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七年的春,来得比往年都早。
尚书府后园的桃花开得正盛,粉白的花瓣簇拥在枝头,风一过,便簌簌地落下一阵花雨。十三岁的林纤月踮着脚尖,试图去折最高处的那枝桃花,试了几次却总是差一点。
“笨月儿,让开些。”
身后传来清朗的少年嗓音,带着几分刻意装出来的老成。林纤月还没来得及回头,一个身影便利落地从她身旁掠过,三两步借力蹬上假山,伸手轻轻一折,便将那枝开得最盛的桃花摘了下来。
沈云安轻巧落地,拍了拍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将桃花递到她面前。十五岁的少年身量已经开始抽条,比林纤月高出了整整一个头,眉目间已经有了几分日后俊朗的轮廓。
“喏,你要的。”他嘴角扬起,带着几分得意。
林纤月接过花枝,却不领情地撇撇嘴:“谁要你帮忙了,我自己也能摘到。”
“是是是,我们林大**本事大得很,刚才只是脚下打滑了,是不是?”沈云安抱臂看着她,眼里满是促狭的笑意。
“你!”林纤月气结,举起花枝作势要打他。
沈云安敏捷地侧身躲过,哈哈大笑起来。阳光透过桃花的间隙落在他脸上,将他的眉眼映得格外明亮。
“好啦好啦,我错了还不行吗?”笑够了,他这才告饶,“听说西街新开了家点心铺子,桂花糕做得极好,我带你去尝尝?”
林纤月眼睛一亮,却还端着架子:“爹爹说了,女儿家不能总往外跑...”
“尚书大人这会儿正在前厅和我父亲议事呢,哪顾得上管你?”沈云安冲她眨眨眼,“我从后门带你出去,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一刻钟后,两个身影一前一后溜出了尚书府的后门。
西街果然新开了家点心铺子,名唤“酥香斋”,门前排着长队。沈云安让林纤月在街对面的茶摊等着,自己挤进了人群中。
林纤月坐在小凳上,看着沈云安在人群中挤来挤去,忍不住抿嘴笑了。京城里谁不知道靖安侯府的世子爷最是骄纵任性,何时见过他这样耐心地为谁排队买点心?
“姑娘,您的茶。”茶摊老板端上来一碗清茶。
林纤月道了谢,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个忙碌的身影。她和沈云安自幼相识,靖安侯府与尚书府比邻而居,两家往来频繁。她记得小时候常常翻过两家之间的矮墙,跑到对方家的院子里玩耍,为此没少挨骂。
后来年纪渐长,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无所顾忌,但沈云安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来找她。有时是借书,有时是请教诗文,有时干脆就是“路过”。
“想什么呢这么出神?”沈云安不知何时已经回来了,手里捧着个油纸包,“桂花糕买到了,还热着呢。”
他在她对面坐下,打开油纸包,香甜的热气扑面而来。
林纤月拈起一块放入口中,软糯香甜,果然好吃。
“怎么样,没骗你吧?”沈云安自己也拿了一块,咬了一大口。
林纤月点点头,看着他被桂花糕塞得鼓鼓的腮帮子,忍不住笑了:“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我可是排了半个时辰的队,饿坏了。”沈云安含糊不清地说,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下个月皇家围场春狩,你去不去?”
林纤月摇摇头:“爹爹说那种场合不适合女孩子去。”
“怎么不适合?”沈云安不以为然,“长公主每年都去呢。再说了,你不是一直想学骑马吗?围场地方大,正好我可以教你。”
林纤月有些心动。她确实很想学骑马,但父亲总觉得危险,从不允许。
“我...我得问问爹爹。”她小声说。
“包在我身上!”沈云安拍拍胸脯,“我去跟尚书大人说,保证他同意。”
林纤月看着他信心满满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阳光正好,春风拂面,少年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那一刻,她以为这样的时光会永远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