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郤正传之荆益争锋第3章

小说:三国郤正传之荆益争锋 作者:跑龙套的小凉 更新时间:2025-09-24

随着罗锦会将粮草军械以惊人的速度供应给糜芳,糜芳很快便超额完成了关羽对物资,尤其是粮草的需求任务。满载着“功绩”的运输船队,马不停蹄地驶向上游关羽的前线大营。

超出预期的物资补充让关羽喜出望外,对糜芳的办事效率难得地表示了赞许。没过几日,荆州军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襄阳与樊城发起了猛烈进攻。

益州方面,徐放和郤揖两边都传来了好消息:由于关羽提前筹备好了充足物资并发兵,刘备和孟达也暂缓了对关羽的军需和人力支援,益州父老暂时得以喘息。

郤正听闻此讯,也是心头微松。襄樊前线,樊城守将曹仁派骁将庞德率军屯驻城外,筑垒死守,顽强地抵御着关羽;襄阳守将吕常亦坚守不出。同时,曹操也急派左将军于禁督领七军数万人马,浩浩荡荡南下救援樊城。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即将展开时,连绵的秋雨引发了汉水暴涨,汹涌的洪水如猛兽般冲垮了于禁、庞德驻扎在低洼之地的军营。关羽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战机,率领荆州水军乘舟猛攻。

水势滔天,魏军混乱不堪,兵败如山倒。最终,于禁在绝望中率领数万大军投降,而刚烈不屈的庞德则被关羽擒杀。曹仁据守的樊城,被洪水围困,城墙崩坏,岌岌可危;襄阳也摇摇欲坠。关羽战神的赫赫威名,威震华夏,响彻南北。

罗锦会的江陵府宅内,气氛却是一片凝重。

郤正等人本以为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后,能一鼓作气拿下岌岌可危的襄樊,如此他们便无后续供应物资的巨大压力。然而,曹仁的顽强出乎了他们的意料,洪水围城、城墙崩塌之下,他仍能聚拢残兵死守。

曹操也派大将徐晃率军驰援樊城,如今形成了新的对峙僵局。更糟糕的是,关羽将于禁和那数万降兵,全部押解回了江陵看管,凭空多了数万张要吃饭的嘴。

糜芳今日一早又派人前来催逼军粮。其言下之意,前线消耗巨大,降兵需养,后续粮草供应必须加倍跟上,一刻不能耽搁。如今郤正等人承受着比之前更大的压力。

徐山长老这时从门外匆匆进来,脸上带着疲惫地说道:“如今分会能动用的存粮和商路运力已近极限,后续若还要按之前的价格和规模供应,不仅分会多年的积蓄要填进去,恐怕还会引起荆州本地粮商的注意,导致粮价进一步提升。”

厅堂内一片沉寂,糜芳的胃口,已被郤正等人养得过大。

当初制定的“火上浇油”之策,油是浇足了,火也烧得冲天,却未能如预期般迅速焚毁目标,反而引火烧身,眼看就要把罗锦会自己也拖入火坑。

郤正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焚天歌沉静的脸上:“焚将军,李叔叔当初的釜底抽薪之策,是时候启动了。僵持下去,益州和我们都承受不起。”

焚天歌缓缓点头,应和道:“公子之意,是要让江东知道,此刻的荆州,后方空虚,正是千载难逢之机?”

“正是。”郤正斩钉截铁道,“关羽主力尽在襄樊,精兵强将皆被抽走,留守江陵、公安的兵力薄弱。于禁数万降兵滞留江陵,更是巨大的隐患和负担。若此时江东有胆识,趁虚而入......”

“散播谣言,制造恐慌,让江陵人心浮动。”胡雨接口道,“同时设法将荆州空虚的情报,精准地送到江东主事之人手中。”

“胡**说得对。”李光也赞同道,“江陵城内人心本就不稳,降兵的存在更添变数。只要谣言四起,再配合江东可能的异动,足以让关羽后方不稳,迫使他分心甚至回援。”

徐山沉吟片刻,捋须道:“散播谣言之事,可交由城中可靠的罗锦卫和依附于我们的市井之人,从酒肆、码头、粮市开始,如微风细雨,悄然渗透。”

郤正接着徐山的话说道:“至于联络江东,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绝对可靠的中间人,将这份密报传递过去。密报中只需客观陈述江陵粮草转运压力巨大、降兵人心惶惶等事实,江东有心之人自能看出其中蕴含的战机。不知徐长老可有合适人选?”

徐山目光投向胡雨:“小雨,此事恐怕非你莫属。你身手好,机敏过人,而且,我记得你在江东也有一些老熟人?”

胡雨闻言,神色微微一凝,随即坦然道:“徐长老好记性。来荆州后,我也经常流连于荆州和江东各郡之间,因与江东之主孙权的妹妹意气相投,靠此也结识江东不少将领,其中一位如今做到右部督,名叫陆逊。凭我过往的接触来看,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好!”郤正当机立断,“徐长老,李光兄,城内谣言散布之事便拜托你们了,务必做得自然。胡**,联络江东之事便教在你身上,务必确保安全隐秘。我与焚将军再去糜芳那一趟,陈述粮草短缺之困,希望他能够劝关羽回心转意。”

众人听罢,皆无异议,便开始分头行动。接下来的日子,江陵城表面依旧在为前线的“威震华夏”而喧嚣,但暗流已在街巷间悄然涌动。

在码头扛包的苦力休息时,会有人低声议论:“听说了吗?江东那边水军调动频繁啊,好几支大船队往夏口方向去了......”

酒肆里,醉醺醺的商贾拍着桌子抱怨:“这粮价涨得没边了!前线要,降兵也要,听说江东那边也蠢蠢欲动,要囤粮备战?这生意还怎么做?”

茶馆的说书先生,在讲完关羽水淹七军的段子后,也会“不经意”地叹息一声:“唉,关将军神威是神威,可这后方数万降兵,万一有个闪失哗变起来,江陵城怕是要......”

这些流言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迅速扩散。市井小民开始悄悄囤积米粮,富户则暗中转移细软。

看守降兵的军营附近,气氛也日益紧张,荆州兵卒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不耐烦。

与此同时,胡雨也乘着小舟往陆逊所在之地芜湖极速驶去。只是在经过公安之时,胡雨停留了一天,拜访了某位大人。

几日后,胡雨在芜湖成功见到陆逊,与陆逊同在的,还有回建业养病、途经芜湖的江东都督吕蒙——此人正是之前与吴越米行讨价还价的吕老板。

胡雨对吕蒙和陆逊坦言:“荆襄战酣,主力尽北。江陵、公安守备空虚,多为老弱。南郡太守糜芳庸碌,吏治松弛,府库渐空。新纳降卒数万,屯于江陵城外,人心浮动,怨气滋生,日耗粮秣巨万,已成重负。水路转运疲敝,粮价腾贵,民力已竭,怨声渐起。此间虚实,智者察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胡**倒是带来一手好情报,只是不知这样做对胡**有什么好处?”虽然胡雨所说与吕蒙之前探得的消息一致,但吕蒙还是谨慎地问道。

胡雨凛然道:“不瞒将军,胡雨曾效力一位大人,如今这位大人在公安,不知能苟活到何时。只希望大人能乘虚率军攻打公安,小女子愿为将军内应,只希望将军能与我约定,占领公安后能让那位大人出来主持荆州大局。”

吕蒙仍有疑虑,意欲询问那位大人是指谁,陆逊则立刻暗示吕蒙此计可行。

于是吕蒙也不再多问,满口答应下来:“好,胡**女中豪杰,倒与我主之妹极为相似。不瞒胡**,此次我回建业养病,正欲与我主孙权商议此事,我将自身玉佩作为信物交予胡**,将来战场上可凭此物与我联系。”

胡雨接过玉佩便迅速离开。见胡雨离开,吕蒙也好奇地向陆逊问道:“贤弟为何如此笃信此人,不怕她是关羽细作吗?”

陆逊摇了摇头:“关羽为人自傲,不屑于用此宵小之计。况且,将心比心,我已猜到她主人是谁。”

吕蒙闻言,倒也放心下来。

江陵这边,不知胡雨已成江东内应的郤正和焚天歌带着游说糜芳失败的落寞回到府宅中。

“釜底已抽薪,薪火将尽,不知道江陵百姓何去何从。”郤正低声自语,眼神复杂。

他为了益州百姓的喘息之机推动了这一切,但当江东的利刃真的可能刺向荆州时,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也随之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