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无声入侵

瘟疫:无声入侵

半卷峰 著
  • 类别:都市 状态:已完结 主角:孢子陈静 更新时间:2025-11-25 19:14

瘟疫:无声入侵小说剧情读起来真实有逻辑,人物形象很立体,非常耳目一新。小说精彩节选吃了个抗过敏药就赶来学校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黄河颂》..."话没说完,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讲课。"老师,你没……

最新章节(《瘟疫:无声入侵》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第一卷:湖畔惊变**2023年9月23日,清晨6点27分,黑水湖。

    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这片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周大勇踩着露水浸湿的泥土,

    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他精心挑选的钓位。作为五十八岁的退休化工厂车间主任,

    他对这片水域了如指掌。湖边的空气带着特有的腥味,混着泥土和腐烂水草的气息。"老周,

    你这来得也太早了。"王建国喘着粗气跟上,他的眼镜片上蒙着一层水汽,

    "我老婆还说今天要带孙子过来玩,这荒郊野岭的,有什么好玩的。"周大勇没有回头,

    专注地观察着水面。昨夜那场雨让湖水变得浑浊,这正是大鱼活跃的征兆。"少废话,

    昨天在这打了二十斤窝料,就等今天爆护。"他熟练地架好钓椅,

    开始调试那根花了他三个月退休金买的手竿。这竿子轻巧而坚韧,是他退休后最大的慰藉。

    七点整,李铁柱那辆破旧的面包车吱呀一声停在土路上。他跳下车,

    嗓门洪亮:"今天非要钓个二十斤的青鱼不可!"这个粗犷的货车司机总是充满活力,

    黝黑的脸上总挂着笑。紧随其后的是赵钱孙,他开着一尘不染的SUV,

    连钓鱼装备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这个精明的保险经纪人即使在钓鱼时也保持着商业性的警惕,

    连鱼竿都是最新款的智能钓竿。周大勇选择的钓位在一棵歪脖子柳树下,

    这里的泥土特别松软。就在他固定钓椅时,脚下的泥土突然塌陷,他一个踉跄,

    右腿直接陷进了泥里。"妈的!"他咒骂着试图把腿**,

    却感觉有什么硬物硌在了小腿上。他弯腰摸索,掏出来一个沾满泥巴的硬物。用水冲洗后,

    四个人都愣住了。那是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骷髅头,约莫拳头大小,

    眼眶处是蜂窝状的黑色结构,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骷髅头的做工精细得不可思议,

    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开口说话。"这啥玩意儿?

    "李铁柱用树枝捅了捅骷髅头的眼眶。就在这一瞬间,蜂窝状孔洞里突然渗出蓝色黏液,

    紧接着,数千只针尖大小的虫子如烟尘般喷涌而出,直扑四人面门。

    那蓝色在晨光中闪烁着不自然的光芒,像是活物般在空中舞动。"阿嚏!

    "赵钱孙第一个打了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什么东西,痒死了。

    "周大勇感觉有细小的颗粒进入了鼻腔,一阵刺痒让他连续打了三个喷嚏。

    王建国惊慌地后退,眼镜都掉在了地上。李铁柱则一边咳嗽一边骂骂咧咧:"真晦气,

    这是什么鬼东西!"没有人注意到,那些微小的孢子已经顺着他们的呼吸道,

    开始了悄无声息的入侵。它们在湿润的黏膜上扎根,以惊人的速度开始分裂繁殖。

    **第二卷:初现端倪**9月24日,周一早上7点,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陈静博士匆匆走进实验室,她三十五岁,是中心最年轻的副主任。

    周末的值班医生交班时提到接收了几个症状奇特的病人,但当时她并没太在意。

    直到今早看到急诊科的报告,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陈主任,您最好来看看这个。

    "助手小李指着显微镜,"这是从昨天那四个钓鱼佬的鼻咽拭子中提取的样本。

    "陈静凑近目镜,看见了一片令人震惊的景象:成千上万的微型真菌正在快速分裂,

    每个都呈现出独特的六边形结构,边缘带着细微的绒毛。这些微生物的运动方式极其诡异,

    像是被同一个意识控制着。"分裂速度是多少?"陈静问道,声音有些发紧。

    "每十二小时翻一倍。"小李调出电子记录,

    "而且我们发现它们在代谢过程中会释放一种神经递质,**宿主频繁打喷嚏。

    这简直就像...就像它们故意要通过这种方式传播。"陈静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隔离病房打来的。"陈主任,病人情况恶化了!

    周大勇出现了攻击行为,我们可能需要镇静剂!"陈静快步走向隔离区,透过观察窗,

    她看见周大勇正在用头撞击床栏,脸上布满了蓝色的网状斑纹。每次他咳嗽时,

    都会喷出淡淡的蓝色雾气,那雾气在空气中久久不散。"控制住他!

    采集他喷出的气溶胶样本!"陈静对医护人员喊道。

    她注意到周大勇的眼睛已经变成了浑浊的蓝色,瞳孔放大得异常。在隔壁病房,

    王建国蜷缩在角落,不停地打着喷嚏。当陈静走进时,他突然抓住她的白大褂:"医生,

    它们在说话...我听见了...""谁在说话?"陈静蹲下身,保持平静的语气。

    "孢子...它们说要回家了..."王建国的眼神涣散,

    瞳孔深处似乎有细小的颗粒在游动,

    "它们说...我们都很孤独...它们要来帮助我们..."陈静退出病房,

    立即拨通了中心主任的电话:"我需要启动三级生物安全预案,立即封锁整个感染科楼层。

    这不是普通的传染病,我怀疑是某种生物武器或者...或者更糟的东西。"然而,

    就在她下达指令的同时,周大勇突然剧烈抽搐,

    对着前来采集样本的护士打了个震耳欲聋的喷嚏。蓝色的孢子云在空气中弥漫,

    通风系统将部分孢子抽离了隔离区,送入了医院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三卷:无声扩散**9月25日,下午5点42分,地铁二号线。

    林晓雯揉了揉发痒的鼻子,她今早去市医院给感冒的奶奶送饭,

    现在正是下班高峰期的地铁里人满为患。她感觉鼻腔里痒得厉害,忍不住摘下一半口罩。

    "阿嚏!"一个响亮的喷嚏在拥挤的车厢里回荡,几个乘客投来不满的目光。

    林晓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重新戴好口罩。她不知道的是,就在这个喷嚏中,

    数以万计的孢子已经通过空调系统,散布到了整个车厢。在她身后隔了两排座位,

    张海峰正在看手机。他是市实验小学的语文老师,今天感觉特别疲惫,喉咙也有些发痒。

    地铁空调的出风口正对着他的后颈,细微的孢子颗粒随着气流进入了他的呼吸系统。

    他下意识地揉了揉鼻子,继续浏览着明天的教案。与此同时,在市医院,

    李铁柱砸破了隔离病房的窗户。这个曾经健壮的汉子现在完全变了个样,

    蓝色的菌丝已经爬满了他的脖颈,眼睛变成了诡异的乳白色。医护人员试图阻拦,

    却被他接连的喷嚏逼得节步后退——每一个喷嚏都带着闪烁的蓝色粉末。"封锁整栋大楼!

    "陈静对着对讲机嘶吼,但在监控屏幕上,

    她清楚地看见已经有三个早期感染者驾车离开了医院。其中一人甚至是一家外卖平台的骑手,

    此刻正带着满身的孢子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当晚8点,

    陈静收到了基因测序的初步结果:这种孢子真菌含有17种从未见过的基因序列,

    其细胞壁结构异常坚固,能够在外界环境中存活长达288小时。更令人不安的是,

    这些基因显示出人为改造的痕迹。她立即起草了紧急报告,

    建议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公共卫生预警。

    然而报告在层层审批中被卡住了——明天就是市旅游文化节的开幕式,

    谁也不愿意在这个时候引起恐慌。**第四卷:爆发前夜**9月26日,早晨7点30分,

    市实验小学五年级三班教室。张海峰强打着精神站在讲台上,他昨晚发烧到38.5度,

    今早起来发现脖子上出现了淡淡的蓝色斑点。他以为是普通的过敏,

    吃了个抗过敏药就赶来学校了。"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黄河颂》..."话没说完,

    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讲课。"老师,你没事吧?"班长关心地问道。张海峰摆摆手,

    继续讲课,但咳嗽和喷嚏接连不断。细心的学生发现,老师每次打喷嚏时,

    都会带出一些发光的粉末,在晨光中格外明显。教室里的空气净化器指示灯突然变红,

    过滤网很快就被蓝色粉末堵塞。同一时间,林晓雯所在的广告公司正在开晨会。

    她不停地打着喷嚏,同事开玩笑说:"晓雯,你是不是被人想念了?"会议室里,

    创意总监正在讲解新一季的营销方案,而林晓雯的喷嚏声此起彼伏。

    空调系统将含有孢子的空气循环到整栋写字楼,同事们开始不自觉地揉鼻子、清喉咙。

    谁也没有意识到,灾难已经悄然降临。陈静一夜未眠,她绕过层层审批,

    直接联系了省疾控中心。上午10点,专家组抵达市医院,在看到病人情况后,

    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立即启动红色预警,

    "专家组组长、著名的流行病学家吴教授当机立断,"这种孢子的传播效率远超我们预期。

    我怀疑我们面对的不是自然进化的产物。"然而,为时已晚。中午12点,

    实验小学报告有23名学生出现咳嗽、打喷嚏症状。下午2点,

    林晓雯所在公司的创意部全员出现类似流感症状。下午4点,

    市医院急诊科开始涌入大量打喷嚏、咳嗽的病人,每个人的脖子上都开始出现蓝色斑点。

    **第五卷:全面失控**9月28日,市**紧急新闻发布会。

    "目前我市出现不明原因呼吸道传染病,请市民佩戴口罩,

    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发言人的话还没说完,台下一位记者突然剧烈地打起喷嚏,

    蓝色的粉末在发布会现场弥漫开来。直播信号被紧急切断,但恐慌已经开始蔓延。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