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拒绝联姻只为等我第2章

小说:他拒绝联姻只为等我 作者:嘉慧的三冬四夏 更新时间:2025-10-04

第二天一早,我就开始收拾行李。

八年的东西其实不多,几件换洗的衣裳,几本顾行之送我的书,还有一个装零碎银钱的小荷包。

正收拾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瑶儿,开门。"是顾行之的声音。

我深吸一口气,打开了门。

顾行之站在门外,手里拿着一个精美的木匣子:"这是给你的生辰礼物。"

我这才想起来,今天是我的生辰。十五岁生辰。

"谢谢少主。"我接过木匣子,没有打开。

顾行之似乎察觉到了我的异样:"瑶儿,你真的要走?"

"是的。"我点头,"我已经长大了,不能一直待在书院里。"

"那你想去哪里?"他问。

我想了想:"去镇上找份工作,自食其力。"

顾行之皱眉:"一个女孩子在外面多危险,你留在书院里不好吗?"

"少主。"我看着他,认真地说:"我不想做一辈子的寄人篱下。我想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顾行之沉默了很久,最终叹了口气:"如果你一定要走,我不会拦你。但你要答应我,遇到困难就回来。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我点点头,心里却想着,我不会回来的。

离开书院那天,顾行之没有来送我。我知道他在藏书楼里,透过窗户看着我的背影。

但我没有回头。

我拿着那个木匣子,还有身上仅有的十几两银子,走向了镇上。

到了镇上才发现,一个没有背景的姑娘想要找份体面的工作有多难。

那些商铺不是嫌我年纪小,就是对我的出身有疑虑。最后,我只能在一家茶楼里找了个端茶倒水的活计。

茶楼的掌柜姓王,是个精明的中年男人。他看我识字,就让我帮忙记账算账。

"小姑娘,你这算账的本事不错啊。"王掌柜夸道。

我笑了笑:"是书院里的先生教的。"

王掌柜眼睛一亮:"书院?清河书院?"

"是的。"

"那可是个好地方。"王掌柜感叹,"你怎么不留在那里?"

我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继续算账。

在茶楼工作的日子,我渐渐发现了商业的奥秘。

这家茶楼生意虽然不错,但经营方式却很传统。我观察了几天,发现了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比如茶叶的搭配,比如点心的种类,比如服务的流程。

"王掌柜,我有些想法,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听?"一天晚上,我鼓起勇气找到了王掌柜。

王掌柜正在算账,听我这么说,抬起头来:"说来听听。"

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我观察到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王掌柜越听越认真,最后拍案而起:"好!就按你说的办!"

从那天开始,茶楼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

我们推出了新的茶叶搭配,增加了精美的点心,还改进了服务流程。

效果立竿见影,茶楼的生意比以前好了一倍不止。

王掌柜高兴得合不拢嘴,给我涨了工钱,还说要收我做干女儿。

我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白天在茶楼工作,晚上回到租住的小屋里看书写字。

日子过得平淡但充实。

直到那天,顾行之出现在茶楼里。

那是个秋日的午后,茶楼里客人不多,我正在柜台后面整理账本。

门外传来脚步声,我抬头一看,愣住了。

顾行之站在门口,身着一袭白色长袍,风姿如玉。身边还跟着慕容雪,两人并肩而立,看起来很是般配。

我的心脏狠狠跳了一下,手中的笔险些掉到地上。

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顾行之的目光很快就找到了我,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然后是复杂的情绪。

"瑶儿?"他走过来,语气有些不敢置信。

我强作镇定地站起来:"少主,雪姑娘,欢迎光临。"

慕容雪打量着我,眼中带着打量:"你就是那个苏瑶?"

"是我。"我点头。

"行之经常提到你。"慕容雪笑了笑,但笑容有些勉强,"没想到你在这里工作。"

顾行之皱着眉头:"瑶儿,你怎么会在茶楼里?"

"如您所见,我在这里工作。"我的语气很平静,"请问您要点些什么?"

顾行之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壶茶。

我亲自给他们沏茶,手很稳,没有一丝颤抖。

"这茶不错。"慕容雪品了一口,"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这是我们茶楼的特色,用了三种不同的茶叶调配而成。"我解释道。

"原来如此。"慕容雪点点头,然后看向顾行之,"行之,你说呢?"

顾行之一直在看着我,听到慕容雪的话才回过神:"很好。"

接下来的时间里,茶楼里很安静。顾行之和慕容雪偶尔说几句话,我则在一旁忙着自己的事情。

临走时,顾行之走到柜台前:"瑶儿,我们出来聊聊?"

我摇头:"不必了,我还要工作。"

"就一会儿。"顾行之的语气带着恳求。

我看了看站在门口等待的慕容雪,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少主,您和雪姑娘不要让别人等急了。"

顾行之的脸色变了变,但最终什么也没说,转身离开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小屋里,打开了顾行之送我的那个木匣子。

里面是一支精美的发簪,白玉雕刻的莲花,做工极其精致。

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瑶儿,愿你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我看着那张纸条,眼泪不争气地掉了下来。

如莲花般出淤泥而不染。

他这是在说,我虽然出身低贱,但品格高洁吗?

可是顾行之,我要的从来不是这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