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电费单背后的完美杀局

天价电费单背后的完美杀局

甄一一 著

甄一一创作的《天价电费单背后的完美杀局》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都市生活小说。故事中的主角陈默林晚赵无涯在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解决内心矛盾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这本小说以其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情节而备受赞誉。在外面待了整整两天。当时他只觉得是自己多心,毕竟林晚一直那么温柔体贴,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可现在,那笔天价电费像一面镜……。

最新章节(天价电费单背后的完美杀局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冰冷的账单手机屏幕在昏暗的客厅里亮起时,陈默正盯着茶几上半凉的泡面发呆。

    窗外的雨下了整整三天,像是要把这座城市所有的喧嚣都泡软、泡烂。他指尖划过屏幕,

    【国网电力】的推送消息跳出来的瞬间,他以为是自己眼花——那串数字太长,

    长到超出了“家庭电费”该有的范畴。37,482.60元。户名那一栏,

    “林晚”两个字像淬了冰的针,狠狠扎进他的眼睛。陈默的呼吸骤然停了半拍,

    手指不受控制地攥紧手机,金属边框硌得掌心生疼。林晚,他的妻子,

    那个一周前还踮着脚帮他整理领带、说要回娘家养病的女人,

    怎么会有一套他从未听过的公寓?地址栏里的“锦华公寓B栋1701”,

    陌生得像另一个世界的坐标。他猛地起身,泡面碗被带得倾斜,褐色的汤汁洒在地毯上,

    留下一块难看的印子。但他顾不上这些,快步走到阳台,拨通了林晚的电话。

    听筒里传来熟悉的忙音,一声、两声、三声……每一声都像敲在他紧绷的神经上。“老公,

    怎么啦?”终于接通的瞬间,林晚温柔的嗓音顺着电波传来,

    背景里隐约有高压锅喷气的声响,“妈刚把排骨汤端下来,正念叨你要是在这儿,

    肯定能喝两大碗呢。”陈默靠在冰冷的阳台栏杆上,雨水打湿的风灌进衣领,

    让他打了个寒颤。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和平时一样:“没什么,

    就是……突然想听听你的声音。你那边天气怎么样?妈身体还好吗?”“挺好的呀,

    就是昨天刮了点风,妈说关节有点疼。”林晚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整理什么东西,“对了,

    老公,我跟妈等会儿要去超市买些菜,信号可能不太好,晚点再给你打电话好不好?”“好。

    ”陈默应着,还没来得及再说一句,电话就被匆匆挂断,只剩下忙音在耳边回荡。

    他盯着手机屏幕上“通话结束”的提示,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屏幕边缘。林晚的声音很自然,

    甚至带着一丝撒娇的软糯,可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上次视频时,

    她娘家窗外的梧桐树明明刚抽新芽,可刚才她说“刮了点风”,

    语气里却像是在描述深秋的寒凉。还有那笔电费。陈默打开国网APP,重新查询缴费记录。

    锦华公寓B栋1701的缴费记录从半年前开始,前五个月的电费都维持在两百元左右,

    可从上个月初开始,数字突然飙升,从三千、五千,到这个月的三万七,

    像是一条陡然陡峭的悬崖,透着诡异的不正常。一个普通的两居室公寓,

    就算24小时开着空调、冰箱、热水器,一个月电费也绝不会超过五百元。

    三万七……这相当于一个小型工厂的用电量。林晚在那里做什么?陈默回到客厅,

    目光落在书房紧闭的门上。那扇门他已经很久没开过了,自从三年前离开金融圈,

    他就把所有和“精算”有关的东西都锁了进去,包括那台曾经让他在业内封神的笔记本电脑。

    他深吸一口气,转动门把手。书房里积了一层薄灰,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照进来,

    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走到书桌前,掀开盖在笔记本上的防尘布,按下开机键。

    屏幕亮起的瞬间,熟悉的代码界面跳出来,像是唤醒了他身体里沉睡已久的另一个自己。

    曾经的“幽灵精算师”,最擅长从看似无关的数据里挖出隐藏的真相。

    客户的财务报表、市场的波动曲线、甚至是一份不起眼的消费清单,

    在他眼里都是能说话的证据。如今,他要用这项能力,去探寻自己妻子的秘密。十分钟后,

    陈默的手指停在键盘上,瞳孔微微收缩。通过内部数据库查询,

    锦华公寓B栋1701的确登记在林晚名下,购房时间是半年前,全款支付。

    更诡异的是水电数据——水费每个月都只有几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电费却像是脱缰的野马,一路疯涨。尤其是近一个月,用电曲线几乎呈一条直线,

    稳定在每天一千多度。一千多度电,相当于同时开着二十台空调、五十台冰箱。

    林晚在那间公寓里,到底放了什么?他打开地图,输入锦华公寓的地址。

    那是一个位于城市边缘的高档小区,安保严密,入住率却不到三成。半年前,

    林晚说要去那边考察一个瑜伽工作室,回来后还跟他抱怨说“位置太偏,肯定没人去”。

    现在想来,那根本就是她去看房的借口。陈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脑海里闪过林晚近半年来的变化——她开始频繁地加班,手机总是调成静音,

    偶尔接电话时会刻意避开他,甚至连他们结婚纪念日,她都以“公司团建”为由,

    在外面待了整整两天。当时他只觉得是自己多心,毕竟林晚一直那么温柔体贴,

    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可现在,那笔天价电费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所有被他忽略的细节。

    他重新拿起手机,翻出和林晚的聊天记录。最近一个月,

    她发来的消息大多是“在忙”“早点睡”“妈这边挺好的”,简短得像是在完成任务。

    而他之前竟然没有丝毫怀疑,还一直叮嘱她“好好休息,别太累”。

    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陈默猛地睁开眼睛。他必须去锦华公寓看看,不管那里藏着什么,

    他都要知道真相。第二章:无声的战场晚上十一点,锦华公寓楼下一片寂静。

    小区里的路灯昏黄,大多数窗户都是黑的,只有零星几户亮着灯,像蛰伏在黑暗里的眼睛。

    陈默把车停在小区对面的马路边,戴上鸭舌帽和口罩,拉低衣领,快步走向B栋。

    他对开锁并不陌生。曾经为了追查一个挪用公款的客户,他专门学过开锁技巧,

    甚至能在三分钟内打开市面上常见的十几种门锁。B栋的单元门是密码锁,陈默站在门外,

    假装玩手机,

    在密码键盘上快速敲击——他试了林晚的生日、他们的结婚纪念日、甚至是她娘家的门牌号,

    都显示错误。就在他准备用备用方案时,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只有一串数字:628159。陈默心里一紧,抬头看了看四周,没发现异常。

    他犹豫了几秒,输入那串数字。“嘀”的一声,单元门开了。是谁发来的短信?是林晚,

    还是另有其人?他压下疑惑,快步走进电梯,按下17楼。电梯上升的速度很慢,

    金属壁映出他模糊的身影,脸色阴沉得吓人。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录音笔和微型相机,

    指尖有些发凉。1701的门没有锁,只是虚掩着。陈默轻轻推开门,

    一股冰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机器运行时的轰鸣声。他屏住呼吸,缓缓走进房间。

    客厅里没有家具,地板上铺着一层灰色的防尘布,墙壁上贴满了照片和打印出来的纸张。

    陈默的目光扫过那些照片,心脏骤然缩紧——照片的主角全是他。

    有他早上在小区门口晨跑的样子,汗水浸湿了运动服,

    脚步急促;有他在公司楼下咖啡馆买咖啡的场景,手里拿着笔记本电脑,

    眉头微蹙;还有他开车进入公司地下车库的画面,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有些疲惫。

    每一张照片的角度都选得极其刁钻,像是狙击手在瞄准目标时的定格,精准、冷静,

    带着令人窒息的恶意。他走到墙壁前,仔细看着那些纸张。上面全是密密麻麻的公式和数据,

    —几点起床、几点上班、几点去健身房、甚至连他每周三晚上会去便利店买一瓶牛奶的习惯,

    都被详细地记录下来。“陈默,男,32岁,前‘盛景资本’精算师,

    擅长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一张A4纸上,他的个人信息被列得清清楚楚,

    从学历、工作经历,到家庭成员、社交关系,甚至连他小学时得过一次数学竞赛一等奖的事,

    都被写在了上面。陈默的手指有些颤抖,他继续往前走,客厅的尽头放着一张巨大的控制台,

    上面摆满了显示屏和主机,无数数据流在屏幕上滚动,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控制台的中央,

    一块最大的液晶屏幕上,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正在实时运行,模型的顶端,

    一行猩红的数字格外刺眼:【陈默生命剩余:71小时58分22秒】“嗡”的一声,

    陈默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耳边的机器轰鸣声仿佛瞬间放大,震得他耳膜生疼。

    他不是闯入了一个偷情的爱巢,而是踏入了一个为自己精心准备的屠宰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走到控制台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是一个基于他行为数据、心理习惯、车辆状况、甚至天气因素构建的“意外死亡”预测模型。

    故障”、甚至是下雨天走路时被广告牌砸中……每一种可能性后面都跟着一个成功率百分比,

    最高的竟然达到了98.7%。“意外死亡”,多么完美的借口。既不会引起警方的怀疑,

    又能精准地除掉他。对方不是要和他谈感情,而是要他的命。

    陈默的目光落在模型的参数设置上,一行小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执行者:林晚,

    犹豫系数:0.6,催眠深度:三级】催眠?犹豫系数?陈默的心猛地一沉。

    他想起林晚近半年来的反常——她偶尔会突然愣住,眼神空洞,

    像是失去了意识;有时他跟她说话,她要反应很久才能回答,而且语气僵硬;还有一次,

    她做饭时把盐当成了糖,自己却完全没察觉,只是反复说“我好像忘了什么”。

    原来不是她变心了,而是她被人催眠了。那个藏在暗处的人,利用林晚对他的感情,

    操控着她的行为,让她成为了刺杀自己的工具。陈默打开控制台的文件夹,

    里面全是关于他的资料:他的体检报告、他的驾驶记录、甚至是他最近看的电影、读的书,

    都被一一记录在案。他还发现了一个加密文件,文件名是“终局方案”。

    他尝试着用自己的生日、林晚的生日作为密码,都提示错误。最后,

    他输入了那串陌生号码发来的数字“628159”,文件打开了。

    里面是一个详细的计划:在71小时后,也就是这个周末,他“例行”夜跑的河滨公园,

    一场“流浪汉抢劫误杀”。计划里甚至详细到了流浪汉的身高、体重、作案工具,

    以及当时的天气、灯光亮度,确保整个过程看起来毫无破绽,像是一场纯粹的意外。

    陈默关掉文件,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几秒。他必须尽快找出幕后黑手,

    否则不仅自己会有危险,林晚也可能被对方灭口。他拿出相机,

    对着墙壁上的照片、纸张和屏幕上的模型一一拍照,然后又用录音笔记录下机器的轰鸣声。

    做完这一切,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现场,确保没有留下自己的任何痕迹——指纹、脚印、毛发,

    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走出1701时,电梯口的监控摄像头闪了一下红光。

    陈默下意识地低下头,快步走进电梯。他知道,自己已经被对方盯上了,

    每一步都必须小心翼翼。回到车上,陈默立刻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

    那头传来一个疲惫的声音:“谁啊?这么晚了还打电话。”“王队,是我,陈默。

    ”陈默的声音有些沙哑,“我需要你的帮忙,事情很大。”王志,市刑警队副队长,

    也是陈默的大学同学。他们曾经一起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一起在宿舍里熬夜复习,

    是彼此最信任的兄弟。三年前陈默离开金融圈时,王志还劝过他:“你那脑子,

    不用在正途上太可惜了。”“陈默?你怎么回事?声音听起来不对劲。

    ”王志的声音瞬间清醒了不少,“出什么事了?”陈默深吸一口气,

    把天价电费、锦华公寓的发现,以及那个“意外死亡”模型,都简短地告诉了王志。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传来王志倒吸凉气的声音:“妈的,这是要谋杀啊!

    你现在在哪儿?安全吗?”“我没事,刚从锦华公寓回来。”陈默说,“王队,

    我需要你帮我查一个人,‘心涯基金会’的创始人,赵无涯。

    我要他所有的公开和非公开资料,包括他的家庭背景、商业往来、甚至是他的医疗记录。

    ”“赵无涯?”王志的声音顿了顿,“我知道这个人,他是个有名的慈善家,经常上新闻。

    你怀疑他?”“不确定,但我总觉得他和这件事有关。”陈默想起半年前,

    林晚曾经提过一次“心涯基金会”,说要去那里做志愿者。当时他没在意,现在想来,

    那可能就是她被催眠的开始,“王队,这件事不要声张,暂时不要立案,我怕打草惊蛇。

    ”“好,我明白。”王志的声音变得严肃,“我会尽快帮你查,你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

    有任何情况,随时给我打电话。”挂断电话,陈默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窗外的雨还在下,

    路灯的光透过车窗照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他知道,

    一场无声的战争已经打响,而他,必须赢。第三章:将计就计第二天一早,

    陈默被手机**吵醒。他拿起手机,看到是王志发来的消息:“赵无涯的资料已经发你邮箱,

    注意查收。另外,我派人查了锦华公寓的监控,1701的监控被人动过手脚,

    只有近一个月的记录,而且大部分都是黑屏。”陈默立刻打开电脑,登录邮箱。

    王志发来的资料很详细,几乎涵盖了赵无涯的一生。赵无涯,男,55岁,

    “心涯基金会”创始人,毕业于国外名牌大学数学系,曾经是金融圈的风云人物,

    二十年前创立了自己的投资公司,风光无限。可十年前,他的公司突然破产,

    妻子和儿子在一场车祸中去世,他本人也差点自杀。之后他就消失了几年,

    再出现时就创立了“心涯基金会”,开始从事慈善事业。

    陈默的目光停在“十年前公司破产”这一段。资料显示,

    当时赵无涯的公司因为一笔巨额投资失败而资金链断裂,最终破产。

    而那笔投资的风险评估报告,正是出自当时在“盛景资本”工作的他之手。原来如此。

    陈默恍然大悟。赵无涯不是因为商业竞争,而是因为十年前的那场破产,

    把所有的仇恨都算在了他头上。他认为是陈默的风险评估报告有误,

    才导致他失去了一切——公司、妻子、儿子。所以他才会处心积虑地策划这场谋杀,

    想要让陈默也体验一下失去一切的痛苦,甚至是死亡。陈默关掉资料,

    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赵无涯是数学系毕业,又在金融圈待过,擅长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个“意外死亡”模型会如此精准。他不仅要杀了陈默,

    还要用最“完美”的方式,让陈默的死亡看起来像一场意外,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报复当年的“耻辱”。现在,赵无涯以为自己掌控着一切,以为陈默还被蒙在鼓里,

    以为那个模型能精准地预测陈默的每一步行动。可他不知道,陈默已经知道了这一切,

    并且开始了反击。陈默打开国网APP,再次查看锦华公寓1701的用电数据。他发现,

    每天凌晨三点到五点,用电量会突然下降,然后在早上七点左右又恢复正常。这说明,

    那个模型的运行需要大量的电力,而凌晨三点到五点,可能是赵无涯或者他的人在维护模型,

    或者是在调整参数。他又打开地图,查看河滨公园的路线。

    赵无涯选择的“作案地点”是河滨公园的一段偏僻小路,那里没有监控,晚上行人很少,

    而且旁边有一片树林,方便凶手逃跑。计划里说,流浪汉会在陈默跑到小路中间时窜出来,

    用刀刺向他的胸口,然后抢走他的手机和钱包,制造抢劫的假象。“既然你要数据,

    那我就给你数据。”陈默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要做的,不是逃避,而是将计就计,

    给赵无涯喂下他精心调制的“毒饵”,让他一步步走进自己设下的陷阱。上午九点,

    陈默开车来到一家4S店。这家4S店是林晚之前推荐给他的,说“服务好,价格公道”。

    他走进店里,找到维修顾问,假装很着急地说:“我的车最近刹车有点问题,

    每次踩刹车时都有异响,你帮我检查一下。”维修顾问热情地接待了他,

    把车开进了维修车间。陈默坐在休息区,拿出手机,给林晚发了一条微信:“晚晚,

    我今天去4S店修刹车了,你之前说的那家店,服务还挺好的。”他知道,

    这条消息会被赵无涯看到。因为林晚的手机很可能被监控了,她的每一条消息、每一个通话,

    都在赵无涯的掌控之中。半小时后,维修顾问拿着检测报告走过来,笑着说:“先生,

    您的刹车片确实有点磨损,但还没到需要更换的程度,我帮您打磨了一下,应该就没问题了。

    ”陈默皱了皱眉,故意露出不满的神情:“只是打磨一下?可是我总觉得不安全,

    要不还是换了吧,我不差这点钱。”维修顾问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没问题,

    那我现在就帮您安排更换新的刹车片。”陈默看着维修顾问离开的背影,拿出手机,

    对着检测报告拍了张照片,然后发给了林晚:“晚晚,本来只是想打磨一下,

    结果师傅说磨损太严重,必须得换,已经在换了,你放心吧。”他知道,

    赵无涯看到这条消息,一定会修改模型里的“车辆故障”参数。

    之前模型里模拟的“刹车失灵车祸”,成功率高达85%,可现在陈默“更换”了刹车片,

    这个成功率就会大幅下降,赵无涯很可能会放弃这个方案,

    转而选择“河滨公园流浪汉抢劫”的方案——这正是陈默想要的。中午,

    陈默约了大学时的好友张远吃饭。张远是一家户外用品店的老板,

    也是陈默和林晚的共同朋友,赵无涯大概率会通过林晚了解陈默的社交动态。

    两人在一家川菜馆坐下,点完菜后,张远笑着说:“默哥,你最近怎么回事?

    上次约你爬山你说没时间,这次总算肯出来了。”陈默叹了口气,

    装作疲惫的样子:“还不是因为工作,最近压力太大了,总觉得心里堵得慌。对了,远子,

    你上次说的那个郊外的登山步道,风景怎么样?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