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窗帘勉强挡住了天光,却挡不住窗外持续不断的炮火轰鸣。
南京卫戍司令部地下会议室里,气氛比外面的空气更凝重。
烟雾缭绕。
长方形会议桌旁,坐着南京保卫战的指挥核心:卫戍司令长官唐生智(林默),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刘兴,以及各主力师师长、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宪兵副司令萧山令等重要将领。
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疲惫、焦虑和深刻的忧虑。
主持会议的罗卓英率先开口,声音低沉沙哑:“诸位,形势逼人。今日凌晨,雨花台外围阵地已然失守,光华门、通济门压力倍增。日军前锋距离城墙不足十里!我这个时候召集各位,是要议一议……下一步如何行动。”
短暂的沉默被桂永清打破,这位教导总队的指挥官态度强硬:“还有什么可议?南京乃国府首都,总理陵寝所在!国际观瞻所系!蒋委员长在离开时明确表示,要我等……‘死守待援’!必须死守到底,流尽最后一滴血!”
他挥舞着拳头,但眼底深处也藏着一丝对现实的绝望。
他的话音刚落,另一个人开口了。
51师师长王耀武,沉重地叹了口气:“桂队长精神可嘉!但……我们眼下兵力如何?装备如何?弹药粮秣又能支撑几日?上海一役,我军精锐尽失,补充上来的弟兄多是未经战阵的新兵。守?拿什么守?拼光所有能战之兵,再赔上这满城百姓的性命吗?那更非国家之福!”
他的观点立刻得到了几名师长的低声附和。
罗卓英看向一直沉默的唐生智:“孟潇兄,你是南京城总司令,担子最重,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唐生智身上。
他昨夜成功组织炮击日军重炮阵地的事,由于战况混乱且效果尚在评估,暂时还未成为会议桌上的焦点。
众人只感觉今天这位长官与往日不同,眼神锐利如刀,疲惫依旧,但腰背挺得笔直,身上散发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唐生智缓缓站起身,没有看地图,目光如炬,扫视全场,每一个字都像金铁交鸣:“诸位同袍!当此民族存亡之秋,一切议论,都必须站在一个基点上……那就是国家利益!”
他这句话掷地有声,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绝对权威,瞬间压下了所有的议论。
“什么是国家利益?”
唐生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穿透烟雾的力道,“国土沦丧,是损害国家利益!首都不守,动摇国本,是损害国家利益!军民数十万无故牺牲,更是对国家根基的釜底抽薪!国家利益的核心是什么?是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支撑这个民族未来的血脉!”
他猛地一拍桌子,茶杯嗡嗡作响:“守?当然要守!我唐生智身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职责所在,没有第二个选择!守城不是我们任何个人好恶的抉择,而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向世界,向我们的国人,尤其是向城外那群禽兽展示,中国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首都的尊严不可亵!这关乎民族气节,关乎抗战意志,关乎四万万同胞能否看到**与军队捍卫国家象征的决心!一兵一卒轻易放弃阵地,那才是对国家利益最大的背叛!”
他这番话慷慨激昂,带着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桂永清听得热血沸腾,重重点头:“唐司令说得对!军人守土,天经地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才是对国家利益真正的负责!”
然而,王耀武代表的声音并未消除:“唐司令!气节固然重要,但也需审时度势!如今局势危如累卵,拼死一战之后呢?将士血染沙场,换来一场注定的溃败和无谓的牺牲,城破之日,数十万军民……”
他话语中的沉重让人窒息,“到时,谁来承担这巨大的损失?我们又如何对国家利益交代?”
唐生智深吸一口气,再次强调,但话语中的锋芒更为明确:“审时度势不是苟且偷生!国家利益不是简单的加减法!王师长,如果我们现在弃守南京,未经激战便放弃国都,世界会如何看待我国?国人会如何绝望?那意味着宣告我们的**,我们的军队,在日军兵锋面前完全无能!其动摇民心的后果,岂是几十万牺牲所能比拟?此等先例一开,未来长沙、武汉、重庆,我们还守不守?守,凭什么守?民众还信不信你守得住?前线将士还有没有决死的意志?”
他逼近一步,目光灼灼盯着王耀武等人:“军人以身许国,马革裹尸是宿命!但是,无谓的牺牲不等于英勇!我们的职责,是在尽最大可能保存有生力量的前提下,为争取时间、消耗敌人、彰显国格而战!是在可能的极限内,保护更多人民的生命!这两者,都是为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一直很少说话的副司令长官刘兴,扶了扶眼镜,语气相对平静但也带着深忧:“孟潇兄决心坚定,令人钦佩。但现实困难摆在这里。援军何时能到?有多少力量?我们如何协调坚守与必要时的有序转进?如果最终城破无法避免,我们难道真要玉石俱焚,让全城军民一并葬送?这恐怕更非委员长所愿,亦非国家之福吧?”
唐生智知道刘兴的话触及了最核心的矛盾点,如何体面地撤出战斗?
历史就在这个问题上崩盘了。
他沉声道:“刘副司令所虑极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在于人!保存有生力量就是保存国家未来的种子!”
他转向所有人,语气斩钉截铁:“因此,我今日就明确我的最终方略:南京必须守!这是国家的意志体现!但同时,保存骨干力量,准备有序撤退预案,并最大努力疏散民众,这也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延续!二者并行不悖,不可偏废!”
他看向萧山令:“萧师长,你部宪兵立刻着手,制定全城战时维持秩序及紧急疏散预案!组织力量加固重要通道,防止踩踏!将城内所有能用的船只集中到下关码头附近隐蔽待命!同时,严厉打击谣言惑众、扰乱军心民心者!”
接着又对几位师长下达命令,“各位师长,从现在起,各部必须依托城防工事梯次纵深防御!不得擅自放弃核心阵地!要逐房逐街地与敌血拼,寸土必争!我们的目标是用空间换时间,最大消耗敌人!记住:顽强、有序地抵抗!避免无组织的崩溃性撤退导致全军覆没!”
罗卓英眉头紧锁,感觉唐生智既强调死守,又大张旗鼓准备撤退,自相矛盾:“孟潇兄,如此这般,守城决心岂不形同虚设?前线将士得知后方在准备退路,这仗还如何打起?”
唐生智目光炯炯,再次强调那个核心词:“罗副司令!这正是国家利益的整体平衡!告知官兵们准备疏散民众,是为了稳定民心,防止城破前的恐慌!是为了把力量用在刀刃上!告诉士兵我们可能战略转移,是为了在必要时保存为国再战的力量!这丝毫不妨碍他们为了守护脚下的阵地,为了身边的父老乡亲流尽最后一滴血!让他们死战,不意味着让他们毫无意义地全军覆没!我们作为指挥官,既要前线将士的勇毅,也要为他们可能的生路负责!这才是对国家利益的最高忠诚!”
他这番关于“国家利益”的阐释,融合了战略、道义、现实和人性考量,既有高度又有具体的可操作性,一时让与会者无法反驳。
就在会议陷入短暂静默时,一名参谋匆匆进来,在唐生智耳边低声报告。
昨夜炮击紫金山东南坡的效果评估部分出来了:成功摧毁或重创至少二十门日军大口径火炮,延迟了该炮群展开时间,极大地减轻了今晨中华门方向的压力!
唐生智心中一凛,这个结果验证了他那个神秘系统的价值,也给了他更大的底气。
他环视众人,借机加重语气:“诸位!国家利益不是靠空喊口号实现的!就在昨夜,我们有准确的情报来源!发现了敌军在紫金山架设的重炮集群!我88师及教导总队部分力量已果断出击!”
他稍稍提高了音量,“效果显著!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办法,敌人并非不可战胜!说明及时有效的情报和果断的行动,就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深水的一颗石子,激起一阵低低的惊呼和议论。
这至少证明了唐生智并非只会空谈。
“好了!”
唐生智果断地做了总结,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行动方案已定!死守南京是表!彰显国格凝聚人心是里!保存精锐为持久抗战蓄力是根本!诸位谨记:我们今日在这里所做的一切艰难抉择,无论攻守进退,衡量其正确与否的唯一尺度,就是是否真正符合中华民族的最高国家利益!各自回营,准备血战吧!”
会议在一种极其复杂的气氛中结束。
桂永清等人感到了久违的激昂和方向感;王耀武等人内心疑虑未消,但也不得不承认唐生智的方案似乎更为周全,尤其是有了昨夜的实际战果;而准备“退路”的预案,也让他们心中多了一点点渺茫的希望和必须维护秩序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