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三年初春,清晨五点。北方小站的月台上飘着煤烟和霜气的味道。K215次绿皮火车停在铁轨上,车身斑驳,写着“北京—西南军区”。
姜柠站在车厢连接处,二十六岁,穿洗得发灰的粗布衬衫,外披褪色蓝布袄。她背一个磨损严重的帆布包,袖口磨出毛边。包侧袋插着三根银针,包底压着一本泛黄的《本草纲目》。
她是医学院高材生,前世死于实验室爆炸。醒来成了八十年代的村妇,丈夫沈墨参军三年没回来。她在婆家当牛做马,攒下二十块想逃,却被亲姐姐下药害死。这一世她早醒一步,不再忍。
这次她要去部队找沈墨,办离婚。结束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
她低头看了眼手里的离婚申请书,皱巴巴的,边角卷起。攥紧了,走进车厢。
车厢里人挤人。她找到靠窗的位置坐下。邻座是个中年妇女,穿着厚棉裤,头裹花头巾。这人一见她就上下打量,开口就说:“你也是去部队探亲的?”
姜柠点头。
女人立刻挺直腰,“我儿子提干了,在团部当通信员。每月工资四十七块,还立过一次功。”她声音大,引得旁边几个人看过来。
姜柠没说话,低头整理包袱。动作很慢,故意露出包底那本《本草纲目》的书页。
女人瞥了一眼,“哟,还认字呢?村里的媳妇能识几个字?”
姜柠抬头,看着她,“我也是学医的。”
女人愣了一下,嗤笑出声:“村妇也配谈医?别是认几个药名就敢吹吧。”
姜柠没退,眼神直盯过去。那目光像钉子,扎得人发慌。
她说:“你儿子要是突然高烧抽搐,你知道该按哪三个穴位吗?”
女人张了张嘴,没说出话。脸涨红,扭过头去不再看她。
车厢安静下来。
火车驶入山区,天色变暗。隧道口逼近,灯光忽闪两下,熄了。
黑暗中传来脚步声。一个男人从过道走来,手里握着一把水果刀。他个子不高,肩膀宽,嘴里叼着半截烟。
他是混混,专挑长途车下手。之前已在别的车厢抢了两个乘客的钱包。现在盯上了这一节。
他走到前排,伸手抢了个老太太的布包。老人尖叫,没人敢动。他又转向姜柠,一把扯过她的帆布包。
姜柠抓住包带不放。
混混回头瞪她,“穷酸样还敢犟?”
他说完用力一拽。姜柠被拖向前,膝盖撞到座椅边缘。她没松手,反而趁势靠近,右手从袖中滑出一根银针。
在对方抬刀瞬间,她出手如电,银针刺进他右手手腕内关穴。
混混猛地抽手,刀掉在地上。他捂住手腕,整条右臂发麻,抖得控制不住。
“你干什么!”他吼。
姜柠退后半步,站稳脚跟。声音冷,“你右手神经已经受损,再用力会废掉。信不信我现在让你一辈子拿不起东西?”
混混僵住。他知道这女人不好惹。正要后退,外面响起急促脚步声。
车门被撞开。
五名军人冲进来,动作整齐划一。领头的男人身材挺拔,军装扣子系到最上面一颗。脸上没有表情,目光扫过车厢。
他是沈墨,二十八岁,西南军区最年轻的营长。正在执行押送任务,途经此列车段。
他一眼看到姜柠。
两人三年未见。他目光停了一秒,极短,没人察觉。随即下令:“控制嫌疑人,搜查同伙。”
士兵迅速制伏混混。有人捡起地上的刀,发现刀刃完整,无人受伤。
沈墨走向姜柠,“你没事吧?”
她摇头。
他看了看她手中的银针,又看她脸上神情。那不是普通村妇会有的冷静。
但他没多问,只说:“后面还有两节车厢需要排查,你们待在原位,不要走动。”
说完转身带队离开。
车厢恢复照明。灯泡闪了几下,终于稳定。
姜柠坐回位置,手还在抖。不是怕,是绷得太久。她把银针收回袖中,摸了摸帆布包里的《本草纲目》。
邻座女人一直低着头,不敢看她。刚才那一幕让她吓住了。她到现在都没明白,那根细针是怎么让拿刀的人动不了的。
火车穿出隧道,阳光照进车厢。
姜柠望向窗外。山影飞逝,大地开阔。远处有梯田,有村庄,有炊烟升起。
她低头,看见座位旁的小桌板上放着一枚水果糖。红色糖纸,没拆。
这是沈墨留下的。
她盯着糖看了很久,没碰。
她记得前世,每次她缝补他的军装,第二天口袋里总会多出两颗糖。他不说,她也不问。那时她以为那是习惯。
现在她知道,有些事早已开始,只是她没看见。
但她还是攥紧了离婚申请书。
这一次,她不是为了逃命而来。她是来结束过去,重新开始。
火车继续前行。
乘警赶来处理劫案。听士兵说歹徒被银针所伤,当场愣住。问姜柠是不是卫生所的大夫。
她说不是。
乘警又问会不会写材料作证。
她点头,从包里拿出纸笔。字迹工整,术语准确。写完递过去时,乘警看了一眼落款:**姜柠,原籍北山县双河村**。
他念了一遍名字,觉得耳熟。忽然想起什么,“你是不是去年在县医院实习过?”
姜柠抬眼,“我去过。”
“那你就是那个用针救活李老汉的人?”乘警语气变了,“那天他心停了**分钟,西医都说没救,是你扎了几针把他拉回来的。”
姜柠没应声。
这事她记得。当时她刚重生不久,还不敢露锋芒。但眼看老人快断气,她顾不上藏拙。
那一针下去,脉搏回来了。
可后来有人说她是骗子,说她借机骗名声。县医院也没给她正式岗位。
她转身回村,继续当那个沉默的村妇。
直到今天。
火车广播响起,播报下一站时间。
姜柠把证词收好,放进包里。她知道,到了部队不会轻松。沈墨不会轻易签字离婚,组织也不会随便批准军婚解除。
但她不怕。
她有手里的医术,有脑中的记忆,有袖中的银针。
她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替死鬼。
阳光洒满车厢。
她闭上眼,深吸一口气。睁开时,眼里没有犹豫。
前方等着她的,不只是离婚手续。
还有更深的局,更大的风浪。
但她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