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霓虹在车窗外流淌成模糊的光带,映在沈悦疲惫却异常锐利的眼眸中。
她刚结束一个长达十二小时的轮值,
制服肩章上似乎还残留着审讯室里那股混合着汗味、烟味和绝望的气息。然而,
此刻占据她全部心神的,并非刚刚处理完的街头斗殴案,
而是副驾驶座上那份薄薄的、却重如千钧的档案袋。
“林薇火灾案——非正常死亡调查(秘密)”。这几个手写的字迹,是她瞒着所有人,
在无数个深夜独自整理归档的。档案袋里,没有盖着红章的正式立案文书,
牲休息时间、甚至动用私人关系搜集来的零散碎片:几张模糊的现场照片(她偷偷翻拍的),
几份被官方报告忽略或轻描淡写的勘验记录复印件,
以及……一份记录了张强基本信息的表格。张强。这个名字,像一根浸透毒液的刺,
深深扎在她的脑海里。那个在火灾发生前半个月,突然辞去林薇家别墅区保安工作,
随后便如同人间蒸发一般的男人!那个在监控录像里,
案发前三天曾鬼鬼祟祟出现在别墅后巷,行迹可疑的男人!
沈悦将车停在老城区一栋不起眼的旧公寓楼下,熄了火。这里是她的安全屋,
一个连警局档案系统里都没有登记的落脚点。房间狭小简陋,
唯一的“奢侈品”是靠墙立着的一块巨大的白板。此刻,
白板上已经被各种颜色的磁钉、照片、打印纸和凌乱却隐含逻辑的线条覆盖。最中心,
是林薇和双胞胎安安乐乐笑容灿烂的合影,旁边用红笔标注着触目惊心的“平安夜大火”。
围绕着她们的,是陈帆虚伪的哀容、柳依依模糊的侧影照片,
以及……一张张强穿着廉价保安制服、眼神闪烁的证件照。沈悦脱掉外套,甩开高跟鞋,
赤脚踩在冰冷的地板上。她走到白板前,拿起一支蓝色记号笔,
在张强的名字下面重重划了两道横线。然后,她打开了那份带回来的档案袋,
抽出了几张最新的打印件——银行流水记录。这是她今天最大的收获,
也是她此刻心跳加速的原因。她走到书桌前,打开那台经过特殊加密处理的笔记本电脑。
屏幕幽幽的光照亮了她凝重的脸。
她点开一个非警方的、灰色地带的数据库查询窗口(这是她早年卧底时建立的特殊渠道),
输入张强的身份证号。屏幕上跳出的信息,让她瞳孔骤然收缩!张强,
个人账户(尾号3478),于火灾发生前五天(12月19日),
收到一笔来自“XX商贸有限公司”的跨行转账,
金额:500,000.00元(人民币伍拾万元整)。**五十万!
对于一个普通保安来说,这无异于天文数字!沈悦的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
查询“XX商贸有限公司”。
结果毫不意外——一家注册不到三个月、没有任何实际业务、注册资本仅十万元的皮包公司!
其注册地址是一个早已废弃的仓库,
法人代表是一个七十多岁、常年卧床、对此毫不知情的农村老人。资金流向追踪显示,
这五十万在进入张强账户前,经过至少五个不同省份的离岸账户洗白,
源头彻底隐匿在数字迷雾之中。“欲盖弥彰!”沈悦咬着牙,
在电脑旁的笔记本上重重写下:“50万黑金!来源:高度可疑!时间:案发前五天!
动机:重大收买嫌疑!”这绝非巧合!这五十万,
极可能就是点燃平安夜那场大火的“酬劳”!沈悦深吸一口气,压抑住翻腾的怒火,
继续追踪张强账户后续的流水。火灾发生后第二天(12月26日),
张强账户显示他在本市某ATM机一次性取走了四十万元现金。随后几天,
账户内剩余的几万元也被零星取走或小额消费。再之后,这个账户彻底沉寂,
再无任何交易记录。取走四十万现金……他要去哪里?做什么?沈悦切换界面,
接入警务内网(使用经过伪装的查询理由,避免触发敏感词警报),
调取张强的通讯记录、交通出行记录和住宿登记信息。结果让她心头一沉。
通讯记录:火灾发生次日,张强那张用了多年的手机卡,
最后一次通话是打给一个公用电话亭(位置在城郊长途汽车站附近),
随后便彻底关机、销号。再无任何活动痕迹。火车、飞机、长途汽车实名购票记录:无!
张强如同一个幽灵,没有使用自己的身份证购买过任何离开本市的交通工具票务。
酒店住宿登记:无!火灾发生后,没有任何一家登记系统里出现过张强的名字。
他就像一滴水,蒸发在了空气里。“辞职,拿钱,
消失……”沈悦在白板上张强的照片旁写下这三个词,
用红色箭头指向那触目惊心的“50万”。手法如此干净利落,
绝非张强这种头脑简单的人能独立完成!背后必然有高人指点,
甚至……有强大的资源在帮他抹除痕迹!线索似乎断了。但沈悦眼中没有丝毫气馁,
反而燃起了更旺盛的斗志。她想起了林薇生前曾无意中提过一句,张强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