缘:“你变了很多,以前你跟我说话,
总是小心翼翼的,声音都不敢太大,现在……”“人总是要成长的,”我打断她,
语气平静,“以前我总觉得,只要我对别人好,别人就会对我好,可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
我学会了不卑微,学会了为自己活,这大概就是最大的变化吧。”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
却最终只是点了点头,声音有些轻:“挺好的,真的挺好的。”看着她转身离开的背影,
我心里没有丝毫波澜。系统提示:【宿主当前情绪稳定,自我价值认知清晰,
任务进度:30%。】我知道,这只是我逆袭之路的开始,后面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第五章:前妻的失控砚晴科技发展得越来越快,不到一年,就成了行业内小有名气的公司。
我也从当初那个狼狈的离婚男人,变成了别人口中的“沈总”。
我在公司附近买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装修成了我喜欢的简约风格,还把我爸接了过来,
让他好好享享清福。我爸第一次走进新房子时,摸着墙上的瓷砖,笑得合不拢嘴:“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