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瑜听到外面的声响,看着一个个挂起的白色帷幔,母亲的音容笑貌仿佛又出现在眼前。
想到母亲,瑾瑜的眼前模糊了。她记得母亲温暖的手,记得母亲身上淡淡的墨香和药香交织的气息,记得母亲温柔的语调和耐心的教导。
那是三个月前的一个午后,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书案上。秦婉宁——瑾瑜的母亲,正握着女儿的小手,一笔一画地教她写字。
“瑜儿看,这个‘永’字,八法俱全,是书法的基础。”秦婉宁的声音温柔如水,“写字如做人,要端正,要有风骨。”
五岁的瑾瑜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努力模仿着母亲的笔势。那时母亲已经怀有六个月身孕,腹部已经明显隆起,身姿变得笨拙了些,但依然每日抽出时间教导女儿。
“母亲,他们都说我要有弟弟妹妹了,我想要个妹妹好吗?”瑾瑜仰起小脸问。
秦婉宁笑着摸摸女儿的头:“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瑜儿都要好好爱护他。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给彼此最珍贵的礼物。”
“好,我一定会好好保护他们的,就像父亲母亲保护我一样”,瑾瑜轻轻抱住母亲的肚子,坚定的说道。
“弟弟妹妹的名字叫什么好呢?”瑾瑜抓着母亲的手指,皱着眉头思索道。
“小瑾觉得什么字比较好呢?”秦婉宁盯着仔细思索的女儿,嘴角带着温柔的笑。
瑾瑜小脑袋左摇右晃一会后,认真道:“弟弟妹妹是我们珍视的家人,他们的名字也一定要是珍贵的!”
母女二人看着桌上的书籍和练习的字开始认真挑选起来。
这时,林明远下朝回府,见母女二人的亲密,脸上露出温暖的笑意。他走上前,从怀中取出一个油纸包:“猜猜为父带了什么?”
“桂花糕!”瑾瑜抬头看见父亲走来,开心的笑着,欢呼着扑进父亲怀里。
秦婉宁也站起来接过了林明远手中的糕点,微笑着看着父女两人的互动。
林明远将女儿高高举起,转了个圈,书房里顿时充满欢声笑语。
“父亲父亲,我们正在讨论弟弟妹妹的名字呢?父亲有什么好的看法吗?”瑾瑜在父亲怀中,抬起小脸,认真道。
“看来咱们的小瑾对弟弟妹妹很期待呀!小瑾有什么想法吗?”林明远开心的看着怀中可爱的女儿,又看了看旁边温柔的妻子,心中倍感幸福。
他慢慢的将瑾瑜放在地上,小心地扶着妻子坐下,随后重新抱起瑾瑜坐在椅子上,他伸手将桂花糕分成三份,最大的那份给了眼前的瑾瑜,瑾瑜也丝毫不客气,轻轻拿起一块放在嘴里,小脸上顿时充满了幸福的神色,看得夫妻两人心中甜蜜万分。
林明远看着桌上母女二人的成果,问道:“已经有选好的字了吗?”
秦婉宁看了看正在大吃特吃的瑾瑜,点点头:“我和小瑾看了些字,还在讨论,正想着等你回来问问你。”
林明远翻了翻桌上的字,目光落在母女二人共同写的那个“永”字上,拿起来仔细看看,看着自己夫人秀气的字和女人稚嫩但是可以看出是认真写出的字,思索片刻後认真说道:“如果是儿子的话就叫林瑾永怎么样?”
她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妻子,随后到:“如果是女儿的话就叫林瑾宁,怎么样?”
瑾瑜停下吃东西的小手,认可的点点头:“可以的,不管是弟弟还是妹妹我都会好好保护他们的!”
秦婉宁和林明远相视一笑,开始夸赞起来“小瑾真棒,以后一定是一个很棒的姐姐。”
林瑾瑜骄傲的挺起胸脯,小脸上满是骄傲:“我要去给弟弟妹妹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让他们知道,有我这个姐姐是多么幸福的事!”
看着她这副小模样,林明远笑着招呼她:“去吧去吧,咱们的小瑾瑜也要做大姐姐了,以后弟弟妹妹一定会很幸福的。”
看着瑾瑜一蹦一跳的离开,林明远慢慢放下手中的宣纸,抬头看着自己的夫人。
“今日朝中有什么事吗?”秦婉宁轻声问丈夫。
林明远摇摇头,作为吏部侍郎,苦笑道:“还是老样子,张相一党把持朝政,排除异己。幸好岳父大人在边关屡立战功,他们尚且不敢动我。”
秦婉宁握住丈夫的手:“父亲来信说,边关战事吃紧,他恐怕今年又不能回京了。”
“岳父大人为国戍边,辛苦了。”林明远叹道,“只是苦了你,生产时他不能在场。”
秦婉宁微微一笑:“有你和瑜儿在身边,我便安心。”
那时的瑾瑜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坐在父母中间,吃着甜甜的桂花糕,听着他们温柔的交谈。父亲总会将她抱在膝上,给她讲朝中的趣事,母亲则在一旁微笑着缝制小衣裳,那是给未出世的弟弟或妹妹准备的。
“瑜儿将来想做什么?”有一次,林明远这样问女儿。
瑾瑜毫不犹豫地回答:“像母亲一样读书写字,像外祖父一样保家卫国!”
林明远和秦婉宁相视而笑,眼中满是骄傲。
然而这样的温馨时光,随着母亲临产日的临近而渐渐减少。秦婉宁的身子越来越重,常常需要卧床休息。但即便如此,她仍然坚持每天教瑾瑜认几个新字。
“女子读书明理,方能不枉此生。”母亲总是这样说,“我的瑜儿天资聪颖,将来定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