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下的404
北冕天文台的穹顶玻璃上凝着层薄霜,陆沉对着观测镜头打了个喷嚏,睫毛上瞬间挂了串细密的冰碴。屏幕上跳动的粒子轨迹像条疯癫的贪吃蛇,红绿色的折线在深蓝色背景里扭来扭去,突然在03:17:23这个时间点狠狠扎出个尖刺——就像有人在心电图上猛戳了一锥子。
“搞什么飞机。”他骂了句,伸手去够桌边的保温杯。指尖刚碰到杯壁就猛地缩回,杯身上凝的水珠已经冻成了冰碴子,冰凉刺骨。这破天文台的暖气系统怕是早就躺平了,上个月提交的维修申请至今还是“已读不回”状态,合着全球天文联盟的经费都拿去给领导们搞“末日团建”了?
屏幕右下角的新闻弹窗突然炸开个鲜红的“紧急推送”,陆沉的老花镜差点滑到鼻尖。他单手扶着眼镜凑近看,标题比过年时的红包封面还刺眼:【全球同步解密!玛雅星图与深空辐射完美匹配——2027.07.13,天启时刻确认】
“呵,又是这套。”他嗤笑一声,手指悬在关闭键上顿了顿。三年前某短视频平台就炒过“尼比鲁星撞地球”的冷饭,当时他还熬夜做了期科普视频,结果播放量还没隔壁宠物博主家猫打哈欠高。网友们就吃这套,越玄乎越上头,跟现在流行的沉浸式剧本杀似的,就爱钻那些故弄玄虚的圈套。
但这次的推送有点不一样。附带的星图截图里,玛雅石碑上的螺旋纹和联盟刚发布的辐射云图像重合度高得离谱,连最边缘的七个分支都严丝合缝。陆沉的后颈突然冒起一层冷汗,不是因为冷——他清楚记得上周三联盟内部会议上,首席研究员还拍着胸脯说“辐射轨迹毫无规律,纯属宇宙随机放烟花”。这才几天啊,就从“随机烟花”变成“精准制导”了?
手机突然在裤兜里疯狂震动,震得大腿发麻。陆沉掏出来一看,微信群“天文打工人互助组”已经炸锅,99+的消息像瀑布似的往下掉。
“家人们谁懂啊!刚在超市抢了三箱泡面,回头就刷到末日新闻,这泡面是当断头饭吃吗?”
“楼上的知足吧,我这儿连酱油都被抢光了,合着末日大家都想顿顿吃咸口?”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是联盟为了骗经费搞的大活?毕竟去年他们连‘外星人打电话’的假信号都敢报。”
“别扯了,我二舅在航天局扫厕所,说今天凌晨所有卫星都在发疯,监控屏上全是雪花点,跟老式电视机没信号似的。”
陆沉滑动屏幕的手指顿住了。卫星异常?他猛地转头看向身后的监测仪,原本稳定的磁强计曲线正在疯狂蹦迪,指针甩得跟抽风似的。窗外突然亮起片诡异的绿光,不是寻常极光那种柔和的流动感,而是像被人用绿油漆狠狠泼在天上,边缘处还泛着妖异的紫。
“我去,这极光不对劲。”他抄起桌上的红外相机冲到观测台,镜头里的绿光呈现出明显的粒子聚合态,就像无数萤火虫被无形的线串在一起,正朝着某个中心点收缩。这根本不是自然现象,更像是某种能量场在具象化。
相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屏幕瞬间黑成一片。陆沉拍了两下机身,没反应,再抬头时,手机信号也变成了“无服务”。整个天文台仿佛被扔进了信号屏蔽箱,只剩下应急灯在天花板上忽明忽暗地闪,跟恐怖片里的经典场景似的。
“破防了家人们,”他对着黑屏的相机嘟囔,“刚买三个月的设备,这就成电子垃圾了?”
就在这时,应急灯突然熄灭,整栋建筑陷入彻底的黑暗。陆沉摸黑摸到墙角的手电筒,光束扫过走廊时,撞见个穿着保洁服的大妈正抱着拖把狂奔,嘴里喊着“世界末日啦,我要回家抱孙子”,跑过去的时候还差点把他撞翻。
“大妈您慢点,楼梯在那边!”陆沉喊了一嗓子,对方头也不回,脚步声咚咚咚消失在楼梯口。他摇摇头刚要转身,口袋里的备用平板突然亮了,是条来自匿名邮箱的加密信息,只有一行乱码:【星图误差0.732弧秒,苏美尔泥板有答案——别信他们】
陆沉的心跳漏了一拍。误差?他立刻冲回工作室,借着笔记本电脑的微光调出联盟发布的星图数据,又翻出自己昨晚计算的结果。两组数据并排放在一起,果然在猎户座参宿四的位置差了个微小的角度,换算成弧秒正好是0.732。
这可不是什么计算失误。对于天文观测来说,小数点后三位的误差就像射击时子弹打偏了十米,足以让整个预言的根基崩塌。联盟为什么要隐瞒这个?还有苏美尔泥板,那不是神话学者研究的范畴吗?跟天体物理八竿子打不着。
平板又震了一下,这次跳出个学术论坛的链接,标题是《论玛雅星图与两河流域星表的同源性》,作者栏写着“苏晚”。陆沉点进去,网页加载了半天,中间还弹出来三次“404错误”,跟在玩躲猫猫似的。好不容易打开正文,里面的配图让他瞳孔骤缩——苏晚贴出的苏美尔泥板拓片上,刻着的螺旋纹比联盟发布的星图多了个小小的分叉,而那个分叉的角度,正好对应他计算出的误差值。
“这姐们是带了显微镜看文物吗?”陆沉摸着下巴嘀咕,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滑动。论坛评论区已经吵翻了天,有人说苏晚是“民科碰瓷”,有人骂她“末日营销号”,还有人玩梗说“建议把泥板上交国家,说不定能换两箱泡面”。
就在他准备注册个小号下场辩论时,窗外突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响声。陆沉扒着窗户往下看,星海市的夜空已经彻底乱了套——东边的居民楼亮着成片的灯光,跟过年似的,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家家户户都在往楼下扔东西,床垫、衣柜、甚至还有人把冰箱推到了马路上;西边的超市门口挤得水泄不通,有人举着手机直播抢货,镜头里能看到货架被推得东倒西歪,一个大叔抱着两桶花生油跟人撕扯,嘴里喊着“放开那桶鲁花,让我来”;最离谱的是天上,不知道谁放的孔明灯密密麻麻飘了一片,混在诡异的绿光里,活像一群迷路的萤火虫。
“这哪是末日预言,这是大型人类迷惑行为现场啊。”陆沉掏出手机想拍张照,结果刚点亮屏幕就收到条短信,发件人未知,内容只有一行字:“想知道泥板的秘密?来雾都大学古籍馆,今晚八点,过时不候。”
他盯着短信看了三秒,突然笑出了声。这套路怎么看都像诈骗短信,跟那些“恭喜你中了一百万”的垃圾信息没区别。但苏美尔泥板的误差、突然消失的信号、诡异的极光……这些碎片拼在一起,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就像拼图拼到最后发现多了块不属于这里的碎片。
“反正离末日还有两年,死之前总得搞清楚这破事吧。”陆沉抓起外套往楼下跑,路过保安室时,发现大爷正戴着老花镜刷短视频,屏幕上一个穿着道袍的主播正在喊“家人们,998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这道平安符能挡粒子流”,大爷一边点头一边下单,手速快得不像六七十岁的人。
“大爷,您这符有效期多久啊?”陆沉顺口问了一句。
大爷头也不抬:“主播说能管到世界末日,值了。”
“那要是末日没来呢?”
“那就留着给下辈子用呗,反正不亏。”
陆沉笑了笑,推门冲进夜色里。外面的风跟刀子似的刮在脸上,他裹紧外套往停车场跑,脑子里全是苏美尔泥板上的那个分叉。手机突然又震了一下,这次是条群消息,来自“天文打工人互助组”:“最新消息,全球同步出现极光,专家说这是正常现象,让大家别慌。”
下面立刻有人回复:“专家的话能信?上次他们说‘油价不会涨’,结果第二天就涨了五毛。”
“就是,现在的专家跟某些网红似的,除了会说‘家人们别慌’还会干啥?”
“有没有一种可能,专家也在抢泡面,没空管我们?”
陆沉发动汽车,导航地图上一片红,显示“前方道路拥堵,预计通行时间未知”。他叹了口气,把导航关了,凭着记忆往高速口开。车窗外的绿光越来越浓,连路灯的光芒都被染成了绿色,照得路人的脸跟拍恐怖片似的。
路过一个十字路口时,他看到一群人举着牌子站在路中间,牌子上写着“归星教拯救世界”,领头的是个穿白大褂的中年男人,正拿着话筒喊:“粒子流是神的洗礼,只有抛弃物质欲望才能获得新生!”底下的人跟着喊口号,声音洪亮得能盖过汽车喇叭。
“这是换了个马甲的传销吧?”陆沉摇摇头,猛打方向盘从旁边的小路绕了过去。他对这些组织向来没好感,总觉得他们跟那些卖“末日套餐”的商家一样,都是趁火打劫的主。
开了大概半小时,手机突然恢复了一格信号,弹出条新闻推送:“雾都大学古籍馆突发火灾,馆藏文物已转移至安全地点。”陆沉心里咯噔一下,踩刹车的脚差点踩到油箱上。
“不是吧,这么巧?”他赶紧搜雾都大学的相关消息,发现热搜已经爆了,#古籍馆火灾##苏美尔泥板安全#等词条后面跟着“爆”字,点进去全是现场视频。视频里火光冲天,消防车的警笛声此起彼伏,评论区里一片惋惜。
“我的泥板啊!”
“刚还在看苏晚的论文,这就给烧了?”
“阴谋论一下,会不会是有人不想让我们看泥板?”
“楼上的别瞎猜,说不定就是电路老化,毕竟老房子了。”
陆沉皱着眉刷评论,突然看到一条被顶到前排的评论:“有没有人注意到,火灾前半小时,有个穿黑衣服的人背着大包进了古籍馆?”下面附了张模糊的照片,虽然看不清脸,但那背包的款式陆沉有点眼熟,好像在哪见过。
他正想放大照片,手机信号又没了。陆沉烦躁地抓了抓头发,猛踩油门,发动机发出一声咆哮,冲过了高速收费站。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赶紧到雾都大学看看,不管那封短信是不是骗局,他都想弄清楚泥板的真相。
车窗外的绿光渐渐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正常的夜色。陆沉松了口气,打开收音机,里面正播放着一首老歌:“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他忍不住笑了,这歌现在听来,简直像是在讽刺眼前的situation。
“管它什么末日不末日的,先搞清楚再说。”他自言自语,把音量调大,汽车在夜色里疾驰而去,留下一路淡淡的车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