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属于我的机会来了

金秋十月,属于我的机会来了

木千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林默苏晚张超 更新时间:2025-11-25 10:37

木千以细腻的笔触创作了一部充满惊喜的短篇言情小说《金秋十月,属于我的机会来了》,主角林默苏晚张超的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这本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巧妙的叙事手法给读者带来了难忘的阅读体验。放下文件转身就走。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窃窃私语,没人抬头看他——当初他熬夜改方案、跑市场时,这群人围着他要经……。

最新章节(金秋十月,属于我的机会来了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章裁员日的银杏雨林默盯着电脑屏幕上弹出的“优化通知”,指尖的烟燃到了尽头,

    烫得他猛地缩回手。烟灰落在皱巴巴的格子衬衫上,

    像极了他这三年在“创想家”孵化器的人生——看似规整,实则早已布满灼痕。三十岁,

    没车没房没存款,唯一的“成就”是把老板的创业项目从0做到1,

    又眼睁睁看着自己被新来的关系户顶替。HR推门进来时,嘴角挂着程式化的微笑:“林哥,

    这是离职证明,补偿金下个月到账。”“下个月?”林默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自嘲,

    “怕不是等你们融到B轮,早就忘了我这个前朝老臣?”HR的笑容僵了僵,没接话,

    放下文件转身就走。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偶尔的窃窃私语,

    没人抬头看他——当初他熬夜改方案、跑市场时,这群人围着他要经验;如今他失势,

    连句安慰都吝啬。林默收拾东西的动作很轻,桌上除了一台用了五年的笔记本,

    就只有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写着“非遗数字计划”。那是他大学时的执念,

    跟着老家木雕艺人学了三年,想做一个能让老手艺活在当下的平台,可毕业后为了生计,

    终究成了泡影。走出写字楼时,漫天银杏叶正簌簌飘落,像一场金色的雨。

    他刚把纸箱放进共享单车的车筐,就听见身后传来刺耳的嘲讽:“哟,这不是林大功臣吗?

    怎么抱着箱子走了?”回头一看,是新上任的项目总监张超,正搂着林默前女友赵曼,

    晃悠着车钥匙。赵曼曾在他耳边说“等你创业成功就结婚”,

    可上个月刚听说张超是投资人的侄子,就头也不回地提了分手。“张总监眼光真好,

    ”林默冷笑一声,跨上共享单车,“捡别人剩下的,还这么得意。”张超的脸瞬间涨红,

    扬手就要发作,却被赵曼拉住:“跟个失败者计较什么?我们还要去看新车呢。

    ”引擎轰鸣声中,林默踩着单车穿行在银杏大道上,风里带着桂花的甜香,

    可他心里却凉得像冰。手机震动起来,是母亲发来的视频通话,背景里是老家的堂屋,

    父亲卧病在床,母亲眼角的皱纹堆得像山:“小默,实在不行就回来吧,

    村里的养殖场招技术员,好歹稳定。”他咬着牙,把到嘴边的委屈咽了回去:“妈,我没事,

    再等等,我能找到好工作的。”挂了电话,林默停在河边,

    看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头发凌乱,眼底布满红血丝,衬衫袖口磨出了毛边。

    他突然觉得很可笑,自己坚持了这么久,到底在坚持什么?就在这时,

    手机弹出一条陌生短信:“林默,还记得大学时的‘非遗数字档案’吗?我是周扬,

    有个机会,或许能让你实现梦想。”周扬,大学时的创业明星,

    曾因为林默的毕业设计惊叹不已,后来出国深造,就断了联系。林默犹豫了几秒,回了个“?

    ”。秒回的短信带着滚烫的温度:“我刚回国,手里有一笔创投基金,专门投文创项目。

    十月有场‘金秋非遗创投会’,你的项目,我想投。”银杏叶落在手机屏幕上,

    遮住了“十月”两个字,林默伸手拂去,指尖却莫名发烫。他抬头望向天空,

    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仿佛照进了他灰暗的人生。或许,这个十月,真的会不一样。

    第二章尘封的硬盘与意外的盟友出租屋只有十五平米,堆满了杂物,唯一的书桌靠着窗户,

    阳光能勉强照进来。林默把纸箱放在地上,

    翻出了那个落满灰尘的移动硬盘——黑色外壳上还刻着大学时的校训:“守正创新”。

    插在笔记本上,硬盘嗡嗡作响,像是在抱怨被冷落了太久。点开文件夹,

    里面全是当年的设计稿:VR交互流程图、木雕技艺分解图、非遗艺人采访视频,

    还有一段半成品的VRdemo,画面里刻刀划过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见,

    连木屑飘落的轨迹都栩栩如生。林默的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眼眶突然发热。

    他想起大学时跟着李爷爷学木雕的日子,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握着他的手,

    一刀一刀刻出龙凤纹样:“小默,手艺不是死的,得让年轻人喜欢,才能传下去。

    ”可现实呢?李爷爷去年去世了,他的木雕作坊也关了门,那些精美的作品,

    只能躺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无人问津。“不行,我不能让李爷爷的手艺就这么没了。

    ”林默攥紧拳头,打开文档开始修改商业计划书。他要做的不只是一个展示平台,

    是“线上VR工坊+线**验店”的闭环——用户可以在线上沉浸式学习木雕、皮影等技艺,

    积累积分后能兑换线**验课,还能把自己的作品定制成文创产品,实现商业变现。

    越写越投入,窗外的天渐渐黑了,直到肚子饿得咕咕叫,

    他才发现已经快midnight了。楼下的便利店只剩下临期面包,他买了两袋,

    就着矿泉水啃着,突然想起周扬短信里说的“需要完整的财务预测和市场调研”。

    这可难住了他。林默懂技术、懂非遗,可对财务模型一窍不通,

    连基本的成本核算都算不明白。他打开招聘软件,想找个**财务帮忙,可一看报价,

    最低也要两千块,这对他来说,相当于半个月的房租。就在他对着电脑发愁时,

    房门被轻轻敲响了。打开门,是住在隔壁的苏晚,

    手里拿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听你屋里敲键盘敲到现在,没吃饭吧?我煮多了,

    给你端一碗。”苏晚是个自由设计师,平时偶尔在电梯里见过,话不多,但总是笑眯眯的。

    林默愣了愣,连忙道谢:“太麻烦你了,我正好饿了。”“不客气,”苏晚走进屋,

    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你在做非遗项目的计划书?”“你怎么知道?”林默惊讶地问。

    “我之前参与过文旅项目的设计,对非遗文创挺感兴趣的,”苏晚指着屏幕上的财务表格,

    “你这里的成本核算有问题,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弄混了,这样算出来的利润根本不准确。

    ”林默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你懂财务?能不能帮我看看?我实在搞不懂这些。

    ”苏晚笑了笑,拉过一把椅子坐下:“正好我最近不忙,帮你梳理一下吧。

    不过我有个条件——你的项目如果成功了,得让我设计文创产品的包装。”“没问题!

    ”林默激动地差点打翻面条,“别说包装,以后你就是项目合伙人!”接下来的半个月,

    两人成了最佳拍档。白天,林默泡在图书馆查政策、联系非遗艺人,

    苏晚则帮他搭建财务模型,

    补充市场调研数据——2025年国潮文创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

    而非遗数字化的渗透率还不足5%,正是风口。晚上,他们就在出租屋的小书桌前加班,

    林默完善VR技术细节,苏晚则用设计软件优化平台界面,偶尔累了,就一起煮碗面条,

    聊聊各自的梦想。苏晚说,她从小就喜欢传统手工艺,可父母觉得“没前途”,

    逼她学了计算机,后来还是忍不住转行做了设计师,想把传统美学融入现代设计里。

    林默听着,突然觉得,他们都是在坚持着别人不理解的梦想。这天晚上,

    林默正在调试VRdemo,突然发现画面里的木雕纹样有点眼熟。仔细一想,

    竟是张超公司最近推出的文创产品上的图案!他立刻打开张超的朋友圈,

    果然看到赵曼晒出的新品发布会照片,文案写着“原创设计,引领国潮新风尚”。

    “这是李爷爷的独家纹样!”林默气得浑身发抖,“张超这是剽窃!”苏晚凑过来看了看,

    脸色也沉了下来:“我之前帮文旅局做过非遗版权登记,李爷爷的纹样早就注册了。

    张超这是侵权,我们可以告他。”林默攥紧拳头,眼底闪过一丝狠厉。他想起张超的嘲讽,

    想起赵曼的背叛,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委屈。这一次,他不能再忍了。“苏晚,

    ”他看着身边的女孩,眼神坚定,“创投会那天,我要让张超付出代价。”苏晚点点头,

    递给他一杯热牛奶:“放心,我陪你。证据我来收集,你专心准备答辩。

    ”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像是镀上了一层铠甲。林默知道,

    这场战斗,他不是一个人在打。第三章创投会前的暗战距离创投会只剩一周,

    林默和苏晚的节奏越来越快。每天清晨,他们就去非遗工坊拍摄素材,

    下午回来修改VRdemo,晚上整理证据链,常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这天,

    林默正在联系一位皮影艺人,对方却突然说“不合作了”。挂了电话,他皱起眉头,

    总觉得不对劲——之前明明聊得好好的,还答应会来创投会现场助阵。“怎么了?

    ”苏晚放下手里的财务报表,抬头问。“皮影张师傅突然变卦了,说不想参与项目,

    ”林默揉了揉太阳穴,“不知道是不是出了什么事。”苏晚想了想,

    拿出手机翻了翻:“我看看张师傅的朋友圈,他昨天还发了和张超的合照,

    配文说‘合作愉快’。”林默的心沉了下去。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张超从中作梗。

    他立刻拨通张超的电话,刚接通就听见对方得意的笑声:“林默,别白费力气了,

    你联系的那些非遗艺人,我都打过招呼了。要么跟我合作,要么就别想参加创投会。

    ”“张超,你卑鄙!”林默咬着牙说。“卑鄙?”张超冷哼一声,“商场如战场,

    你连这点道理都不懂,还想创业?我劝你早点放弃,免得在创投会上丢人现眼。”挂了电话,

    林默烦躁地在屋里踱步。没有非遗艺人的支持,他的项目就成了空中楼阁,

    就算计划书做得再漂亮,也很难打动评委。苏晚看着他焦急的样子,突然说:“别慌,

    我有办法。我认识一位做剪纸的非遗传承人,王奶奶,她性格特别直,

    最看不惯这种仗势欺人的人。而且她的剪纸技艺很厉害,还上过央视,

    比皮影张师傅的影响力还大。”“真的吗?”林默眼睛一亮。“嗯,我现在就联系她,

    ”苏晚拿起手机,“王奶奶住得不远,我们明天可以去拜访她。”第二天一早,

    两人买了水果,辗转来到城郊的一个小院。刚进门,就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

    正坐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剪纸,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手上,剪刀翻飞间,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