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小说:炮灰女配的觉醒之路 作者:喜鹊 更新时间:2025-11-25

第7章

檀香袅袅,从博山炉的孔窍中逸出。

裴琂看着窗外,夜已经深了。

他走到案桌旁。

案上,整齐地码放着一叠卷宗。最上面的一份,封皮上写着三个字:沈家案。

他修长的手指捻起封皮,内里的文书,他早已烂熟于心。

当时皇帝看到沈家通敌来往的书信震怒,雷霆之威,证据确凿,满门流放。没有半点犹豫。

他亲眼见过那些所谓的“罪证”。

从封皮里拿出一封信。

裴琂将信纸展开,平铺在黄花梨木的书案上。上面每个字都是沈家的罪证,还附上了大梁国的防布图。

指腹轻轻摩挲着信纸的边缘,那平滑的触感让他眉心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他闭上眼,指尖的触感被放大。这不是寻常官员能用的宣纸,也不是市面上能买到的高级货。它的纹理,它的质地,分明是宫里专供内廷司所用的“宫纸”。

这种纸,造价昂贵,工序繁复,除了宫中贵人,等闲的官员根本接触不到。沈家只是一个尚书,如何能弄到这种东西?

裴琂的眼睫掀开,眸色比窗外的夜还要深沉几分。他想起沈知黎见到玉佩来找自己时的样子。

他将那封信重新叠好,放回卷宗,动作慢条斯理。

......

另一边,沈知黎提着裙摆,几乎是小跑着回了自己的院子。

吹得她脸颊发凉。

“**,您可算回来了!”翠儿一见她进门,立刻端着一杯温好的茶水迎上来,“怎么样了?事情......”

沈知黎刚接过茶杯,指尖触到一丝暖意,还未来得及送到嘴边,院门口就传来一个不冷不热的声音。

“少夫人,老夫人请您去一趟外院。”

是李嬷嬷,卫柳氏那本的人。

她将茶杯递还给翠儿,柔声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外院的正厅里灯火通明。

沈知黎一脚踏进去,就感到一股压抑的气氛。

卫柳氏端坐在主位上,那身打补丁的青色衣衫已经被换下,只是发髻有些散了,一双保养得宜的眼睛又红又肿,一看就是狠狠哭过。

她心里顿时有了底。

沈知黎款款上前,屈膝行礼:“母亲,您这是怎么了?”

她抬眼,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卫柳氏的神色,继续道:“方才......方才儿媳看着侯爷气冲冲地跑出门,心里实在放心不下,就跟了上去。谁知出了怡红院,一转眼就不见侯爷的人影了。儿媳想着,侯爷许是先回府了,这才赶紧回来等着,没想到......”

她这番话,半真半假。

卫柳氏没说话,只是用帕子按了按眼角,眼泪却不争气地又涌了出来。

沈知黎见状,又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了:“母亲,侯爷他......没有回来吗?”

这一问,像是戳中她心里的那根刺。

她再也忍不住,眼泪滚下来,掏出手帕擦眼泪:“回来?他把我送到门口,扭头就又回去了!回去安抚那个狐狸精了!”

她攥紧了手里的帕子,“他还警告我,说我若是再敢去闹,就把我......就把我休了!”

“什么?”沈知黎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惊愕。

她心里却在冷笑。

镇北侯对那个牡丹,倒真是上了心。不过这样也好,他越是护着外面的,卫柳氏这把火,才能烧得越旺。

卫柳氏哭了一阵,似乎才想起什么,抬起红肿的眼瞪着她:“你怎么会知道侯爷和那个花魁的事?”

沈知黎心头一凛,面上却是一派坦然,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替卫柳氏不值的委屈。

“母亲,您是知道的,儿媳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前些日子,陪着几位夫人去听曲儿,就听那说书人讲得天花乱坠。”

她顿了顿,抬头看了眼卫柳氏的反应。

“说那怡红院新来的牡丹姑娘如何国色天香,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逢人便说,连咱们镇北侯爷都是她的座上宾,时常去捧场。”

“儿媳当时只当是市井之言,没放在心上。可后来联想到,父亲......父亲近几个月确实没拿俸禄回家,儿媳心里就犯了嘀咕,这才......这才猜测是不是父亲......”

她知道卫柳氏深居简出,最是看不起那些市井传闻,自然不会去那种地方求证。而把由头推到说书人身上,再结合沈家被抄的“窘迫”,就显得合情合理。

沈知黎心里暗暗松了口气,恐怕经过今天这一闹,那些说书人,才是真的要把这段“孽缘”编排成各种版本,传遍京城了。镇北侯府的脸面,算是丢尽了。

她面上不显,只柔声安慰道:“母亲,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不值当。男人嘛,都是图个新鲜,等那股劲儿过去了就好了。”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反而戳中了卫柳氏的痛处。

“新鲜?”她冷笑一声,眼里的恨意几乎要溢出来,“如今景行尸骨未寒,摔下悬崖尸体都没找到,他倒好,还有心思去找新欢!”

她说着,扶住额头。

沈知黎眼疾手快,立刻上前一步,扶住她的手臂,纤纤玉指轻轻搭上她的太阳穴,力道适中地按揉起来。

“母亲,您消消气,儿媳扶您回房歇着吧。”

温热的触感传来,卫柳氏的身子僵了一下。

她瞥了一眼身边这个巧笑倩兮的儿媳,眼神复杂。

“收起你这副献殷勤的嘴脸。”她冷冷开口,“休书已经给了,就算你撕了也没用,你也不再是这侯府的世子妃。”

沈知黎手上的动作一顿,随即又恢复了轻柔,低眉顺眼道:“儿媳不敢。儿媳知道自己如今是什么身份。”

卫柳氏看着她这副逆来顺受的样子,心里那股无名火怎么也发不出来。

她想起今天若不是沈知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像个傻子一样,任由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

罢了。

她长长叹了口气,挥了挥手,语气里带着疲惫:“看在你如今沈家遭难,孤苦无依的份上,就先留在府里吧。”

沈知黎心中一喜,面上却愈发感激涕零:“多谢母亲!母亲您就是菩萨心肠,儿媳日后一定好好孝敬您,为您分忧......”

“行了,聒噪。”卫柳氏不耐烦地打断她,“退下吧。”

“是。”

沈知黎乖巧地应了一声,缓缓退出了正厅。

转身的一刹那,她脸上所有的感激和温顺尽数褪去。