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我的那首蓝调

治愈我的那首蓝调

金邕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初音顾怀远 更新时间:2025-11-15 22:44

初音顾怀远作为《治愈我的那首蓝调》这本书的主角,金邕写的内容很吸引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短篇言情小说了,讲述了:几秒钟的沉默,长得像一个世纪。最终,她浅浅地吸了一口气,目光移向满墙的唱片,声音恢复了昨夜的轻柔,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

最新章节(治愈我的那首蓝调第3章)

全部目录
  • 纳京·科尔的歌声像温暖的潮水,漫过“回声”的每一个角落。顾怀远假装在浏览唱片,指尖划过一排排纸套,心思却完全不在那些陌生的乐队名字和专辑封面上。他的感官变得异常敏锐,能清晰地听到角落里书页翻动的轻微沙沙声,能感觉到空气中那份由书本、旧唱片和身边这个名叫林初音的女孩共同营造出的、近乎实体的宁静。

    这感觉很奇怪。他习惯于在会议室里掌控节奏,在图纸上构建清晰冰冷的线条,但在这里,在这个杂乱无章、充满不确定性的空间里,他反而找到了一种失控的安心——仿佛卸下了重担,允许自己只是“存在”,而不是“做事”。

    时间在音乐中悄然流逝。一首歌结束,另一首歌开始。他终于意识到自己停留得太久了,久到一个“随便看看”的客人显得有些不正常。

    他转向柜台,初音正低头看着书,侧脸在台灯的光晕下显得格外柔和,睫毛投下浅浅的阴影。

    “老板,”他开口,声音不自觉地比平时低沉了些,“这张《献给黛比的华尔兹》,多少钱?”

    初音抬起头,似乎有些意外他真的会买。“这张是二手,品相一般,一百二十元。”她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这张唱片的情感浓度很高,尤其是左手**的处理……很适合深夜一个人听。”

    她的话语再次超出了单纯的买卖,带着一种对音乐本身的洞察。顾怀远点点头,没有还价,拿出手机付了款。

    交易完成,他拿着装好的唱片,一时间竟有些不知该说什么。道别显得太匆忙,停留又似乎再无理由。

    “雨好像还没停。”他看了一眼窗外,没话找话。

    “嗯。”初音也望向窗外,声音轻缓,“这里的雨,总是这样,不急不躁的。”

    又是一阵沉默。最终,他还是拉开了那扇沉重的门。风**再次响起,门外潮湿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与店内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他没有回头,径直走入雨幕中,但那份由萨克斯风和昏黄灯光编织的暖意,却像一件无形的外套,裹着他,直到他坐进车里,发动引擎。

    唱片店内,随着门被关上,空间重新恢复了绝对的安静。

    初音没有立刻回到书本里。她望着那扇墨绿色的门,仿佛还能看到那个高大挺拔、与这里格格不入的背影。他身上的西装料子看起来价值不菲,身上带着一种属于高级场所的、干净而冷冽的气息。这种客人,通常不会在她的店里停留超过五分钟。

    但他听出了斯坦·盖茨。

    而且,他最后看她的那一眼,里面没有常见的探究或好奇,而是一种……更复杂的东西,像是疲惫的灵魂找到了一个可以短暂歇脚的屋檐。

    她甩甩头,觉得自己想多了。也许只是一个偶然闯入的、懂点音乐的过客而已。她起身,走到他刚才站立过的地方,无意识地整理着被他稍微弄乱了的唱片序列。空气里,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属于他的雪松调古龙水味。

    顾怀远没有回家。他驱车回到了位于市中心的高层公寓。玄关的感应灯亮起,照亮了装修精致却毫无生活气息的空间。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璀璨的城市夜景,但他视若无睹。

    他脱下西装外套,松开领带,第一件事就是走到客厅那台价格不菲的唱机前——这设备是他为了匹配这间公寓的格调而买的,使用频率却低得可怜。他取出那张《献给黛比的华尔兹》,小心翼翼地放上,落下唱针。

    钢琴声流淌而出,比尔·伊文斯的手指在琴键上跳跃,理性而克制,却又在节拍的缝隙里,泄露着深刻的情感。

    他靠在沙发上,闭上眼。音乐声中,那个穿着米白色毛衣、抱着唱片、眼神像受惊小鹿般的女孩形象,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她的安静,她的那句“很适合深夜一个人听”,她店里那种能将世界隔绝在外的魔力……

    一种前所未有的、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想再听她推荐一首歌。不是随便什么歌,是一首她认为“适合”他的歌。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迅速生根发芽。

    第二天,忙碌的项目评审会占据了他整个上午。但在会议间隙,他的思绪总会不受控制地飘向那条梧桐小道,那扇墨绿色的门。下午,他推掉了一个非必要的应酬,对助理说要去“见一个客户”。

    他没有开车,而是步行穿过几条街道,再次来到了“回声”的门口。阳光明媚,与昨夜的雨境截然不同,小店在白日里看起来更加不起眼。

    他推门而入,风铃依旧。

    初音正在给一盆绿萝浇水,听到**回过头。看到是他时,她眼中再次闪过一抹惊讶,但比昨夜少了许多慌乱。

    “是你?”她放下喷水壶。

    “是我。”顾怀远走近柜台,他发现自己在紧张,这在他的人生中极为罕见。他将手里拿着的一个纸袋放在柜台上,“昨天,谢谢你。另外,你的伞。”

    那确实是一把黑色的长柄伞,但并非初音的。初音看了一眼,没有戳穿这个显而易见的、笨拙的借口。她店里根本没有长柄伞。

    “不客气。”她轻声说,目光落在他脸上,带着一丝探究。

    顾怀远感到耳根有些发热,他深吸一口气,决定直接说出目的,这更符合他的性格:“事实上,我今天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请讲。”

    “我们公司……正在为一个高端社区项目做公共空间的声音环境设计。”这个借口在他来的路上已经编好了,此刻说出来,竟也有了几分可信度,“我想找一些音乐,不是背景音乐,而是能真正触动人心,让人感到宁静、归属感的作品。我觉得……你或许能给我一些专业的建议。”

    他看着她,眼神坦诚,带着商业谈判中绝不会流露出的、一丝微弱的恳求。

    初音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柜台的边缘。阳光从窗户斜射进来,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似乎在判断他话语里的真实性,又似乎在衡量是否要再次让这个“外部世界”的人,踏入她精心守护的领地。

    几秒钟的沉默,长得像一个世纪。

    最终,她浅浅地吸了一口气,目光移向满墙的唱片,声音恢复了昨夜的轻柔,却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或许,可以试试看。”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