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婆婆带飞日常精选章节

小说:七零婆婆带飞日常 作者:慧银吴锋 更新时间:2025-10-27

《七零婆婆带飞日常》第一章:穿成受气包林晚晚是在一阵尖锐的骂声中醒来的。

“太阳都晒**了还躺着装死?我们老沈家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娶了你这么个懒婆娘!

不下蛋的母鸡,还当自己是资本家**要人伺候啊?”头痛欲裂,

陌生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她,二十一世纪的独立女性林晚晚,

居然穿到了1975年,一个同名同姓的可怜小媳妇身上。原主性格懦弱,是城里来的知青,

因为家庭成分问题,被迫嫁给了红星公社前进大队沈家的三儿子沈明义。

沈明义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村汉子,常年在外修水库。原主在这个家里,

上有强势的婆婆王翠花,下有两个精明厉害的妯娌,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骂声还在继续,

来自院子里的婆婆王翠花。林晚晚撑着酸软的身体坐起来,环顾四周。土坯墙,茅草顶,

屋里除了一张炕、一个破旧木柜,几乎家徒四壁。这就是她以后要生活的地方?按照记忆,

原主就是因为长期压抑,加上这次被婆婆骂得狠了,一口气没上来,才让她占了便宜。不行!

她林晚晚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她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出去理论,

房门“哐当”一声被推开。逆着光,

一个穿着藏蓝色粗布褂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形干瘦却眼神锐利的老太太站在门口,

双手叉腰,正是婆婆王翠花。“哟?醒了?醒了就赶紧滚起来做饭!一大家子人等着吃呢,

还想老娘伺候你不成?”王翠花吊梢眼一撇,唾沫星子几乎喷到林晚晚脸上。若是原主,

早就吓得瑟瑟发抖了。但林晚晚只是平静地看着她,甚至微微笑了一下:“妈,我这就去。

”王翠花被她这反应弄得一愣。这老三媳妇,今天怎么有点不一样?

往常不是低着头哭哭啼啼,就是畏畏缩缩话都说不利索。林晚晚利落地起身下炕,

穿上那双破旧的布鞋。既然回不去了,那就得在这个年代好好活下去!第一步,

先在这个家里站稳脚跟。第二章:婆婆的“下马威”厨房里,

大嫂李秀娥和二嫂赵桂香正在磨洋工,看见林晚晚进来,互相递了个眼色,

带着看好戏的神情。“哟,三弟妹可算起了,娘都骂半天了。”李秀娥阴阳怪气。“就是,

咱们这都快忙活完了。”赵桂香附和着,手里慢悠悠地摘着野菜。林晚晚没理会她们,

径直走到灶台前。锅里是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碴子粥,

旁边盆里放着几个掺了大量麸皮的黑窝窝头。记忆里,原主因为“手笨”,

一直被排挤在做饭的核心工作之外,只能干些烧火、挑水的重活,还动不动就被嫌弃。

王翠花跟了进来,抱着胳膊站在一边,冷眼盯着她,显然是想看她出丑。林晚晚心里冷笑,

前世她可是美食博主,还能被这点阵仗难住?她不动声色地看了看现有的食材:一小罐猪油,

几个干瘪的辣椒,一点粗盐,还有角落里放着的几个土豆和一把豆角。她挽起袖子,

动作麻利地生火、刷锅。锅热后,挖了一小勺珍贵的猪油进去,

油化开的滋啦声让旁边两个妯娌都瞪大了眼。“哎呦喂!三弟妹你可真敢放油!娘,你看她!

”李秀娥立刻叫起来。王翠花脸色也沉了下来。林晚晚却像没听见,油热后,

快速将切好的辣椒段和土豆块、豆角倒进去翻炒,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

她手法娴熟,调味精准,最后还沿着锅边淋了一点点水,盖上锅盖焖煮。不一会儿,

一盘色泽油亮、香气扑鼻的辣炒土豆豆角就出了锅。相比之前家里水煮盐拌的菜,

简直是天上地下。连带着,她把窝窝头也重新热了,放在锅边烤得微微焦黄。

王翠花看着那盘菜,没说话,但眼神里的挑剔明显少了几分。她拿起一个窝窝头,掰开,

尝了一口菜,动作顿了一下。“哼,算你还有点用。”王翠花哼了一声,没再骂人,

端着菜碗出去了。李秀娥和赵桂香面面相觑,脸上像是打翻了颜料盘。林晚晚松了口气,

知道这第一关,算是勉强过了。这个婆婆,虽然霸道,但似乎……更看重实际利益。

第三章:靠手艺初露锋芒自从林晚晚露了一手厨艺之后,家里做饭的活儿,

不知不觉就大部分落到了她肩上。王翠花发话:“既然你做得还能入口,

以后灶上的事你多操心。”这话听着像指派,但林晚晚明白,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认可”。

至少,她不用再去干那些更累更脏的挑水、劈柴的活儿了。而且,掌握厨房,

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家里的物资分配。她利用有限的食材,变着花样做饭。

普通的野菜,她也能凉拌得清爽可口;粗糙的玉米面,她能做成发糕或者贴饼子,

口感好了不少。甚至有一次,沈明义从水库带回来一条不大的鱼,她熬了一锅奶白色的鱼汤,

让一大家子,包括王翠花,都吃得抬不起头。王翠花虽然嘴上不说,

但碗里见底的饭菜和不再动不动就骂人的态度,说明了一切。这天,

村里记分员沈会计愁眉苦脸地来找王翠花,原来是他老娘过寿,想办两桌像样的席面,

但乡下地方,缺油少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王翠花听着,

眼神不经意地瞟向了正在院子里晾衣服的林晚晚。“我家老三媳妇,倒是能折腾几下锅灶。

”王翠花慢悠悠地开口。林晚晚心里一动,这是个机会!一个能让婆婆看到她更大价值,

也能让自己有点“外快”的机会。她主动走过去,对沈会计说:“叔,要是信得过我,

我可以试试。肉少没关系,素菜也能做出肉味来。”沈会计将信将疑,但看着王翠花没反对,

也就答应了。寿宴那天,林晚晚使出浑身解数。用豆角和土豆做了“假排骨”,

用豆腐皮和香菇做了素鸡,有限的猪肉切成薄片,

和干菜一起蒸得入口即化……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让来吃席的村民赞不绝口。

沈会计脸上有光,硬是塞给了王翠花两块钱和几张粮票作为酬谢。晚上,

王翠花把林晚晚叫到自己屋里,将钱和票拍在炕桌上。“拿着吧,是你挣的。

”王翠花语气依旧硬邦邦,“以后有这种活儿,还让你去。不过,得经过我同意,

挣来的东西,也得交公,家里统一分配。”林晚晚没有异议。她知道,在彻底独立前,

必须依附这个家,而婆婆就是这个家的绝对权威。能拿到一部分“劳动所得”,已经是进步。

“谢谢妈。”她乖巧地接过钱票。王翠花看着她,

难得地多说了两句:“咱们老沈家不养闲人。你有本事,就别藏着掖着,给家里挣脸,

也给自己挣口硬气饭吃。”这一刻,林晚晚忽然觉得,这个霸道婆婆,

似乎也没那么面目可憎。

第四章:婆婆的“保驾护航”林晚晚会做席面的名声渐渐在附近几个村子传开了,

偶尔会有人家找来请她帮忙。每次,王翠花都出面谈条件,要么给点钱,

要么给些粮食、鸡蛋之类的实物,精打细算,寸步不让。得来的东西,

王翠花也确实大部分充了公,但偶尔,也会私下里多分给林晚晚一个鸡蛋,或者一块布头。

“你挣的,多吃点,别一副风吹就倒的样子,丢我们老沈家的人。”婆婆的话依旧不好听,

但林晚晚却能品出一点别样的意味。然而,树大招风。

林晚晚的“风光”引来了两个妯娌更深的嫉妒。这天,趁着王翠花去走亲戚,

李秀娥和赵桂香把林晚晚堵在厨房。“三弟妹,现在可是新社会,你靠着这点手艺搞私捞,

可是资本主义尾巴!”李秀娥叉着腰,义正辞严。“就是!挣了钱和东西,

也不知道孝敬爹娘,都自己昧下了吧?”赵桂香在一旁帮腔。林晚晚皱眉,正要反驳,

院门却被猛地推开。王翠花沉着脸站在门口,也不知道听了多久。“放你娘的屁!

”王翠花一声怒吼,吓得李秀娥和赵桂香一哆嗦。“老娘还没死呢!

这个家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王翠花几步上前,指着两人的鼻子骂,“晚晚出去帮工,

是经过我同意的!挣来的东西,每一分都交到了我手里,用在了一大家子开销上!怎么?

眼红了?有本事你们也去挣啊!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只会躲在背后嚼舌根子的东西!”她骂得唾沫横飞,气势十足。“我告诉你们,

只要我王翠花在一天,这个家就还是我说了算!谁再敢找晚晚的麻烦,挑拨离间,

就给我滚回娘家去!”李秀娥和赵桂香被骂得面如土色,灰溜溜地跑了。

林晚晚看着挡在自己身前,像只护崽老母鸡一样的婆婆,心里涌上一股复杂的暖流。

这个婆婆,霸道,精明,甚至有些蛮不讲理,但她护短,而且认可你的价值后,

会毫不犹豫地为你遮风挡雨。王翠花转过身,瞪了林晚晚一眼:“愣着干什么?没用的东西,

被人欺负到头上了也不知道吭声!”语气还是那么冲,但林晚晚却笑着“哎”了一声。

她忽然觉得,在这个陌生的年代,有这么一个“霸道婆婆”带着,似乎……也不错?

第五章:联手搞“事业”经过妯娌刁难这件事后,

王翠花似乎更加意识到了林晚晚“手艺”的价值,以及……她这个三媳妇,确实有点“傻”,

需要自己多照顾着点。晚上,王翠花把林晚晚叫到房里,进行了一次严肃的“会谈”。

“老是给人帮工,挣点零碎,不成气候。”王翠花一针见血,“而且容易招人眼红。

”林晚晚点头,她也正有此意。一直靠给人做席面,不稳定,而且风险确实存在。“妈,

您有什么想法?”王翠花眯着眼,盘算道:“我打听过了,公社那边的农具厂、纺织厂,

工人多,食堂的饭菜都是一个味儿,清汤寡水的。

咱们可以做一些耐放又下饭的酱菜、辣酱什么的,偷偷拿去卖。”林晚晚眼睛一亮!这婆婆,

真有商业头脑!这确实是条路子。这个年代不允许私人买卖,

但私下里以物易物或者小范围流通,管得并不太严。“妈,这个主意好!我会做好几种酱,

肉酱、蘑菇酱、辣白菜都行!”婆媳俩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王翠花负责搞来原材料——发动一大家子种更多的辣椒、白菜,

拿出积蓄和攒下的票证去弄肉、油这些紧俏货,并且利用她在大队里几十年的人脉,

打通往公社送的“渠道”。林晚晚则负责研发和生产。她充分发挥前世的美食技能,

调整配方,做出香辣可口、保存时间长的肉丁辣酱、香菇酱和爽口的泡菜。

第一批产品做出来,王翠花尝过后,眼睛都亮了。“成了!就这个味儿!

”产品由王翠花亲自出马,通过“熟人”介绍,偷偷送到公社的厂子里。因为味道实在好,

很快就在工人中间传开了,供不应求。收入自然比帮工丰厚多了。王翠花把钱管得死死的,

但家里的伙食水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偶尔还能扯布做新衣服。

王翠花甚至给林晚晚扯了一块灯芯绒布料,让她做件新褂子。“出去代表我们老沈家的脸面,

穿破烂像什么话!”依旧是霸道的口吻。林晚晚摸着那块柔软的布料,心里暖暖的。

第六章:风波再起与婆婆的强硬婆媳俩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但终究纸包不住火。

不知道是谁眼红举报了,说沈家王翠花带头搞资本主义投机倒把。这天,

公社的纠风队突然上门了,带队的是个一脸严肃的年轻干部。“王翠花同志,

有人反映你们家私下**并售卖食品,有没有这回事?”年轻干部板着脸问。

李秀娥和赵桂香躲在人后,脸上带着幸灾乐祸。王翠花却丝毫不慌,把林晚晚往身后一拉,

自己挺直腰板站出去。“领导,这话从何说起?”王翠花一脸“冤枉”,

“我们就是自家做了点酱菜,亲戚朋友之间互相送点尝尝,这难道也犯法了?

谁家还没个礼尚往来了?”“送礼?有人反映你们收了钱和票!”“哎呦喂!

那是人家非要给点成本钱!总不能让我们老沈家倒贴油和盐吧?领导您去打听打听,

我王翠花在前进大队几十年,什么时候干过违法乱纪的事?”王翠花嗓门大,

道理也歪得理直气壮,“肯定是有些黑心肝的,看我们婆媳关系好,眼红诬告!”她一边说,

一边意有所指地瞟向李秀娥和赵桂香的方向,把那两人看得头皮发麻。

年轻干部被王翠花的泼辣和“逻辑”弄得有些头疼,加上确实没有抓到现场交易的实证,

只能严厉警告了一番,勒令不许再“送”了,然后收队走了。虚惊一场。人走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