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口茶摊,记事簿

巷口茶摊,记事簿

雨满 著
  •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主角:林夏周伯顾言 更新时间:2025-11-25 22:35

短篇言情小说《巷口茶摊,记事簿》是一本全面完结的小说,主人公林夏周伯顾言的故事读起来超爽,喜欢此类作品的广大读者朋友,千万不要错过大神“雨满”带来的吸睛内容:邻市一家文旅公司的负责人看到了,觉得她对文创和非遗的理解很透彻,主动联系她,邀请她做项目顾问,薪资比原来还高。“原来‘命……

最新章节(巷口茶摊,记事簿精选章节)

全部目录
  • 青石巷的老槐树又落了一层叶,周伯的“知味茶摊”前,搪瓷杯碰撞的脆响混着炒青的香气,

    成了巷子里最稳当的底色。林夏把自行车往树底下一靠,熟门熟路地拎起桌边的铜壶,

    给周伯空了的茶杯添满水:“周伯,今天泡的是明前龙井?闻着就不一样。”周伯眯眼笑,

    指尖摩挲着杯沿的细纹:“你这鼻子越来越灵了,正好,给你看个东西。

    ”他从茶摊抽屉里翻出个泛黄的牛皮本,

    封面上写着“记事簿”三个歪歪扭扭的字:“这是我年轻时记的,都是巷子里人的小事,

    你看看,说不定能品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林夏接过本子,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

    像触到了旧时光的温度。她坐在茶摊的小马扎上,就着透过槐树叶的碎光,一页页翻了起来。

    第一章抢来的项目与漏接的电话记事簿第一页,写着“赵宇,文创园,三月初七”。

    林夏看着这名字,突然笑了——这不就是当年抢了她项目的那个同事吗?那是三年前,

    林夏还是家广告公司的小策划,手里攥着个“城市文创园”的项目计划书,熬了三个通宵,

    连园区里每盏路灯该用复古马灯样式还是竹编灯笼,都跑遍老城区做了调研。

    她满心以为这个项目会落在自己头上,毕竟全公司没人比她更清楚,

    那些藏在老巷子里的手工艺人,有多盼着有个地方能展示自己的手艺。

    可周一的项目分配会上,老板却把项目扔给了刚入职半年的赵宇说:“赵宇认识个大投资人,

    能尽快拉到资金,项目要赶进度,就交给你了。”老板的话像块冰,砸得林夏脑子发懵。

    散会后,林夏堵在楼梯间问赵宇:“你连园区里有多少个手工艺人都不知道,

    怎么接这个项目?”赵宇理了理西装领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得意:“林夏,

    职场不是只看努力的,资源也很重要,再说了,项目要的是结果,谁管过程?

    ”林夏攥着计划书的手指泛白,心里像堵了团湿棉花,闷得慌。她回到工位,

    对着电脑屏幕上的调研数据发呆,

    连母亲打来的三个电话都没接——她满脑子都是“不公平”,想着怎么找老板争,

    怎么证明自己比赵宇更适合这个项目。直到下班,她骑着自行车漫无目的地晃,

    不知不觉就晃到了青石巷。那时她还不认识周伯,只是看见茶摊前的老槐树长得热闹,

    就停下来歇脚。“姑娘,看你脸色不好,来杯茶?”周伯递过来一杯热茶,茶汤清亮,

    入口微苦。林夏没忍住,把项目的事一股脑倒了出来,越说越委屈,

    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我明明做得最好,就因为他认识投资人,

    我的努力就全白费了……我不甘心,我明天就去找老板闹,就算辞职,也要争个说法!

    ”周伯没劝她,只是指着茶摊旁的老槐树:“你看这树,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落叶,

    冬天休眠,从来不会因为旁边的树长得高就急着往上窜,

    也不会因为有人想让它提前开花就乱了时节,它知道什么时节该做什么事,这是规律。

    ”“可我不是树啊!”林夏反驳。“人也有规律。”周伯给她添了点热水:“你能控制的,

    是把调研做得扎实,把方案写得细致,这些是你的本事,没人能抢,但项目交给谁,

    取决于公司要什么、投资人认什么,这些不是你能控制的,

    你要是逼着自己去争那些控制不了的事,就像逼着这棵老槐树冬天开花,就算开了,

    也得冻坏了。”林夏愣了愣,低头看着茶杯里的茶叶,一片叶子慢慢沉到杯底,

    又随着水波轻轻浮起。她突然想起,母亲早上打电话时,语气里带着焦急,

    好像说外婆生病了,她掏出手机,回拨过去,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你总算接电话了,

    你外婆摔了一跤,现在在医院,医生说要住院观察。”那一刻,林夏心里的委屈突然就淡了,

    她想起这半个月,为了项目天天熬夜,连母亲的电话都没心思接,就算真的争到了项目,

    错过了外婆的事,又能怎么样呢?第二天,林夏没去找老板闹,而是请假去了医院。

    她给外婆削苹果,听母亲絮叨外婆的病情,看着外婆苍白的脸上露出笑容,心里突然踏实了。

    她把项目的调研资料整理好,发给了赵宇,附了句“里面有手工艺人的联系方式和需求,

    或许能帮到你”。赵宇没回她消息,林夏也没在意,她知道那些调研资料是她的本事,

    就算项目没了,本事还在,就像周伯说的,先把能控制的事做好,至于其他的,

    顺其自然就好。后来的事,林夏是从同事嘴里听说的,赵宇拿到项目后,为了讨好投资人,

    把文创园改成了网红商业街区,砍了手工艺人的展示区,换成了奶茶店和打卡墙。

    开园那天确实热闹,可没几个月,游客就因为“没特色”渐渐流失,商户也纷纷退租,

    项目成了个烂摊子,赵宇被老板批评了好几次,最后主动辞职了。而林夏,

    在医院陪外婆的时候,把调研资料发到了行业论坛上,没想到,

    邻市一家文旅公司的负责人看到了,觉得她对文创和非遗的理解很透彻,主动联系她,

    邀请她做项目顾问,薪资比原来还高。“原来‘命里有时终须有’,不是说天上掉馅饼,

    而是你做好了该做的事,自然会有机会找上门。”林夏合上记事簿,

    对着周伯笑了笑:“就像我没争到那个项目,却遇到了更好的机会。”周伯点点头,

    给她添了点茶:“可不是嘛!你再往下翻,看看第二章,说不定有你更熟悉的事。

    ”第二章纠缠的前任与错过的班车记事簿第二页,写着“苏晓,顾言,五月廿二”。

    林夏看到这个名字,忍不住笑了——苏晓是她的大学室友,当年为了前男友顾言,

    可是闹了不少笑话。苏晓和顾言是在大学社团认识的,顾言是社团的学长,长得帅,

    又会说话,苏晓一眼就喜欢上了。她追了顾言三个月,每天给顾言带早餐,

    陪顾言去图书馆自习,终于在情人节那天,顾言答应和她在一起。两人在一起的两年,

    苏晓几乎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顾言身上。顾言喜欢打篮球,她就去学篮球规则,

    每场比赛都坐在场边加油;顾言喜欢吃辣,她就逼着自己吃辣椒,

    结果每次都辣得眼泪直流;顾言考研,她就陪着一起复习,哪怕自己不考研,

    也每天泡在图书馆。可就算这样,顾言还是提出了分手,理由是“性格不合”,

    其实林夏知道,顾言是喜欢上了别的女生。苏晓不肯接受分手,天天堵在顾言的宿舍楼下,

    哭着问他为什么,顾言躲着不见她,她就去顾言的教室、图书馆、篮球场找他,

    甚至还去顾言新喜欢的女生的宿舍楼下闹事。那段时间,苏晓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眼睛肿得像核桃,上课没心思听,饭也吃不下,整个人都快垮了。林夏看着心疼,

    拉着苏晓去了青石巷的茶摊,周伯给苏晓泡了杯菊花茶,说:“姑娘,你看这菊花,

    泡在水里,有的浮着,有的沉着,可没有一朵菊花会逼着自己一直浮在水面,

    也没有一朵会逼着自己一直沉在水底,它们都顺着水的性子,该浮就浮,该沉就沉。

    ”苏晓啜着茶,眼泪掉在茶杯里:“可我就是不甘心,我为他付出了那么多,

    他怎么能说分手就分手?”“你付出是因为你喜欢他,这是你能控制的,可他喜不喜欢你,

    愿不愿意和你在一起,这是他能控制的,不是你能强求的。

    ”周伯指着茶摊旁的公交车站:“你看那班车,要是你没赶上,就算你在车站哭着喊着,

    车也不会回头,你总不能一直站在车站哭,耽误了下一班车吧?”苏晓看着公交车站,

    一辆公交车缓缓驶离,站台上的人有的遗憾地叹气,有的转身去等下一班。她突然想起,

    上周她为了堵顾言,错过了回家的高铁,最后只能买站票回去,一路上累得不行。

    “可我就是放不下。”苏晓小声说。“放不下不是错,但别让自己陷在里面。

    ”林夏拍了拍苏晓的肩膀:“你想想,你以前最喜欢画画,还说要考美术学院的研究生,

    可自从和顾言在一起后,你多久没碰画笔了?你把心思都放在他身上,忘了自己喜欢什么,

    这样值得吗?”苏晓低头沉默了,她想起自己高中时,为了画画,每天凌晨就起来练基本功,

    那时候的自己,眼里有光,心里有目标,可和顾言在一起后,

    她把所有的目标都变成了“顾言喜欢什么”,早就忘了自己想要什么。从茶摊回去后,

    苏晓没再去堵顾言,她把顾言送的礼物收拾好,放在了柜子最底层,

    然后找出尘封已久的画板和画笔,重新开始画画。她每天早上去画室,晚上回宿舍,

    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画画上。有一次,她在画室画画时,遇到了一个学雕塑的男生。

    男生看到她的画,眼睛一亮:“你的画里有故事,我从来没见过这么有感染力的画。

    ”男生经常来画室看她画画,和她聊艺术,聊理想,苏晓发现,原来和一个人相处,

    不用刻意讨好,不用委屈自己,也能很开心。半年后,苏晓考上了美术学院的研究生。

    她收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拉着林夏去了茶摊。周伯看着她眼里的光,笑着说:“你看,

    放下那些控制不了的事,把心思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上,自然就会有收获。”苏晓点点头,

    喝了口茶:“以前我总觉得,得不到顾言就是天大的遗憾,现在才明白,

    最遗憾的是差点因为他,丢了自己。”林夏合上记事簿,心里暖暖的。

    她想起苏晓现在的样子,成了小有名气的画家,身边有个懂她、疼她的男朋友,过得很幸福。

    “原来‘命里无时莫强求’,不是说要放弃爱情,而是要懂得,真正的爱情,不是强求来的,

    而是两个人互相吸引,顺其自然走到一起的。”周伯笑了笑:“你再往下翻,

    第三章写的是你外婆的事,你肯定感兴趣。

    ”第三章固执的外婆与迟到的理解记事簿第三页,写着“林夏外婆,老房子,八月十五”。

手机上阅读

请扫二维码

同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