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开学前夜,我的世界观被两道凭空出现在脑海里的机械音彻底打败。
第一道声音对我说:【叮!检测到宿主强烈求知欲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勤学系统绑定成功!
宿主,让我们用汗水浇灌成功的花朵吧!】而几乎是同一时间,我的同桌,
那个顶着一头嚣张红毛,上课不是睡觉就是看小说的陆天奇,猛地从桌上弹了起来,
一脸狂喜。我猜,他也听到了第二道声音。【叮!
检测到宿主渴望不劳而获、一步登天的强烈意念,天命系统绑定成功!宿主,从今天起,
你就是天命之子,世界将为你让路!】第二天,高三第一次摸底考,奇迹发生了。不,
应该说是“神迹”。一直稳坐年级倒数前三的陆天奇,以总分748分,
仅差两分满分的成绩,空降年级第一。整个学校都炸了。老师们拿着他的卷子,
翻来覆去地看,每一个字都像是艺术品,标准答案看了都得流泪。“陆天奇同学,
这道解析几何的附加题,你……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解法的?”数学老师,
一个地中海发型都掩盖不住智慧光芒的老教授,扶着眼镜,声音都在颤抖。
陆天奇懒洋洋地靠在椅子上,打了个哈欠,眼角还挂着睡觉压出来的红印。“啊?那道题啊,
随便写的,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个思路,唰唰唰就写出来了。可能……这就是天赋吧。
”他说话的时候,眼角瞥向我,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挑衅和怜悯。而我,
作为他口中没有“天赋”的普通人,这次考试,年级第二。我的桌上,
摊着一本被翻得卷了边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我的笔记。
这是我的“勤学系统”在昨晚我刷完三套卷子后,作为奖励发给我的。是的,我的系统,
奖励是教辅资料。【每日任务:完成三小时专注学习。奖励:《黄冈密卷》电子版。
】【长期任务:吃透一本五三。奖励:知识点巩固卡一张。
】【惩罚机制:若检测到宿主超过一小时未进入学习状态,将予以‘醍醐灌顶’电击惩罚。
】这哪里是系统,这分明是个魔鬼教练。而陆天奇的系统,据他后来有意无意的炫耀,
叫做“天命”。考试时,答案会自动浮现在他眼前;老师提问,
正确答案会直接在他耳边响起。他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扮演一个“天才”的角色,
就能拥有一切。“老沈,你说你这么拼命图什么呢?”课间,陆天奇拿着最新款的手机,
玩着刚出的游戏,头也不抬地对我说。我正在整理我的错题本,闻言,
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图个心安。”“心安?哈哈哈哈!”他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老沈你这思想太老土了。现在是21世纪,讲究的是效率,是天赋!你看我,上课睡觉,
下课打游戏,照样年级第一。你呢?每天学到半夜,跟个苦行僧一样,
结果还不是被我压在下面?”他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
语气里充满了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听哥一句劝,别卷了,没用的。有些人,生来就是罗马,
而你,就算跑断腿,也到不了罗马。认命吧,我的好同桌。”说完,他吹着口哨,
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出了教室。我看着他潇洒的背影,
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因为长期握笔而生出薄茧的手指,沉默不语。
系统冰冷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检测到宿主心绪波动,
发布临时任务:背诵《逍遥游》全文并默写,以平心静气。】我:“……”行吧,
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很快,陆天奇成了我们学校的神话。
“逆袭的学神”、“被埋没的天才”、“打破应试教育枷锁的第一人”,
各种华丽的辞藻像不要钱一样堆砌在他身上。学校的宣传栏里,贴满了他的巨幅照片,
照片上的他笑容灿烂,眼神里带着一丝玩世不恭,配文是:“天赋,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而我,作为那个永远的“年级第二”,则成了他最完美的陪衬。“你看那个沈修,
真是个书呆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是啊,听说他每天只睡五个小时,太可怕了,
简直是学习机器。”“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被陆天奇吊打。努力在天赋面前,真的一文不值。
”这些议论,像一根根细小的针,扎在我的心上。我没有反驳,
只是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学习里。我的系统似乎很满意我的状态,奖励也越来越丰厚,
从一开始的电子版资料,变成了实体版的绝版习题集,甚至还有清北名师的内部讲义。【叮!
恭喜宿主完成‘错题本整理’阶段性任务,奖励‘思维导图’构建能力(初级)。
】我的大脑仿佛被重构了一般,知识点不再是零散的,而是形成了一张张巨大的网络,
盘根错错,却又清晰无比。我开始享受这种通过努力获得回报的感觉,
每一次解开难题的喜悦,都远比系统奖励本身更让我满足。而陆天奇,
则在“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开始在课堂上公然反驳老师,
说那些知识点早已过时;他组织“兴趣社团”,
带着一群人逃课去打球、玩音乐;他甚至在接受校园记者采访时,大言不惭地说:“高考,
不过是一场大型的角色扮演游戏。”整个高三的氛围,因为他一个人,变得异常浮躁。
努力被嘲笑为“内卷”,勤奋被贬低为“死读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信奉他的“天赋论”,
将自己的不努力归结为“没有天赋”。班主任找我谈过几次话,言语间充满了担忧。
“沈修啊,我知道你是个踏实的孩子。但是,现在学校的风气……唉,你不要被陆天奇影响。
有些人,我们普通人是学不来的。”我点点头,说:“老师,我明白。我只相信,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班主任欣慰地笑了,但笑容里带着一丝苦涩。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陆天奇这颗被捧上神坛的“明星”,已经绑架了整个学校的期望。高考百日誓师大会上,
学校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让陆天奇作为学生代表上台演讲。那天,
操场上人山人海,红色的横幅上写着“拼搏百日,铸就辉煌”的口号。
校长用激昂的语调介绍完陆天奇的“神迹”后,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
陆天奇走上了主席台。他没有拿演讲稿,只是随意地握着话筒,
环视着台下成千上万张年轻而狂热的脸。“学弟学妹们,老师们,大家好。
”他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校园,带着一种独特的磁性。“刚才校长说,我是天才,
是神话。但我今天想说的是,我不是。我只是一个比你们更早想明白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了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后呢?
成为一颗高速运转的社会机器上,一颗平平无奇的螺丝钉?”“不!
那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人生!”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煽动性。“我们应该追求的,
是游戏,是快乐,是自由!是找到自己真正的热爱!而不是被困在这一堆堆枯燥的试卷里,
耗尽我们最宝贵的青春!”“所谓的应试教育,不过是一场骗局!它试图磨平我们的棱角,
扼杀我们的天性!而我,陆天奇,将是第一个站出来,对它说‘不’的人!”“所以,
同学们,放下你们手中的笔,抬起头看看这片天空!去玩吧,去疯吧!别让高考,
定义了你们的人生!”话音落下,整个操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
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学生们疯狂地鼓掌,尖叫,将手里的书本撕碎,抛向天空。
纸片如雪花般落下,像一场盛大的葬礼,埋葬了“努力”二字。我站在人群中,
看着台上那个意气风发、仿佛救世主般的陆天奇,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他不是在演讲,他是在传播一种病毒。一种名为“虚无”和“懒惰”的病毒。
老师们的脸色铁青,却又无可奈何。这场演讲的视频,很快被传到了网上,
标题是《00后学神怒怼应试教育,这才是我们想要的青春!》。视频火了,
陆天奇也彻底出圈了。他成了无数迷茫学生的偶像,一个反抗体制的英雄。网络上,
对他的赞美铺天盖地。“这哥们太帅了,说出了我的心声!”“YYDS!
这才是真正的思想者!”“呜呜呜,为什么我的青春里没有一个陆天奇?”而与之相对的,
是无数对我这种“苦学派”的嘲讽。“看到那个只会刷题的书呆子了吗?真可悲。
”“努力婊滚出克!”“时代变了,大人,别再用老一套来PUA我们了。
”我成了那个“被时代抛弃的可怜虫”。就连我的父母,在看到视频后,
也忧心忡忡地打来电话。“儿子,那个陆天奇……他说的是不是也有点道理?
你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身体要紧。”我深吸一口气,对着电话说:“爸,妈,你们相信我。
通往山顶的路,从来没有捷径。”挂掉电话,我看着窗外喧闹的人群,
脑海里只剩下一个念头。陆天奇,你错了。错得离谱。高考,从来不是为了定义人生,
而是为了给我们一个选择人生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我没有再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里。
我的“勤学系统”似乎也感受到了我的决心,任务难度和奖励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级别。
【终极任务:高考冲刺。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保持每日十二小时以上高效学习状态。
任务完成,你将获得与你付出相匹配的最终馈赠。】我不知道最终馈赠是什么,但我知道,
我必须全力以赴。时间一天天过去,校园里的浮躁氛围愈演愈烈。自习课上,
睡觉、聊天、玩手机的人越来越多。而我和少数几个人,成了这片喧嚣中的孤岛。这其中,
就有许小舟。她是我们班一个很不起眼的女生,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
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我注意到她,是因为无论周围多吵,她永远都在专注地做题。
她的家庭条件很不好,是靠着助学金和自己捡瓶子卖废品的钱在读书。对她来说,
高考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有一次,我看到她在食堂只打了一份白米饭,
就着一小碟免费的咸菜吃。我犹豫了一下,端着自己的餐盘坐到了她对面,
把盘子里的红烧肉分了一半给她。她愣住了,抬起头,那双眼睛清澈得像一汪泉水。
“谢谢你,沈修。”她小声说。“没事,我吃不完。”我找了个蹩脚的借口。从那以后,
我们偶尔会一起讨论问题。我发现她的基础很扎实,只是缺少一些解题的技巧和视野。
在我的帮助下,她的成绩进步很快,从班级中游,一跃进入了前十。
她不止一次地对我说:“沈修,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可能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我摇摇头:“是你自己足够努力。”在彼此的身上,
我们都看到了同类的影子——那种在黑暗中,依旧选择相信光的固执。高考前半个月,
全市最后一次模拟考。成绩出来,毫无悬念,陆天奇又是第一,甩开我整整二十分。
他拿着成绩单,走到我面前,轻轻敲了敲我的桌子。“老沈,看到了吗?这就是差距。
不可逾越的差距。”“我劝你最后这十几天,好好放松一下,享受一下青春的尾巴。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