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高考:冒名顶替者,颤抖吧!第2章

小说:重生高考:冒名顶替者,颤抖吧! 作者:花样木槿 更新时间:2025-11-04

陈砚没回宿舍,也没去教室。他绕到行政楼后侧的自行车棚,蹲在角落翻书包。U盘还在,贴着皮肤冰凉。

他看了眼手表,三点四十二分,月考刚结束一小时。

考试时他提前半小时交卷,监考老师扫了他一眼,没说话。

这种事多了,尖子生总有点特权。但他知道,安静不会持续太久。

果然,刚走到食堂门口,周浩就从后面追上来,一脚踹在他脚后跟上。

“哟,清北预备役还吃泡面?”

周浩咧嘴一笑,手里晃着一瓶运动饮料,“听说你写了个什么建议书?要公开贫困生名单?”

陈砚站稳,没回头。

“流程透明,资源不浪费。”他说。

“流程?”

周浩冷笑,把瓶子往地上一砸,“我爸捐了八十万修教学楼,你说流程?你算什么东西?”

旁边几个学生停下脚步,有人低头快走,有人悄悄掏出手机。

陈砚这才转身,声音平得像读课文:“捐款金额和工程中标价差三十七个点,你觉得正常?”

周浩愣住。

“你查我爹?”

“数据公开可查。”陈砚拍了拍书包,“你要觉得冤,可以去纪委举报我造谣。”

说完他就走,留下周浩站在原地,脸一阵红一阵白。

教导主任老李正准备下班,办公室门被敲了两下。

抬头看见陈砚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几张纸。

“有事?”老李摘下眼镜。

“关于助学金评定。”

陈砚把材料递过去,“这是近三年发放记录,标黄的是重复领取但家庭情况未更新的;标蓝的是申请表信息模糊、无佐证材料的。

我建议本学期申请表公示一周,接受师生质询。”

老李皱眉:“这不合适吧?孩子自尊心……”

“如果真贫困,不怕看。”陈砚打断,“怕的是不该拿的人拿了。”

老李盯着他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你这哪是提建议,是逼我们动刀子啊。”

“我只是想让规则讲理。”陈砚说。

老李摇摇头,还是把材料接了过去:“行,我上报校务会。但别指望马上批。”

“能看就行。”陈砚点头,转身离开。

走到走廊拐角,他听见老李拨通电话:“喂,教育局吗?南华这边有个学生写了份经费使用建议书,挺有意思……”

他没停步。

第二天早自习,林悦在食堂打饭时听到两个老师聊天。

“听说了吗?高三那个陈砚,写了份报告,要把贫困生名单贴公告栏。”

“哎哟,这不是给人难堪嘛。”

“话不能这么说,去年体育组王老师侄子领了两年补助,家里新买了车你知道不?”

林悦低头扒饭,指甲无意识地抠着碗边。粉色漆掉了一小块,露出底下发灰的甲面。

她想起上周五,周浩让她去收保护费,对象是个穿洗旧校服的男生。那人交钱时手抖,说妹妹要做手术。

当时她没多想,现在却觉得那眼神有点熟,像是陈砚看周浩时那种,不动声色的冷。

月考成绩出来那天,天空阴着。

年级第一:陈砚。

数学满分,理综扣两分,语文作文被语文组长当范文印了全校传阅。

课间操时间,广播里念完表彰名单,周浩在队伍后排猛地踹了一脚垃圾桶。

“抄的!”他对身边人吼,“没人信他妈一个穷鬼能考第一?肯定是偷了题!”

这话很快传进教导处。

老李把陈砚叫来,脸色严肃:“有人反映你试题泄密,你怎么看?”

“请查。”

陈砚直接从文件夹抽出答题卡复印件,“笔迹、作答顺序、草稿纸使用习惯,都可以做分析。另外,我可以现场讲题。”

老李眯眼:“讲哪道?”

“压轴物理,电磁复合场里的非匀速运动。”

十分钟后,高三大教室挤满了人。

黑板前,陈砚拿粉笔画了个简图,三分钟内拆出五种变式解法,连坐在后排的物理老师都忍不住抬头看。

讲完,他擦掉板书:“还有问题吗?”

没人应声。

老李站在门口,最后说了句:“这样的学生,我们南华需要更多。”

人群散开时,有人拍他肩膀:“牛啊。”

陈砚只点点头,走了。

他知道,光靠成绩还不够。

真正有用的,是藏在U盘里的东西。

晚上九点,晚自习结束。

教学楼陆续熄灯,陈砚没回宿舍,去了图书馆电子阅览室。

机器老旧,开机要等两分钟。他插上U盘,输入密码,调出加密文件夹。

屏幕亮起,表格列得整齐:

捐赠方:周建军,南华附中基建捐赠专项基金,80万元,到账日期4月12日。

工程项目:综合楼外墙翻新及电路改造。

中标单位:江城宏达建设有限公司。

合同金额:118.6万元。

市场同期同类工程均价:86.7万元。

时间重合度:捐赠次日启动招标,第三日定标。

他截图,标注红框,附上一句话:

【同一时间段,同一负责人,资金流向与工程定价存在显著异常,请核查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邮箱地址输入市纪委官网举报通道。

发送。

进度条跑完,他拔出U盘,用图书馆自带格式化工具清空缓存,再用废纸擦了键盘。

耳机塞进耳朵,财经新闻正播到一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强调,校园工程安全须纳入重点监管范畴……”

他起身出门,夜风穿过走廊,吹得窗页轻响。

便利店在街角亮着灯。

陈砚买了碗泡面,加了个蛋,坐在门口塑料凳上吃。手机放在桌边,屏幕朝下。

他知道那封邮件已经到了该去的地方。

风吹动他衬衫袖口,卷到手肘处,露出常年敲键盘磨出的薄茧。

他吃完,把空碗推向桌角。

对面校园灯火渐暗,行政楼顶层还亮着一间。

他没多看。

只是摸了摸右耳那颗淡色红痣,想确认自己还活着。

第二天中午,林悦在走廊拦住他。

“你是不是……动了周浩家的事?”她声音压得很低。

陈砚看着她。

她指甲上的荧光粉又掉了些,右手食指裂开一道细缝。

“我没做什么。”他说。

“那你为什么敢惹他?”林悦突然抬头,“他爸是教育局的人,你能顶得住?”

陈砚沉默两秒,反问:“你爸住院多久了?”

林悦僵住。

“医保报不了的药,一盒两千三。”陈砚说,“你每个月帮他收三千保护费,刚好够两盒。”

她脸色变了。

“我不是威胁你。”陈砚语气没起伏,“我是告诉你,有些人拿钱是治病,有些人拿钱是填坑。你想清楚,你在帮谁。”

说完他绕过她往前走。

林悦站在原地,手指攥紧校服口袋。

她想起昨晚回家时,父亲咳着问:“今天药按时吃了?”

她点头,没说那盒药其实是昨天偷偷减了半量。

下午第三节是班会。

班主任老张走进来,宣布一件事:学校将试行新的贫困生评定机制,本学期申请材料将在校务公开栏公示七天。

全班哗然。

有人兴奋,有人不安,有人低头不语。

陈砚坐在后排,翻开物理练习册。

笔尖落在纸上,写下第一行公式。

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他手边的U盘上。

金属外壳闪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