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不重圆精选章节

小说:锦绣不重圆 作者:海棠玉林 更新时间:2025-11-05

大周天启三年,春。江南苏府,张灯结彩,红绸如血,从府门一路铺至内院,蜿蜒如龙。

今日是苏家嫡女苏熙妍出嫁之日,嫁的,是威武将军府世子萧景珩。

苏熙妍一袭赤金凤冠霞帔,端坐于婚房之中。铜镜映出她清丽绝伦的容颜,眉如远山,

眸似秋水,唇若点朱。可那双本该含情的眼,却静得像一潭深水,无波无澜。她轻轻抬手,

指尖抚过凤冠上那颗拇指大的东珠。那是母亲留下的遗物,临终前亲手为她戴上,

只说了一句:“妍儿,女子一生,最怕遇人不淑。”那时她不懂,如今却懂了。

外头锣鼓喧天,宾客如云。苏老爷在前厅敬酒,笑得合不拢嘴。人人都道,

苏家千金嫁入将门,是天作之合。可只有苏熙妍知道,这场婚事,

不过是权与财的交换——苏家富可敌国,却无权无势;将军府位高权重,却需银钱撑腰。

她不是嫁给了萧景珩,是嫁给了“世子夫人”这个名分。忽而,院外脚步声急促,

一名小厮跌跌撞撞冲进来,脸色惨白:“**……不,世子妃!边关急报!

世子爷……世子爷接了军令,即刻出征!”满屋喜娘、丫鬟皆是一怔。苏熙妍指尖微颤,

那颗东珠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她缓缓抬头,声音平静得不像新婚女子:“他……走了?

”“是,世子爷连喜服都未换下,已策马出城。临行前,只留下一句话——‘待我凯旋,

再补圆房之礼。’”满屋寂静。红烛摇曳,映得满室喜字如血。苏熙妍缓缓闭上眼。

她等了十六年,才等到这一日。她曾幻想过无数次新婚之夜——他执她手,

唤她“熙妍”;她为他解甲,煮一盏暖茶。可如今,红烛未熄,人已远征。她不是他的妻子,

只是他临行前不得不娶的“联姻之人”。“都下去吧。”她轻声道,声音如雪落寒潭。

丫鬟们退下,房内只剩她一人。她缓缓起身,走到妆台前,摘下凤冠,取下发簪,

青丝如瀑垂落。她望着铜镜中的自己,忽然笑了。“苏熙妍,你可真傻。竟真的以为,

他会为你留下。”她打开妆匣,取出一封未曾寄出的信——是她写给萧景珩的家书,

字字温柔,句句期盼。她曾想,等他安顿好军务,便托商队送去边关。如今,这封信,

终究是寄不出去了。她将信投入烛火,火舌瞬间吞噬了墨迹。她望着那点点灰烬,

轻声道:“萧景珩,我等你三年。若你归来,我仍是你妻;若你带回旁人……那便和离吧。

”“镜碎不重圆,我心亦不回头。”---三日后,将军府送来书信,

只寥寥数字:“边关吃紧,战事未歇,勿念。”苏熙妍握信立于院中,风吹起她的裙裾,

像一只孤鸟。她转身,走入书房,翻开苏家账本。从今日起,她不再只是“世子夫人”,

她是苏家的女儿,是江南首富的继承人。她提笔写下第一行字:“边关商路,可通否?

”大周天启六年,春。边关的雪终于化了,京城的柳絮却已纷飞如雪。三年光阴,

如流水般悄然滑过,无声无息,却将人心冲得面目全非。苏熙妍立于苏府后园的望江楼上,

一袭素色长裙,外披银狐披风。她望着江上往来如织的商船,船头皆挂着苏家的“熙”字旗,

帆影点点,如她这三年的心绪——沉静,却从未停歇。三年来,她未曾再穿红妆。

将军府的月例银子按时送来,礼数周全,却无一字问候。萧景珩的信,三年间仅三封,

皆是“边关安好,勿念”六字,冷得像边关的雪。而京城的流言,却如春草般疯长。

“你们听说了吗?威武将军府的世子妃,守活寡三年,连丈夫的面都没见着。”“啧,

苏家千金又如何?嫁了个战神,结果呢?新婚夜就走了,三年不归,

听说世子在边关有了心上人呢。”“可不是?前些日子,有商队从边关回来,

说亲眼看见世子抱着一个女子上马,那女子娇弱如柳,叫什么‘如烟’的,

说是救命恩人……”茶楼里,几个贵妇人掩唇轻笑,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针,

扎进苏熙妍身旁丫鬟采薇的耳中。“**,我们走吧,别听了。”采薇红着眼眶,

扶住苏熙妍的胳膊。苏熙妍却站着未动,指尖轻轻摩挲着腰间那枚玉佩——是母亲留下的,

刻着“静守”二字。她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风:“采薇,你说,一个女子,

若丈夫三年不归,算不算寡妇?”采薇一怔,忙道:“**,您是世子妃,名分在册,

怎可说此话?”苏熙妍笑了笑,眼底却无半分笑意:“名分?名分能当饭吃?能护苏家商路?

能挡得住流言蜚语?”她转身,步下望江楼,声音清冷:“去库房,把那批‘云锦’调出来。

我要亲自押船,走一趟边关。”采薇惊愕:“**,您要去边关?那可是苦寒之地,

路途遥远,盗匪横行……”“正因如此,才需我亲自去。”苏熙妍眸光微闪,“苏家的商队,

三年来被扣了七次,税银翻了三倍。若再不亲自走一遭,

怕是连江南的根基都要被人蚕食干净。”她顿了顿,

声音低了几分:“况且……我想亲眼看看,那个‘救命恩人’,究竟是何等人物。”三日后,

苏熙妍一身男装,改名“苏先生”,混入自家商队,启程北上。一路风餐露宿,黄沙扑面。

行至边关重镇雁门关,天色已暮。商队入城,入住“长风驿”。夜半,苏熙妍独坐房中,

翻阅账本。忽闻隔壁厢房传来女子低泣声,夹杂着男子安抚的低语。“如烟,别怕,有我在。

”“景珩……我怕,我怕他们说我是妖女,说我是前朝余孽……”“谁敢?你救我性命,

是我萧景珩的恩人,谁若敢动你,我定不饶他。”苏熙妍指尖一颤,笔尖滴落墨点,

染黑了账目上“红麝散”三字。她缓缓合上账本,眸光如刀。柳如烟,原来,

她就是那个“救命恩人”。原来,萧景珩三年不归,不是因为战事,而是因为……她。

次日清晨,苏熙妍换回女装,以“苏家女东”身份拜会雁门关守将。

守将恭敬相迎:“苏**大驾光临,不知有何贵干?”“我来查三件事。”苏熙妍端坐主位,

声音清冷,“第一,我苏家商队三年被扣七次,所为何故?第二,边关税银为何擅自加征?

第三,柳如烟,以何身份居于将军府?

”守将额上冒汗:“这……柳姑娘是世子亲封的‘义妹’,世子下令,

不得怠慢……”“义妹?”苏熙妍轻笑,“我这个正牌妻子,倒成了外人?”她站起身,

目光如冰:“传话给世子——三日后,我要在将军府,见一见这位‘义妹’。”当夜,

将军府内院。柳如烟跪在萧景珩面前,泪眼朦胧:“世子,苏**来了,

她……她会不会为难我?”萧景珩眉头微皱:“她不会。她乃大家闺秀,懂规矩。

”“可我听说,她极善算计,苏家商队遍布天下,连朝廷都要让三分……”柳如烟抽泣着,

“我怕,我怕她查出那晚的事……”“哪晚?”萧景珩眼神一凛。“就是……你重伤那晚,

我为你……”柳如烟低头,面颊泛红,“我用红麝散为你续命,那是前朝禁药,若被发现,

我……”萧景珩沉默片刻,终是叹道:“我自会护你。”他却不知,

窗外一道身影悄然退去——正是苏熙妍。她站在夜色中,

指尖紧攥着一片从柳如烟房中偷出的药渣,唇角勾起一抹冷笑。“红麝散”,前朝禁药,

以麝香、朱砂、毒草炼制,可续命三日,但服者会神志昏沉,极易被暗示。她终于明白,

萧景珩为何会对柳如烟言听计从。不是爱,是药性未散。雁门关的夜,寒如刀割。

苏熙妍立于客栈窗前,指尖捏着那撮暗红色的药渣,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她轻轻嗅了嗅,

眉心微蹙——这味道,她认得。幼时母亲病重,曾用过一剂古方,

其中便有“红麝散”三味主药。此药可续命,却也惑神,尤以女子体寒为引,

久服则心志渐失,唯施药者之言是从。“原来如此。”她低语,眸光如雪刃,“她不是救命,

是控心。”窗外,将军府灯火通明,丝竹声隐约传来。据说今夜,世子设宴,

为“义妹”庆生。苏熙妍冷笑一声,换上素色长裙,披上绣着苏家暗纹的斗篷,

缓步朝将军府走去。将军府正厅,红烛高照,酒香四溢。萧景珩端坐主位,神色淡漠。

柳如烟一袭粉衫,娇弱如柳,依偎在他身侧,笑语盈盈。

宾客们举杯恭维:“世子与义妹情深,真乃边关佳话。”忽而,门帘一掀,寒风灌入。

一道素影缓步而入,裙裾无声,却如惊雷炸响全场。“苏……苏**?”有宾客失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