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辈子躺赢了第1章

小说:我这辈子躺赢了 作者:一个人的書 更新时间:2025-10-18

2018年的盛夏,蝉鸣把空气烤得发黏,我蹲在小区门口的便利店冰柜前,手指在“老冰棍”和“绿豆沙”之间犹豫了三分钟——不是纠结口味,是钱包里只剩五块三,得算着花到月底发**工资。

 

手机在裤兜里震动时,我还以为是催房租的短信,掏出来一看,陌生号码发的彩信,标题栏写着“继承权确认函”。我嗤笑一声,手指悬在删除键上,心想现在的诈骗短信都这么不走心了,连个“恭喜您中了两百万”的开场白都没有。

 

便利店的老旧吊扇吱呀转着,吹得我后颈的汗黏在衣领上。鬼使神差地,我点开了彩信。PDF文件加载得很慢,白色的进度条爬得像蜗牛,我咬着老冰棍的木棍,看着冰碴子在指尖化成水,滴在满是划痕的手机屏幕上。

 

“尊敬的林晚女士:根据已故林振邦先生生前订立的《遗嘱》及《继承权公证书》(编号:京公证字2018第12345号),您作为其唯一法定继承人,享有其名下全部财产的继承权,包括但不限于: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8号的房产一套、中国工商银行账户(尾号8888)存款人民币12,568,900元、XX科技有限公司15%股权......”

 

冰棍“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包装袋摔开,乳白色的冰碴子滚到便利店老板的拖鞋边。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大叔,正戴着老花镜算账本,闻声抬头看我:“小姑娘,咋了?吓着了?”

 

我张着嘴,却发不出声音,手指抖得像抽了筋,一遍遍地放大PDF上的“林振邦”三个字。这个名字我只在奶奶临终前听过一次,她说那是我素未谋面的爷爷,早年去了北京做生意,跟家里断了联系,她以为这人早就不在人世了。

 

“叔,我......我好像......”我想说“我好像中了个亿”,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种话要是说出来,要么被当成疯子,要么被当成想钱想疯了的骗子。我捡起地上的冰棍包装袋,塞进垃圾桶,揣着手机踉踉跄跄地跑出便利店,连找零的三块钱都忘了拿。

 

小区是老破小,楼道里堆着邻居家的旧家具,墙皮剥落得像块斑秃的头皮。我住在6楼,没电梯,平时爬楼喘得像条狗,那天却一口气冲上去,钥匙插了三次才**锁孔。

 

推开门,出租屋的闷热扑面而来。十平米的房间里,摆着一张折叠床、一个二手衣柜,书桌上堆着**翻译的资料,台灯的电线用胶带缠了好几圈。我把自己摔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上泛黄的水渍,手机还攥在手里,屏幕亮着,继承权确认函上的数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我手心发疼。

 

我给我妈打了个电话。我妈在老家的小县城开小卖部,电话接通时,背景音是“娃哈哈AD钙奶,三块五一排”的叫卖声。

 

“妈,你还记得奶奶说的那个爷爷吗?叫林振邦的那个。”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可尾音还是忍不住发颤。

 

“记得啊,咋了?”我妈那边传来撕胶带的声音,“你奶奶临终前还念叨呢,说那人没良心,走了就不回来,咋突然提他?”

 

“他......他好像没了。”我深吸一口气,“然后公证处给我发了个函,说我是他唯一继承人,他留了房子和钱给我。”

 

电话那头沉默了,只有电流的“滋滋”声。过了好一会儿,我妈才开口,声音里带着不敢置信:“晚晚,你是不是太累了?**别做那么多,钱不够妈给你打,别胡思乱想......”

 

“是真的妈!有公证书编号,还有房产地址,我查了,那地方一平米要十多万!”我急得坐起来,把手机凑到耳边,“还有存款,一千多万!妈,我们好像......不用再省钱了。”

 

我妈又沉默了,这次我听见她吸鼻子的声音。我知道她不信,换作以前的我,也不会信。我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奶奶靠捡废品供我上学,我妈白天看小卖部,晚上去夜市摆摊,我们家这辈子跟“千万存款”“北京房产”这些词,就像隔着一条银河系。

 

挂了电话,我打开电脑,在浏览器里输入“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88号”。跳出来的第一个结果是“京基御府”,百科里写着“高端住宅小区,主力户型180-260平米,均价12万元/平”。我点进二手房网站,一套200平米的房子挂牌价2400万,页面上的照片里,客厅有落地窗,阳台能看见国贸的摩天大楼,装修是我只在电视剧里见过的轻奢风。

 

心脏“咚咚”地跳,撞得肋骨生疼。我又搜了“XX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我有印象,去年上市的时候新闻还报道过,市值几百亿。15%的股权,就算按最低市值算,也得值几十个亿。

 

我盯着电脑屏幕,突然觉得头晕目眩,赶紧扶着桌子坐下。桌上还放着昨天吃剩的泡面,汤已经馊了,散发出一股酸臭味。我看着那碗泡面,又看看电脑上的豪宅照片,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下来——不是难过,是懵,是不敢相信,是觉得这一切像场醒不了的梦。

 

下午三点,我按照彩信里留的联系方式,给公证处打了电话。接电话的是个声音温和的男人,姓王,他核对了我的身份证号和手机号后,确认那份继承权确认函是真的。

 

“林晚女士,林振邦先生在2010年就立了遗嘱,指定您为唯一继承人。他这些年一直在找您,去年通过户籍系统才查到您的下落,可惜今年年初查出癌症,上个月去世了,去世前还特意嘱咐我们尽快联系您办理继承手续。”

 

王公证员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我平静得像死水的生活里,溅起的不是涟漪,是海啸。我问他,爷爷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联系我们,为什么突然把这么多财产留给我。

 

“林先生说,当年跟家里闹矛盾,年轻气盛走了就没回头,后来生意做起来了,想找你们的时候,发现老家的房子已经拆了,人也搬了。他心里一直愧疚,觉得对不起您奶奶和您父亲,所以想把所有财产留给您,算是弥补。”

 

我父亲在我三岁的时候就没了,是车祸,我对他没什么印象,只看过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穿着中山装,笑得很腼腆。奶奶从来没说过父亲和爷爷的矛盾,只说爷爷是“走丢了”。原来不是走丢了,是故意不回来。

 

挂了电话,我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又一圈,从折叠床走到书桌,再走到那扇只能看见对面楼墙壁的小窗户。我打开衣柜,里面只有几件洗得发白的T恤和牛仔裤;我翻开钱包,里面有五块三毛钱,还有一张奶奶的黑白照片。

 

突然,我想起上个月,我妈给我打电话,说她的风湿犯了,却舍不得去医院,只买了几块钱的膏药贴;想起去年冬天,奶奶住院,我为了凑医药费,连续一个月每天打三份工,累得在地铁上睡着,坐过了十好几站;想起我大学毕业时,因为没钱交房租,在朋友家的沙发上睡了半个月......

 

这些日子像电影一样在我脑子里过,我蹲在地上,抱着膝盖哭,哭了很久很久,直到眼泪把牛仔裤都浸湿了。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高兴的是,我终于不用再为钱发愁了;难过的是,这份“幸运”来得太晚,奶奶没等到,父亲也没等到。

 

傍晚的时候,王公证员又给我发了条短信,说已经帮我预约好了下周办理继承手续,让我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和奶奶的死亡证明。我回复“好的,谢谢”,然后把手机放在桌上,看着窗外的天一点点黑下来。

 

楼道里传来邻居家做饭的香味,有酱油的咸,有葱花的香,那是我以前最羡慕的味道——因为我很少开火,大多时候都是吃泡面或者便利店的饭团。今天,我突然想好好吃一顿饭。

 

我换了件干净的T恤,揣着钱包里仅剩的五块三,下楼的时候,正好遇见隔壁的张阿姨。张阿姨是个热心肠的人,平时总给我送些自家种的蔬菜。

 

“晚晚,下班啦?”张阿姨笑着跟我打招呼,手里拎着刚买的排骨。

 

“阿姨好,我想去买点菜。”我也笑着回应。

 

“正好,我跟你一起去,菜市场今天有新鲜的鲫鱼,给你炖个鱼汤补补,看你最近瘦的。”张阿姨说着,就拉着我的手往菜市场走。

 

我跟着张阿姨,走在傍晚的小巷里。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路边的小贩在叫卖,孩子们在打闹,一切都跟往常一样,可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不一样了。

 

菜市场里很热闹,张阿姨帮我挑了一条鲫鱼,又买了一把青菜和几个西红柿,付账的时候,我抢着掏钱,张阿姨却把我的手推开:“跟阿姨客气啥,你一个小姑娘在外打拼不容易,这顿阿姨请你。”

 

我看着张阿姨慈祥的脸,心里暖暖的。我想告诉她,我以后不用再不容易了,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还没做好准备,接受这个“躺赢”的人生。

 

回到家,张阿姨帮我炖了鱼汤,鱼汤很鲜,我喝了满满两大碗。张阿姨坐在我旁边,跟我聊起她儿子,说她儿子在外地工作,今年要结婚了,她想给儿子凑个首付,可还差几万块。

 

我听着张阿姨的话,心里突然有个想法:等我办完继承手续,就帮张阿姨凑齐首付。还有我妈,我要把她接到北京来,给她买最好的风湿药,带她去最好的医院看病。还有奶奶,我要给她迁个好点的墓地,让她在那边也能过得好。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第一次没有失眠。窗外的蝉鸣好像不那么吵了,月光透过小窗户照进来,在地上洒下一片银辉。我摸着手机里爷爷的照片——那是王公证员发给我的,照片里的爷爷穿着西装,头发花白,眼神里带着一丝愧疚。

 

我想,或许爷爷也有他的苦衷吧。不管怎样,他给了我一份沉甸甸的遗产,也给了我一个改变生活的机会。

 

第二天早上,我醒得很早,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我伸了个懒腰,从床上坐起来。看着这个住了三年的出租屋,我突然觉得很陌生。我走到书桌前,翻开**翻译的资料,以前觉得这些资料是我活下去的希望,现在却觉得它们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我给**的公司发了条消息,说我因为个人原因,不能再继续做翻译了。对方回复“好的,祝你前程似锦”,我看着这条消息,心里没有失落,只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天,我都在忙着准备办理继承手续的材料。我给老家的派出所打电话,让他们帮忙开奶奶的死亡证明;我又给我妈打电话,让她把户口本寄过来。我妈在电话里还是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我说的做了。

 

周五那天,我去了公证处。王公证员已经在门口等我了,他带我走进一间宽敞的办公室,里面摆着几张红木桌子,墙上挂着“公正廉洁”的匾额。

 

办理手续的过程很顺利,王公证员给我看了爷爷的遗嘱原件,还有他的死亡证明和财产证明。所有的文件都盖着鲜红的公章,看起来无比真实。

 

“林晚女士,这些文件您核对一下,如果没问题的话,就在这里签字。”王公证员把一份文件推到我面前,递给我一支钢笔。

 

我握着钢笔,手还是有点抖。笔尖落在纸上,写下“林晚”两个字的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个名字好像有了新的意义。

 

签完字,王公证员把一份公证书递给我:“从现在起,您就是这些财产的合法继承人了。房产和存款的过户手续,我们会帮您办理,大概一周左右就能办好。股权的话,需要您下周去XX科技有限公司跟他们的法务对接。”

 

我接过公证书,纸张很厚实,上面的字烫金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看着公证书,又看了看王公证员,突然说了一句:“谢谢。”

 

王公证员笑了笑:“不用谢,这是我的工作。林先生要是知道您顺利继承了财产,肯定也会高兴的。”

 

走出公证处,阳光照在我身上,暖洋洋的。我抬头看着蓝天,云朵像棉花糖一样飘着。我掏出手机,给我妈打了个电话。

 

“妈,手续办完了,是真的。”我笑着说,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电话那头传来我妈的哭声,还有她断断续续的话:“好......好......晚晚,以后咱们不用再苦了......”

 

“嗯,不苦了。”我也红了眼眶,却笑着说,“妈,我接你去北京住,咱们住大房子,吃好吃的。”

 

挂了电话,我站在路边,看着来来往往的车和人。以前,我总觉得自己是这座城市里最渺小的一个人,像一粒尘埃,风一吹就没了。可现在,我突然觉得,我也可以拥有这座城市里的一盏灯,一个家。

 

我掏出手机,打开地图,搜索“京基御府”。距离我现在的位置有十公里,我决定走路过去,就当是给自己一个仪式感。

 

走在大街上,我看着路边的商店,以前不敢进去的奢侈品店,现在也能坦然地看一眼;以前觉得很贵的餐厅,现在也能想着什么时候去尝尝。我知道,我的生活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从一个为了五块三毛钱纠结的女孩,变成了一个拥有千万财产的继承人。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需要努力奔跑才能到达终点。可我觉得,我好像走了一条捷径,不用奔跑,不用流汗,就直接到达了别人梦寐以求的终点。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躺赢”,但我知道,我会珍惜这份幸运,好好生活,不辜负爷爷的弥补,也不辜负自己过去吃过的苦。

 

走到京基御府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小区的大门很气派,门口站着保安,穿着整齐的制服。我走到保安亭前,告诉保安我是这里的业主,刚办完继承手续。

 

保安很客气,给我登记了信息,然后带我走进小区。小区里绿化很好,有游泳池,有健身区,还有孩子们玩的游乐场。我跟着保安走到一栋楼前,电梯是刷卡的,保安帮我刷了卡,告诉我爷爷的房子在28楼。

 

电梯里很干净,镜面锃亮。电梯上升的时候,我看着数字一点点增加,心里既紧张又期待。

 

“叮”的一声,电梯门开了。28楼的走廊很宽敞,铺着地毯,墙壁上挂着装饰画。保安把我带到一扇门前,递给我一把钥匙:“林女士,这是您家的钥匙,您进去看看吧。”

 

我接过钥匙,指尖碰到冰凉的金属,心里一阵激动。我**钥匙,转动,“咔嗒”一声,门开了。

 

推开门,客厅里的灯光自动亮了起来。超大的落地窗,窗外是国贸的夜景,灯火辉煌,美得像一幅画。客厅里的家具很精致,沙发是真皮的,茶几是大理石的,电视墙是定制的。我走进卧室,卧室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衣帽间,衣帽间里还挂着几件男士的西装,应该是爷爷的。

 

我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夜景。风吹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我身上的燥热。我掏出手机,给我妈发了一张夜景的照片。

 

“妈,这是咱们以后的家。”

 

很快,我妈回复了一条语音,声音里带着哭腔,却充满了喜悦:“好......好......真好看......”

 

我看着手机,笑着流泪。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的“躺赢”人生,才刚刚拉开序幕。我会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做以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去以前想去却去不了的地方,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夜色渐深,城市的灯光璀璨。我站在28楼的落地窗前,心里充满了希望。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未知的事情在等着我,但我不再害怕,因为我有了底气,有了可以依靠的资本。我会带着这份幸运,勇敢地走下去,不辜负这突如其来的“躺赢”人生。

 

京基御府28楼的落地窗,成了我那段时间最常待的地方。每天清晨,我会裹着爷爷留下的羊毛毯坐在地板上,看第一缕阳光越过国贸大厦的尖顶,把客厅里的大理石茶几染成暖金色;到了傍晚,又看着楼下的车流从稀疏变成璀璨的光河,直到夜色漫过整个城市。

 

搬进新家的头三天,我几乎没怎么出门。不是不想,是不敢。

 

打开衣帽间时,我对着满柜的定制西装和羊绒大衣发了半小时呆——以前我的衣服加起来不够塞满一个二手衣柜,现在光是爷爷留下的领带,就有整整一抽屉,每条都系着精致的温莎结,标签上的价格能抵我过去三个月的**工资。厨房的嵌入式冰箱里,还留着爷爷生前买的进口牛排和香槟,我对着那些印着外文的包装看了又看,最后还是默默拿出来放进了保鲜盒,倒不是舍不得吃,是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煎牛排,怕糟蹋了。

 

最让我手足无措的是物业的电话。搬进新家的第二天上午,物业管家李姐就打来了电话,声音温柔得像春风:“林女士,您好,我是您的专属管家李梅。您家的中央空调需要做换季清洁,另外您在业主群里登记的窗帘清洗需求,我们已经安排好了保洁团队,请问今天下午两点方便上门吗?”

 

我握着手机,脑子里一片空白。专属管家?业主群?这些词以前只在电视剧里听过。我支支吾吾地说:“啊......方便,麻烦你们了。”挂了电话才反应过来,我根本不知道业主群是哪个,赶紧翻遍手机里的短信,才在一堆通知里找到物业发来的群二维码,扫码进去时,群里正聊得热闹,有人在问周末要不要一起组织亲子露营,有人晒出了自家阳台种的绣球花,还有人在接龙预定小区门口米其林餐厅的周末席位。

 

我看着群里的消息,手指悬在输入框上,半天没敢打一个字。他们聊的话题,我一个都插不上嘴。以前我的周末,不是在**的路上,就是在出租屋里赶翻译稿,露营、米其林餐厅、阳台种花,这些都是我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