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夜影:鬼市谶语第2章

小说:长安夜影:鬼市谶语 作者:隽永者 更新时间:2025-11-24

西市的巷子在深夜里像一条条凝固的墨河,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和若有若无的香料气息。李砚提着灯笼,走在前面,身后跟着两名面带惧色的衙役。越是靠近王谦的住处,气氛就越是诡异。周围的邻居们都门窗紧闭,连一丝灯光都不肯透出,仿佛那小小的院落里盘踞着什么择人而噬的凶兽。

王谦的家是一间典型的工匠坊,前院后屋,院墙上爬满了枯萎的藤蔓。门上挂着一把硕大的铜锁,完好无损。衙役费了些力气才将锁砸开,吱呀一声,门轴发出令人牙酸的**。一股混杂着陈旧木料和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腥气的味道扑面而来。

李砚迈步而入,目光迅速扫过整个院落。院子不大,收拾得还算整齐,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木料和半成品的零件。一切都显得很正常,除了那份死寂。他径直走向里屋,屋门虚掩着。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微微一缩。

王谦仰面躺在床上,双目圆睁,脸上凝固着一种极致的惊恐,仿佛在临死前看到了什么无法想象的恐怖事物。他的身体已经僵硬,但身上没有任何明显的伤口。李砚走上前,仔细检查,发现死者的口鼻处有淡淡的、不自然的紫色。他伸手探了探鼻息,早已气绝多时。

“李评事,您看这个。”一个衙役指着床头,声音发颤。

李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王谦的枕边,静静地放着半张泛黄的草纸。纸上用朱砂写着八个字,笔迹潦草而扭曲,充满了绝望的气息:“北斗倒悬,金乌泣血。”

谶语。李砚的心沉了下去。这八个字他曾在一些民间流传的童谣里听过,是不祥之兆,预示着天下将乱。为何会出现在一个老工匠的枕边?他拿起那张纸,指尖传来一种冰凉的触感。纸张的质地很普通,是长安城里随处可见的草纸,但那朱砂的颜色却有些妖异,在灯光下泛着微弱的红光。

“门窗都检查过了吗?”李砚头也不回地问道。

“都检查了,李评事,”衙役连忙回答,“门窗都是从里面锁好的,没有任何破坏的痕迹。就像……就像凶手是穿墙进来的一样。”

穿墙?李砚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走到窗边,推开木窗。窗外是院墙,墙头上连个脚印都没有。他又回到门口,仔细查看那把被砸开的铜锁,锁芯完好,确实是被人从内部锁上的。一个密室杀人案。凶手在杀人后,是如何从一间完全封闭的屋子里消失的?

“昨晚,有没有人听到什么异常的动静?”李砚转向一直跟在旁边的里正。

里正是个瘦小的中年人,吓得脸色发白,结结巴巴地说:“有……有的。住在隔壁的张屠夫说,差不多半夜的时候,他听到王师傅家里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

“什么声响?”

“像是……像是铜铃拖在地上的声音,‘叮铃铃……叮铃铃……’,声音不大,但特别瘆人,在夜里听得清清楚楚。张屠夫以为是鬼打墙,吓得一晚上没敢出门。”

铜铃曳地。李砚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这个词。长安城里巡夜的更夫会打更敲梆,但绝不会用铜铃。而且,这声音只在王谦家里响起,之后就再也没有了。这太过刻意,仿佛是一种宣告。

他再次回到床边,目光落在王谦那双圆睁的眼睛上。那眼神里除了恐惧,似乎还夹杂着一丝……困惑和不解。李砚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房间里的每一个角落。床下,桌底,甚至连房梁都没有放过。就在他检查床底的时候,手指触碰到了一个冰凉坚硬的小东西。

他将其拈了出来,借着灯光一看,那是一枚青铜符牌,不过半个巴掌大小,上面雕刻着一个奇特的鸟形图案。那鸟形似鹰,却长着鹿角,尾羽如火焰,姿态张扬,充满了野性的力量。李砚认得这个图案,是上古风神“飞廉”的形象。一枚刻着飞廉的青铜符牌,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紧接着是衙役惊恐的呼喊:“那鬼又来按门铃了!”

李砚心中一凛,猛地站起身,冲出屋外。只见两名衙役脸色煞白地缩在院子角落,死死地盯着那扇刚刚被砸开的大门。而那扇门,此刻正随着一阵轻微的“咔哒”声,缓缓地……自己打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