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门被打开。
这一次,没有狱警陪同,来人是赵妍。
她换下了一身警服,穿着便装,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袋。
“林辰。”她站在门口,没有进来。
“市局的通告已经发出去了,黄琴英就是‘314灭门案’的真凶,所有证据链完整,结论无可辩驳。”
她把文件袋递过来。
“这是你的无罪释放证明和国家赔偿申请表。签个字,我带你出去。”
林辰没有去接那份文件。
他只是从书桌前站起身,佯装出一种巨大的惊喜和如释重负。
“真的?太好了!赵队,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他的表演恰到好处,一个蒙冤者沉冤得雪后的激动,任谁也挑不出毛病。
赵妍看着他,心里那份愧疚感又加深了几分。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让你受委屈了。”
林辰向前走了两步,却在文件袋前停住了脚步。
他脸上的喜悦慢慢褪去,换上了一副严肃的表情。
“赵队,我能问一个问题吗?”
赵妍愣了一下。
“你说。”
“黄琴英,她为什么要杀人?”
林辰的声音很平稳,但这个问题精准地刺破了赵妍脸上那层轻松的表象。
会议室里那两个刺眼的红字——“动机”,重新浮现在她眼前。
“我们初步的结论是,家庭矛盾激化,加上她本身患有重度抑郁症,导致情绪失控。”
赵妍给出了官方的,也是唯一能给出的解释。
林辰笑了。
“这个理由,你自己信吗,赵队?”
赵妍的呼吸一滞。
“林辰,证据已经足够了。在法律上,动机不是定罪的必要条件。”她试图强调案件的严谨性。
“法律上不是,但人心是。”
林辰的声音不大,却字字敲在赵妍的心上。
“我不想出去之后,别人指着我的后背说,‘看,就是那个倒霉蛋,差点替人顶了死罪’。”
“我也不想媒体报道这件案子的时候,在结尾写上一句‘但凶手的作案动机至今成谜’。”
“那样的话,这个案子就永远是一件悬案。而我,就永远是这件悬案里,那个带星号的嫌疑人。”
他看着赵妍,表情前所未有的认真。
“赵队,我被冤枉着送了进来,我不想再被怀疑着走出去。”
“我要的是一个干干净净,毫无瑕疵,能堵住天下所有悠悠之口的清白!”
赵妍彻底说不出话了。
她以为自己是来解救一个可怜的受害者,没想到,对方对“正义”的要求,比她这个刑警队长还要苛刻,还要偏执。
“那你想怎么样?”赵妍的声音有些干涩。
“查。”
林辰只说了一个字。
“查清楚黄琴英真正的杀人动机。给我一个完美的句号,也给你们江城警方的功劳簿,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他顿了顿,用一种近乎请求的语气说。
“在我看来,一个没有动机的案子,根本就不算破案。”
“在动机水落石出之前,我哪也不去。我就待在这里。”
“这……”赵妍的脑子有点乱。
拒绝出狱?
她干了这么多年刑侦,第一次碰到这种操作。
外面的世界不好吗?非要留在这破地方?
“林辰,你是不是……受的**太大了?”赵妍只能想到这个可能。
“我清醒得很。”林辰摇了摇头,“赵队,你想想,如果动机这个缺口不补上,万一以后黄琴英在法庭上翻供,或者有新的证据冒出来,到时候,第一个被怀疑的人是谁?”
“还是我。”
“我不想再经历第二次了。我怕了。”
最后三个字,他说得情真意切,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恐惧。
这理由,强大到无法反驳。
是啊,对于一个被冤枉到差点枪毙的人来说,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让他草木皆兵。
追求一个百分之百完美的真相,才是他保护我自已的唯一方式。
赵妍胸口一阵起伏。
林辰的话,不仅是为了他自己,更像是一记耳光,抽在了她这个专案组长的脸上。
是她急于结案了。
是他们整个专案组,都被“铁证如山”冲昏了头脑,选择性地忽略了那最致命的一环。
她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
“好。”
“我答应你。”
她看着林辰。
“这个案子,还没完。我会亲自去查,把黄琴英的动机,给你挖出来。”
“你等我。等我查清楚一切,再亲自来接你,堂堂正正地走出去。”
说完,她收回了那份无罪释放证明,转身快步离开。
高跟鞋的声音在走廊里回响,但这一次,没有了来时的轻松。
铁门再次关上。
站在门外一直没敢出声的狱警小张,整个人都傻了。
他刚才听到了什么?
一个犯人,不,一个被证明了清白的无辜者,居然……拒绝出狱?
还要刑警队长立下了军令状,要求对方查清案子才能放他走?
这世界也太魔幻了。
他贴在门上往里看。
只见那个叫林辰的年轻人,正慢悠悠地走回书桌前,坐下,拿起一本书,安静地翻阅起来。
那份淡定,那份从容,仿佛他不是身处牢笼,而是在自家的书房里享受一个清闲的下午。
“张哥,怎么了?那祖宗走了没?”另一个狱警凑过来小声问。
小张咽了口唾沫,声音都在发颤。
“没走……”
“啥?赵队没带他走?”
“不是,”小张摇着头,“是他自已不走。他说……他说案子办得有瑕疵,要等警察把案子办圆满了,他才肯出去。”
“**!”
那个狱警一句国粹脱口而出。
“这……这是什么神仙操作?别人都是想方设法减刑、出狱,他倒好,上赶着把牢底坐穿啊?”
小张没有再说话。
他想起了放风场上,那个叫刘鬼的**诡异的“天罚”。
又想起了眼前这个年轻人,以一种匪夷所思的理由,把自己,继续留在了这座看守所里。
他忽然感觉后背一阵发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