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装成太监,我打败了整个皇朝》,本书中的代表人物是萧青璇宁王沈筠。故事内容凄美而曲折,是作者大神黄昏纪元最伟大魔术师所写,文章梗概:我能感觉到他那怨毒的目光,像毒蛇一样缠在我身上。他不敢恨女帝,所以,他恨我。很好。我就是要他恨我。等他走了,大殿……
我开始在御书房当差。
名义上是伺候笔墨,实际上,萧青璇批阅的所有奏折,我都能看到。
这是天大的恩宠,也是天大的考验。
我知道,我身边多了无数双眼睛。
有嫉妒的,有审视的,有想抓我把柄的。
尤其是何嵩的人。
那个老东西,自从上次被我“搅了局”,就把我当成了眼中钉。
他不敢明着对我怎么样,但暗地里的小动作,没停过。
比如,我住的屋子,半夜会“走水”。
我吃的饭菜里,会多一些不该有的“佐料”。
我都一一化解了。
用最笨拙,最符合一个“走了狗屎运的小太监”的方式。
屋子走水,我就抱着被子,哭天喊地地跑出来,嚷嚷着让所有人都看见。
饭菜有毒,我就“不小心”打翻了,然后饿一顿肚子,弄得面黄肌瘦,让萧青璇看见。
萧青璇什么都没说。
但第二天,御膳房负责我饭食的那个管事太监,就因为“偷盗宫中器物”,被打断了腿,扔出了宫。
那晚负责巡夜的几个侍卫,也全被调去了守皇陵。
她是在保我。
也是在警告何嵩。
我的人,你不能动。
这让我更加小心。
萧青璇的保护,不是免费的。
她把我当成一根刺,一根用来扎何嵩那帮老臣的刺。
这根刺,必须好用,还得听话。
机会很快就来了。
江南盐商的税,终究是要动的。
但谁去动,怎么动,是个大问题。
那帮盐商,背后盘根错节,牵连着朝中不少大员。
何嵩就是其中最大的保护伞之一。
这天,萧青璇在御书房召集了几个心腹大臣议事。
户部尚书,兵部侍郎,还有大理寺卿。
都是少壮派,被萧青璇一手提拔上来的,但根基尚浅。
我照例在一旁磨墨,耳朵却竖着。
“陛下,盐税之事,兹事体大。江南那边,已经有风声了,几大盐场,隐隐有联合**之势。”户部尚书周凛安忧心忡忡。
“一群商贾,也敢跟朝廷叫板?派兵抄了便是!”兵部侍郎赵康年轻气盛。
“不可。”大理寺卿沈筠比较稳重,“盐商关系国计民生,一旦处理不当,盐价飞涨,必会引起民乱。届时,北境未平,江南又起,国将危矣。”
三个人,三种意见,吵来吵去,没有结果。
萧青璇只是听着,不发表意见。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我身上。
又来了。
她又要拿我当“试金石”。
“小臣子,你听了半天,有什么屁,就放吧。”
她的话,依旧那么不客气。
三位大臣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我。
有惊讶,有不屑,也有好奇。
我知道,我接下来说的每一个字,都会被他们反复咀嚼。
我放下墨锭,跪倒在地。
“回陛下,奴才觉得,盐商……就像池塘里的鱼。”
我小心翼翼地措辞。
“鱼养肥了,总是要捞的。但不能用网子直接去捞,会把水搅浑,鱼也容易受惊,跳出池子。”
“哦?”萧青璇来了兴趣,“那你说,该怎么捞?”
“得用鱼钩。悄悄地,一个一个钓。”
我低着头,继续说。
“江南八大盐商,不是铁板一块。他们里面,肯定有想吞并别家的,有跟官府关系更近的,也有早就想脱身不干的。”
“我们只要找到其中最弱,或者最贪的那一条鱼,给他一点甜头,许他一些好处,让他帮我们去咬别的鱼。”
“等他们自己斗起来了,我们再下场,收拾残局,就容易多了。”
我说完,整个御书房一片死寂。
三位大臣,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从不屑,变成了震惊。
这些道理,他们不是不懂。
但是,由我一个太监,用这么粗鄙直白的比喻说出来,效果完全不一样。
它简单,有效,而且恶毒。
就像一把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匕首,专门捅人最软的地方。
“分化瓦解,以商治商……”
沈筠喃喃自语,看着我的眼神,多了几分凝重。
赵康则是两眼放光,一拍大腿:“妙啊!让他们狗咬狗!咱们坐收渔利!”
只有周凛安,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看了一眼萧青璇,又看了一眼我,眼神复杂。
萧青璇笑了。
这次,她是真的高兴。
“好,好一个‘以商治商’。”
她站起来,走到我面前,亲自把我扶起来。
“魏臣,你这个奴才,真是越来越让朕惊喜了。”
她拍了拍我的肩膀。
“这件事,朕就交给沈筠去办。魏臣,你从旁协助。有什么想法,直接跟沈筠说。”
“奴才遵旨。”我赶紧应下。
我知道,我又往前走了一步。
从一个只能看奏折的太监,变成了一个可以参与到“国之大计”里的人。
虽然还是个“协助”的身份,但已经能接触到核心了。
同时,我也把自己,彻底推到了何嵩的对立面。
我出的这个主意,就是要挖他的根。
老东西,怕是想把我生吞活剥了。
很好。
鱼饵已经撒下去了。
就等着池子里的鱼,开始发疯吧。
而我,就是那个躲在暗处,准备收线的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