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辣椒之暗香浮动

七个辣椒之暗香浮动

谦德不息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邱鸿林薇辣椒 更新时间:2025-11-12 11:42

作者“谦德不息”精心编写完成的短篇言情故事,《七个辣椒之暗香浮动》是这本书的名字,这部新作品最近火爆上线了,故事情节生动感人,主人公:邱鸿林薇辣椒,两人之间的情感纠葛非常精彩,小说简介:许多女性用户对这款听起来养颜温润的饮品表现出极大兴趣。“期待!每次去吃辣都要纠结喝什么!”“鸿哥居然要做甜羹了……

最新章节(七个辣椒之暗香浮动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辣翻天”的王总监果然没闲着。几天后,“七个辣椒”斜对面新开了一家宵夜摊,

    大红横幅格外醒目——“挑战极限!爆辣地狱拉面!不服来战!”摊主是个生面孔,

    操着浓重外地口音,吆喝得卖力。价格只有“七个辣椒”的一半。

    不少被“地狱拉面”名气吸引来却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围了过去。

    林薇看在眼里,有点着急,趁着午间备料空闲,对邱鸿说:“鸿哥,

    对面那家……明显是冲我们来的。价格还这么低。”邱鸿正在处理一批新到的辣椒,

    闻言头也没抬:“由他去。”“可是……”“辣,不是便宜就能做好的。

    ”他拿起一个干瘪皱巴、颜色暗沉的辣椒,“这是陈年子弹头,香气早散了,只剩死辣。

    ”又拈起一个色泽鲜红、饱满油亮的,“这是新货,价高一倍不止。他用的是哪种,

    一吃便知。”果然,没过两天,吐槽对面摊子的声音就开始在网上出现。“踩雷了!

    那家的面除了齁咸死辣,啥味道都没有!”“吃完胃疼了一晚上,

    拉肚子拉到虚脱……”“便宜是真便宜,难吃也是真难吃!

    跟‘七个辣椒’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求鸿哥家‘灭火器’的心理阴影面积……”UGC自发形成了对比,高下立判。然而,

    对面摊子虽然口碑差,但凭借低价和“碰瓷”营销,

    倒也分走了一些纯粹图便宜、追求瞬间**的客流量。邱鸿对此并不在意,

    他正沉浸在一件新事里——研发新菜。“辣味江湖,不能只有一面。”某天打烊后,

    他忽然对林薇说。店里还剩少许新鲜的黑虎虾和一批刚到的云南皱皮椒。这种椒肉质厚实,

    辣度中等,带有独特的清香和微甜回口。“试试这个。”邱鸿示意林薇坐下。灶火起,

    油温升至八成热。邱鸿将处理好的虾仁快速滑油,瞬间锁住鲜味,捞出沥油。锅内留底油,

    下入蒜片、姜片、豆豉爆香,接着投入切好的皱皮椒段,快速翻炒,

    激发出那股独特的复合香气。“川菜的小煎小炒,重火功,讲求一气呵成。

    ”他难得地讲解起来,“油温、下料顺序、翻炒速度,差一点,味道就跑了。

    ”接着是点睛之笔——他淋入一小勺自制的酱料,

    像是混合了豆瓣酱、甜面酱和某种果醋的复合体,瞬间一股咸鲜酸香裹挟着椒香升腾而起。

    倒入虾仁,猛火颠勺十数下,勾薄芡,淋红油,出锅装盘。动作行云流水,干脆利落。

    “皱皮椒熘虾仁。”他将盘子推到林薇面前。林薇夹起一筷。虾仁Q弹鲜甜,

    皱皮椒脆嫩清香,那股复合的酱香咸鲜微酸,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主料的原味,

    辣味只是隐隐作为背景存在,提神醒脑,却毫不喧宾夺主。“好吃!”林薇眼睛一亮,

    “这个辣,好舒服,是来提鲜的,不是来打架的!”“辣有百态,可主可辅,可刚可柔。

    ”邱鸿眼神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只看用它的人,懂不懂它。

    ”这道新菜并未立刻推出,邱鸿还在微调配比。林薇成了唯一的试菜员,

    这让她心里有种微妙的privilege感。这天,那位被派来“偷师”的李师傅又来了,

    这次点了个普通的炒饭。他吃得心不在焉,眼神总往厨房瞟。邱鸿忙完,擦着手走出来,

    竟然主动坐到了李师傅对面。李师傅吓了一跳,有些局促。“李师傅,

    ‘辣翻天’的老师傅了,”邱鸿开口,语气平淡,“你家以前那手传统水煮牛肉的底料炒制,

    很有功夫。用郫县豆瓣、永川豆豉、自贡井盐,配合汉源花椒、贵州灯笼椒,

    文火慢炒四十分钟,出来的辣子红亮,香而不燥。现在,还这么炒吗?”李师傅愣住了,

    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没想到邱鸿不仅认出他,还如此清楚他曾经的看家本领。

    那种繁琐的传统工艺,“辣翻天”标准化后早就弃用了,

    现在全是中央工厂配送的复合调味包,简单快捷。“……早,早不用了。”李师傅声音干涩。

    “可惜了。”邱鸿轻轻吐出三个字,没再多说,起身回了厨房。李师傅坐在那里,

    良久没动筷。收音机里咿咿呀呀地放着单田芳的评书:“……这练武之人,讲究个根基扎实,

    一招一式,那是多少代人心血的结晶!若只为贪快求省,练那邪门歪道的功夫,

    短期内看似厉害,实则根基浮动,终难登大雅之堂,遇上行家,一戳即破啊!

    ”李师傅猛地喝光了杯里的茶水,扔下钱,匆匆走了,背影有些狼狈。又过了几天,

    对面那廉价辣面摊没什么人光顾了,

    “七个辣椒”因为口碑积累和那道还在调试中的“皱皮椒熘虾仁”在小范围内流传的神秘感,

    生意更稳了。晚上,林薇帮着收拾完店面,没有立刻离开。她拿出一个小本子,

    上面记录了不少顾客的反馈和网上评论。“鸿哥,我发现很多女生其实想吃辣,

    但又怕太**伤皮肤或肠胃。你的‘灭火器’很好,

    但能不能……专门做一款适合佐餐的、温和养颜的自制饮品?比如,

    用雪梨、银耳、百合、枸杞之类,熬煮成温热的羹饮?”邱鸿擦柜台的手停了一下,看向她。

    林薇有点紧张:“我就是随口一说……”“可以试试。”邱鸿打断她,“明天我去选料。

    ”林薇心里一下子绽开一朵花,努力保持着镇定:“名字……maybe叫‘玉露羹’?

    ”邱鸿没表态,但第二天,厨房里确实多了一批润肺滋阴的食材。暗处的竞争并未停止。

    几天后,本地一个粉丝不少的美食测评KOL发布了一条视频,标题耸人听闻——《惊!

    网红辣店‘七个辣椒’疑似使用违规添加剂?深扒其令人上头的‘秘密’!》视频里,

    博主言辞闪烁,故作神秘,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暗示“七个辣椒”的辣味如此独特持久,

    可能添加了不被允许的化学增辣剂或致瘾成分。评论区顿时疑窦丛生。林薇第一时间看到,

    气得手抖:“胡说八道!他肯定收了钱!”邱鸿看完视频,

    脸上第一次有了明显的表情——一丝冷笑。

    他拿出厚厚一沓采购票据和供应商资质证明:“我们的所有辣椒、调料,来源清晰,

    手续齐全。”他甚至翻出几个玻璃罐,里面是他自制的酱料和发酵辣椒,“核心的东西,

    我自己做。”“我们可以发声明,告他诽谤!”林薇愤愤道。“不必。”邱鸿摇头,

    “你越急,他越得意。”他想了想,对林薇说:“周六晚,搞个‘后厨开放日’,

    随机邀请五位常客,全程看一道辣菜从选料到出锅。你直播。

    ”林薇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最直接的回应,就是无畏的公开。周六晚,

    “七个辣椒”的后厨第一次对外人敞开。直播镜头下,邱鸿从容地处理食材,

    讲解不同辣椒的特性和搭配逻辑,甚至展示了自制酱料的发酵过程。一切公开透明,

    手法干净利落,对食材的尊重和处理技艺的高超,透过屏幕清晰可感。

    谣言在绝对的真实面前,不攻自破。那条质疑视频很快被粉丝的嘲讽和事实刷屏,

    默默被删除了。经此一役,“七个辣椒”的声誉不降反升。而林薇和邱鸿之间,

    那种并肩作战的默契,似乎又深了一层。邱鸿调试的“皱皮椒熘虾仁”终于定版,

    林薇提议的“玉露羹”也熬煮出了第一锅原型品。清甜温润,正好中和辣味的燥性。

    新的挑战者还在陆续而来,“地狱拉面”的故事仍在口口相传。但邱鸿的江湖里,

    不止有烈火烹油,也开始有了暗香浮动与柔和的回甘。街角的车里,

    王总监看着“七个辣椒”门口依旧热闹的景象,脸色阴沉,狠狠掐灭了烟头。

    他拨通电话:“喂?不是要挖人吗?从他身边那个女的试试……对,那个美食博主。

    ”“玉露羹”的研发比预想中更费周章。银耳要选通江椴木银耳,

    胶质丰腴;雪梨需用砀山酥梨,汁多清润;百合必用兰州甜百合,瓣厚无苦味。就连枸杞,

    邱鸿也挑剔地选用了中宁的头茬贡果。林薇看着邱鸿对着几种银耳仔细比对,

    忍不住调侃:“鸿哥,你这哪是做羹,分明是选妃。”邱鸿头也不抬:“食材不对,

    功夫白费。”他拿起一朵品相极佳的银耳,“你看,色泽米白,朵形蓬松,闻之有淡淡木香。

    温水泡发后,能胀发十倍,胶质如凝脂。差的银耳,用硫磺熏过,色白刺眼,

    煮烂了也不出胶,反而发酸。”林薇听得入神,她发现自己不仅是在围观一道饮品的诞生,

    更是在上一堂生动的食材品鉴课。她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个过程,

    配上邱鸿偶尔蹦出的专业讲解(虽然极其简略),发到了社交账号上。

    “探秘鸿哥的‘玉露羹’实验室!原来一碗好羹的背后,

    是偏执到极致的选料#七个辣椒#美食研发#匠心”,她写道。没想到,

    这条UGC内容引发了意外热烈的反响。

    许多女性用户对这款听起来养颜温润的饮品表现出极大兴趣。“期待!

    每次去吃辣都要纠结喝什么!”“鸿哥居然要做甜羹了?反差萌!”“求上线!

    拯救吃辣又怕上火星人!”“KOC申请提前试喝!

    ”甚至有几个本地的美妆和生活方式类KOL也转发评论,表示想来体验。

    林薇敏锐地意识到,“七个辣椒”的客群,或许可以通过这款产品进一步拓宽。几天后,

    “玉露羹”初版成型。色泽清透微粘,雪梨与百合沉浮其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枸杞红。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