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煮蟹

白水煮蟹

兮夜的夜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顾承沈阅林薇 更新时间:2025-11-01 11:22

兮夜的夜的《白水煮蟹》这本书可谓用心良苦,内容很吸引人,人物描写精致,高潮迭起,让人流连忘返,顾承沈阅林薇是该书的主角。主要讲述的是:草丛里的虫鸣此起彼伏。实验楼里倒是很安静,大部分实验室都熄了灯,只有走廊亮着昏黄的光。她走到他们惯用的那间实验室门口,发……

最新章节(白水煮蟹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他总说我不够成熟,像杯白开水乏味无趣。直到我亲眼看见他和学妹在实验室接吻。

    他笑着解释:“她像烈酒,让人上头。”后来他跪在暴雨里砸烂所有实验器材:“回来吧,

    我戒酒了。”我端着新煮的姜茶从他身旁走过:“抱歉,我现在喜欢喝咖啡。

    ”---第一章:白水之乏七月的校园,像被扣在一个巨大的、潮湿的蒸笼里。

    蝉鸣声嘶力竭,仿佛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对抗这黏稠的闷热。生物化学实验室里,

    老旧吊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发出规律的“嗡嗡”声,非但没能带来多少凉意,

    反而把窗外飘来的热风搅得更加令人心烦意乱。沈阅坐在电脑前,

    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曲线像一团乱麻,缠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她已经在这个关键的数据节点上卡了整整一个下午。项目结题在即,

    这篇论文关系到她和顾承能否在研究生阶段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甚至影响到她正在申请的交换生资格。她揉了揉发涩的眼睛,下意识地看向旁边。

    顾承斜靠在椅背上,两条长腿随意地伸到过道里,手机屏幕的光映亮他轮廓分明的侧脸。

    他嘴角噙着一丝轻松的笑意,指尖在屏幕上飞快地点触,

    正投入地玩着一款时下流行的手机游戏。那份专注,沈阅很熟悉,

    只是很少用在与她相关的事情上。“顾承,”她声音有些干哑,

    推了推摊在桌上的几页文献打印稿,“这里,关于细胞活性衰减的曲线拟合,

    我还是觉得用我们之前验证过的经典模型更稳妥。你引入的这个新动态算法,

    变量是不是太敏感了?你看这几个异常波动点……”顾承的视线没从手机上移开,

    只是不甚在意地摆了摆手,指尖在屏幕上又完成一次精准的点击,游戏音效轻快地响了一下。

    “老模型太僵化了,显得死板。”他语气轻松,带着一种惯有的、不容置疑的自信,

    “做研究嘛,不能总是一板一眼。新的动态捕捉才够灵敏,能挖出深层关联数据,

    这才叫创新。”他顿了顿,终于舍得从战局中短暂抽离,抬眼看她,

    目光里带着一种沈阅早已习惯的、介于调侃和认真之间的评判:“阅阅,有时候我觉得,

    你做学问就像你这个人,太稳了,像杯白开水,安全,解渴,但……嗯,

    缺了点新意和冒险精神。”白开水。这个词,他又说出来了。

    沈阅的心像是被细小的针尖轻轻扎了一下,不很疼,

    但那股细微的、绵密的酸涩却迅速弥漫开来,渗透到四肢百骸。她下意识地低下头,

    看着自己面前那个透明的玻璃杯。杯子里是清澈的白开水,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正一颗颗滑落,留下蜿蜒的水痕,像她此刻闷在胸口、无法言说也无处流淌的情绪。

    实验室里,只剩下风扇的嗡鸣、窗外不知疲倦的蝉声,

    以及顾承手机里偶尔传来的、代表胜利或操作的轻快音效。她没再争辩。两年多的相处,

    她太清楚顾承的脾气。他聪明,有才华,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也是学院里的风云人物。

    他的自信有时会膨胀成自大,认定的事情,很少听得进别人的意见,尤其是她的。

    他享受她的稳定和陪伴,如同需要一杯白开水维持生命,却又时常嫌弃它的平淡无奇。

    沈阅默默收回手,指尖在微凉的桌面上无意识地划了一下。她重新将视线投向屏幕,

    那些跳跃的数据点仿佛都在嘲笑她的“死板”和“乏味”。项目汇报前一周,

    关键的几个参数始终无法完美收敛,误差像个幽灵,徘徊不去。顾承的眉头也终于锁紧了,

    实验室的气压低得吓人。他不再有闲心玩游戏,但焦躁的情绪让他变得更加难以沟通。

    那天下午,他接了一个电话,语气是沈阅很少听到的轻快,

    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宠溺:“嗯,还在实验室……遇到点麻烦?行啊,你来,

    正好也帮我们看看,换个思路,没准儿真有戏。”没过多久,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个穿着明黄色连衣裙的身影像一道阳光闪了进来,声音清脆得像玉珠落盘:“顾承学长!

    沈阅学姐!没打扰你们吧?”是林薇,低他们两级的直系学妹。她活泼,漂亮,

    社交能力极强,像一团移动的、温暖的小太阳,在学院里很有人气。她手里提着两杯奶茶,

    包装精致,杯壁上挂着冰凉的水珠。她自然地放了一杯在顾承手边,巧笑嫣然:“学长,

    你最爱的芝士奶盖绿茶,去冰半糖。”然后才将另一杯递给沈阅,“沈阅学姐,辛苦了,

    喝点甜的提提神。”“谢谢。”沈阅低声道谢,将那杯冰凉的奶茶放在桌角。指尖触及杯壁,

    那股冷意顺着指尖迅速蔓延,让她忍不住轻轻蜷缩了一下手指。顾承已经站起身,

    给林薇让出位置,语气是显而易见的熟稔和放松:“来得正好,薇公主,

    快用你那跳跃性思维给我们这死胡同照点亮。我和阅阅都快被这数据逼疯了。

    ”林薇娇笑着嗔了他一眼,凑到电脑前,身体不经意地靠近顾承。她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

    指着屏幕上的几个异常点:“学长你看这里,还有这里,干嘛非要循规蹈矩走标准拟合呢?

    试试边缘探测加模糊算法嘛,虽然看起来有点冒险,不够‘标准’,但说不定有奇效哦?

    就像……”她侧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顾承,像盛满了星星,“就像烈酒,入口**,

    烧喉咙,但后劲十足,够味儿!让人上头!”顾承明显愣了一下,

    随即眼底漾开真实而浓郁的笑意,那是在沈阅面前很少流露的、被点燃的光彩。他抬手,

    似乎极自然地想揉揉林薇的头发,动作到一半又生生转了个方向,拍了拍她的肩,

    力度轻快:“有道理!还是你脑子活,不按常理出牌!试试,就试试这个!”沈阅坐在一旁,

    看着他们凑在一起的脑袋,听着他们旁若无人的讨论,

    那些专业术语夹杂着玩笑和属于他们之间的默契暗号,像一层透明却坚硬的玻璃罩子,

    将她严严实实地隔绝在外。她看着顾承脸上那种被新奇想法激发的、充满兴味的光彩,

    是她很少能带来的光彩。她沉默地端起自己那杯凉白开,喝了一口。水划过喉咙,一片冰凉,

    直坠心底,压住了那丝不断上涌的涩意。窗外的蝉声,似乎叫得更响了。

    第二章:裂痕之始林薇的“烈酒”策略,像一剂强心针,

    让陷入僵局的项目似乎又看到了希望。顾承几乎全盘接受了她的建议,

    开始大刀阔斧地修改模型。实验室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但这种活跃,与沈阅无关。

    更多的时候,是顾承和林薇热火朝天地讨论,时而争论,时而爆发出默契的笑声。

    沈阅则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处理着基础的数据整理和文献查阅工作,

    像一個沉默的背景板。她不是没有提出过异议。在顾承兴致勃勃地阐述新思路时,

    她曾谨慎地提醒:“这个模糊算法的边界条件定义不够清晰,可能会引入无法控制的噪声,

    影响最终结论的可靠性。”顾承当时正沉浸在“创新”的兴奋中,

    闻言只是不以为然地挑了挑眉:“阅阅,做研究不能太畏首畏尾。一点噪声怕什么?

    我们要的是突破,是大发现!总是追求百分百的可靠,那和那些老学究有什么区别?

    ”他语气中的不耐,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林薇在一旁,没有说话,

    只是拿起顾承喝了一半的奶茶,很自然地抿了一口,然后对他眨了眨眼。

    顾承似乎并未觉得不妥,反而回以一个无奈又纵容的笑容。那一刻,

    沈阅感觉自己像个多余的、格格不入的异类。她的稳妥,成了阻碍进步的绊脚石;她的谨慎,

    成了缺乏魄力的证明。她不再试图介入他们的讨论,

    只是默默地、更加细致地记录着原始数据,

    并将自己那份按照原有模型进行的、看似“保守”的分析,作为备份,单独保存起来。

    这是一种直觉,一种源于对科学严谨性的坚持,也或许,

    是一种对眼下这种浮夸氛围的不信任。项目之外的裂痕,

    也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悄然蔓延。一次在食堂吃晚饭,

    沈阅试图和顾承聊聊她正在准备的交换生申请材料。“我看了那边导师的研究方向,

    和我们现在做的关联度很大,如果能有这个机会……”“嗯,不错啊。”顾承嘴里含着食物,

    含糊地应着,眼睛却始终没离开手机屏幕。屏幕上,是和林薇的聊天界面,

    飞快滚动的绿色和白色气泡,刺得沈阅眼睛有些发疼。“顾承,我在和你说话。

    ”沈阅放下筷子,声音里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啊?哦,听着呢。”顾承终于抬起头,

    眼神却有些飘忽,“申请呗,挺好的。不过也别抱太大希望,竞争激烈着呢。”他顿了顿,

    像是想起什么,“对了,林薇他们组好像也想申那个项目,回头你可以‘请教请教’她,

    她消息灵通。”沈阅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她想分享的是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而他,

    却轻描淡写地将她推给了那个“消息灵通”的学妹。不久后是顾承的生日。沈阅提前很久,

    托出国的学长**了一套他念叨了很久的、某个仪器公司出的**版专业书籍,价格不菲,

    几乎花光了她大半个学期做助教的积蓄。当她把包装精美的礼盒递到顾承面前时,

    他拆开看了一眼,脸上闪过一瞬间的惊讶,随即笑了笑,放在一边:“哟,还真让你找到了,

    谢了啊阅阅。”语气是客气的,但缺乏惊喜。晚上,一群朋友在KTV给他庆生。

    林薇姗姗来迟,手里拿着一个小巧的礼品袋。“学长,生日快乐!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她笑靥如花,将袋子塞到顾承手里。顾承打开,是一个造型酷炫的机械键盘键帽,

    定制图案是他们最近一起玩的那款游戏里的标志性符号。“哇!这个你也搞到了?

    ”顾承的眼睛瞬间亮了,拿着那个小小的键帽反复摩挲,爱不释手,

    脸上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毫不掩饰的。“薇公主,可以啊!太懂我了!”“那当然,

    投其所好嘛!”林薇得意地扬起下巴。周围的朋友起哄,说顾承偏心,

    对学妹的礼物这么热情。顾承笑着揽过林薇的肩膀,半真半假地说:“那能一样吗?

    这是我们‘战友’之间的默契!”沈阅坐在角落的阴影里,

    看着被众人簇拥、笑得开怀的顾承,看着他手里那个小小的键帽,

    再想到自己那套被随手放在角落的、沉甸甸的精装书籍,心里像被冷风吹过,空落落的。

    她想起顾承曾经也说过,喜欢她的踏实和稳定,像港湾。可现在,

    他似乎更向往着港湾外的惊涛骇浪,觉得那才叫精彩。怀疑的种子,一旦落下,

    便会悄无声息地生根发芽。她开始越来越多地注意到,顾承手机信息的提示音变得异常频繁,

    而且他查看信息时,总会下意识地侧过身,或者嘴角勾起那抹她越来越熟悉的、轻松的笑意。

    他提到林薇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林薇说……”、“林薇觉得……”,那个名字像魔咒一样,

    频繁地闯入他们的对话和生活中。沈阅变得越来越沉默。她不再试图去追问,

    去表达自己的不安。因为她知道,得到的回应,

    很可能又是一句“你想多了”或者“她就是比较活泼热情而已”。

    她只是更紧地握住了自己那杯“白开水”,仿佛那是她在这段逐渐失控的关系中,

    唯一能抓住的、确定的东西。第三章:目睹与决断项目汇报,定在周五下午。周四晚上,

    沈阅一个人留在宿舍,反复检查明天要用的PPT和讲稿。不知为何,

    她心里总萦绕着一股强烈的不安。最后那张总结性的图表,

    虽然按照顾承和林薇的思路做了出来,视觉效果很惊艳,线条流畅充满“动态美”,

    但她总觉得那几个被模糊算法平滑掉的异常点,像隐藏的礁石,

    可能会在答辩时引发致命的质疑。这种对数据和逻辑近乎本能的警惕,

    是她在无数次实验和阅读中磨练出来的。她无法忽视这种不安。看了看时间,

    已经快晚上十点。她深吸一口气,拿起U盘和钥匙,决定再去一趟实验室,

    用原始数据和自己的备份模型,最后再验证一次。哪怕只是求个心安。夏夜的校园并不宁静,

    草丛里的虫鸣此起彼伏。实验楼里倒是很安静,大部分实验室都熄了灯,

    只有走廊亮着昏黄的光。她走到他们惯用的那间实验室门口,发现门虚掩着,

    里面透出明亮的灯光,还有隐约的、压低的笑语声。是顾承和林薇。这么晚了,

    他们还在加班?沈阅正准备推门,手却在触碰到门把手时顿住了。透过那道狭窄的门缝,

    她看到了里面的景象。顾承背对着门口,白大褂随意地搭在椅背上,

    他只穿着一件简单的灰色T恤。林薇则被他圈在实验台和他身体之间,

    她穿着那条熟悉的明黄色连衣裙,在灯光下格外扎眼。顾承微微低着头,林薇仰着脸,

    眼睛里水光潋滟,嘴角是甜蜜而得意的、势在必得的微笑。然后,顾承俯身,吻了她。

    不是浅尝辄止的触碰,而是一个缠绵的、深入的吻。沈阅甚至能看到顾承的手,

    轻轻抚上林薇**的脊背,带着一种不容错辨的眷恋和占有欲。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了。

    沈阅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世界所有的声音——虫鸣、远处马路隐约的车流声、自己的心跳声——瞬间褪去,

    只剩下一种尖锐的耳鸣,刺穿她的鼓膜。她像被无形的钉子钉在原地,动弹不得,

    浑身的血液仿佛瞬间冻结,又在下一秒疯狂地逆流冲回心脏,撞击得她胸腔生疼。

    她眼睁睁看着那两具纠缠的身影,看着这个她喜欢了两年多、曾以为会共度一生的男人,

    是如何将那份她求而不得的亲密和热情,毫无保留地给予另一个女人。原来,

章节在线阅读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