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乌镇绣坊,团子遇“冷”叔大曜,永熙三年,暮春。江南乌镇的雨,
总带着三分缠绵的软意。青石板路被雨润得发亮,倒映着白墙黛瓦和油纸伞的影子,
巷口的胭脂河泛着粼粼波光,岸边的垂柳垂着绿丝绦,风一吹,就扫过路过行人的肩头。
“娘亲,你看!是小燕子!”清脆的童声打破了巷尾的宁静。
苏锦凝正坐在“锦凝绣坊”的窗边,手里捏着绣花针,绣着一幅“百鸟朝凤”的绣品。
听到声音,她抬眸望去,只见四岁的儿子苏念安——小名团子,穿着一身天青色的小布衫,
扎着两个圆圆的小发髻,正踮着脚尖,指着屋檐下的燕子窝,小脸上满是兴奋。
团子的脸颊肉乎乎的,像刚蒸好的糯米团子,眼睛又大又亮,
笑起来时会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可爱得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苏锦凝放下绣花针,
走过去揉了揉他的头,声音温软:“慢点看,别摔着。
”这是她带着团子在乌镇隐居的第三个年头。三年前,前朝镇国公府一夜倾覆,
父亲被冠以“通敌叛国”的罪名,满门抄斩。她当时刚生下团子,在忠仆的掩护下,
带着襁褓中的儿子和父亲留下的半块玉佩,逃到了这远离京城的江南小镇,隐姓埋名,
开了这家小绣坊维持生计。绣坊不大,只有一间铺面和一间里屋,
墙上挂着她绣的手帕、荷包、屏风,针脚细密,配色雅致,
引得不少镇上的姑娘和往来的客商光顾。日子虽不富裕,却也算安稳,只是午夜梦回,
父亲的冤屈和镇国公府的火光,总会让她辗转难眠。“娘亲,燕子是不是在做窝呀?
”团子拉着苏锦凝的衣角,仰着小脸问。“是呀,”苏锦凝笑着点头,
“燕子要在窝里孵小燕子,就像娘亲要照顾团子一样。”“那团子也要帮燕子做窝!
”团子说着,就想搬起门口的小板凳,却被苏锦凝拦住了。“傻孩子,燕子有自己的办法,
我们不要打扰它们。”苏锦凝拿起桌上的一块桂花糕,递给团子,“先吃块糕垫垫肚子,
等会儿娘亲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糖粥。”团子接过桂花糕,小口小口地吃着,
眼睛却还盯着燕子窝,时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苏锦凝看着儿子天真的模样,
心里泛起一阵酸楚。她多想让团子永远这样无忧无虑,可她知道,京城的人迟早会找到这里,
她必须尽快想办法,为父亲洗清冤屈,给团子一个安全的未来。就在这时,
巷口传来一阵马蹄声,不同于镇上寻常的驴车、马车,这马蹄声沉稳有力,
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战马。苏锦凝的心猛地一紧,下意识地将团子护在身后——这三年来,
她总是这样谨慎,生怕有人认出她是前朝镇国公府的遗孤。马蹄声越来越近,
最终停在了绣坊门口。苏锦凝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玄色劲装的男人从马上下来,
身姿挺拔如松,肩宽腰窄,腰间佩着一把寒光凛凛的长剑,剑穗是墨色的,
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男人的面容冷峻,剑眉斜飞入鬓,凤眸深邃,鼻梁高挺,薄唇紧抿,
周身散发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威压,显然是常年身居高位、手握兵权之人。
他身后跟着两个穿着青色布衣的随从,同样身姿矫健,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请问,
这里是锦凝绣坊?”男人开口问道,声音低沉磁性,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苏锦凝强压下心头的紧张,微微屈膝行礼:“回贵人,正是。不知贵人有何吩咐?
”“本将听说,老板娘的绣工精湛,想定制一幅屏风,用于生辰贺礼。
”男人的目光落在苏锦凝身上,带着审视,“不知老板娘可有空?”本将?
苏锦凝心里咯噔一下。大曜王朝的将领中,姓萧的镇北将军萧策最为有名,此人战功赫赫,
性格冷冽,据说连皇帝都要让他三分。眼前这个男人,会不会就是萧策?她不敢多想,
连忙回道:“贵人抬爱,民女自然有空。不知贵人想要什么样的图案?何时需要?
”“图案要喜庆些,最好是‘麒麟送子’,”男人顿了顿,
目光落在被苏锦凝护在身后的团子身上,“三日后取货,报酬不是问题。
”团子从苏锦凝身后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萧策,小手指着他腰间的长剑:“娘亲,
这个叔叔的剑好亮呀!像天上的星星!”苏锦凝连忙捂住团子的嘴,
尴尬地道歉:“贵人恕罪,小儿无知,口出妄言。”萧策却没有生气,反而蹲下身,
与团子平视。他的动作很轻,没有了刚才的威压,多了几分温和:“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苏念安,娘亲叫我团子!”团子挣脱苏锦凝的手,仰着小脸回答,“叔叔,
你的剑能**看看吗?团子想看看星星是不是在剑上!”萧策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一下,
他抬手握住剑柄,却没有**:“剑是用来保护人的,不是用来玩的。等你长大了,
若是想练剑,本将可以教你。”“真的吗?”团子眼睛一亮,“那团子现在就想长大!
”“傻孩子,长大是要慢慢来的。”苏锦凝笑着揉了揉团子的头,然后对萧策说,“贵人,
三日后您来取屏风即可,民女一定按时完成。”萧策点了点头,
起身对身后的随从说:“留下五十两银子作为定金,三日后再来。”“是,将军。
”随从拿出一锭银子,放在桌上。萧策又看了苏锦凝和团子一眼,才翻身上马,
带着随从离开了。看着萧策的身影消失在巷口,苏锦凝才松了口气,手心已经沁出了冷汗。
她拿起桌上的银子,五十两,足够普通人家过一年,这个萧策,果然出手阔绰。
可他为什么会突然来乌镇定制屏风?真的是为了生辰贺礼,还是另有目的?“娘亲,
那个叔叔好厉害呀!”团子拉着苏锦凝的手,兴奋地说,“团子以后也要像叔叔一样,
有亮闪闪的剑,保护娘亲!”苏锦凝蹲下身,抱住团子,声音有些沙哑:“好,
团子以后要保护娘亲,那现在要乖乖的,别给娘亲添麻烦,好不好?”“嗯!团子最乖了!
”团子在苏锦凝的脸上亲了一口,然后跑去继续看燕子窝了。苏锦凝看着儿子的背影,
心里满是担忧。萧策的出现,让她意识到,平静的日子可能不会太久了。
她必须尽快完成屏风,同时也要做好准备,万一身份暴露,她要能带着团子安全离开。
接下来的三天,苏锦凝几乎没有合眼,日夜不停地绣着“麒麟送子”的屏风。
她的绣工本就精湛,加上用心,屏风上的麒麟栩栩如生,鳞片的纹路、鬃毛的飘逸,
都绣得细致入微,连旁边的童子都带着灵动的笑容。第三天下午,萧策准时来到绣坊。
看到屏风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苏锦凝的绣工如此出色。“老板娘的绣工,
果然名不虚传。”萧策赞叹道,“这幅屏风,本将很满意。”“贵人满意就好。
”苏锦凝递过屏风,心里却有些紧张,不知道萧策会不会就此离开。“报酬本将已经带来了。
”萧策让随从拿出一百两银子,递给苏锦凝,“多余的银子,就当是本将多给的,
感谢老板娘的用心。”“贵人太多了,五十两已经足够。”苏锦凝推辞道。“拿着吧。
”萧策的语气不容拒绝,“本将从不欠人情。”就在这时,团子从里屋跑出来,
手里拿着一个用草编的小剑,跑到萧策面前:“叔叔!你看!团子的剑!虽然不亮,
但是也能保护娘亲!”萧策看着团子手里歪歪扭扭的草剑,忍不住笑了出来。
这是他第一次在人前笑得如此明显,冷峻的面容瞬间柔和了许多。“团子的剑很好,
”萧策蹲下身,摸了摸团子的头,“等本将下次来,给你带一把真正的小剑,好不好?
”“真的吗?”团子眼睛一亮,“叔叔下次什么时候来?”“快了。”萧策站起身,
对苏锦凝说,“老板娘,本将还有事,先行告辞。”“贵人慢走。”苏锦凝行礼道。
萧策离开后,团子还在兴奋地拿着草剑挥舞,嘴里念叨着“小剑小剑,快长大”。
苏锦凝看着儿子,心里却更加不安。萧策说“下次来”,他还会再来乌镇吗?他来乌镇,
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萧策回到镇上的驿站,随从忍不住问道:“将军,
您为什么对那个绣坊的老板娘和孩子这么上心?我们此次来乌镇,
是为了追查前朝镇国公府的余孽,不是来定制屏风的。”萧策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
眼神深邃:“那个苏锦凝,不简单。她的绣工精湛,气质不凡,不像是普通的江南女子。
而且,她看本将的眼神,带着戒备,显然有秘密。”“将军的意思是,
她可能和前朝镇国公府有关?”随从惊讶地问。“有可能。”萧策喝了一口茶,
“继续盯着她,但不要惊动她。本将倒要看看,她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是,将军。
”萧策放下茶杯,脑海里浮现出团子那张天真的小脸,和苏锦凝温柔却带着坚韧的眼神。
他总觉得,这对母子身上,藏着他想要的答案。而他不知道的是,这次乌镇之行,
不仅会揭开前朝的秘密,还会让他的心,彻底沦陷在这江南的软风里。第二章萌宝牵线,
情愫暗生萧策没有离开乌镇,反而在驿站住了下来。接下来的几天,
他几乎每天都会“顺路”经过锦凝绣坊,有时会进去喝杯茶,有时会站在门口和团子聊几句。
团子对萧策越来越亲近,不再叫他“叔叔”,而是改口叫“萧叔叔”。每天早上,
团子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绣坊门口,等着萧策经过;傍晚,他会拉着萧策的手,
在胭脂河边散步,给萧策讲镇上的趣事,比如张爷爷家的猫生了小猫,
李奶奶家的桂花糕最好吃。萧策也很喜欢团子,每次来都会带些小玩意儿,
有时是一串糖葫芦,有时是一个竹编的小灯笼,有时是一把小巧的木剑——虽然不是真剑,
却也做得精致,团子爱不释手,每天都挂在腰间。“萧叔叔,你看!团子会用剑保护娘亲了!
”团子挥舞着木剑,在绣坊里跑来跑去,却不小心撞到了桌角,疼得他眼泪都快掉了下来。
萧策连忙跑过去,抱起团子,轻轻揉了揉他的额头:“慢点跑,别着急。保护娘亲不是靠剑,
是靠心。只要团子心里想着保护娘亲,就是最勇敢的小男子汉。”团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用小手擦了擦眼泪:“嗯!团子知道了!以后会小心的!”苏锦凝看着这一幕,
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原本对萧策充满戒备,可看到他对团子如此温柔耐心,
戒备也渐渐放下了几分。这个冷峻的将军,似乎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冷漠无情。这天下午,
乌镇下起了大雨,胭脂河的水位涨了不少,岸边的柳树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团子原本想出去找小伙伴玩,却被大雨困在了绣坊里,小脸上满是失落。
“萧叔叔今天会不会不来了呀?”团子趴在窗边,看着外面的大雨,小声嘀咕。
苏锦凝走过去,拿起一块桂花糕递给团子:“萧叔叔可能有事情,等雨停了,他就会来了。
我们先吃糕,好不好?”团子接过桂花糕,却没有吃,还是盯着窗外。苏锦凝无奈地笑了笑,
转身去厨房准备晚饭。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团子眼睛一亮,连忙跑去开门,
果然看到萧策站在门口,身上穿着一件蓑衣,头发和肩膀都被雨水打湿了,
手里却拿着一个油纸包。“萧叔叔!你来了!”团子兴奋地抱住萧策的腿。萧策蹲下身,
摸了摸团子的头,笑着说:“团子想萧叔叔了吗?”“想!”团子用力点头,
“团子以为萧叔叔今天不来了呢!”“萧叔叔答应过团子,会来看你的,就不会食言。
”萧策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几个热腾腾的肉包子,“这是镇上王记包子铺的肉包子,
团子不是说想吃吗?萧叔叔给你买来了。”团子接过肉包子,
高兴地跳了起来:“谢谢萧叔叔!团子最喜欢吃肉包子了!”苏锦凝从厨房出来,
看到萧策浑身湿透,连忙拿出一条干净的毛巾递过去:“贵人快擦擦吧,别着凉了。
”萧策接过毛巾,擦了擦头发和肩膀,然后对苏锦凝说:“外面雨大,本将想在绣坊避避雨,
不知老板娘方便吗?”“方便,贵人请坐。”苏锦凝连忙搬来椅子,又给萧策倒了一杯热茶。
萧策坐在椅子上,喝着热茶,看着团子坐在一旁大口吃着肉包子,小脸上满是满足,
嘴角还沾着油。他忍不住笑了笑,拿起桌上的手帕,轻轻擦了擦团子的嘴角:“慢点吃,
别噎着。”团子抬头对萧策笑了笑,继续吃包子。苏锦凝看着这一幕,心里暖暖的,
她转身走进厨房,想给萧策做点热乎的饭菜。厨房里,苏锦凝正在切菜,萧策走了进来。
他看着苏锦凝熟练的动作,问道:“老板娘一个人带着孩子,还要打理绣坊,很辛苦吧?
”苏锦凝的动作顿了顿,轻声说:“不辛苦,只要团子好好的,就什么都值得。
”“团子的父亲呢?”萧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了口。苏锦凝的眼神暗了暗,没有回答,
只是继续切菜。萧策知道自己触到了她的痛处,没有再追问,而是拿起一旁的柴火,
帮苏锦凝烧火。“贵人身份尊贵,怎么能做这种粗活?”苏锦凝连忙阻止。“无妨,
”萧策说,“本将在军营里,什么粗活都做过,烧火不算什么。
”厨房里的火光映着两人的身影,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暧昧。
苏锦凝看着萧策认真烧火的侧脸,心里泛起一阵涟漪。这个男人,冷峻的外表下,
藏着一颗温柔的心。她知道自己不该对他有不该有的心思,他们身份悬殊,
而且她还是前朝遗孤,一旦身份暴露,不仅自己会遭殃,还会连累他。
可每次看到他对团子好,看到他温柔的眼神,她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晚饭时,
桌上摆着三菜一汤:炒青菜、红烧肉、清蒸鱼,还有一碗蛋花汤。都是家常的饭菜,
却做得色香味俱全。“萧叔叔,你快尝尝娘亲做的红烧肉,可好吃了!
”团子夹起一块红烧肉,递到萧策面前。萧策接过红烧肉,尝了一口,果然美味,肥而不腻,
入口即化。他点了点头:“老板娘的厨艺,和绣工一样出色。”苏锦凝脸颊微红,
轻声说:“贵人过奖了,只是家常便饭。”晚饭过后,雨停了。
萧策起身告辞:“多谢老板娘的款待,本将告辞了。”“萧叔叔,你明天还来吗?
”团子拉着萧策的衣角,不舍地问。“来,”萧策摸了摸团子的头,
“明天萧叔叔带团子去河边钓鱼,好不好?”“好耶!”团子兴奋地跳了起来。萧策离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