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赌末世精选章节

小说:狂赌末世 作者:煮酒慰平生 更新时间:2025-10-22

办公室里的空气,总是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但最近,刘蒙觉得,这令人窒息的寻常里,

透出了一丝唯有他能嗅到的、来自未来的血腥与腐朽。他坐在自己的工位上,背脊挺得笔直,

是一种近乎僵硬的挺拔。他的眼神不再像过去那样,带着点混日子的茫然和对屏幕的疲惫,

而是变得鹰隼般锐利,

——门口的消防栓、走廊尽头的紧急出口、甚至每个同事手边可能被用作武器的水杯或笔筒。

他的动作极其精准,取文件,敲击键盘,端起水杯,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

仿佛每一个卡路里的消耗都在他的计算之内,

为某个即将到来的、需要极限生存的时刻做着无声的储备。当隔壁部门的小张抱着一摞资料,

不小心撞到他的桌角,文件哗啦散落一地时,刘蒙的反应吓了所有人一跳。

他几乎是弹跳起来的,身体瞬间进入一种防御性的紧绷状态,

右手甚至下意识地往腰间摸去——那里当然空空如也。他瞳孔微缩,

盯着地上散落的纸张和一脸歉然的小张,足足两秒钟,

那眼神里的警惕与冷意才如潮水般退去,换上了一丝勉强的、几乎称得上扭曲的笑意。

“没……没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一种久未开口的生涩。他帮忙捡起文件,

但指尖的微颤,暴露了他远非表面那么平静。这一切,都被斜对面的马小明尽收眼底。

马小明是个精瘦的男人,眼珠灵活,转动间总带着几分掂量和算计。他和刘蒙同期进公司,

能力平平,却极善于钻营,对办公室里任何风吹草动都有着鼹鼠般的敏感。

他早就注意到了刘蒙的巨变。起初,他只以为是刘蒙家里出了什么变故,

或是终于被这无聊的工作逼疯了。但渐渐地,他品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这绝不仅仅是颓废或者烦躁。刘蒙身上散发出的,是一种经历过真正残酷淘汰后留下的沉淀,

一种对周遭环境极度不信任的审视,以及一种……仿佛知晓某种巨大秘密的、压抑着的焦灼。

一次小组会议,讨论项目应急预案,经理随口提到“要考虑到最极端的情况,

比如断网断电”。一直沉默的刘蒙忽然抬起头,声音不大,

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断电只是开始。真正的麻烦是断水,以及秩序崩溃后的人心。

”会议室瞬间安静,众人愕然地看着他,经理皱了皱眉,只当他是压力过大在胡言乱语,

打了个哈哈便圆了过去。但马小明心里却咯噔一下。秩序崩溃?人心?

这不像是一个普通职员会用在日常工作讨论里的词。还有一次,午休时大家闲聊,

抱怨房价太高,生活压力大。有人开玩笑说:“这鬼日子,还不如来个末世算了,重新洗牌。

”众人都跟着哄笑,唯独刘蒙,用一种极其严肃,甚至带着点怜悯的目光看着那个同事,

缓缓说道:“你不会想看到那一天的。那不是什么重新洗牌,是地狱开门。

”他的语气太过笃定,眼神太过认真,以至于那同事的笑容僵在脸上,讪讪地闭上了嘴。

马小明的心跳加快了。他开始有意识地观察刘蒙。

他发现刘蒙的电脑旁边贴着一张不起眼的便签纸,上面没有任何文字,

只有一串用红笔反复描画过的数字,像一个倒计时。他偷偷计算过那个日期,

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后。他还注意到,刘蒙浏览的网页历史记录(一次刘蒙去洗手间,

屏幕没锁,他飞快地瞥了一眼),不再是游戏或者新闻,

而是各种野外生存技巧、简易滤水装置的**、以及……冷兵器的对比评测。一个荒谬绝伦,

却又无比诱人的念头,如同藤蔓般从马小明心底滋生出来——刘蒙,他是不是知道了什么?

或者说,他是不是……从那个所谓的“地狱”里爬回来的?这个想法太过惊悚,

却完美地解释了刘蒙所有不合理的言行。马小明感到一阵口干舌燥,血液却莫名地沸腾起来。

如果这是真的……这将是怎样一个巨大的、足以改变他一生的机遇!他决定赌一把。

周五下班,马小明以庆祝项目阶段性完成为由,

硬是拉着刘蒙去了公司附近一家喧闹的烧烤摊。烟雾缭绕,人声鼎沸,在这里,

任何秘密的交谈都会被噪音吞没大半。几杯冰镇啤酒下肚,马小明开始他的表演。

他先是大力吐槽工作的无趣,上司的愚蠢,社会的内卷,

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对现实极度失望的愤世者。他仔细观察着刘蒙的反应,

看到在自己说到“有时候真觉得这世界烂透了,没救了”的时候,

刘蒙握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深切的认同感。马小明心中暗喜,

知道路子走对了。他压低了声音,身体前倾,做出推心置腹的姿态:“刘蒙,不瞒你说,

我最近总觉得心慌,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你看新闻了吗?又是极端天气,又是局部冲突,

感觉这世界越来越不太平了。”他紧紧盯着刘蒙的眼睛,“我有时候半夜醒来,

都会莫名其妙地害怕。你说……咱们这平平静静的日子,会不会哪天说没就没了?

”刘蒙的呼吸明显粗重了几分。酒精削弱了他的理智,而马小明精心营造的“共鸣感”,

更是撬动了他紧闭的心防。他孤独太久了,背负着那个恐怖的“秘密”踽踽独行,此刻,

一个看似有着同样“预感”的“同类”,让他产生了一种找到组织的错觉。

他眼神挣扎了片刻,最终,那堤坝似乎裂开了一道缝隙。他猛地灌了一口啤酒,喉咙滚动,

声音沙哑而低沉,仿佛怕被周围无形的存在听去:“你的感觉……没错。”他顿了顿,

像是在斟酌用词,目光投向窗外霓闪烁、车流不息的夜景,

那眼神里充满了马小明无法理解的复杂情绪——有恐惧,有悲伤,还有一丝决绝。

“平静……快结束了。有些东西,比断网断电可怕一万倍。到时候,钱是废纸,规则是狗屁,

能相信的,只有你自己,和你手里掌握的资源。”他没有明说“末世”二字,但这番话,

对于已经先入为主的马小明来说,无异于最直接的确认!

马小明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巨大的狂喜如同海啸般席卷了他。

他强行压下几乎要咧到耳根的嘴角,努力维持着严肃和共情的神情,重重地点了点头,

仿佛接到了一个神圣的使命。“我明白了……”马小明的声音也带着一丝刻意的颤抖,

既是表演,也掺杂了真实的激动,“谢谢你,刘蒙,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他看着眼前依旧沉浸在自己情绪中,显得沉重而肃穆的刘蒙,

内心却在疯狂地呐喊:明白了!全都明白了!这是真的!未来即将崩塌,而我,

是唯二知晓这个秘密的幸运儿!烧烤摊的烟火气依旧浓重,周围的喧嚣依旧刺耳。

但在马小明眼中,这个世界已经披上了一层截然不同的色彩。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遍地黄金的机会,看到了自己在新世界里崛起的道路。他端起酒杯,

与刘蒙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响声,在他听来,那是命运齿轮开始转动的号角。

他的眼底,贪婪的光芒再也无法完全掩饰,在霓虹灯的映照下,闪烁如饿狼。

与刘蒙那场“交心”谈话,像一剂强效的肾上腺素,注入了马小明的生命。

回到他那间贷款买来的小公寓,他毫无睡意,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窗外的城市灯火在他眼中不再是繁华的象征,而是末日前最后的辉煌。恐惧和兴奋交织,

最终,一种破釜沉舟的赌徒心态占据了上风——这是老天爷扔给他的筹码,他必须全部押上!

行动在第二天就迅猛地展开了。他首先联系了多家中介,以“急用钱,低价速出”为条件,

挂牌出售他这套位于不错地段、尚有二十年贷款未还清的公寓。价格远低于市场价,

引得看房者络绎不绝,中介都诧异于他的“慷慨”,旁敲侧击问他是否遇到了困难。

马小明只是摆摆手,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另有投资,**。”短短一周,房子易主。

拿到房款,扣除银行贷款,一笔相当可观的现金躺在了他的银行卡里。紧接着,

他那辆开了不到三年的代步车也被开进了二手车市场,同样以接近白菜价的速度处理掉。

同事们开始流传风言风语,有人说他炒股赔了个底朝天,有人说他家里出了大事,

甚至有人猜测他是不是沾染了不该碰的东西。

面对这些探究和同情(或许更多的是幸灾乐祸)的目光,马小明一概不予理会,

反而在心里冷笑:“一群即将在泥潭里挣扎的可怜虫,懂什么?”这仅仅是个开始。

卖房卖车的钱,在马小明规划的“末世启动资金”蓝图里,只是基础。他真正的“大手笔”,

在于借贷。他变成了一个疯狂的“撸贷”机器。所有知名的网络借贷平台,只要能够审批,

他毫不犹豫地点击申请,额度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他像收集邮票一样收集着这些APP的借款合同。信用卡被他刷爆,

然后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套现。这还不够,他将目光投向了更灰色地带的**和高利贷。

他伪造了收入证明,甚至利用在公司职务之便,偷偷复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副本,

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经营良好”的假象。他知道这风险极大,

但一想到一个月后世界将天翻地覆,所有的债务都将一笔勾销,这点风险简直不值一提。

他还将魔爪伸向了身边的亲友。他以“发现了一个绝佳的投资项目,稳赚不赔,

周期短回报高”为借口,向父母、亲戚、多年的老同学开口借钱。

他利用人们对他“卖了房子车子”这一行为的错误解读(认为他确实掌握了某种暴利门路),

以及平日里精心维护的“老实可靠”形象,竟然也筹到了一笔不小的数目。

一位关系最好的兄弟犹豫着劝他:“小明,步子别迈太大,稳当点。

”马小明当时信誓旦旦:“哥,你放心,这次机会千载难逢,成了,我翻倍还你!

”心里想的却是:成了?成了之后,钱还有意义吗?到时候,我才是掌握硬通货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他并非没有过一丝疑虑。偶尔,在深夜,

看着手机上密密麻麻的借款记录和即将到来的还款日期,一丝寒意会爬上他的脊背。但很快,

这丝寒意就会被刘蒙那些“预言”驱散。他需要不断的“印证”来巩固自己的信念。

他会刻意制造与刘蒙单独相处的机会。一次在茶水间,他压低声音,

装作虚心请教的样子:“刘哥,你说……到时候,是找个坚固的地方固守好,

还是往人少的地方转移好?”刘蒙正接着热水,闻言动作顿了顿,眼神飘向远方,

似乎在回忆什么极其惨痛的教训,半晌才低沉地说:“初期最乱,

固守……如果没有绝对实力,就是活靶子。但盲目流动,死得更快。关键是……信息。

”这个回答在马小明听来,充满了智慧的闪光和血的教训,他立刻将其奉为圭臬,

决定在“末世”前期要低调隐藏,同时要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又一次,

他假装无意中提起武器:“网上看那些生存视频,都说撬棍和消防斧实用,刘哥你觉得呢?

”刘蒙几乎是下意识地回应:“撬棍多功能,但近战……太短。消防斧攻击强,太重,

体力消耗大。”他顿了顿,补充道,“关键是出其不意和……决心。

”这话更让马小明笃信不疑,甚至偷偷在网上订购了一批战术装备和几把高仿的冷兵器。

这些碎片化的对话,每一次都像一颗定心丸,让马小明在疯狂的借贷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越来越坚信自己正在做一项无比正确、关乎未来生存的伟大投资。

在距离那个“倒计时”日期还有最后三天的时候,

马小明租下了一个位于市郊、相对偏僻的废弃小仓库。他用借来的最后一大笔钱,

开始了疯狂的采购。

瓶装水、常用药品、净水片、固体酒精、高能量巧克力……这些东西几乎塞满了大半个仓库。

他看着这些在末世小说和电影里才常见的物资,如今实实在在地堆积在自己面前,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他抚摸着冰冷的罐头外壳,想象着当灾难降临,

别人在废墟中饥寒交迫、为了一块面包争得头破血流时,自己却能在这个安全的堡垒里,

悠闲地享用着这些“硬通货”,

他想要的东西——权力、女人、忠诚……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混乱新秩序中崛起的画面。

最后一天上班,他站在仓库门口,锁上那扇沉重的铁门。夕阳的余晖照在他脸上,

映出一种混合着疲惫、兴奋和无限憧憬的复杂神色。他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