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上的时光》第17章

小说:青石板上的时光 作者:新颖 更新时间:2025-07-21

又是一个槐花纷飞的五月。

老巷里的那棵老槐树愈发粗壮了,枝桠几乎遮住了半条巷子。白花花的槐花像雪一样落下来,铺在青石板上,踩上去软绵绵的,带着清甜的香。

林小满的修补铺还开着,只是如今更多时候是帮街坊邻里缝补些孙辈的小衣裳。她的头发里添了些银丝,眼角有了细密的皱纹,但笑起来时,那两颗小虎牙依旧清晰,眼里的光也还是那么暖。

陈阳的木匠铺也扩了些,如今由儿子陈念槐主理。他自己则退到了后间,偶尔刨块木头,打个小玩意儿——比如给重孙女做个槐花形状的木梳,给街坊的小孩修个摇摇马。他的背有些驼了,是年轻时累的,但手依旧稳,刨子划过木头时,簌簌的声响里,全是岁月的沉淀。

这天是陈阳和林小满结婚三十五周年的日子。陈念槐早早就订了蛋糕,女儿陈念溪也带着孩子从省城回来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挤在老楼的客厅里,张婶也被请了来,如今她已是满头白发,却依旧健谈,拉着林小满的手,念叨着当年陈阳帮着修屋顶的事。

“那时候我就说,这小子靠谱!”张婶拍着大腿笑,“你看现在,一大家子多和睦!”

陈念溪举着相机,喊着让大家去老槐树下拍全家福。陈阳牵着林小满的手走在最前面,他的步子慢了,她的背也微驼了,但两人的手始终紧紧攥着,像年轻时那样。陈念槐扶着张婶,妻子抱着刚满周岁的小女儿,一家人站在漫天飞舞的槐花瓣里,笑得眉眼弯弯。

“爸,妈,靠近点!”陈念溪喊着。

陈阳侧过头,看着林小满,伸手替她拂去落在发间的槐花瓣。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在她花白的头发上镀了层金边。他忽然想起第一次见她的样子,她站在修补铺门口,手里捏着朵槐花,眼睛亮得像星星。

“小满,”他轻声说,“你看这槐花,还跟当年一样甜。”

林小满抬头看他,眼里泛起湿润的光,却笑着点头:“嗯,是甜。”

相机“咔嚓”一声,定格下这瞬间——老槐树下,一家人依偎着,白花花的槐花瓣落在他们的肩头、发间、衣襟上,像一场温柔的雪。背景里,是林小满的修补铺,门楣上的“缝纫修补”牌子虽有些褪色,却依旧醒目;是陈阳的木匠铺,门口堆着刚刨好的木花,散发着松木香;是那栋爬满爬山虎的老楼,三楼的窗户敞开着,能看见窗台上摆着的薄荷草,绿意盎然。

收完照片,一家人回到老楼吃蛋糕。小孙女抓着块蛋糕,糊得满脸都是,陈阳笑着用手帕给她擦脸,动作温柔得像对待稀世珍宝。林小满看着他,又看看满屋子的欢声笑语,忽然觉得,所谓完美,从来不是轰轰烈烈,而是这样——你在,我在,孩子在,烟火气在,那些藏在岁月里的琐碎与温暖,也都在。

傍晚时分,陈阳和林小满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夕阳把天边染成橘红色。陈阳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盒子,打开,里面是枚磨得光滑的铜戒指,上面嵌着的鹅卵石依旧温润——那是当年林小满给他的定情信物。

“还留着呢?”林小满笑。

“当然,”他把戒指套在她的无名指上,大小刚刚好,“一辈子的念想。”

她伸出手,与他的手交叠。他的手有木匠的老茧,她的手有缝纫的薄茧,碰在一起时,却像是两块严丝合缝的拼图,温暖而踏实。

巷口传来孩子们追逐嬉闹的声音,夹杂着槐花落地的簌簌声。老座钟在客厅里滴答作响,像是在数着日子,也像是在轻轻哼着:

这青石板上的时光啊,就像这老槐树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盘根错节,却始终向着阳光,向着温暖,向着每一个平凡而圆满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