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农村青年李铁柱为谋生在城里工地搬砖,他踏实肯干却不好勇斗狠。
工头赵大虎为人豪爽,信奉“力气大就是爷”,总想与李铁柱一较高下。李铁柱屡次避战,
直到一次关乎工程进度的“较量”中,他被逼无奈,
亮出了自己的“终极力量”——一台属于他自己的二手挖掘机,
用出人意料又无比现实的方式,赢得了尊重,也诠释了新时代“力气”的真谛。
---第一章:工地的规矩与暗流夏日的午后,太阳像个巨大的火球,
炙烤着城市东边的这片建筑工地。空气仿佛凝固了,混合着水泥、钢筋和汗水的味道,
吸进肺里都带着一股灼热感。李铁柱弯着腰,
正将一摞摞红砖从堆料区搬到几十米外的砌墙师傅脚下。他动作不算迅猛,但极有章法,
每一次弯腰、抱起、行走、放下,都带着一种沉稳的节奏感,仿佛不知疲倦的机械。
汗水顺着他被晒成古铜色的脸颊滑落,砸在干燥的地面上,瞬间消失不见。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他算不上特别宽阔,
但异常结实的背脊上。“喂!铁柱!你小子没吃饭啊?搬个砖跟绣花似的!
”一声洪亮的吆喝带着戏谑传来,工头赵大虎晃着膀子走了过来。他身高接近一米九,
膀大腰圆,胳膊上的肌肉疙瘩在阳光下泛着油光,是工地上公认的“大力王”,
也是这群工人的头儿。李铁柱直起腰,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把汗,
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大虎哥,快了,这趟搬完,王师傅那边今天就够用了。
”赵大虎走到他身边,蒲扇般的大手“啪”地一下拍在李铁柱的肩膀上,
力道不小:“我说铁柱,你这身板,还得练!你看我年轻那会儿,一次能扛十二袋水泥,
走几十米都不带喘粗气的!”他说着,还习惯性地屈起手臂,展示了一下那隆起的肱二头肌,
脸上洋溢着自豪。旁边的老焊工周师傅叼着烟嘴,眯着眼笑道:“大虎,
又显摆你那点老黄历!人家铁柱是实在人,干活细致,不像你,就知道使蛮力。
”赵大虎眼睛一瞪:“老周头,你懂啥?力气就是男人的胆!在工地上,没把子力气,
谁瞧得起你?铁柱,你说是不是?来来来,咱俩现在就在这掰个手腕,
让你感受一下啥叫真正的力量!”这已经不是赵大虎第一次对李铁柱发出“挑战”了。
他似乎有种执念,觉得在这个雄性荷尔蒙过剩的地方,力气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硬通货,
尤其想“征服”这个平时话不多,但眼里有活、手上极有分寸的年轻人。李铁柱是农村来的,
肯吃苦,技术学得快,砌墙、抹灰、看图纸都能上手,
就是不太参与工友们下班后喝酒吹牛、比拼力气的活动。李铁柱依旧是那副不温不火的样子,
摇摇头:“大虎哥,我比不过你,我认输。”“啧,没劲!”赵大虎撇撇嘴,脸上有些扫兴,
“男人嘛,就得有点火气!你看你,干啥都这么稳当,跟个小老头似的。今天下班别走,
我请客喝冰镇啤酒,喝完咱俩必须比划比划,让你见识下哥的厉害!”李铁柱心里叹了口气。
他不是懦弱,只是觉得这种纯肌肉的较量毫无意义。他的力气,是用来赚钱糊口,
供养家里老人,给自己攒点老婆本的,不是用来争强好胜的。而且,他心里清楚,
在这个机械化的时代,单纯的体力早已不是最值钱的东西。他省吃俭用,
甚至偶尔晚上去帮人看仓库,就是为了攒钱,
他心底藏着一个念头——他想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哪怕是小型的工程机械。
那才是他向往的“力量”。傍晚收工的哨声响起,工地上喧嚣暂歇。
赵大虎果然提来一箱冒着冷气的啤酒。工友们围坐在临时搭建的工棚下,喧嚣再起。
几瓶酒下肚,赵大虎兴致更高,又旧事重提,非要和李铁柱掰手腕。在众人的起哄声中,
李铁柱被硬拉到了一张用木板临时搭成的“比赛桌”前。
看着赵大虎那志在必得、几乎要放光的眼神,以及周围工友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起哄,
李铁柱知道今天这关是难过了。他深吸了一口带着酒气和汗味的空气,
伸出自己布满老茧和细小伤口的手,握住了赵大虎那粗糙得像砂纸一样的大手。
“准备——开始!”老周充当临时裁判,话音未落,赵大虎手臂上的肌肉瞬间绷紧,
一股巨大的力量排山倒海般压来。李铁柱的手臂僵持了不到三秒,
就被稳稳地、毫无悬念地压在了木板上。“哈哈!看见没!这就是实力!
”赵大虎畅快地大笑起来,举起酒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得意地环视四周。
李铁柱甩了甩有些发麻刺痛的手腕,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平静地说:“大虎哥厉害。
”赵大虎满意地搂住他的脖子,酒气喷在他脸上:“小子,服了吧?在咱这地盘,
就得靠这个!”他再次晃了晃自己那只victorious的拳头。李铁柱没再说话,
拿起自己的那瓶啤酒,默默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划过喉咙,
却压不住心底那一丝无奈和好笑。他抬眼望向工地边缘,
那里停放着几台庞然大物——塔吊、搅拌机,还有那几台他偶尔会上去操作一下的挖掘机。
在他手中,那些钢铁巨臂能精准地完成挖掘、平整、吊装等各种指令,
那才是他自信和成就感的来源。跟工头比掰手腕?他真觉得幼稚。
但如果非要比“力气”……一个带着点狡黠和硬气的想法,在他心底慢慢成型。
---第二章:无声的抗争与积蓄的力量自那次掰手腕“惨败”后,
赵大虎仿佛找到了某种乐趣,时不时就要在“力气”这件事上,对李铁柱进行一番“锤炼”。
比如,需要搬运特别沉重的预制水泥板时,他会特意点名:“铁柱,过来搭把手!
让哥看看你最近长劲了没有!”结果往往是赵大虎憋着一口气,脸涨得通红,
硬撑着比自己那半更长的时间,而李铁柱则会在感觉快到极限时,明智地选择歇口气,
或者调整一下姿势,避免肌肉拉伤。又比如,拆卸一个锈死的旧阀门时,
赵大虎抡起大号扳手,使出吃奶的力气,嘴里发出“嘿哟”的号子,终于拧动后,
便得意地让李铁柱试试。李铁柱接过扳手,没有像他那样盲目发力,而是先观察了锈蚀情况,
找来润滑油滴在螺纹处,然后用一根加长的钢管套在扳手上,利用杠杆原理,
不太费力地就拧开了。赵大虎却觉得这是取巧,不算真本事,嘟囔着:“一力降十会!
在绝对力量面前,这些都是花架子!”“铁柱,你得用猛劲!把身体里的劲儿都使出来!
这才叫干活!”赵大虎总这样以一副过来人的口吻“教导”他。李铁柱通常只是点点头,
不争辩。他明白,赵大虎这人本质不坏,直爽、讲义气,对工友们也照顾,
就是观念比较老派,加上在工地上说一不二惯了,
喜欢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肌肉)来确立和巩固权威。老周有时看不过去,
会私下对李铁柱说:“别跟大虎一般见识,他就是头犟驴,显摆他那一身死肌肉。
你这孩子心里有数,是干大事的料,将来是靠脑子和技术吃饭的,比他那个强。
”李铁柱感激地笑笑。他确实没太把这些放在心上,他有自己的规划和目标。他的“力气”,
更多地用在了晚上休息时,借着昏暗的灯光研究那本破旧的《工程机械原理与维护》,
或者用手机查阅各种挖掘机操作技巧和故障排除的视频。他的世界,
远比赵大虎想象的要广阔和深邃。这天,工地接到一个紧急任务。
一批急需使用的加长加粗的螺纹钢运到了,需要立刻从大卡车上卸下来,转运到基坑旁边。
这些钢筋每根都又长又沉,靠人力搬运不仅效率极低,而且非常危险,容易扭伤或砸伤。
赵大虎却再次摩拳擦掌,准备沿用老办法——“兄弟们,加把劲!
让材料科那帮坐办公室的看看,啥叫真正的效率!人定胜天!”他大声鼓动着,
组织工人们准备扛、抬、撬。工友们喊着粗犷的号子,利用撬棍、绳索,肩扛手抬,
开始了繁重且危险的工作。进度缓慢,而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疲态,汗水如雨下。
李铁柱看着那捆最粗的钢筋,又看了看不远处那台闲置的、带有吊装功能的轮式挖掘机,
忍不住再次对赵大虎建议:“大虎哥,用挖掘机吧,挂上钢丝绳,一次能吊好几根,
又快又安全,人也轻松。”赵大虎正和另外两个工人吭哧吭哧地抬着一根钢筋,闻言放下,
喘着粗气,抹了把汗:“用那铁疙瘩干啥?显得咱们多没力气似的!这才多少东西?
咱们这么多人,还搞不定?再说,那机器爪子没轻没重的,把钢筋弄弯了或者磕碰了,
影响质量谁负责?”“操作小心点,比人抬更稳,不会磕碰。”李铁柱试图解释,
他对自己和那台机器的配合有信心。“行了行了,我知道你小子会摆弄那玩意儿。
”赵大虎有些不耐烦地摆摆手,语气带着不容置疑,“但今天这事听我的,就得用人搬!
这才是咱们工地汉子的作风!别磨叽了,赶紧干活!”李铁柱抿紧了嘴唇,
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他知道,此刻的赵大虎,与其说是在安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